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升不了官就進進爵
作者:牛凳      更新:2021-08-15 00:05      字數:2759
  ”>

  ??咦?江夏王說得倒是這麽個理兒!李二陛下經李道宗這麽一提醒,思前想後一番也覺得的正是如此。郭業好歹也是替大唐出使吐穀渾,如果身份低了的話,未免顯得不夠莊重,而且會讓吐穀渾國誤以為大唐小覷輕視了對方。不妥,斷然不能在這種細節上馬虎,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問題。隨即,李二陛下看向李道宗,問道:江夏王,如今宗正寺歸你執掌,那進爵這種事情由你來提議最為合適不過了。來,你且說說看,該加封郭業什麽爵位才對得起大唐使節這層身份啊?呃容臣想想李道宗見著皇上又將皮球踢了回來,砸吧了下嘴,緩緩說道:大唐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大階,不如封他一個益州開國伯,以壯我大唐使節之聲色,陛下以為如何?直接將郭業從縣男爵位橫跨一個大階,愣是竄高到縣伯爵位。大唐的爵位製度中粗分公侯伯子男五大階,但是細分起來的話,又分親王、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而國公以下,均加開國字樣,且多以出生籍貫之地冠在開國二字之前,以示區別。開國侯、開國伯冠以州郡,開國子、開國男皆冠以縣。如郡開國侯、縣開國子。因為封爵便會有食邑(即俸祿),而這些受封爵位之人的食邑多來自就在冠名之地。比如郭業之前的隴西縣男,全稱應該是:隴西縣開國男。再比如之前提過那個收容馬周馬元舉為食客的開國伯常何,他乃汴州儀縣人,他的爵位全稱應該就是儀州開國伯。不過多以開國伯簡稱之,當然,有時候多名開國伯齊聚一堂,為加以區別,世人又喜歡自動省略開國二字,直接連著州郡稱奇爵位,比如汴州伯等等。益州開國伯?李二陛下略微沉吟了一下,點頭讚許道:不錯,一個益州伯的爵位,足以擔得起出使吐穀渾的使節身份。嗯,還是江夏王想得周到。見著皇帝應允,旁邊的虞世南、孔穎達都不由替郭業感到開心,真是傻人有傻福,吉人自有天佑,沒想到峰回路轉,居然讓郭業這小子撈到了這麽一個尋常官員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榮耀。一個貧民家庭出身的小子,居然誤打誤撞下成了大唐帝國的開國伯。這別說毫無家世背景的貧家子弟,就是放在一般的官宦人家裏,這也是一種奢望啊。此時的郭業仿佛置身在夢境中一般,一是沒想到李道宗會突然為自己請旨進爵,二是沒想到李二陛下會如此方,居然給了自己益州伯這個爵位。伯爵啊,世襲罔替三代人啊,到了他老陳家曾孫子那一輩兒,隻要不要犯什麽掉腦袋的大罪,至少還能保留爵位到縣男。這是真正萌蔭子孫後代的榮耀啊,比起升官而言,這進爵還要來得更加實惠。升官今後還有得是機會,但是進爵的話,真是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大唐的爵位製度何其的嚴苛。他心裏清楚得很,今天之所以能夠進爵,除了仰仗大唐使節這個身份之外,除了托李道宗這個宗正寺卿提議的機緣之外。最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李二陛下覺得在禦史大夫與自己失之交臂這件事情上,他虧欠了自己,想著彌補一番歉意。真是機緣巧合之外,還有陰差陽錯啊。郭業除了叩謝皇恩浩蕩之外,心中也是頗為美滋滋,這算是否極泰來呢?還是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呢?就在閣中君臣都一片喜氣洋洋時,還是有人忍不住站出身來唱起反調,破壞了來之不易的融洽氣氛。這人除了長孫無忌之外,還能有誰?隻見長孫無忌再次蹦達出來,勸阻道:皇上,使不得使不得啊,郭業何德何能居然能夠進爵益州開國伯?此子年紀尚輕,還需磨練一番才是。至於他隴西縣男爵位無法匹配大唐使節身份這個事情,那還不好解決嗎?臣有辦法替陛下分憂!說著,長孫無忌渾然不顧皇帝妹夫的臉色霎時陰沉,侃侃說道:臣建議陛下明日重啟早朝,然後在朝中大臣中篩選出一名德高望重之輩作為使節人選,然後再讓郭業為副使隨行出使吐穀渾。這樣,不就輕易解決了嗎?至於郭業進爵益州開國伯,臣建議還是緩上一緩的為好。嘶一道抽著冷風的聲音,發自長孫無忌身後的房玄齡。此時房玄齡聽完長孫無忌的建議,神情立馬鬆垮了下來,就差捂臉而遁了。心中大呼要糟要壞菜,暗暗埋怨道,長孫大人啊,您真是憨貨撞牆,哪裏硬實往哪裏撞啊!您今天屢屢駁了皇上的決定,這不是夜裏挑燈上茅廁找屎(死)嗎?果然,整個望北閣中所有人都用一種同情的目光看著長孫無忌。虞世南搖搖頭,孔穎達歎歎氣,就連郭業都一陣翻著白眼。他心中一邊同情長孫無忌這次沒有眼力勁兒的犯傻,一邊又是一陣暗罵,好你個長孫無忌,難道你不知道擋人加官進爵,無異於殺人父母嗎?你這個節骨眼跳將出來,除了告訴李二陛下你心眼比針尖兒還小之外,還能說明啥?奶奶的,小哥我是偷你小妾睡覺了,還是抱你家孩子跳井了?一番暗罵,他的好兄弟長孫羽默又無辜躺地中槍。此時李二陛下的臉色陰沉至極,幾乎可以用烏雲密布來比喻了。郭業心裏在罵長孫無忌,李二陛下何嚐不是在罵?李二陛下也是氣得牙根兒直癢癢,連看長孫無忌一眼都懶得看,心中不斷地苦笑著,這就是朕的大舅哥啊,屢屢跟朕唱反調的大舅哥啊,嗬嗬,虧朕一直對他親如一家人呐!苦笑到頭便是無盡的怨恨,長孫無忌啊長孫無忌,你屢屢反駁朕的決定,讓朕這個皇帝的臉往哪兒擱?你言論還有朕這個皇帝嗎?還是說,朕這個大唐天子,在你們關隴世族眼中就是一個牽線木偶不成?朕是大唐的皇帝,朕的決定便是最高意誌,容不得你長孫無忌指手畫腳。朕敬你,重你,聽你勸諫,不代表朕事事都要遵照你的意誌來做。這下李二陛下也是越想越氣,真是泥人也有三份火氣,更別說他這位有著宏圖遠誌的有為君主了。當即,他下定了決心要好好敲打一下長孫無忌了,不然再這麽妥協縱容下去,興許下次他上早朝打個噴嚏,長孫無忌都要跳腳出來指責他有失君王威儀了。他惡狠狠地想道,你不是事事都要為難郭業,阻滯郭業嘛?朕就偏偏不讓你如願,非氣上你一番不可。於是乎,李二陛下大手一揮,說道:既然朕已經答應郭業,由他作為大唐使節,以宣撫使的身份出使吐穀渾,那就不容再三更改了。君無戲言,莫非無忌你要讓朕當著諸位臣工的麵,朝令夕改嗎?這可不是一個明君所為之事啊。今日能對郭業朝令夕改,你們就不擔心明日朕也會對你們朝令夕改嗎?不過朕剛才突然想到,如今吐穀渾新可汗繼位,正是新人新氣象。朕知道此子乃是伏允老可汗的第二子,勝在心高氣傲。朕在想,如果讓郭業以益州伯的身份出使吐穀渾,麵見這位年輕氣盛的新可汗,是否會讓對方覺得朕不重視他。唔,這樣吧,索性朕也學上一會君子之風。如何?君子之風?已經有人聯想到了君子有成人之美的這句話,再結合李二陛下話中之意,莫非皇上還想頓時,閣中一片震驚,好像預料到了李二陛下接下來又要說什麽了。隻聽李二陛下說道:朕決定了,進封益州伯郭業為益州開國侯,再以大唐宣撫使的身份出任使節,替大唐出使吐穀渾,麵見吐穀渾新可汗,轉達朕的問候之意。公侯伯子男,又跳了一大階?啊?什麽?郭業和長孫無忌二人同時發出一聲驚呼,不過前者代表著興奮中的震驚,至於後者嘛,真是被李二陛下的突然決定給驚到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