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水晶膾
作者:懷愫      更新:2021-08-13 07:51      字數:3869
  成王是在攻打叛軍的時候發現梅季明的下落的,明蓁信中提得一句,成王卻是知道舊事的,料定了梅季明沒死,叫底下人破城之後在城中搜尋一回。

  ??紀氏同那報信的書僮串好了詞兒,斷了明芃心裏頭最後一點念想,可許氏又怎麽肯信兒子是真死了,梅家也托了人在蜀地尋找。

  ??明蓁接著了信,見著梅季明沒死,先是鬆了眉頭長籲一口氣,跟著又倒抽一口氣回去,梅季明能活自然不是因為他武藝高強,也不是因為他有高人相救,而是他掙紮著湖裏爬出來,叫叛軍活捉了。

  ??他是有些底子的,在蜀地也有名聲,自有人識得這是詩書畫三絕的梅季明,這才留下一命來,不獨留了他的性命,還逼迫他附逆。

  ??城中有名望的讀書人,或是逃了,或是身死,餘下的人拖兒帶女,生不能死不能,求名節的不等上門就先投了水,自也有貪生怕死,麵上作個舍不下妻女涕泣橫流的模樣,卻還是順了叛軍。

  ??梅季明倒是不曾附逆,可叛軍中的一位首領卻很看重他,原來也曾買得他的詩畫,更不必說梅季明身後還有梅家這一塊招牌,他們不光想打下蜀地,還想著要去隴西,既然反了,就要反個徹底。

  ??將梅季明關在衙中好酒好食的招待著,隻叫人看住了他,不許他出屋門,想要寫詩作畫,也都由著他,梅季明幾回想要逃跑,看門的可不同他扯酸文,一個個都是當兵的壯漢,見著首領對這麽個弱手弱腳的書生另眼相看,原就十分的不順眼,自是鐵麵無私,不論梅季明怎麽施計,都不接口。

  ??裏頭倒有兩個叫他說動,他們少吃酒肉,梅季明便叫來了一桌子,拉了這兩個一道吃酒,他是海量,那兩個卻也難喝,直吃了三壇子,這才灌的人舌頭發木,梅季明拿燭台一砸,兩個應聲倒下。

  ??他把臉浸在冷水裏醒酒,調換了衣裳,抬了一個到床上,拿被子蓋得嚴嚴實實,充作他在床上睡覺,自個兒穿了兵丁服飾,往衙門外頭去。

  ??那些個演義故事裏頭,確是這麽寫的,梅季明也差點兒得了手,門口出不去,也能爬牆,他時常攀援登山,這三尺牆頭也難不倒他,後衙原是知府住的地方,裏頭假山流水樣樣齊全,藏個人倒不難,可他運道不好,看他那兩個是叫他砸暈了,卻還有去交班的。

  ??梅季明人還沒從假山上跳出去,就先叫人給抓住了,這回還叫他住客房,雙手雙腳卻捆了起來,他罵人罵得再凶也是書生,嘴裏說不出難聽話來,換上來的兵丁根本不拿他當一回事兒。

  ??前頭那兩個一人三十軍棍,幾棍子下去皮開肉綻,打的人躺在床上起不來,換上來的兩個,哪個還敢再搭理他。

  ??才子坐監,不必三年,三個月換一付模樣了,梅季明想逃又逃不出去,首領幹脆散布出去,說是梅季明已經歸順了,他這點不大不小的名氣沒甚用場,要緊的歸他姓梅,後頭有一整個梅家。

  ??皇帝要是聽說了,殺的興起砍了梅家,那隴西不反也得反了,看他行事,哪裏是個有氣量的樣子,出個不肖的子孫,就恨不得誅連全家,梅家眼看是活不得了。

  ??若是碰到旁人,許還救護不及,既是成王,上輩子已經打過一回了,這輩子更是老辣,上來就把城池圍的鐵桶一般,鳥都飛不出去,傳言再多,也不過是城中人知。

  ??等戰事吃緊,衙門裏的守軍再顧不得他時,竟真叫他磨斷了繩子逃出來了,此時水路被封,想逃的都上山,梅季明便也跟著上了山,這裏的山他爬了四五回,哪裏有澗哪裏有洞,知道的清清楚楚。

  ??原想著爬過去到了安寧地界再回家報信,哪知道流民裏也有搶吃搶喝的,他雖關了這些日子,身上的衣裳卻是好的,四五個人衝上來搶他的東西,這些人俱是餓急了眼的,哪個不想逃走了再謀一條活路,梅季明縱有功夫方寸間也施展不開。

  ??搶了東西不算,還傷了他的腿腳,若是有劍在身,他也不至這麽狼狽,可這東西卻一早就丟在了湖裏,傷了一條腿,走是走不得了,爬卻還能爬,他既想求生,就翻過山石,歇在道邊,叫個老漢救了回去。

  ??這一家子原是山上的獵戶,常走山路的,知道山上有許多隱秘山洞,下麵一亂起來,就搬了米麵躲到山上,洞前堆了雜草,裏頭卻有床有桌,山上有鳥獸,河裏有遊魚,此時不能吃熱食,便捉了大魚洗淨,片成膾來生吃。

  ??梅季明才脫苦海,見著拿葉子盛的魚膾哈哈一笑:“不想這山中也有紅絲水晶膾。”看他的模樣就知道是有錢人家的公子,落到這地步,還笑的這麽舒朗,那老獵戶倒願意同他相交。

  ??獵戶無兒無女隻跟老妻兩個在山間躲避兵禍,這山上人來的多了,野獸便跟著少了,索性此時天氣暑熱,山上的冬天卻不知道要怎麽挨過去。

  ??梅季明受了恩惠,便想著要帶他們,太平鄉是再不能去的,那頭就是叛軍作亂的地方,平望鄉也不能走,那便得翻兩座山往崇城去了,梅季明養好了腿傷,老獵戶便預備了些吃食,又探明了道路。

  ??三人預備著隔日就走,夜裏卻聽見求救聲,是個女子疾呼,梅季明拿柴刀出去了,原是搶他東西的那幾個故計重施。

  ??這回不怕搶了東西,還殺了人,把那女子的父親扔到石上活活摔死了,正欲行奸汙事,叫梅季明給救了下來。

  ??她無處可去,老獵戶又無兒無女,索性認了她作女兒,梅季明一個人都走脫不得,何況還帶了這一家子,老獵戶的妻子受不得苦楚,翻山一半先自支撐不住。

  ??小半年不曾吃熱食,哪裏還受得住,獵戶升起煙來煮一鍋魚湯,這一鍋魚湯倒把人引了過來,這回不是流民了,而是躥上山來要逃走的亂軍。

  ??梅季明到底沒能救下夫妻兩個,獵戶死了,他妻子也跟著活不成,隻留下一個年輕姑娘,藏身空心大樹裏頭,竟躲過一劫。

  ??梅季明傷了背,行走不得,坐等著也是死,兩人還是藏匿山間,采些鮮果裹腹,梅季明既受了傷,總得換布喂水,獵戶留下的刀傷藥,敷在身上竟也抵用,挨過了發熱,人倒一天天好了起來。

  ??兩人朝夕相待,又替他裹傷擦身,除了跟了他,倒無旁的出路,梅季明受了她的恩情,許諾了帶她回去,成王大勝,他帶了半身傷下山,身邊就帶著這個姑娘。

  ??明蓁接得信,倒不知如何是好,把這事兒告訴了梅氏,梅氏趕緊捂住,這要告訴女兒,人是活了,可還帶著個救命恩人回來,按著理法成了姨娘,可往後又怎麽辦?

  ??不等梅氏兩難,卻又傳出梅季明在蜀地附逆,梅家聽到消息,不論許氏怎麽相求,梅老太爺都沒半分容情,把他從族譜上剔了出去。

  ??這仗原來是打了兩年的,如今半年就破了叛軍,成王卻不趕盡殺絕,留下小股逃躥出去,報到朝中,皇帝便叫他了兒子回朝。

  ??他自覺壓不住太子了,要再抬一個起來,同太子相爭,先時把榮憲抬的太高,竟忘了鷸蚌相爭的道理,不獨封了王,又封了兒子作將軍,還大手筆的把封地給了他。

  ??成王自請回去封地,哪知道攔著的卻不是聖人換作了太子,這個弟弟出去兩回,每去一回,回來就越發叫人看不透,太子防著兄弟早成了天性,隻有一點兒對不上號的,他就怕別個是要害他,

  ??榮憲的事,明明不是他出的手,黑鍋卻是他來背的,立時叫他知道,兄弟裏頭有人想要一齊害死兩個。

  ??他若是真笨,也坐不了太子位三十多年,他跟榮憲若是死了,剩下的兄弟裏頭,還有誰能登大位?除了成王除下的且都不放在眼裏,他人雖不在京,自來又同自個兒相好,雖沒叫人疑心的地方,可總要防備一二。

  ??太子再看這個弟弟半點也歡喜不起來了,別個看著他是太子一係的,若不然聖人也不會忽的以待他好起來,不就是要離間兄弟,太子嘴上說那是詭計陰謀,心裏卻是已經落到了圈套裏。

  ??他心裏存著這番心思,瞞不過有心人的眼去,身邊人也不全是心明眼亮的,兄弟不似原先親密,聖人自覺得計,卻又是黃雀在後,叫成王擺了一道。

  ??他是被父親算計,被哥哥疑心的那一個,又才打了勝仗平了叛亂,回去抱了酒壇子作個大醉模樣,倒有人勸著他早作打算,這便是站隊投誠了。

  ??這番動向,沒有刻意相瞞,太子且驚且怒,旁的事無法彈劾他,扒拉了一回,把梅季明的事尋了出來,說是成王徇私,謀反的妻弟竟不革殺,還把人帶了回來。

  ??梅家想不認也得認了,髒水上了身,再怎麽也洗不掉,越描越黑,梅季明在顏家又受了冷遇,一氣之下,竟帶了人走了。

  ??明洛明沅知道消息的時候,人已經離開了,梅氏還不及上山告訴明芃,明洛氣的大罵:“二姐姐守這麽久,他竟不想著問一問!”

  ??問自然是問了,隻沒人肯告訴他,此時恰逢梅家將他除名的消息,他隻當顏家全都疑他,連著明芃疑心他成了叛逆,負氣出走。

  ??明沅聽得明洛這樣說,長長歎息一聲,無緣無份,趁早了結了才好,忽的想起紀舜英說的“季明誌驕,廣澤器小。”可不是在這上頭吃了虧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