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斡旋造化
作者:聽風畫秋雨      更新:2021-08-14 14:36      字數:3891
  等通天停下講道,已經是五十年過去。

  ??趁著通天講道停頓間歇,人族的顏玉清站起身恭敬行禮。

  ??這次講道,他也是深有體悟,他雖然是儒家弟子,卻也修煉旁門道法,儒家講究兼容並包,隻要對自己有用,便拿來用,聽得通天所講大道,心中雖然明白了很多東西,但卻又現不明白的更多,於是問道,“教主,敢問道何在?何為道?”

  ??通天教主指了指自己的心,“道在本心,亦在天地間。萬物皆道,道亦萬物。”

  ??“老師,何為聖人?”顏玉清再問道。

  ??“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何為陰陽之道“

  ??通天答道:“道以陰陽二氣衝混而成,而其無窮無盡之力量用之或不盈缺。道之全能力量為天下之至柔不為所覺者,馳騁於大自然萬物之間且可摧毀天下之至堅,無有不入無處不有且無間息馳騁。

  ??視之不見而實存在之物體,其體積乃無邊無際之廣大故名曰夷,聽之不聞而實存在之聲音,其音頻乃極之高而呈絲絲聲故名曰希,搏之不得而實存在之物質,其無限小之微粒子乃細微之極故名曰微。

  ??此三者為不可致答詰問之物,故混合而為一是為道之整體。

  ??汝等當牢記,道之一字,通天徹地,驚鬼駭神。

  ??得之者,骨可換,壽可永,病可卻,體可健。

  ??失之者,如朝開暮落之花。晨生夕死之草。

  ??是以吾輩修道之人,孜孜以行善,殷殷以求道。富貴視若浮雲,功名看成夢幻。道成德備,雖貧猶樂。

  ??生於天地之間,必也行同天地。處乎風塵之間,必也出風塵!”

  ??並非僅是顏玉清有問題。便是截教弟子也問道,“老師,請問成聖之路幾何?”

  ??“大道三千,條條皆可成道。道祖曾言,證道成聖不外乎三條。

  ??一為以力證道,即以自身無量高深的法力與修為強行掙脫天道束縛證道成聖。此法證道之聖人實力最強,先祖盤古所選即為此法。

  ??二為斬三屍證道,借先天至寶,寄托三屍,斬去三屍,善惡與本身被斬去,自然成道。此法證道之聖人實力次之,吾等即是以此法證得大道。

  ??三為功德證道,乃是做為於天道有大貢獻之事,天道降下無量功德,以無量功德融於元神,功德成道,具體辦法,日後爾等自知。

  ??不過以此法證道之聖人其實力又遜色於斬三屍證道之聖人。乃為最弱之聖人。此弱,非是實力弱,若是此聖人根基以功德為主,功德若無,聖位自去。”

  ??“天地大道,非隻有成聖一途,聖人代天巡狩。責任重大!”通天鄭重道。

  ??“老師,我聽聞人有三屍,乃善念、惡念、執念,斬卻三屍便能成就混元。可又聽說有三屍神之說,不知何故,老師可能為弟子解惑?”摩昂站起身來,朝著通天恭敬一禮,他如今已經跨入金仙境界,也是有資格問這種問題了。

  ??“確實存在斬去三屍成就混元之說,此法乃道祖鴻鈞所傳,道祖倚之證道成就混元聖人。

  ??不過此三屍乃是偏指人之善念、惡念、執念三者,斬去三屍便是擺脫善惡執三念之束縛,元神清明澄澈,萬物不縈於懷,達到大解脫大自在大圓滿之境界,到此境界再得天道之認可,便能成就萬劫不磨的混元聖人。

  ??另外三屍還有詳指,與斬三屍成聖之三屍並不完全相同。

  ??三屍者,毒也。人身有三屍神,名三毒。

  ??上屍名彭琚,管人上焦善惡;中屍名彭,管人中焦善惡;下屍名彭,管人下焦善惡。上屍住玉枕關,中屍住夾脊關,下屍住尾閭關,每逢庚申甲子,詣奏善惡。

  ??又有九蠱作害不淺,阻塞三關九竅,使其真陽不能上升。而九蠱俱有名字,一曰伏蠱,住玉枕竅;二曰龍蠱,住天柱竅;三曰白蠱,住陶道竅;四曰肉蠱,住神道竅;五曰赤蠱,住夾脊竅;六曰隔蠱,住玄樞竅;七曰肺蠱,住命門竅;八曰胃蠱,住龍虎竅;九曰蜣蠱,住尾閭竅。

  ??三屍住三關,九蠱住九竅,變化多端,隱顯莫測,化美色,夢遺陽精,化幻境,睡生煩惱,使其大道難成矣。

  ??故丹經雲:三屍九蠱在人身,阻塞黃河毒氣深。

  ??行者打開三洞府,九蠱消滅壽長生。正此之謂也。

  ??世間修道之士如過江之鯽無可計數,可知曉斬三屍殺九蠱之法的卻是不多,若不知,便當急訪明師,低心求指大道,打三關,扒開九竅,而三屍亡形,九蠱滅跡,關竅通徹,法輪常轉,性根長存,命根永固,七情頓息,六欲不生,三毒消滅矣。”

  ??寧無缺若有所悟,識海之中化出水火兩道陰陽本源二氣,相互纏繞著化作一條半黑半白散著大道氣息的神龍,口銜時間法則之力形成的乳白飄帶,爪抓著妖文變化而成的秩序法則,在識海之中翻騰,昂然一聲長吟撲進識海中,激起滔天水浪,在大道神音化成的海洋中肆意嬉戲盡情邀遊。

  ??寧無缺丹田內的混沌空間,小世界步步擴張,那大地變化為汪洋大海,海水開始蒸騰,化作混沌之色的遮天霧氣,無數形象開始在霧氣中顯化,先是天地間萬物叢生,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山巒峻嶺,風雨雷電,氣霧雲霞,昆蟲蠅蟻,飛禽走獸,草木鮮花,後來更是天宮玉闕,妖靈神仙等也紛紛登場……

  ??小世界之海忽然吞吐,將之前幻化出來的萬物萬象盡數吞入其內消失不見。

  ??大道演化乃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

  ??無極即為混沌本元之狀態,太極則是天道由大道中演化而出之狀態,天道演化初始,生陰陽兩儀,而後再從陰陽兩儀演化出四象八卦乃至萬生萬物,所以陰陽兩儀之道正是大道衍生天道過程中的關鍵一道。

  ??陰陽之道,亦是造化之道,寧無缺識海上,三十六個天罡道字之中,那代表著“斡旋造化”神通的道文漸漸閃耀起來。

  ??先是演化出一個大道氣息深遠晦澀頭頂造化玉蝶的奇古老道,後來又變化成為一個大道神韻蒼莽雄渾手持開天神斧的巨人大漢,又有眾多魔神,八荒世界,等等幻境出現。

  ??寧無缺識海內,三十六個道文綻放耀眼的光芒,相互交織,漸漸融合,烙印在了那黑白二色的神龍之上,逐漸變化為一團黑白色的光團。

  ??最後一切幻象盡數消失,那光團凝結成了一個陰陽黑白二色輪轉不停,兼有各色璀璨神光不時流轉,不斷演化大道玄妙的輪盤。

  ??那輪盤,蘊含著空間、時間之力,又蘊含了造化之法,乃是三十六道神通聯合而成,就宛如元始天尊腦後七十二道光輪一樣,代表的是一種境界。

  ??那黑白交織的輪盤上,流露出混沌氣息,無數大道法則之奧妙被轉動的輪盤演化而出,化為一條條法則垂落而下。

  ??籠罩在寧無缺的元神之上,化作三十六道光輪,懸浮在了寧無缺元神之後。

  ??四大部洲,有兩大神通,“七十二變”、“三十六天罡”,都是道祖傳下的集齊了洪荒奧義法則的三十六種神通,七十二種變化之術。

  ??七十二變,對煉體的更為重要,像孫悟空、牛魔王、楊戩才修成了七十二變,這種變化,對肉體的力量極為看重。

  ??還有三十六天罡之術,乃是三十六門神通,能夠修成的,少之又少,尤其是斡旋造化這一門道法,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偉力,隻有境界高深之輩才能體悟。

  ??寧無缺早已經修成三十五門道法,隻是這最後一門,卻是百思不得其解,今日通天講述陰陽之道,卻是點醒了他,一下子豁然開朗般,有所領悟,終於是修成了天罡變化之術!

  ??七十二變,三十六天罡,修成之時,天地驚,鬼神嚎哭,寧無缺有混沌鍾鎮壓異象,常人難以感知,但通天聖人何其人也?

  ??寧無缺雖以混沌鍾壓製,卻還是流露出一絲不尋常的氣勢來,讓通天教主瞬間看過來,隻是通天教主並未多看,便將目光移開,其他聽道的人也為在意,隻當是通天教主去看摩昂呢!

  ??終於,通天講道結束,卻聽通天道,“十年後,洪荒重現,眾聖會開啟小世界,眾生可入此避難,非大覺金仙不得留在四大部洲,望爾等慎重,欲拜入我門下者,可自行尋師,若有緣,便可收為弟子。”

  ??隨著通天的話音落下,雲床彩光漸漸消失,通天教主失去了身影,眾妖這才醒悟過來,此次講道已經結束。

  ??“唉,悲劇啊,我什麽也沒聽到!”螃蟹妖哭喪著臉。

  ??摩昂太子聽了,笑起來,“聖人講道,各憑緣法,你若是不嫌棄,可到西海做個將軍,領一千小妖?”

  ??“真的?”螃蟹妖眼睛亮起來,西海龍太子親自邀請啊,多大的麵子,螃蟹妖頓時如小雞啄米,“好,好,我一定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