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章 論衡(求首訂求粉紅)
作者:平仄客      更新:2021-08-13 09:19      字數:4491
  (上架第一章,請大家訂閱,求粉紅!今天我會四更,一萬二字。這一章,正好是寫私貨,時間卡得太好了,哈哈~)

  ??沈肅的意思,全在話語間了,就是皇庫當撤,且不得不撤!

  ??他抬眼望了一眼崇德帝,複又垂下,聲音聽著十分冷硬:“皇上,整個天下都是您的,何來公庫與私庫之分?皇庫所得財越多,國庫與江南庫所得就越少,用之於民的就越少。皇庫乃與民爭利,於君於朝於民無益,皇上還要皇庫來做什麽?”

  ??崇德帝心頭一懵,似被人敲了一記悶棍,耳中隻“轟轟”響著一句話:整個天下都是您的,何來公庫與私庫之分?

  ??是了,皇庫本早在天下之中,何需分出來?

  ??可是,沈肅的話還沒有完,他接著道:“臣嚐聞,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可是這皇庫所昭示的,就是用天下之財來奉皇上一人,來奉朱氏皇族。皇上知皇庫占國財之十一,可知皇族占國人之幾?滄海一粟!這樣多的皇庫財,養著如此少的皇族人,中間有多少虛誇奢廢?難怪皇庫貪漏這麽多,都無人察覺!皇庫之財養皇族,那麽皇上置百姓於何地?又能拿多少財來養百姓?”

  ??崇德帝張了張口,想什麽,卻啞住了。沈肅這些話得甚有道理,他竟無言以對。

  ??沈肅沒有理會崇德帝的心緒。他仍在繼續,將心中的治國之想借此出來。

  ??“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一心一意為民治國。這才是正道。設立皇庫,不但將國財從戶部分了出來,還引得皇家兄弟相爭父子失和,這是為朝廷、為皇上設兩心!得皇庫者得朝廷,皇庫已經淪為私器了,要來有何用?”

  ??崇德帝依然沉默著,往日肅殺的麵容有崩裂之態。他的肅殺之氣,是從沈肅那裏學來的。對上沈肅,這肅殺便潰了。

  ??“凡此弊端,不一而足,皇上。皇庫或暫時對皇上有利,但其弊大於利,當撤!”最後,沈肅的仍是“當撤”兩個字。

  ??他太長時間沒有過這麽多話了,完之後,整個人已經在喘氣了。

  ??他心中所想的,要比所的更加猛烈,隻是顧及著崇德帝的臉麵,沒有將話得那麽難聽。

  ??其實皇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國君有貪!皇庫從太祖設立之初,就是錯誤的,它一直存在著。不代表著它的存在就是正確的。

  ??皇庫是在國初設立的,那時天下剛平,皇庫作為國庫的補充,有穩定人心的作用;可是如今大定立國已經八十多年了,它現在隻用於皇族耗靡,當初的積極作用早就消失了。它的存在,隻是更加突出了一個“貪”字。

  ??王以德的那句話“吏之不廉。官員導之”太正確了,然而卻隻了一半,官員之不法,又誰導之?其實是國君導之!

  ??這句話,王以德沒有想到,沈肅卻不能不想到,崇德在帝在位九年間,皇庫收入比先帝時多得多,不正是聚民之財以豐皇庫?

  ??國君所取所向,無一不是在向官員、百姓所取所向,且會甚之。皇庫自上而下都貪,在沈肅看來,崇德帝才是最終根由。

  ??在大定,誰都可以貪,誰都會想貪,獨獨是國君不能貪不能想貪!因為,國君是那一個寡人,他手中的,是整個大定!

  ??官員有貪,最多亡命,國君有貪,則是亡國!國君有貪,官員便有佞,吏胥便有瞞,百姓便有苦。

  ??皇庫隻是事,但其折射出的國君有貪,則是天大的事情。

  ??就算沈肅再怎麽厭惡進宮,他也要來,不得不來。

  ??他和沈度、陸清等人從知道長邑執掌內庫起,就一步步在謀劃,目的就隻有一個。

  ??池青爆出長邑、王以德彈劾裴韶、皇庫貪墨事發、自己進宮述,所有的這些的,都隻是為了將皇庫撤掉,將崇德帝心中的貪消掉!

  ??國君有貪,這個認知就像一把利劍懸在沈肅頭上一樣。為了他曾經的學生,為了大定,更為了百姓,沈肅進宮了。

  ??皇庫改革勢在必行,是將它連根拔起,還是讓它滋發毒芽,現在主要看的,就是崇德帝的態度。

  ??沈肅抬起了頭,目不轉睛地盯著崇德帝,想知道他會選擇哪一種。

  ??隻見崇德帝鎮定了心神,淩冽之氣漸漸回到身上,他猶豫地道:“撤掉皇庫,這非祖宗之法,恐門下有封駁,禦史台有彈劾。”

  ??崇德帝不是個寡斷的帝王,但此刻卻無比謹慎,撤掉皇庫,這可不是著玩的。

  ??沈肅閉上了眼又快速睜開,才回答道:“時移世易,祖宗之法哪有一條用到底?”

  ??如果真是如此,八十多年前這天下就不會有一個大定王朝,亦不會有一個朱氏皇族。

  ??“撤了皇庫,原來皇庫之財作何用?皇族開支,從何處來?這都是不得不慎重的問題。”崇德帝又道。

  ??這些年,隨著皇庫收入的增加,崇德帝用財感到越發疏爽,不論是四時狩獵還是後宮獎賞,都能順心順意,起碼,不用聽戶部尚書哭窮。

  ??如果撤了皇庫,皇族開支從何而來?

  ??“有戶部,宜當節流節約。”沈肅這次回得很快。

  ??他已經知曉崇德帝的選擇。崇德帝想徐徐圖之,不想引起那麽多反彈。否則,光是皇族宗親來鬧,就不容易對付。

  ??人一旦習慣了財多的好用,就難以忍受錢少的局促,就連國君也一樣。

  ??沈肅忽而覺得有點冷,當年離開京兆時的那種冷意再次襲上心頭。他側過了頭,看向了紫宸殿內盤龍金柱。

  ??眼前站著的,是他用心教出來的學生。曾經最引以為傲的學生。當年在爭位的情況下,他隻教了他鐵血武功,卻沒有時間來教他澤被治,後來他離開京兆,就什麽都沒有教了。

  ??這些年,什麽都變了。

  ??沈肅忽而笑了笑,他教了崇德帝那麽多年。此刻應該什麽話最清楚不過了。

  ??“我已經年老,這樣的話大概不能再幾次了。就像當年臣在皇子所的那樣。登上皇位不難,可是治國卻殊為不易,尤其是在承平之年做個明君,難上加難。在我心中。還是希望你成為明君的……”沈肅的話語有不出的蕭瑟,在他幾乎全白須發和頹敗的麵容下,有一種不祥之感。

  ??此時,他不自稱為臣,而是你我相對,提醒著崇德帝昔日的情分。

  ??昔日的情分,是師和徒。如果崇德帝真念這一份師徒情誼,那麽沈肅今日所言,崇德帝定會咀嚼再三。

  ??昔日的情分裏。沈肅所想所做,皆是為了他唯一的學生。

  ??崇德帝聽見這些便有些動容,便想伸出手去扶住沈肅:“老師切勿如此……”

  ??隨即。他似想起了什麽是,伸出去的手停在了半空,到底還是沒有伸出去。

  ??直到沈肅離開紫宸殿,崇德帝都沒有明確表態是將皇庫撤或是留。隻知道,這一晚,崇德帝沒有宿在任何宮妃處。反而去了紫宸殿西側的皇子所兜了一圈。

  ??紫宸殿西側的皇子所,是當年崇德帝還是皇子時所居的地方。

  ??沈肅聽到沈度轉告的這個消息時。什麽都沒有,隻在東園逗著兩對金環鼠,聽它們“吱吱”叫,第二日,就病倒了。

  ??這一趟進宮,耗費了太多精氣神,以他那樣頹敗的身體,病倒,才是正常的。

  ??沒幾日,京兆官員便等來了皇庫的後續發展,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會下這樣的旨意。

  ??“朕禦極之後,深感皇庫所靡之大,今又出貪墨之事,感皇庫所存,於朝於民無益,故裁撤皇庫,皇庫原來的珍寶錢銀並入國庫,皇族一應用度由戶部核撥,以簡潔為上……”

  ??這就是崇德帝的決定,他高高坐在鑾椅上,下令將皇庫裁撤!

  ??這個旨意一出,朝臣就像被定住一樣,不知道該什麽。

  ??首先出列反對的,是宗正卿朱有洛。他在禦史台受了一段時間的敲打摧殘,段數就高了一截,隻奏言道戶部繁重,若是皇庫裁撤了,反而增加了戶部的負擔雲雲。

  ??隻言不提他心痛得快要不出來了,若是皇庫裁撤了,以張龜齡那種吝嗇的性格,能核撥多少錢財下來?怕是養不好自家人!

  ??接著出言反對的是太常卿韓士元,他奏言道撤掉皇庫不合祖宗*,他搬出了這麽一座大山,頓時讓不少官員心裏默默抽了口冷氣。

  ??不知是佩服他敢於直言,還是惋惜他的莽撞糊塗。

  ??祖宗*,當然是指太祖立國之時就設有皇庫了,如今崇德帝要撤掉皇庫,就是與祖宗*相違,這是對太祖的不敬。

  ??對太祖不敬,這麽嚴重的指責,一旦成立,崇德帝的皇位都坐不安。韓士元這樣死忠典章的人,的確會出這樣的反對。

  ??韓士元的話一落,國子司業徐楨就出列駁斥韓士元了。徐楨掌儒學訓政,對太祖政行潛心鑽研多時,此刻韓士元所言,正正撞上他的逆鱗。

  ??忘了,徐楨最見不得有人借所謂祖宗之法,行擾政亂道之言。

  ??當下,他就冷了臉,對韓士元道:“韓大人此言差矣,據下官所知,太祖雖設立皇庫,卻也有祖訓‘順時而行’,皇上已有言,皇庫所在於時於民無益,撤掉皇庫即是‘順時而行’,怎與祖宗之法相違?”

  ??崇德帝收斂著全身的威壓,放任徐楨與韓士元爭論,宣政殿上一時喧鬧異常。

  ??(哇哢哢,我寫了皇庫這麽多事,最終就是為了這一章的一點私貨呀!正好是在上架第一章,太好了,求表揚!)(未完待續)

  ??ps:求首訂求粉紅!推薦好友已經完結的書《原始日子》,作者:腳滑的狐狸喜歡種田的書友可以看。簡介:現代剩女林北在原始社會遭遇宋代嬌寵妾

  ??妾宅鬥本領可不,原始男人追著跑

  ??林北傲嬌地表示:誰要和你鬥,男人你拿走

  ??咱是來種田發家過日子的

  ??可是……

  ??男人一個個倒貼過來是怎麽回事兒?

  ??且看她用現代靈魂改造農耕漁獵、重整部落、建造城池,創造史前燦爛明!r655

  ??...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