第二十七章
作者:南瓜夾心      更新:2021-08-15 01:23      字數:3743
  趴扶在窗台旁,徐詩夢一手舉著那本小學生日記範本,一手捏著鉛筆壓著窗台上的作文本,看一眼範本瞧一眼作文本,瞧一眼作文本在看一眼範文,小腦袋瓜子來來回回但就是沒有下筆。

  ??過來二大爺房間聽少兒故事的徐詩傑手裏握著炒瓜子,瞧著他姐來來往往對著書本迷茫又困惑的樣子開口道:“姐,你現在的樣子特別像咱們家雞窩裏那些麵對兩個食盆卻無從下口的母雞。”

  ??徐詩夢聞言翻了她小堂弟一個大白眼,回了一句:“別瞎說,字都不識一個的家夥,你能知道啥。”

  ??“我明年就要上學了,到時候就能認字了,我肯定能比你學習更好!”掐著炒瓜子的徐詩傑憤憤的說。

  ??自從他姐上學之後,徐詩傑感覺自己在這個家中的地位就越來越低,就連以往家中最疼愛自己的奶奶,現在都開始數落他了。

  ??徐詩傑覺得這樣不行,他一定得上學,還要比他姐學習更好,這樣才能把他姐壓過去,才能繼續做小夥伴們當中最亮眼的那個存在。

  ??就因為冒出了這個想法,之前眼看著小夥伴們上學後,被作業和考試折騰的哭爹喊娘,因而對上學有些抗拒的徐詩傑,在得知他老娘打算提前送他去學校的消息後,居然沒哭沒鬧。他接受的十分自然,這讓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收拾熊孩子的他爹和他娘在一旁大跌眼鏡。

  ??徐詩夢沒心思和弟弟吵架,她堂弟就是那種人來瘋的性格,越有人理就越興奮,晾著不管很快他自己就能涼了。

  ??現在最讓徐詩夢發愁的是自己的第一篇日記應該怎麽寫,借來的範本上日記的格式和書寫內容,甚至連範文都規規整整的給徐詩夢介紹的明明白白。她昨天翻看範本的時候自我感覺特別好,覺得寫日記一點都不難,看著就能學會。

  ??可是今天拿著筆對著作文本的時候,她卻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寫什麽好那?

  ??有什麽事情值得特意被記錄下來,寫成一篇日記?

  ??最近也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我要是寫吃飯、睡覺、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鬧寫作業,那不就成了流水賬了?

  ??範本上說每一篇日記一定得有內容,最忌諱的就是記流水賬了。雖然廣義上也是日記的一種,但考試的時候老師可不會給流水賬打高分。

  ??徐詩夢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第一篇日記不及格,但她確實想不出來應該寫什麽,於是隻好舉著那本範本不停的看,試圖在從中瞧出一些什麽。

  ??但寫日記這種事情,如果真的能靠看就能瞧出來,那就不會有那麽多的學生,對著作文本痛哭流涕了。

  ??實在是寫不出來的徐詩夢,和上範文本收起作文本,把鉛筆從新丟回文具盒。她決定不在自己一個人死磕,到外麵找人求援去。

  ??至於求援的對象,當然是已經上了高年級的美鳳姐。

  ??等到出了院門口徐詩夢才想起來,李美鳳昨天和她說過,今天要陪著家裏的老太太去趕集,所以她今天上午才沒過來。

  ??這下要找誰去求援?住的近的人家裏在沒有與她年齡相仿的女孩子,男孩她也不熟悉呀!

  ??愁眉苦臉的徐詩夢回到院子裏,正遇上徐老漢在院子裏劈柴,他被孫女擰的如同掉酸菜缸一樣的臉逗樂,笑嗬嗬的問:“詩夢,你這是咋的啦?吃著野酸棗了?”

  ??“爺,我想寫日記,可是我不知道寫什麽。”

  ??“那日記都要求寫啥?”

  ??“寫啥都行,但最好是有點意義的,或是不長經曆的,反正不能寫普通的睡覺吃飯。”

  ??徐老漢聞言想了想道:“那我一會上粉坊去漏粉條,你要不要跟著一起去?說不定到了那邊瞅瞅看看就知道要寫啥了。”

  ??爺爺的話讓徐詩夢眼前一亮,連連點頭道:“要去,要去,我要跟爺一起去。”

  ??在鄉村粉坊、磨坊豆腐坊是老百姓們生活最離不開的三座工坊。

  ??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會有這三座作坊,就算湊不齊三家,一家兩家也總是有的,這樣生活才會方便。

  ??徐家村人口少,就隻有一間粉坊,但他們徐家村的粉坊做出的粉絲卻是遠近聞名的好吃,所以每到年節的時候,過來徐家村買粉條、粉絲、粉皮的人就會絡繹不絕。

  ??徐元海去粉坊,沒有帶錢卻去地窖裝了一大麻袋的地瓜,也就是學名為紅薯的一種粗糧。

  ??那一麻袋地瓜分量不輕,徐詩夢幫著她爺爺往自行車後架子上抬的時候,感覺這一麻袋地瓜最少得有一百斤。

  ??把地瓜固定好後,徐老漢踹開車梯/子,推著自行車帶著大孫女往粉坊的方向走去。

  ??徐家村的粉坊位置在村口第二家,院子很大門口位置寬闊,可以停下四、五輛大馬車。

  ??經營粉坊的是徐宏遠,算起來和徐詩夢的爺爺還是五服之內的族親,雖然對方的歲數並沒有比徐元海小多少,卻要喊徐元海一聲老叔。

  ??徐詩夢對徐宏遠家並不太熟,因為他們家沒有和徐詩夢年齡相近的女孩,他們家四個孩子,兩個已經上了初中,還有兩個懷裏抱,都是徐詩夢上下夠不著的歲數。

  ??進了臘月粉坊這邊的生意特別好,徐宏遠家大院的門口停了很多的自行車,都是過來買粉絲的。

  ??徐元海把車子停在對方家門口,向著裏麵喊了一聲,沒一會一個看起來四十出頭的中年漢子就聞聲找了出來。

  ??徐老漢向著那個男人說道:“詩俊,幫著把地瓜抬進去過稱。”

  ??年齡大輩分小的徐詩俊聞言快走幾步,和徐老漢一起將那一大麻袋的地瓜抬進院子。

  ??徐宏遠家寬敞的院子裏晾曬著一排又一排的粉絲,各種粗細的都有,有些顏色深一些,有些顏色淺一些,陽光穿過那些半透明的粉絲,晶瑩剔透的,仿佛茶色、乳白色的水晶簾子一樣特別漂亮。

  ??徐詩夢猜測那些粉絲之所以顏色有深有淺,大約是因為製作粉絲的時候使用了不同的原材料,她剛才瞧見有人是帶著綠豆過來的。

  ??院子右側的一個水缸的旁邊,放著一台地秤,就是那種像個小拖車一樣,秤盤很低幾乎拖地,秤盤的後方連著秤杆,秤杆上有一個可以撥動的尺度表,聯動這一個小托盤,秤砣則是那種大小不一,圓形的一側留著缺口的看著很像月餅的鐵餅。

  ??這種地秤使用的時候,隻需要把物品放在貼地的托盤上,把秤砣有缺口的那一側掛在聯動的托盤上,撥動尺度表就可以了。

  ??徐老漢帶過來的那些地瓜上稱後,徐詩俊熟練的掛上秤砣撥動尺度表,當製度表不在晃蕩趨於平穩後,他看了一眼斤數說道:“九十八斤半,就算一百斤,老爺爺,你到後院挑粉絲去吧。”

  ??徐元海聞言帶著小孫女就往後遠走,而之前隻是在粉坊大門口路過,從來沒進來過的徐詩夢好奇的問:“爺爺,我們買粉絲不用花錢,可以直接用地瓜換嗎?”

  ??“是呀,以前作坊這邊總缺原料,花錢都買不到,而人們手裏有原材料卻又缺錢,所以不管是粉坊、豆腐坊還是榨油坊都接受用原材料換成品,這樣其實兩邊都更合算,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直接帶著東西過來換東西了。”

  ??“那咱們帶過來的地瓜可以換多少粉絲?”徐詩夢又問。

  ??“宏遠這邊給村裏人的換法是十斤地瓜換一斤粉絲,這是咱們的親情價,別的村可沒有。別的村要是想換,就得往上加斤數。”

  ??徐元海說著繞過前院那一排排的晾曬杆和住人的房子,繞到了後方,這裏是粉坊作坊的所在地。

  ??這是徐詩夢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近一處工藝小作坊,她站在爺爺身後好奇的左右張望,希望把看到的一切都記在腦海裏,這樣回去之後她的第一篇日記就有素材了。

  ??※※※※※※※※※※※※※※※※※※※※

  ??我們大隊有自己的粉坊、磨坊、榨油坊和豆腐坊,小的時候我們真的是帶著地瓜、綠豆、黃豆、油毛嗑到作坊裏麵去換東西回來。我還記得,那時候一百斤的地瓜大約可以製作出來十三、四斤的地瓜粉,但粉坊肯定不能按照這個數換給我們,人家畢竟是要賺一些的。熟人差不多就是十斤換一斤,不熟悉的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走的是熟人價,嘿嘿~~

  ??感謝在2021-02-20 20:06:05~2021-02-21 23:49: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奈何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