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折磨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      更新:2021-08-12 06:59      字數:3002
  “是啊,可放眼天下,幾乎沒幾個人真正做到了為民為國,包括以前的爹,也從沒這麽想過。”

  ??兒女木木望向楊長帆,深感不解。

  ??“其實爹也沒那麽為民為國,爹所做的事,不過是給每個人一個為民為國的機會。”楊長帆進一步解釋道,“大海很遠,世界很大,很多人誌在四方,可他們甚至沒有踏出國門的機會,爹隻是帶著他們走向遠方。”

  ??楊長帆說著,分別凝望兒女:“你們,也才可以走得更遠,你們的孩子,也才可以走得更遠更遠。大明的皇帝有能力做這件事,但他沒有做。總要有人做,那就讓爹來做吧。”

  ??兒女似懂非懂,楊必歸追問道:“那如果沒人做會怎麽樣?”

  ??“沒人做……”楊長帆呢喃道,“那國家和人民就失去了進步的機會,過上一段時間就會被欺負。”

  ??“被那些夷人欺負麽?”

  ??“我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叫他們夷人,葡萄牙人就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就是西班牙人。”楊長帆糾正過後才說道,“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我們從未見過,他們也許都會來欺負我們,我們整個民族,我們整個國家都會被欺負,我們的每一分勞動都會成為他們桌上的美餐,我們會被人瞧不起,就像必歸你瞧不起南洋人一樣。”

  ??“我沒有瞧不起……隻是南洋的男人太過矮陋了……”楊必歸撓頭道,“迪哥還算好看的。”

  ??“你也不好看!”楊樂逗嘴道。

  ??“好了。”楊長帆知道說多了他們也聽不懂,就此抱著女兒起身,“臨走前,陪爹去看看弟弟妹妹吧,爹走了以後可要好好保護他們,教他們,把爹教給你們的都教給他們,讓一切傳承下去。”

  ??“爹……”楊樂覺出了言語中的不祥之意,緊緊抓住父親的衣服道,“爹可以讓其他人去……爹能不能不去?”

  ??“樂樂,其他人,做不成,隻有爹能做。”楊長帆勾了下女兒的鼻子。

  ??當夜,苔灣府無數個家庭經曆了這樣離別前的不眠之夜。無論他們是否情願,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三月初三,大軍出城,百餘戰艦列隊出港,其後上百商船緊隨,史無前例的越洋艦隊正式出發,目標——墨西哥。

  ??幾乎同日,北京城,頭年高中進士的楊長貴順利進入通政司赴職。作為人質而言,他甚至比大多數進士混的都要風生水起,20出頭剛剛出山便得了通政司的差事,無論斂財還是發展都是大大的利好。

  ??這還不夠,雖楊長貴僅是七品經曆,入司後負責的卻是與裕王通政的事宜。

  ??裕王,朱載垕,太子。

  ??同樣二十出頭的太子雖未握大權,卻總要與人議政錘煉,而楊長貴的職位便是與其議政,審閱送來通政司的文書,這個位置絕對是大展宏圖的起點。

  ??這樣的高起點,自然不是什麽人都能上的。誰都清楚,把楊長貴安在這裏的正是徐階,至於其中有無深意就無從得知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楊長帆的叛國反倒給了楊長貴發揮的舞台。

  ??可深宅之中,吳淩瓏卻是一天天的幽怨下來。

  ??與兒,一別七年,遠遠有口信傳來,如今楊長帆已有一妻二妾,二子二女。

  ??即便不念想那些素未謀麵的孫兒孫女,楊必歸也該七八歲了,真想象不到是什麽樣子。

  ??可她當年選擇了與楊壽全留下來,就不能再對他們有任何念想。

  ??在北京的牢籠內,楊壽全可以提籠架鳥,讀詩品畫,楊長貴可以烈火重生,可唯有吳淩瓏,是真的被囚禁了。北京的牢籠與遠方的子孫給了她雙重的折磨,鬱鬱之中,麵上已經生出了皺紋,沉默寡言。

  ??徐階也沒那麽大方,雖然給楊長貴充分自由,對吳淩瓏軟禁卻是極死的,連宅子都不能出,院中****有侍衛盯梢,雖不愁吃穿,卻也是清水一樣的生活。

  ??唯有遠方偶爾傳來的消息,才能讓她稍微有些遐想的空間。

  ??這日,楊壽全終於出了趟門,取得兩本書的同時,也帶回了一些消息。

  ??回了房間,關緊房門他才悄悄對妻子道:“長帆又出海了。”

  ??吳淩瓏本是靜如止水的神情,聽聞此言,立刻蕩漾開來:“又出海了?南洋麽?”

  ??“這次好像是去東邊,說那邊也有夷人作亂,具體我也不清楚,路過茶館,聽說書的說的。”楊壽全長歎一口氣,“他病好過來,第一天我就覺得不對了。咱們這個兒子,當真不凡啊。”

  ??“還在怪我寵他?”吳淩瓏咬牙問道。

  ??“不敢,不敢!”楊壽全苦笑指著上方,“皇帝老子都管不了他,何況你我。”

  ??提到皇帝老子,吳淩瓏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那詔安的事,有消息了麽?”

  ??楊壽全不勝其煩道:“你問過多少次了,天天都在問,這些事我們怎麽能知道?”

  ??“可以問問長貴吧,他在通政司,總該知道點什麽,此前不是還寫過信麽?”

  ??“那信,我都沒讓看。”楊壽全再而搖頭,“要問你自己去問。”

  ??“哎……”吳淩瓏一聲歎息,楊長貴怎麽會念她的好?

  ??楊壽全就此出屋,拐彎進了書房,晚餐之前,他會一直待在那裏,****如此,年年如此,也許到死都會如此。

  ??紫禁城,仙亭之內,嘉靖的表情愈發不耐煩。

  ??他推開了文書輕聲道:“這些事,你定就好了。”

  ??徐階微微皺眉。隨著陸炳、藍道行的死亡,嚴嵩的不知所終,皇帝好像也失去了僅有的幾位朋友,對世間的留戀又少了一些。故人的離去加重了他對生命的敬畏,也加重了對修道的執迷,如今宮中方士已逾百人,丹爐數樽,三教九流,真如藍道行那樣有真道的人,卻是寥寥。

  ??這位五十五歲的皇帝,對國家,是越來越不感興趣了。

  ??“還有重要的事麽?”嘉靖閉目問道。

  ??徐階思索片刻,依舊硬著頭皮道:“楊博的那封上書,陛下最好……”

  ??未等徐階說完,嘉靖便露出不忿的神情:“打打打!讓他去蒙古打俺答吧!”

  ??“……”

  ??“楊長帆在東海,清靜無事,國泰民安,何苦要打?”

  ??徐階神色一揚:“那陛下的意思是……詔安麽……他所說的三個條件……”

  ??“要詔安,就要讓他來見朕,跪下來。”

  ??“這……”

  ??“告訴楊博,楊長帆不犯東南,就不要再提他。”嘉靖氣喘籲籲,伏案起身,咳了一聲。

  ??太監連連上前服侍,徐階躬身相送。(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