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噸位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      更新:2021-08-12 06:59      字數:2610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未及出海,徽王府這台巨大的機械先要全速運轉,兩大船廠將一切訂單壓後,全力生產大型艦船,火器坊放棄次一級的銅鐵,選用精鐵精銅製造龍嘯炮。依據楊長帆定下的標準,打破了福船、廣船這樣的體係,以噸位重新劃分戰艦等級,效仿現代標準,分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四級,此四級戰艦以噸位為區分,500噸以下為護衛艦,500-1000噸為驅逐艦,1000-5000噸為巡洋艦,5000噸以上為戰列艦,這樣的數據基本就是現代標準縮水5-6倍,但與葡萄牙艦隊相比依舊是完全碾壓。

  ??海軍交戰,噸位是重要的客觀參數,雙方艦隊的總噸位可以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硬實力,在艦隊總噸位上最懸殊的差距依然要追溯到鄭和的時代。

  ??史學家以及民間高人吹的最邪乎的情況,鄭和旗艦的噸位為4.4萬噸,這個數字與現實中剛剛下水的遼.寧.號航母相差無幾,而鄭和艦隊的總噸位可以吹到200萬噸,21世紀新中國海軍總噸位滿打滿算也就是這個數字了。按照這樣的說法,15世紀明朝海軍的規模就已經不亞於21世紀,與美國海軍亦有一戰之力。

  ??再反觀與鄭和同樣偉大的兩次艦隊航行。

  ??哥倫布旗艦200噸,艦隊總噸位3400噸。

  ??麥哲倫旗艦200噸,總噸位5850噸。

  ??如果這樣推斷的話,鄭和在早了一個世紀的情況下,旗艦的規模是哥倫布的146倍,總噸位是後者2000倍,這個艦隊碾壓全球是必然的,而且可以碾壓全球數百年。

  ??然而事實是,楊長帆所建的鄭和號,已經做到了技術水平的極限,噸位依然無法破萬,粗算之下大約8500噸上下,這已經是俘虜蓋倫船的十餘倍了。

  ??與此同時,徽王府重金雇來葡萄牙工程師,為新式船隻改船首,強龍骨,加船肋,在現有工藝基礎上楊長帆盡己所能,種種設計結合之下,大尺度增加了船隻抗揍與抗風浪能力,同時可容納大口徑加農炮,在他的認知中這已是當世之最。

  ??然而,鄭和他老人家依舊遙不可及呐……

  ??以這樣的理念和標準,徽王府第一艦隊再次擴充,戰列艦一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20艘,護衛艦125艘,共計戰艦158艘,總噸位近15萬噸。

  ??據葡萄牙工程師推斷,當時與徽王府艦隊交手的東印度聯合艦隊60艘左右戰艦,噸位不會超過三萬五千噸,而當時徽王府艦隊的噸位約為五萬噸,現在的徽王府艦隊則再次擴充了三倍。

  ??就噸位而言,西班牙全美洲的戰艦集結,最多相當於這個艦隊的一半,需要從歐洲調來戰艦才能勉強打成平手,但他們顯然不敢這麽做。

  ??至於炮銃,旗艦鄭和號配備80門龍嘯大炮,內口徑達到驚世駭俗的20寸,而傳統弗朗機炮最多隻有5寸。其餘驅逐艦配炮40門15寸內徑虎嘯炮,護衛艦30門10寸內徑狼嘯炮,艦隊總配炮數量達到4300門,大約是當年東印度聯合艦隊的兩倍,平均口徑同樣趕超1/3,就火炮硬實力而言,同樣達到了碾壓的程度。

  ??僅看硬實力,西班牙唯有集結全球精銳,出動他們引以為傲的無敵艦隊方可一戰。

  ??來自東方的神秘勢力隱忍沉睡了太久,終於在嘉靖42年春,公元1563年在寶島醒來!

  ??徽王府東征新大陸,迫在眉睫!

  ??全苔灣同仇敵愾,誌在四海,士兵將領與家人離別,南洋各路雇傭兵來此集結,重金挖來的葡萄牙中層將領亦以到位,徽王府斥資兩百萬兩,拿出近乎一半的財富,隻為豪奪四海。

  ??毫無疑問,這一步將徹底決定未來的走向。

  ??是全麵加入大航海時代的盛宴,還是偏安一隅繼續裝睡,將由新大陸戰役的勝負決定。

  ??出征前夜,楊長帆坐在院子裏發呆,楊樂坐在他身邊,演奏著剛剛練好的梵婀玲曲子。楊長帆回首自己走來的一路,雖然磕絆不斷,但總體上還是成功的,希望未來也不要脫韁。

  ??楊樂的曲聲戛然而止,忽然有些幽怨地問道:“爹,你為什麽一定要去呢?”

  ??楊長帆轉頭望向已經六歲的大女兒,用微笑回答了她。

  ??“咱們還缺什麽麽?”楊樂放下小提琴,上前坐到了父親腿上,握著楊長帆的雙肩,流露出極不情願的神色。

  ??楊長帆伸手輕輕撫弄兒女的頭發,這發絲就像她娘一樣輕柔:“就是因為什麽都不缺,才要出去的。”

  ??“享福不好麽?”楊樂又問道。

  ??楊長帆未及回答,旁邊便傳來了男童的聲音:“哼!女孩子家,鼠目寸光!”

  ??楊必歸把弄著一把銀製的燧發銃工藝品走來,衝著遠方做了一個開槍的姿勢:“男兒誌在四方。爹所說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美,有那麽多的地方還未去過,在家裏怎麽呆的下去!”

  ??楊樂衝哥哥吐著舌頭嘲笑道:“那你也要在家裏呆著!爹說了,你成年前必須好好讀書!”

  ??楊必歸立即反駁:“爹也說了,每年可以出海兩個月!”

  ??楊樂驚道:“你不會要隨爹去東邊吧!”

  ??“爹不讓。”楊必歸無奈搖頭。

  ??“哈哈!就知道說!”楊樂嘲笑過後,再次望向父親,“爹,真的像哥哥所說的那樣,是因為所謂的誌在四方麽?”

  ??“有些。”楊長帆做了一個手勢,“但並非全部。”

  ??“還能有什麽?”楊必歸不解問道。

  ??楊長帆靠在椅背上靜靜道:“我想是為了民族與國家吧。”

  ??放在幾年前,他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話,當時的他也不相信自己有朝一日會說出這樣的話。隻有當他做到了,得到了,有能力做得更多的時候,才發現真的有了這樣的想法。

  ??楊必歸瞳色一亮,振奮說道:“爹說的對,男子漢頂天立地,為民為國!”(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