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7      字數:4366
  遷都那是大事,之前太上皇的時候都已經討論過了,那時就是當今一力反對。

  ??可是現在,皇帝卻把李超的奏章交給宰相們議論,卻是有再次考慮遷都的意思了。

  ??政事堂。

  ??“李超又開始折騰了。”

  ??“上次說不能遷都的是他,這回說要遷都的又是他。”

  ??“反正李超那張嘴,怎麽說都有理。”

  ??“遷都,不說其它的,有錢嗎?”

  ??“誰知道呢,我倒是想看看,他奏章上到底怎麽說的。”

  ??“嗯,對,先看看再說,說不定李超還真的說的有依據呢。”

  ??“呀,還寫了挺長,這一二三四五,一條又一條的,遷都的好處,都寫的清楚,長安不適合再做都城的原因倒也寫的清楚啊。這奏章,很有李超風格啊。要是我尚書省的那些官員們寫奏章報告能寫的這麽簡潔明了,就省心了。”

  ??蕭禹掃了一眼奏章,不由的真心讚歎。不管內容如何,首先這奏章的寫法就非常的好。

  ??“是啊,張超說話,總能打動人心。”

  ??政事堂裏,宰相們一人拿著一份張超奏章的抄本,都在那裏一邊看一邊議論。

  ??一開始,大家還挺輕鬆。

  ??遷都?那是那麽好遷的?

  ??可看著看著,氣氛就不太一樣了。

  ??李超奏章裏寫的很詳細明白,這長安城已經完全不能符合大唐帝國的都城地位了,太偏,太小,太落後了。

  ??“說的倒是很有道理的。”

  ??“嗯,之前李超反對遷都,說是因為大敵當前,朝廷遷都時機不對,而不是不應當遷都。現在吐穀渾、突厥都安撫住了,而朝廷也收複了朔方,如今局勢正穩。朝廷無外憂,也無內患,此時遷都,倒沒問題。”

  ??“遷都也應遷洛陽啊,為何卻要選個襄鄧?”高士廉道。

  ??“洛陽一來久經戰亂,殘破不堪。二來,論起地理防禦形勢,也不如襄鄧。”

  ??洛陽的優勢在於緊依黃河,而且楊廣當年營建新都洛陽後,把運河挖通,使得洛陽正好處於南北運河的中點附近,加之有黃河水運之利,使得洛陽確實擁有不錯的條件。

  ??但自隋末起,洛陽一直打仗,徹底打破了。

  ??十幾年前才營造的新都洛陽,也早在被唐朝攻破之後,給拆掉了。現在想一想,其實有些可惜了。

  ??若是當初沒拆掉洛陽宮城,就可以用現成的了。

  ??當然,洛陽的防禦安全形勢,不如長安。長安號稱關中四塞,居於一隅,安全性能要比洛陽高,洛陽四戰之地,雖說也有八關,但總體來說遠不如長安。

  ??這也是當初太上皇時,選襄鄧不選洛陽為新都的原因。

  ??襄鄧的安全形勢,僅次於長安,卻是遠高於洛陽的。而且襄鄧一帶其實是一個較大的盆地,又有漢水穿過,北麵黃河南麵長江,東麵淮河,防禦和轉運都遠超長安。且新都遷到襄鄧那麽京師東移,處於天下中心,有利於管理這個龐大帝國,尤其是對東部的管理加強。

  ??“在襄陽和鄧州之間建一座新都,最大的問題還是營造的本錢啊。”

  ??長安已經不能適應大唐帝國,無法承擔帝國政治經濟中心的重擔,而洛陽又殘破,安全形勢也不太好。

  ??襄鄧之間位置倒不錯工,也有水陸轉運交通之便,安全形勢也好,可問題也擺在那裏,襄鄧之間可沒有一個能做為都城的大城,不可能選襄陽或者鄧州,得選在盆地的中央位置,那麽就要在平原之上,從零開始營建一座新的都城。

  ??宮城、皇城、外城,可是全都得新建的。

  ??如今的長安城,是隋朝時建的,前後也建了好些年,花費的錢不少。楊文的時候,營建東都,同樣大興土木,花了很多錢。

  ??現在大唐的底子,要營建一座嶄新的都城,這個本錢可不小啊。

  ??“李超完全沒有說營建新都的錢從哪來啊?”

  ??“明年就是改元貞觀了,大唐還不富裕,這個時候大興土地,役使百姓,這不是好事。”

  ??“不能瞎折騰,當年楊廣就是瞎折騰給折沒了的。”

  ??宰相們議論了一番,也算是達成了一個共識。

  ??長安再做為帝都確實有些不太適應了,可營建新都卻沒有這麽急迫。眼下大唐底子薄,還是得再休養生息,積聚實力才對。也許再過些年,大唐解決了突厥這個大患之後,那時底子厚了,可以再考慮遷都。

  ??宰相們把這個結果奏報李世民。

  ??李世民考慮這個問題好些天了,這次把奏章給宰相們看,心裏已經是有些意動了。可聽到宰相們的反對,他又猶豫了。

  ??“現在問題是沒錢?”

  ??陳叔達道,“回陛下,最主要的問題確實是沒錢,那一千萬貫,可是已經都做好了預算了,稅收進了太倉後,可是就要拔給各部寺的。”

  ??李世民問:“對佛寺的改革呢,李超不是說完成對佛寺的整頓之後,朝廷至少能得到三千萬貫錢財,和幾千萬畝田地嗎?有這筆錢,足夠營建新都了吧?”

  ??“陛下,佛寺整改一事,現在還隻揭開了一個蓋子,不能操之過急啊。等完成整頓,拿到那些錢、地,估計前後至少也得一兩年啊。”

  ??李世民摸摸胡子。

  ??“好了,大家這些天也辛苦了,不如我們去灞上放鬆一下。”

  ??長孫無忌笑道,“嗯,吃李大戶去,順便也聽聽李超的說法。若是他拿不出錢來,那麽這營建新都之事,還是再往後推推吧。”

  ??“我倒想看看,李超這個點金之手,這回又能怎麽點石成金,從哪裏弄出這麽多錢來。反正太倉的正稅、商稅,他一文錢也別想動。”

  ??“李家的飯菜就是好吃啊,水果也不錯,去那裏放鬆下也不錯的。”

  ??“對!”

  ??李世民帶宰相們騎著馬直接殺奔灞上去了。

  ??皇帝也沒帶什麽大隊儀仗,直接輕車簡從,君臣都騎著馬,後麵跟著幾百禁衛就往洗澡溝而去。

  ??灞上。

  ??李鎮。

  ??李超帶著承乾,還有一眾工匠們,終於成功的先完成了第一架打穀機。

  ??“把棚子裝起來。”

  ??齒輪、滾筒都裝上去了,這件木製打穀機,目前隻有滾筒上的n形鐵是鐵製的,其餘的還都是木製的。

  ??底下是個六尺左右的穀倉,約兩尺多高,裏麵能容納兩石左右的稻穀。

  ??李承乾興奮的提著一塊木板過來,這熊孩子已經玩上癮了。

  ??滾筒上的棚子很簡單,倉上留有孔,直接插進去就好,一共四塊板子組成了一個棚子,這樣脫粒的穀子就不會濺出去,都會落到倉裏。

  ??打穀機的前麵可以站兩個人,有一個可以上下踏動的踏板,用力踩踏,帶動齒輪,齒輪帶動滾筒,就能打穀了。

  ??棚子搭積木一樣的簡單。

  ??剛搭好,李承乾就要去踩。

  ??李超一把將他拎了下來。

  ??“急什麽。”

  ??“還得加油。”

  ??齒輪上加點油,能夠讓機子更潤滑,也能更省力。沒有機油潤滑油,直接加點菜油。

  ??加好了油,李超站了上去。

  ??抬起右腳,放到那個踏板上,用力踩下。

  ??滾筒轉動起來,越轉越快。

  ??“嗚-嗚-嗚!”

  ??聲音很大,但聽著這聲音就能感受到效果不錯。

  ??打穀機邊上,邊上已經堆著一擔稻穀。這些稻穀還沒完全成熟,但也能用來試驗一下打穀機的效果了。

  ??雖然有點浪費,但打下來的青穀也能做飼料嘛。

  ??“承乾,愣著做什麽,去拿禾。”

  ??承乾很想來踩打穀機,不過李超卻讓他拿禾。打穀機打的很快,最輕鬆最有效的打法,是兩人雙踩,這樣比較省力,也更加快速。

  ??打穀機有一個特點,你得一直踩著他。如果打一下,又去拿禾,打穀機又得重新啟動,這會浪費很多效率和時間。

  ??李超小時候暑假在外婆家,就是跟表哥專門負責拿禾,把割好放在地裏的一把把稻草,抱起送給打禾的外公舅舅。

  ??拿禾也是很辛苦的,不停的彎腰,還得速度快,得趕上打禾的速度。

  ??承乾抱禾,李超接過一邊踩著踏板,一邊把稻禾放進棚裏,擱在滾筒上脫粒。這也得有技巧,雙手握著稻禾得緊,然後稻禾稍微放在滾筒上麵一點,雙手還得左右轉動,這樣才能最快的把稻穀脫粒幹淨。

  ??好久沒用過了,李超轉了好幾遍,還是沒脫太幹淨。

  ??“稻子沒熟,要是熟了再曬一下脫起來就快的多了。”李超給自己找了個借口,把脫幹淨的稻草扔一邊。

  ??稻草扔放也有講究,一般兩把扔一起,然後再變個方向疊加,這樣子便於捆紮稻草。稻草曬幹了,可也是很重要的東西。牛馬的草料,甚至百姓還拿幹稻草做床墊,以及拿稻草做繩。

  ??“少保,我也要踩打穀機。”

  ??拿了幾把禾,承乾忍耐不住了,罷工。

  ??“好吧,你上來,在一邊幫忙踩。”

  ??李承乾興匆匆的站上來,雙手撐在前麵靠板上,一隻腳力用的踩著。聽著機子嗚嗚叫,李承乾興奮的大喊大叫。

  ??李世民騎馬來到灞上,一進鎮子,剛好看到那塊曬場上李超和太子正踩著打禾機正歡呢。(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