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作者:路遙      更新:2021-08-12 14:23      字數:6568
  日子過得快如飛箭!算一算,田福軍從省裏回到黃原任職已經有兩年的時光;他在這個貧困的家鄉所在地區任一把手也已經有一年多了。

  ??兩年之間,不僅黃原地區,整個中國發生了多麽大的變化呀!許多不久前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的事,現在卻成了我們生活中最一般的現象。中國的變化震動了資本主義國家,震動了社會主義國家,也震動了中國自己。

  ??闡述這個變化的深遠曆史意義也許不是小說所能勝任的。我們隻是在描繪這個曆史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時,不由地感歎:我們這一代人經曆了如此深刻而又富於戲劇性的曆程!現在還是孩子的人們,將不會全部理解我們這代人對生活的那種複雜的體驗。

  ??是的,我們經曆了一個大時代。我們穿越過各種曆史的暴風驟雨。上至領袖人物,下至普通老百姓,身上和心上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傷痕。甚至在我們生命結束之前,也許還不會看到這個社會的完全成熟,而大概隻能看出一個大的趨勢來。但我們仍然有理由為自己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而感到自豪!我們這代人所做的可能僅僅是,用我們的經驗、教訓、淚水、汗水和鮮血摻合的混凝土,為中國光輝的未來打下一個基礎。毫無疑問,在這一曆史進程中,社會和我們自身的局限以及種種缺陷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這決不能成為倒退的口實。應該明白,這些局限和缺陷是社會進步到更高階段上產生的。

  ??可是,在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堅持前行的人們,步履總是十分艱難的。中國式的改革就會遇到中國式的阻力。

  ??近一年多來,有關田福軍的告狀信不斷頭地從黃原飛向省城和北京。中國的其它事幹起來不容易。但告狀倒相當簡便——八分人民幣買一張郵票就可以了。這些信件寄到了中央紀委、省紀委、中組部、省組織部和中央以及省的人民來信來訪辦公室。更多的信直接寄給了省委正副書記個人手裏。告狀信的內容五花八門,從政治錯誤,經濟犯罪一直到男女關係。如果這些問題都能落實,田福軍恐怕夠判死刑了。

  ??福軍知道有人告他。他也知道省紀委和省委組織部來調查過他的“問題”。但他不知道告他告得如此猛烈;也不知道這場“倒田運動”的幕後人物是他的副手高鳳閣。

  ??地委副書記高鳳閣是黃原前地委書記苗凱多年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接他自己班的人。但由於田福軍從省上“殺”回來,高鳳閣沒有當成專員,當然就更當不成地委書記了。苗凱調離後,高鳳閣窩著一肚子不舒服,便開始在暗中鼓動苗凱手上用過的一些對田福軍心懷不滿的人,大量給田福軍製造“罪證”……

  ??起先的時候,省委並沒有特別重視有關田福軍的這些告狀信。根據一貫的經驗,一位新任領導免不了要遭受一些人的反對。後來,告狀信越來越多。同時兼任省紀委書記的省委常務副書記吳斌,便指示省紀委派人到黃原去調查田福軍的問題。當然,苗凱同誌也給這位老上級耳朵裏灌了不少田福軍的“情況”。

  ??但省紀委的人沒有調查出田福軍的什麽大問題;許多告他的信純屬憑空捏造。事情隨之也就不了了之。可是,告田福軍的信仍然有增無減;而且後來的告狀信都直接寄給了省委書記喬伯年的辦公室。

  ??本來,省委書記喬伯年這兩年對南北山區幾個地區的工作,還是較為滿意的。這些地區大部分都實行了生產責任製。一兩年來,實際成果說服了許多懷疑論者。那些地區大規模生產方式的改變,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初步改變了極度貧困的生活狀況,使大部分群眾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

  ??當然,“冒尖戶”還是少數。眼下並不像某些滿懷熱情的作家用膚淺的文藝作品所宣揚的那樣,似乎農民都發了財,動不動就把電視機抱回了家。我們的農民艱難,我們還不清楚嗎?他們過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窮到了骨頭裏;新政策的優越性不可能在兩年內就把所有人都變成大富翁。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解決了吃飯問題,這就是一件多麽了不起的事啊!一切都還是剛剛開頭,許許多多的新問題和新矛盾接踵而來,需要迅速而有力地給予解決。

  ??但是,省委書記感到,這兩年來,黨的某些基層組織和它的負責人,本身在認識方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因循守舊的觀念。改革的阻力由此可想而知。毫無疑問,我國整個農村的進步乃至最終走上現代化的道路,有待於一個長時期不斷改革的艱難過程。

  ??無論如何,這個省的南北山區已經邁出了令人鼓舞的一步,並以此昭示了未來多方麵的廣闊的發展前景——這是任何眼睛沒瞎的人都能看得見的。應當指出,在這一方麵,最貧困的黃原地區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這當然和地委書記田福軍同誌大膽解放思想是分不開的。

  ??可是,偏偏他的告狀信最多!

  ??唉,中國呀!什麽時候才能把那些諸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先爛”等等“經典哲學”從我們的生活詞典中剔除了呢?

  ??近一年來,喬伯年主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落實中部平原地區農村生產責任製方麵。

  ??中外曆史證明,革命常常容易在最貧困落後的地區開始。而較富庶的地方,變革往往要困難一些。

  ??當山區以戶為主的生產責任製已經實行一年多的時候,本省中部平原地區的農村還在吃“大鍋飯”。不是群眾不願意改變這狀況;而是這些“白菜心”地區的許多領導一直抵抗著,長期按兵不動。當然,在省委領導中,也有分歧意見。比如吳斌同誌就認為,平原地區不必處處都搞責任製;理由是有些地方的大集體一直搞得很好。

  ??喬伯年認為,平原地區農村的“大鍋飯”照樣應該砸爛。為此,他通過答省報記者問的形式,號召平原地區仿效山區的榜樣,大規模實行生產責任製。沒有人公開反對新政策,但實際工作中抵抗的大有人在。他們采取的是口頭上擁護實際上對抗的方法。這些人在會議上一口一個要堅持貫徹“上麵的精神”,而在私下裏,在和老婆睡覺的時候,在和知己們下棋打撲克的時候,卻用一種嘲弄的口氣譏諷所有的改革。而嚴重的是,這些人往往領導著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地區或幾十萬人口的大縣份。一年來,喬伯年為改變這種局麵,改換了中部平原幾個地區的領導班子——這些地區的農村已經漸漸處於一種急劇變革的狀態中……

  ??小暑前後,喬書記想起應該到山區去看一看情況。近一年多,他忙於平原地區的工作,對南北山區的目前情況摸得並不透。

  ??於是,他準備在全省的煤炭基地銅城市按原計劃視察完工作後,順便先到毗鄰的黃原地區走一圈。

  ??沒想到他在一個山溝的礦區發起了燒。這使喬伯年很著急——他已經給黃原打了招呼,說他明天到那裏。

  ??他當時住在這個礦的招待所,又是半夜,隻好把秘書小王喊醒,讓他給自己找點藥。

  ??小王的手在他額頭上摸了摸,說:“讓我給醫院打個電話!”

  ??“算了,”他說,“吃幾片藥說不定明早上就會好的。你一打電話,市上和礦務局醫院說不定把救護車都開來了。”

  ??“而且還把警報器拉得嗚嗚響!”秘書加添說。

  ??喬伯年笑了。他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都很隨便,他們都敢和他“放肆”地開玩笑。

  ??喬伯年索性接上秘書的話,進一步“發揮”說:“那樣,大家以為失了火,說不定把救火車也開來了!”

  ??喬伯年一邊開玩笑,一邊吞下去八片羚羊感冒片和一包阿魯散。

  ??第二天早晨,病情果真好了許多,他就立刻起程直奔黃原……

  ??省委書記一到,地委書記就忙了。田福軍先和喬書記在幾個偏遠縣份的農村跑了一大圈;回到黃原後,緊接著就召開縣委書記以上的領導幹部會議,以聽取省委書記對地區工作的指示。

  ??在這個幹部會上,喬伯年熱忱地肯定和讚揚了黃原地區的工作;同時指出了下一步應該解決的主要問題。這實際上也是省委對田福軍本人工作的肯定。喬書記的講話使田福軍眼圈不由地發熱。他感謝省委在他困難的時候,及時支持了他……

  ??省委肯定了田福軍的工作,也不等於就否定了反對田福軍的高鳳閣同誌。以後不多日子,在省委常務副書記吳斌同誌的堅持下,高鳳閣被調到南麵一個地區如願以償地任了行署專員。領導這麽一個大省,省委書記不可能在一切事上明察秋毫;再說,即使看出類似的問題,有時也不得不作某些妥協——這是政治生活中常有的現象……

  ??送走省委書記以後,黃原地區各縣的縣委書記都回去了。但田福軍把原西縣委書記張有智留了下來。他要單獨和他商談一件事。當然,他實際上也有許多話想對這位老朋友說。平心而論,原西縣這兩年的工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這責任在很大程度上和有智分不開——他是一把手嘛!福軍自己感到,他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在老朋友麵前破不開臉皮。本來,他早應該直截了當指出有智同誌這兩年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但他卻一直沒有這樣做。

  ??這一天晚飯前,他把張有智從黃原賓館帶回到自己家裏。愛雲沒去醫院上班,忙了整整一個下午,已經備辦好了一桌飯菜。飯桌上,因為老丈人徐國強和妻子都在座,福軍先沒和有智談工作方麵的事。四個人一邊喝酒吃飯,說起許多過去的話題。有智是個爽快人,不僅和愛雲開玩笑,還和他過去的老上級徐國強老漢也逗趣。

  ??吃完飯後,田福軍和張有智進了會客室。愛雲給他們沏好茶,就退出去了——作為地委書記的老婆,她知道丈夫要和有智談些她不應該再聽的話了。

  ??“有件事我想和你商談一下。”田福軍給張有智遞上一根紙煙。

  ??張有智沒說話,點著煙聽福軍的下文。

  ??“文龍已經從省黨校畢業回來了。據地委組織部的老察和省黨校方麵的介紹,小夥子這兩年學得不錯,表現也很好。我想讓他回原西縣去給你當個副手……”

  ??“怎安排?”張有智的臉沉了下來。

  ??“副書記兼縣長。”

  ??“什麽?”張有智衝動地從沙發裏站起來,“你把一個造反派弄來給我當縣長?”

  ??“有智,你坐下,先別激動。”文龍在‘文革’中是造過反,前幾年在柳岔公社也搞過極‘左’的東西。不過,他是個青年嘛,‘文革’中他還是個中學生,才十幾歲。這幾年來,小夥子對自己進行了嚴厲的反省,照我看那是真誠的。對待青年,我們不能總是揪住過去的一些事不放。隻要認真改了,我們該使用的還要用。

  ??“他是西農畢業生,又上了兩年的黨校中青班,等於爭得兩個大學的文憑,並且先後當過公社一把手和縣上的副主任;年輕力壯,又有文化,說不定能在工作中開創新局麵呢!至於過去的錯誤,他記取了教訓,未必是一件壞事。俗話說,知恥者勇……”

  ??“哼,反正知恥不知恥隻會個勇!”張有智挖苦說。

  ??田福軍看張有智態度生硬,一時不知怎樣說服他。他把茶杯往他麵前推了推,說:“你……喝水。”

  ??張有智端起茶杯,長長出了一口氣,說:“不能改變了?重用這小子我不反對,可為什麽一定要讓他回原西來呢?”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呼專員和組織部也是這個意見。文龍本人也表示願意回原西去工作,說他要哪裏跌倒再從哪裏爬起來。我們應該給他一個機會……”

  ??“哼,回原西來和我再鬧騰一番,弄得雞飛狗跳牆!”

  ??“有智!你為什麽要這樣看問題呢?人都在變嘛!”

  ??“不見得。我就沒變!”

  ??田福軍不好再說什麽了。

  ??但是,有智,你真的沒有變嗎?

  ??唉!田福軍本來還想順便和他的老朋友談談心,指出他這兩年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看有智這樣剛愎自用,隻好又一次打消了這個念頭——看來今天再談這方麵的事顯然更不適宜;他們現在已經有些不愉快了。

  ??張有智最後算勉強接受了地委對周文龍的任用,便怏怏不快地從田福軍家告辭……

  ??送走有智後,田福軍一個人又回到會客室,苦惱地在腳地上轉圈圈走了半天。這一刻裏,他心頭湧上一股很難受的滋味。他現在倒忘記了對張有智的不滿意,而對自己太不滿意了。他感到自己非常無能,連批評朋友的勇氣都鼓不起來,怎麽可能把這樣大一個地區領導好呢?

  ??他看了看腕上的電子表,猛然記起,他下午已經給司機打過招呼,晚飯後要去地區醫院看望失掉雙腿的向前。他幾天前就知道了這件慘事,但因省委書記來了,忙得實在抽不出時間去醫院。另外,他也知道侄女去侍候不幸的向前了——這是潤葉自己對他說的。當時他的鼻子也有點發酸。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多年來對侄女的心血終於沒有白花——她在人生關鍵的時刻表明她是一個多麽好的孩子!

  ??田福軍匆忙地下了樓,來到院子裏。司機早把車停在門口等他了。

  ??田福軍來到地區醫院向前的病房時,馮世寬和文化局長杜正賢以及他的女兒、女婿都在這裏。當然,潤葉也在。他來後,這個小小的病房已經擠得沒處立腳。於是,世寬、正賢和麗麗夫婦都一齊告辭走了。

  ??田福軍坐在病床旁邊的小凳上,拉著向前的手,說了許多親切的安慰話。向前隻是眼裏含著淚水不斷給田叔叔點頭,潤葉立在一邊低傾著頭摳手指甲。

  ??不一會,向前他媽劉誌英來頂替潤葉照看兒子。這些天裏,婆媳兩人輪流在醫院裏過夜。在向前的病床旁,單另支起了一張行軍床。

  ??誌英沒想到田福軍也親臨病房來看望她的孩子。雖說是熟人,現在又算是親戚,可福軍是地委書記啊!

  ??誌英控製不住自己的悲痛,又在田福軍麵前哭了一鼻子。福軍和潤葉勸慰了她半天,叔侄倆才離開了病房。

  ??田福軍到醫院時,就把司機打發回機關了。現在,他正好可以和侄女一塊相跟著步行回南關。

  ??七月的夜晚是溫熱的。大街上燈火輝煌。悠閑的人們在梧桐樹下步履散漫地行走著。各處的夜市正到了紅火熱鬧的時刻,擁擠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黃原河充滿激情的喧嘩聲從不遠的地方傳來,給城市歡愉的夜晚帶來了另一種情調。

  ??田福軍把外衣搭在胳膊上,和侄女不緊不慢地在街道上走著。潤葉手裏拎著一個花布提包,那裏麵裝著一些給向前帶吃喝的瓶瓶罐罐,叮叮當當地響個不停。她跟在二爸的身邊,不時用手攏一攏被晚風吹散的秀發。

  ??田福軍心情很激動。他這時回憶起許多有關侄女的事。尤其是孩子結婚以後,他曾在原西縣的辦公室裏見她那一次。當時看見她被折磨成那個樣子,他難過極了。可是那時他的確無法糾正老丈人瞞著他而造下的罪孽。他隻能無可奈何地等待時間來解決這件事。他沒有想到,事情在今天有了這樣一種結局。不過,他內心深處知道,對於侄女來說,未來生活的嚴峻考驗正在等待著她——她能經受得住嗎?

  ??田福軍實際上有許多話想對侄女說,但此時卻不知說什麽是好。他隻是關心地問:“向前什麽時候出院?什麽時候可以安假肢?”

  ??“醫生說過一個多月就可以出院。安假肢得三四個月以後。我已經請惠良的叔叔和省異肢廠聯係了,到時我和李叔叔陪他去……”潤葉親切而平靜地對他說。

  ??田福軍感到眼窩熱辣辣的。他隻是連聲說:“好,好,那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