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營建新都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7      字數:4638
  為了搶救一下太子,李超決定讓太子加入到製造打穀機的團隊之中來。

  ??“什麽?你讓孤做這個?孤可是大唐太子!”

  ??李承乾一聽李超要他也來做打穀機,就跟貓被踩到了尾巴一樣,炸了。

  ??“太子難道就不穿衣不吃飯了?這是功課!”

  ??李承乾不服氣,剛才雖聽李超說了一通的什麽打禾機能代替人力,能解放生產力什麽的,可他沒聽懂。心裏固有的印象,工匠就是低賤的。

  ??堂堂太子爺,居然要做木匠活,這.....

  ??不可接受!

  ??李超站在李承乾麵前,從高往下俯視他,白眼瞪他。

  ??兩人大小瞪小眼。

  ??最終,不到一分鍾,李承乾承受不住,率先敗下陣來了。

  ??看到他把目光移到一邊,李超得意的笑了。老子還對不過你個七歲的小兔崽子?

  ??“孤要跟父皇告狀!”

  ??無奈之下,李承乾隻有搬出李世民來了。

  ??“可以,等你回了長安,見了陛下可以告我的狀,但是現在,你老實的聽我的話。陛下可是把你交給我了,讓你聽我的話。”

  ??“我要回長安!”

  ??“晚了,三天之後,你才能回去!”

  ??太子絕望的認命了。

  ??“說吧,你要讓孤做什麽?”

  ??“去把圖紙拿過來。”李超不客氣的指使。

  ??一開始,李承乾還不情不願的,結果半天之後,李承乾已經樂在其中了。

  ??什麽墨鬥、什麽刨子,都成了他的玩具,李超還不時得看著他,生怕他把自己弄傷了。七歲的熊孩子,隻知道玩啊。

  ??李超有點懷疑自己了,萬一自己激發了李承乾的工匠細胞,萬一他成了一個木匠皇帝怎麽辦?

  ??“承乾,叫你來不是來玩的,是要你體驗一下工匠技術,體驗一下團隊合作。你看,我們造一個打穀機,首先需要的是什麽?”

  ??“木頭。”承乾答道。

  ??這回答,讓李超差點給他一個爆栗。

  ??“錯,要造一個打穀機,首先你得有一個設計。就好比說,我為什麽要造一個打穀機?因為人力打穀脫粒太慢了,我們有了這樣的需求,需要一個能夠更快更輕鬆的機器來代替。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需求,於是我才開始思考如何做這樣一個機器。”

  ??“按照需求,以需求為目的,然後去設計一個符合需要的機器,設計,就是按需設計,不是胡亂設計的。這就跟我們做事一樣,我們有需要,然後按需要,製定一個目標,一個計劃,來解決這個需求。”

  ??李承乾似懂非懂。

  ??“打個比方吧,我在火裏麵煨了幾個栗子,煨熟了,可是很炭,不能用手拿,這個時候你怎麽辦?”

  ??“拿火鉗夾出來!”

  ??“聰明,火中取栗,直接用手不行,那會燙到手,所以我們用火鉗,或者說直接拿木棍拔出來,讓他冷卻。不管用什麽方法,我們都要借助於工具。使用工具,這是極為關鍵的,也是我們人和動物的基本區別。”

  ??“人和獸的區別不應當是人會思考嗎?”

  ??“錯,野獸同樣會思考,但人懂得使用和製造工具,使用和製造工具,可以說才是人和獸的真正區別。”

  ??“工具能替代我們的雙手......”

  ??長安。

  ??李世民忙碌了半天,吃著長孫皇後親自烹飪的飯菜,挺滿意的。

  ??“今天的飯菜好吃。”

  ??“陛下的意思是臣妾以往做的飯菜不好吃了?”

  ??“沒,隻是覺得今天更好吃了。”李世民笑道。

  ??長孫皇後道,“那是因為食材好吧,陛下從灞上李家帶回的那些食材,都非常不錯。”

  ??“這個李超,小日子過的非常讓朕羨慕啊。”

  ??“陛下,你就把承乾那麽扔灞上了,也真舍得。”

  ??李世民放下湯碗,抹了把嘴,“臣妾這孩子也不小了,得抓緊教導。他平時跟著李綱、裴矩、馬周他們學習,功課倒還是不錯,可朕總覺得差了些。整天呆在宮中,不見世麵。就如李超說的一樣,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楚,不外民間的疾苦,不了解世間百態。所以朕這次把他留在灞上,一來這孩子天天上學也挺辛苦的,讓他在外玩幾天放鬆一下。二來嘛,讓李超教教太子,在灞上學點跟李綱他們學不到的東西。”

  ??“靠譜嗎?”

  ??“臣妾就怕承乾在灞上學野了,文遠這人,有時挺正經的,可有的時候又很隨便。”

  ??李世民嗬嗬的笑道,“放心吧,承乾怎麽說也是文遠的女婿呢,他還會對太子不好?肯定是會非常用心的,朕也不希望文遠一本正經的教太子學問這些,教儒家經典聖人語錄這些李綱他們就可以了,朕就是想文遠教教太子一些其它的東西。身為太子,太唐的儲君,將來的皇帝,眼光得遠,眼界得寬。”

  ??夫妻倆聊著天,內侍送來一封奏報。

  ??李世民打開看了,忍不住搖頭。

  ??“怎麽了?”

  ??“沒什麽,是關於承乾的。承乾在灞上,你猜他現在幹嗎?”

  ??“幹嗎?”

  ??“在跟著李超一起做一個打穀機。”

  ??“太子跟著李超做打穀機?做個機器?”皇後聽到這裏,眉頭皺起,麵色不太好看了。說好的讓太子去長見識開眼界呢,結果跟著做起了工匠,這算什麽?

  ??“皇後勿急。”李世民笑著道。

  ??他把太子留在灞上,當然不可能真的就扔下不管了。灞上還留下了許多侍衛和內侍呢,這些人時刻盯著太子呢,基本上那邊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眼中,然後又都奏報到宮內。

  ??李超帶著太子做木匠,這是出乎李世民意料的。

  ??做的那個打穀機,看樣子是個不錯的東西,這些李世民其實也不太在意。但是聽了奏報上關於李超對於太子說的那些話,李世民覺得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他不完全讚同李超的這些,但起碼也是有道理的。

  ??儒家的東西,不完全是對的,可對於治理國家來說很重要。但做為皇帝,不能偏聽,得有自己的判斷,起碼對於儒家以外的東西也得了解。

  ??不管工匠也好,技術也罷,甚至是商貿易也好,這些應當都是治理國家的一部份,如何拿捏,如何把握,這是皇帝應當考慮的問題。

  ??李超總是那麽另類的。

  ??“技術是生產力!”“以人為本!”這些話倒是挺有道理的,如今大唐就是缺人啊,有好的工具,好的技術當然是好的。

  ??但士農工商,主導地位的還應當是士,士是思想,是頭腦,對於李世民來說,土地、耕種、稅收、商貿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應當還是士。士就是吏治,是人事,是管理。

  ??不過讓太子也開開眼界,也好。不能隻盯著高處,也處看看遠處,看看腳下。

  ??等長孫皇後回去了。

  ??李世民拿著奏報,看著上麵附上的打穀機圖紙,反複的看著。

  ??這個打穀機,有點意思,居然還有這樣省時省力。若是朝廷拿到了占城稻,以曲轅犁深耕細作,加上肥料,再加上這個打穀機,那到時水稻可以在江淮大麵積推廣啊,朝廷的糧食產量大大增加。

  ??嗯,這個李超,腦子裏整天在想什麽?

  ??上次發明了曲轅犁,好東西,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一頭牛也能比兩頭牛耕的深和快。現在又弄出了個打穀機,大大提高了脫粒的效率。

  ??放下了這份奏報,李世民拿起了另一份奏報。

  ??這是份李超上的奏報,李超回灞上前上的,已經擺在他桌案上好幾天了,李世民幾乎天天都要看上幾遍。

  ??他一直猶豫未決。

  ??李超的這個奏章,絲毫不比上次他提議對佛寺管理事情小。

  ??李超提議遷都,地址都選好了,在襄鄧之間營建新都。這些奏章很詳細的列明了遷都的原因,以及選址襄鄧的原因。

  ??一二三四五,一條條列舉的很清楚。

  ??說的李世民很動心。

  ??關中立都,好處不少。西漢立都關中長安,二百餘年天下。

  ??但自漢以來,關中也有許多缺陷。

  ??比如說經過這麽多年,關中的人口一直很多,墾殖過度,水土流失嚴重,關中平原無法承載這麽多人口,糧食供應嚴重不足。

  ??其實,大唐的疆域極大,唐已經不是漢時以關中以及中原一代為主了。東南,也不斷的開發,如今甚至在帝國占有極大的比重。

  ??當年楊廣營新都洛陽,也是為了讓帝國的中心處於天下的中心,更好的管理天下。

  ??如今,大唐一統天下,東南在帝國的格局中越來越重,大唐立都長安,距離東南太遙遠了。

  ??甚至離東北部,也一樣的遙遠。

  ??再加上,關中距離草原太近,戰略上也不太安全。其次,還是糧食問題,依靠關東轉運糧草稅賦,太難,而且關中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口。

  ??若遷都襄鄧,一來可以提高大唐朝廷的安全,二來襄鄧處於天下中心,新都東移,那麽對於東北、東南等地的控製力無疑能大大增強。

  ??其次,襄鄧間周邊的山川地理形勢也不錯,防禦上也一樣還行,而且襄鄧又是一個大平原,能夠開發的土地也多,又有水運優勢,轉運方便。

  ??再則,遷都襄鄧後,必然帶走大量人口,那麽關中人口壓力減輕。而朝廷遷都襄鄧,還能帶動江漢荊襄等地的大開發。

  ??這些地方可是還有大量未經開發的好地。

  ??如此種種,似乎遷都好處許多。

  ??隻是,再建一個新都,花費不少,而且遷都,也必然會很麻煩。當年楊廣營建新都洛陽,可是大興土木,弄的勞民傷財。

  ??這長安城,其實也才不過營建幾十年而已,現在拋棄另建一個新都,總覺得有點太耗費。

  ??許多天了,李世民還是沒能拿定主意。

  ??遷,還是不遷?(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