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金鼇島聽道
作者:聽風畫秋雨      更新:2021-08-14 14:36      字數:4100
  卻說金鼇島上,通天講上古,而在八景宮中,太上盤坐在蒲團上,下方是玄都大法師、八仙等弟子。

  ??而在玄都大法師一側,則是一位青年,麵容飄逸,臉上透著出塵的淡然之意。

  ??“南華,天地大劫已去,此天地洪荒重現,你且下山傳我道統,呂洞賓,爾等八仙護持南華左右,宣揚人教教義!”

  ??太上五氣凝結成慶雲,三朵紅蓮浮沉其上,垂下道道紫氣護住周身,一股清靜無為的意境環繞周圍,不為外物所動,清淨自在,有上善若水之姿,眼睛眯著,似睡非醒,其氣勢圓潤如水,太極兩儀,不可捉摸!

  ??這位便是諸聖之中,最接近道祖鴻鈞的一位,其次,便是西方修煉眾生道的接引了。

  ??“謹遵老師諭令!”

  ??八仙恭敬道。

  ??那年輕青年臉上淡然,朝著八仙稽首,“還請諸位師兄師姐護持!”

  ??“南華師弟多禮了,應該的!”呂洞賓回禮,這青年乃是玄都大法師在量劫之前收下的一位弟子,論地位,要在他們之上。

  ??要知道,這可是真傳弟子,而八仙隻是記名弟子而已,說到底,記名弟子也僅僅是和金童子、銀童子一樣。

  ??“此次下山,定有諸般磨難,爾等要萬萬小心,南華,爾可往北行,或有機緣在北,洪荒重現不過近十年的時間,爾等做好準備!”

  ??“是,老師!”

  ??……

  ??金鼇島上,通天將上古妖族興衰娓娓道來,眾妖聽得是興奮、激動、悲傷,種種表情,不一而足。

  ??講上古,講了兩年,通天開始講述截教道法。

  ??“所謂大道者,高而無上。引而仰觀,其上無上,莫見其,所謂大道者,卑而無下,俯而俯察,其下無下。莫見其基。

  ??始而無先,莫見其前。終而無盡,莫見其後。

  ??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儀。天地之中而有陰陽,陰陽有始終之數。

  ??一上一下,仰觀俯察。可以測其機。一始一終,度數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

  ??天地者,大道之形。陰陽者,大道之氣。寒、熱、濕、涼,形中有氣也。

  ??雲、霧、雨、露。氣中有象也。

  ??地氣上升,騰而為雲,散而為雨。

  ??天氣下降,散而為霧,凝而為露。

  ??積陰過,則露為雨、為霜、為雪;積陽過,則霧為煙、為雲、為霞。

  ??陰中伏陽,陽氣不升。擊博而生雷霆。陽中伏陰,陰氣不降,凝固而生雹霰。陰陽不合,相對而生閃電。

  ??……

  ??大道本無體,寓於氣也,其大無外,無物可容。大道本無用。運於物也,其深莫測,無理可究。以體言道,道始有外內之辨。以用言道。道始有觀見之基。

  ??觀乎內而不觀乎外,外無不究而內得明矣。觀乎神而不觀乎形,形無不備而神得見矣……”

  ??寧無缺隨著隨著通天的講道,也深深沉浸在道的意境中,不可自拔,通天的道,講得更為細致,並非如道祖那般,泛泛而談。

  ??不見通天唇動,但大道之音更加滾滾如雷,天地亦為之折身,隻見清氣繚繞,白雲駐留,霞光橫貫,彩虹環身,胸中五氣不由自主從胸前升騰而起,在頭頂結成一片雲氣,如同雲裏看花,模模糊糊,不得分明。

  ??三朵青蓮亦在雲海生滅中抽芽長大,朝夕之間已然化成盛開之象,在五氣結成的雲海上浮浮沉沉,搖曳生姿,綻放生命之光彩後旦夕之間有蓮藕枯落花瓣凋零,化為一潭春泥,新的蓮花再次從春泥之上抽枝吐芽,生死幻滅循環往複。

  ??“大道無形,視聽不可以見聞;大道無名,度數不可以籌算。

  ??資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積氣以覆於下,地得坤道而托質以載於上。覆載之間,上下相去八萬四千裏,氣質不能相交。

  ??天以乾索坤而還於地中,其陽負陰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還於天中,其陰抱陽而下降。一升一降,運於道,所以天地長久。

  ??……

  ??真陰真陽,相生相成。見於上者,積陽成神,神中有形,而麗乎天者日月也。

  ??見於下者,積陰成形,形中有形,而麗乎地者金玉也。金玉之質,隱於山川。秀媚之氣,浮之於上,與日月交光。草木受之以為禎祥,鳥獸得之以為異類。

  ??……

  ??其來有始,而不知大道之始,何也?

  ??其去有盡,而不知大道之終,何也?

  ??高高之上雖有上,而不知大道之上,無有窮也。深深之下雖有下,而不知大道之下,無有極也。杳杳莫測名道,隨物所得而列等殊,無為之道,莫能窮究也。”

  ??“天地之間,親乎上者為陽,自上而下,四萬二千裏,乃曰陽位。

  ??親乎下者為陰,自下而上,四萬二千裏,乃曰陰位。

  ??既有形名,難逃度數。

  ??且一歲者,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侯,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

  ??一歲以冬至節為始。

  ??……

  ??陰不得陽不生,陽不得陰不成。

  ??積陽而神麗乎天而大者日月也,日月乃真陽而得真陰以相成也。

  ??積陰而形狀於地而貴者金玉也,金玉乃真陰而得真陽以相生也。

  ??……

  ??天地之形,其狀如卵。混沌之內,其圓如毬。日月出沒,運行於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東西,周行如飛輪。東生西沒,日行陽道。西生東沒,月行盈虧。

  ??……

  ??道源既判,降本流末。悟其真者,因真修真,內真而外真自應矣。

  ??識其妙者,因妙造妙,內妙而外妙自應矣。天地得道之真,其真未應,故未免乎有位。天地得道之妙,其妙未應,故未免乎有質。

  ??有質則有象可求,有位則有數可推……”

  ??通天講道,天地間異象衍生,大道之音如雷霆滾滾,天地亦為之變色,但見萬靈萬物齊叩,千草千木逢春天,清氣繚繞三萬裏,白雲駐留一片天,萬道霞光橫貫天宇,七彩長虹環繞山間,異香撲鼻金鼇島,仙音響徹九重天。

  ??此時的金鼇島,氣象萬千,道意縱橫,雲海雲卷雲舒,幻生幻滅,霞光聚攏,變化各種形象。

  ??地上,妖族按地位等級排座,靜靜聆聽無上妙音;空中,飛舞無數仙鶴靈禽,姿態曼妙,仙氣凜然;海中,金龍跳躍,靈龜伏波,有氣泡浮起,金鱗獻媚,朵朵海中金蓮好像林中精靈,舒莖展葉,搖擺舞姿。

  ??人法天,天法地,道法自然!

  ??一幕幕幻想虛影出現,通天並非隻限於普通的講道,還進行了示範,從頭頂飛出一個其模樣一致的道然元神,安坐在無邊雲海之上,浩然道意環繞其間,無數大道至理直接從其元神口中飛出。

  ??大道音節在金鼇島上盤旋交纏,循環補益,最後化作化作朵朵氤氳之氣繚繞,若是有妖族明悟,那仙家符籙飄入腦門,在其紫府識海中化作道符銘文,就宛如得到傳承一般。

  ??下方有些妖族,聽的如癡如醉,感悟連連,時而眉頭緊縐,時而心情舒暢,許多天地至理,被眾人一點一點吸收著。

  ??每一個人對道的體悟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由於自身資質問題亦或福緣淺薄者,卻是聽的十有八九聽不懂,隻想死記硬背,期待回去後慢慢領悟。

  ??卻不知大道玄妙無方,懂便是懂,不懂便是不懂,來不得半分僥幸,絞盡腦汁卻現道祖所傳大道根本生記不住,隻有自己領會的東西才能化為己有。

  ??寧無缺卻是大多聽懂的,與自身相互印證,所謂一法通,萬法通,通天的道,也可以借鑒,寧無缺並非迂腐之輩,《太陰訣》雖強,但能成聖,能夠一力敵四聖,通天的道,的確有過人之處。

  ??大螃蟹抓耳撓腮,跟個猴子一樣,實在是聽不明白聖人在講什麽,倒是寧無缺閉目思考狀,摩昂冥神沉思樣,便是蛇女,也是露出恍然之狀,讓他羨慕嫉妒恨。

  ??蛇女資質確實不錯,她身上有一半的蛇人血脈,乃是女媧一脈的靈根,天生有慧根,並非每個蛇妖化形了,都會出現人首蛇身的模樣,隻有有女媧血脈的蛇族,才會有這種形體。

  ??所謂女媧血脈,是指當年女媧造人之時,曾用自己鮮血捏了一些蛇人出來,因為不是道體,這些蛇人有著智慧,隻是數量太少,模樣怪異,不被人族所容,蛇人一脈,也就成了妖族,東勝神州南方之地,便有不少蛇人,蛇女便是一位人蛇。

  ??她的神魂沉浸在大道之中,幻生幻滅,紫府識海中如同開天辟地一般,神文飛舞氤氳紫氣繚繞飄揚,無數道家符文化作一片沸騰不休的大道之海。

  ??而摩昂也露出沉思的樣子,看起來有所領悟,螃蟹妖再朝周圍一看,那些貴賓,也就是來自各個勢力的年輕俊傑,都是閉目沉思,蹙眉驚喜,表情不一,讓螃蟹更是氣餒,比起蛇女,他的悟性實在不怎麽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