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一個以退為進【四千字大章】
作者:牛凳      更新:2021-08-15 00:05      字數:3887
  ”>

  ??功虧一簣!僅僅四字,足以表達郭業此時內心的沮喪。顯然房玄齡這個不同意的理由,真正切中了李二陛下心中的底線。隻見李二陛下整個人沉默了下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道:是啊,玄齡一言驚醒朕,的確是朕疏忽了!這句話似自言自語,又似刻意說給郭業和虞世南等人聽。孔穎達無奈地搖了搖頭,眼睛餘光瞥了眼虞世南,像是在傳遞著什麽隱晦的信息。虞世南則是焦急地看向郭業,好像在告訴他,老夫已經竭盡全力了,你趕緊自己想轍兒翻盤。不過,郭業此時哪裏還有什麽轍兒?除了滿心的懊惱和悔恨之外,隻有感歎千算萬算唯獨疏忽了這茬兒,功虧一簣,前功盡棄啊!本以為到了論功行賞各自分杯羹的時候,沒想到卻被房玄齡這個不聲不響的人一句話給翻盤了過去,將自己的似錦前程阻隔了下來。奶奶的,房玄齡果真比長孫無忌還要來得心思縝密,房謀杜斷一說,的確是名不虛傳,盛名之下無虛士啊!冷靜,冷靜,千萬不能自己慌了陣腳!郭業暗暗警醒著自己,這個時候更需要冷靜和鎮定,千萬不能自暴自棄,更不能亂了方寸。霎時,他腦中萬千主意飛旋著,如一個溺水之人般,拚命掙紮著如何在最後關頭找到並抓住那根浮在水麵的稻草。房玄齡見著皇上與閣中眾人的神情,心中了然一切,暗暗鬆了一口氣,暗道,雖然輸得體無完膚,一敗塗地,但是能夠將郭業這個始作俑者給斷了下來,也算是扳回一局了。下意識地,他又扭頭看了眼被自己強行擋在身後的長孫無忌一眼,嘴角噙著一道笑意。長孫無忌這時整個人已經從被虞世南激將法的失態中平和下來,緩緩趨於冷靜。見著房玄齡扳回一局,不僅替自己,替關隴世族挽回了些許顏麵,還將此次交鋒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心中不由一陣欣慰。暗暗汗顏道,唉,剛才真是被虞世南這老匹夫氣糊塗了,好在有玄齡的緊急應對和助陣,才扳回這最後的這一局。郭業,哼,隻要斷了郭業這小子的念想,無異於斬斷了虞世南的一條臂膀,其他的隻能以後慢慢再想辦法,徐圖對付了。隨即,他整理了下思緒,平複了還有些憤憤不平的心情之後,從房玄齡的身後又再次走上前來,衝李二陛下拱手作揖道:皇上,剛才是臣情急之下犯了糊塗,口齒不清表達有些欠妥。房大人剛才所言的,正是臣的真正心思。臣並非質疑虞世南、褚遂良、陳康等人的能力,並非質疑他們不能勝任,臣隻是擔心吐蕃那邊剛剛安撫好,這立馬又大張旗鼓將郭業擢升到朝堂出任禦史大夫一職,這未免變卦太快。到時候恐怕打亂了陛下對西域諸國的計劃。這,這未免得不償失,到時候陛下之前花了心血的一番布置與籌謀,就統統都付諸東流了。這番話講得冠冕堂皇,好像完全出於大義,並未挾帶私仇一般。但是聽在虞世南等人耳中,就是沒羞沒臊沒了臉皮,聽在李二陛下耳中,更是對自己這位前言不搭後語的大舅哥印象分直線下降。不過說來說起,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這番不同意郭業出頭的理由,都擊中了李二陛下的要害。平心而論,吐蕃人那邊,他現在需要時間,絕對不能夠因為郭業,而致使整個計劃落空,前功盡棄,一番心血付之東流。好在,李二陛下心中也有慶幸,好在他們僅僅阻滯了一個郭業而已,虞世南、褚遂良、陳康等人並未受到阻滯。盡管他心裏清楚,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並非心甘情願的任其通過,那也是無奈之舉,隻得捉小打大,集中火力在郭業身上。罷了,沒了郭業在朝堂,虞世南、孔穎達褚遂良等人也能勉強撐起士林清流係的崛起。至少,今後的朝堂不會讓長孫無忌等人一黨獨大,又添了幾分掣肘。這正是自己所要看到的。隨即,李二陛下朗聲說道:好,既然眾卿家對虞世南出任尚書右仆射一職、褚遂良、陳康等人出任國子監祭酒、國子監司業一職都無異議。那麽,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至於郭業出任禦史大夫之事,時機尚未成熟,那麽就皇上,臣郭業有話要講!郭業突然及時打斷了李二陛下對自己最後的定奪,急忙走了出來,拱手奏請道。李二陛下稍稍愣了一下,並不因為郭業的冒然打斷而生氣。因為他心裏多少對郭業有些愧疚,畢竟他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郭業一手安排,而且都是一環扣一環,步步緊逼著長孫無忌,最後才能贏下這番局麵。如今他這位出謀獻策布局者,這位本該享受最大勝利果實者,卻因為一些客觀因素被人摘了桃子不說,還被踢出了局,與唾手可得的禦史大夫一職最後失之交臂。李二陛下覺得這是他始料未及的,是他虧欠郭業的。隨即,他麵色暖和地說道:郭卿,你有話便說,朕聽著。郭業拱手道:皇上,房玄齡大人說得沒錯,不能因為臣一個人的得失,而影響了國之大計,更不能打亂了陛下費盡心血布置籌謀的計劃。所以,這禦史大夫一職,臣不僅不能接任,還必須盡快離開長安。否則,有些閑言碎語傳到吐蕃那邊,恐及夜長夢多,令鬆讚幹布那賊酋會起了異心。啊?對於郭業的這番主動,李二陛下顯然有些錯愕。在他看來,郭業肯定是滿肚子的怨憤和委屈,肯定會在自己麵前一哭二鬧再三爭取機會的。沒想到,郭業不僅主動提出不能接任禦史大夫一職,還主動提出要盡快離開長安,不給朝廷和自己添累贅。唉李二陛下心中要說不感動那是假的,這才是真正的忠臣啊,這才是最懂朕心思的臣子啊。霎時,李二陛下對郭業的好感再次噌噌噌一路狂飆。繼而,他麵色更加愧疚地問道:郭卿,你這是要準備回蜀中隴西老家嗎?郭業搖了搖頭,歎道:皇上,為人臣子,食君之祿定當忠君之事才是呢。怎麽能老是顧著自己的小家而忘卻國家呢?臣雖不能在朝堂上為聖上分憂解愁,雖不能在帝都長安沐浴皇恩,但是臣一樣可以為皇上盡忠效力啊。在臣看來,在朝堂為陛下分憂解勞出謀劃策,這是為人臣子;但是在民間在地方,甚至是在偏遠小地方,臣一樣都是皇上的好臣子,一樣可以為陛下盡臣本分,一樣可以盡忠報國。好,好,好啊!李二陛下愧疚之下,激動地連叫三個好字,郭業居然這麽體諒自己,不給自己添堵添麻煩,感動啊,真是感動。隨即,他指著郭業向望北閣中人說道:年紀輕輕卻能有如此見識,不容易,當真是不容易啊,這才是朕的好臣子。李二陛下刻意咬重了好臣子三個字,用淩厲地眼神掃了長孫無忌一眼,驚得長孫無忌心裏又是一陣發虛。所以,臣懇請皇上恩準臣一件事,給臣一個為皇上分憂解勞,盡忠為國效力的機會!郭業突然麵色肅穆地朗聲說道:臣聽聞前一陣子,吐穀渾的伏允老可汗歸天,我大唐朝廷一直都沒有專使過去吊唁撫慰一番。所以,臣主動請纓毛遂自薦,願意替皇上,替朝廷跑一趟吐穀渾,轉達皇上對伏允老可汗的哀悼之情。這個啊李二陛下稍稍怔了一下,點頭說道:伏允老可汗歸天,朕聽禮部尚書李綱跟朕提過此事,不過朕後來一直忙於其他諸事,居然將此事給疏忽拋諸腦後了。郭業你若不提及,朕還真是忘得一幹二淨了。虞世南和孔穎達頓時兩相對望,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臉上盡是滿意,尤其是虞世南,更是心中暗暗讚道,好一個機靈的郭小子,居然懂得以退為進,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孺子可教也!霎時,他站出來助威道:皇上,郭業當真是一片拳拳報國心啊,不怕辛勞,想他人所未想之事。吐穀渾乃臣服我大唐的屬國,可汗歸天應該派人吊唁撫慰一番才是啊。虞大人說得極是,孔穎達附和道,如今吐穀渾的新可汗繼位,吐蕃國對吐穀渾又是極盡拉攏,老臣覺得是應該派個專使過去走上一趟。畢竟新可汗登基又是一番新氣象,誰能保證吐穀渾新可汗會與伏允老可汗一樣,會繼續臣服我們大唐呢?對,兩位卿家言之有理!李二陛下重重地點了下頭,讚允道:這樣,既然郭業你主動請纓,願意為朝廷為朕跑上這一趟,那朕就即日起恢複你隴西縣男的爵位,並封你為宣撫使,領隊出使吐穀渾。這宣撫使隻是個虛銜,無實權無品銜,諒他鬆讚幹布也說不出什麽屁話來。臣郭業謝主隆恩。此次出使吐穀渾,臣定不會墮了我大唐的國威,保證替陛下替朝廷重新籠絡吐穀渾新可汗,好讓他與伏允可汗一般,繼續臣服大唐,不生二心。好,你的能力,朕一直都相信的。這件事就這麽定了,眾卿應該沒有異議吧?李二陛下一錘定音,將郭業所提之事拍板了下來。長孫無忌一聽郭業這小子居然以退為進,不僅博回了爵位,還撈了一個出使吐穀渾的宣撫使,哪裏會讓他如願?當即,又要站出身來反對。不過,卻被房玄齡給暗中拉扯了下來,摁住了這個苗頭。房玄齡趁著皇上不注意的時候,在他耳邊嘀咕了一聲:見好就收吧,難道你還想逆勢而行惹得皇上一個不悅,直接又將郭業留在長安在我們眼前晃蕩?罷了,他隻要不在朝堂,離開長安,今後我們再徐徐對付吧。長孫無忌聞之,也隻得將心裏這團夥給掐滅了。不過,就在李二陛下準備讓大家夥散會之時,突然一直不摻合兩邊爛糟破事的江夏王李道宗提出異議道:皇上,這出使吐穀渾的宣撫使,好歹也是大唐派出去的欽差大臣。嗬嗬,郭業身無要職,又是一個小小的隴西縣男,這樣走出國門代表大唐出使他國,未免有些寒磣了,是不是?依臣來看,既然郭業因為吐蕃那邊而不能出任要職,那至少也要給他升一升爵位吧?一個隴西縣男代表大唐出使,嗨,還真丟不起這個人呐!李道宗的聲音雖然有些低沉,但勝在清楚,一字不漏地聽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耳中。峰回路轉,簡直令人震耳發聵啊!呃眾人聽著李道宗的話,統統傻眼愣住了。尤其是郭業,心裏拚了老命地喊著十萬個為什麽,自己跟李道宗一直都是不對付的,怎麽到了這個節骨眼,對方不僅沒有對自己落井下石,居然還願意為自己錦上添花一把呢?由李道宗這個掌管皇族事務的宗正寺卿提出加封爵位,真是最合適不過了。可是李道宗為什麽要這麽不計前嫌,反過來還如此慷慨大方呢?郭業瞪大著眼珠子望向李道宗,可人家李道宗壓根兒不鳥他,說完話後直接衝著李二陛下那兒望去。ps:.qianqianxs/0/69304/25531550.html

  ??號淩晨第一更四千字大章,求月票,求打賞。先睡覺去,養精蓄銳白天開幹了,給力,雄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