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不征之地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      更新:2021-08-12 06:59      字數:2685
  兩年的交往中,這兩位徽州人逐漸找到了共同語言。

  ??汪直在大明眼裏是海寇,在東海卻被稱為船主,雖兵力雄厚,行的卻是買賣之事,始終極力避免與大明軍隊戰鬥,曾經占舟山也僅僅是為了行商方便。由此可見,他從不想與大明為敵。

  ??送回毛海峰與家書後,雙方聯係愈發緊密,談到招撫之事也十分順利,隻是汪直要求招撫的兩個條件,實非胡宗憲能力所及。

  ??其一,封官進爵,這條胡宗憲努努力尚有可為,汪直畢竟也是大明出去的人,能想到最好的人生歸宿也就是這樣了。

  ??可汪直偏偏又不滿足於此,加上了第二條——開海通商。

  ??汪直手下數萬眾,不可能每個人都封官進爵。縱橫多年,他在海外也是有臉麵的,唯有開海通商方可安置諸多部下。至於書信之中,汪直陳述利害,力證開海通商隻為國富民強雲雲,胡宗憲卻是不在意的,隻以為這是汪直為自己說辭進行的包裝。

  ??胡宗憲想得清楚,開海通商之難有二。

  ??其一,太祖祖訓在此,永不征倭,片板不得入海。近三百年間,唯有永樂大帝命鄭和出使南洋,即便是這段時間,除鄭和艦隊外,百姓商人依舊不得出海。永樂大帝已是文韜武略之全才,魄力尤甚,他尚且如此,何況世宗嘉靖。

  ??其二,嘉靖喜靜,天下波瀾不驚他方可安心修道,開海禁必將帶來無盡的麻煩,他不可能支持。如今胡宗憲的地位岌岌可危,再鬧這一出,多扣幾個帽子過來他怕是扛不住。

  ??可眼前已陷入僵局,不拿出一些實質性的功績出來,幾個月內胡宗憲便會被劾成篩子。

  ??不能按部就班緩緩推進了,要出奇招。

  ??總督府後舍書房中,紙墨筆硯就位,胡宗憲親自研磨,研的很慢,猶豫不決。

  ??徐文長靜坐於桌前:“汪直狡詐,必下猛藥。”

  ??“文長說的是,隻怕這藥太猛了。”

  ??“不猛得連自己都毒下,怎麽誘得到汪直?”

  ??“我懂,隻是再想想。”胡宗憲不禁用更慢的速度研磨,“文長……你我已共事兩年有餘,如若有一天……隻求你原原本本記下我的所作所為。”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徐文長答了一席毫無新意的話。

  ??胡宗憲終是將墨推給了徐文長:“那就做吧。”

  ??徐文長輕輕沾墨,最後抬頭說道:“徐海餘部,皆已歸順汪直。隻要誘汪直上岸,可保東海十年無憂,百姓、帝王、史書,都會記得汝貞的功業。”

  ??胡宗憲聞言,神情終於穩定了一些:“那些彎路呢。”

  ??“氣節稍貶,瑕不掩瑜。”

  ??胡宗憲的瞳色漸漸堅定,握住了徐文長握筆的手:“天下,也會記得徐公。”

  ??……

  ??日本九州,肥前國平戶島,佇立著一座不亞於任何一位大名的居城,集和風建築、明匠技藝於一身,高五層,內外四層,三麵環海,城外港口泊大型福船十餘艘,往來熙攘。

  ??城主自稱徽王,號五峰船主,親近一些的後輩稱其為老船主,弗朗機人認為這是東方人對“教父”的另一種闡述。

  ??城中大廳,十餘人集會議事,無論場麵布置,還是家具裝飾擺設,竟同明朝總督府議事廳如出一轍,縱觀全場,盡是漢人。

  ??再看坐於首席者,身著青袍,紋繡甚是花哨,兩肩繡粉米各一、兩袖藻與宗彝各三,若是熟悉大明朝廷服飾的人一看便知,這正是郡王衣裝。

  ??再看此人相貌,五十出頭,長須尖臉,目色頗有威儀,還當真是一副郡王的樣子。

  ??真正見過汪直的人必然感歎,此人從頭到腳,沒有一根汗毛像是海盜的樣子。

  ??一白衣貌美青年立於他身側,通讀手上書信,汪直則不斷掃視麵前這十餘人,觀察他們表情細微的變化,他尤其看重次席一高個方臉男子,總想讀透他的心。

  ??這個人,總能早一步麵對變化,那麽眼前的變化他又如何應對呢?

  ??楊長帆的表情沒什麽變化。在這裏他不叫楊長帆,叫汪東城,不要問他為什麽,他就是要叫汪東城。

  ??兩年前,毛海峰回九州前三日,楊長帆找到了汪直,送上了即便是汪直也難以想象的大禮——徐海餘部萬餘眾,王翠翹,外加當兒子。

  ??徐海餘部是軍隊,王翠翹是女船主,兒子雖然不重要,但可見其誠意。

  ??汪直並不知道楊長帆是如何說服的王翠翹,如何收服的徐海餘部,他也並不相信楊長帆,但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接住了總不算吃虧。

  ??滿是疑心的他接受了這個大餡餅。吞並了徐海舊部,就此東海再無敵手。

  ??至於對於楊長帆本人目的的疑慮,他也漸漸打消。按照楊長帆的說法,他惹到東南第一號人物,早晚是個死,被派往九州證明了這個說法,毛海峰的歸來更印證了這一點。胡宗憲隻要在東南一天,他便誓死不歸。

  ??汪直起初還疑慮這是一出苦肉反間計,可這出計怎麽都說不通,為了取得自己的信任,搭上徐海餘部未免太大方了,再者說,你混進來又如何?能改變什麽麽?

  ??疑慮漸漸打消,楊長帆拜汪直為義父,為保瀝海家人,佯報死訊,易名汪東城。汪直為試他,刻意安排幾次跑商,他也都滿載而歸,倒也是個可用之人,到底是在大明場麵上混過的,少年老成,比毛海峰要穩重許多。

  ??隻是楊長帆與毛海峰,實在是水火不容,積怨太深。

  ??若是毛海峰先楊長帆一步回九州,汪直必拿了楊長帆的人頭。可偏偏毛海峰回來的時候,楊長帆已經是汪東城了,老船主、徽王不能做個出爾反爾的人。

  ??久而久之,汪東城、王翠翹也漸漸站穩腳跟。加上了這二人的輔佐,汪直如虎添翼,橫行東海。楊長帆更是善於奇技淫巧,屢屢獻來稀奇物品,饕餮美食,頗得汪直歡心。

  ??但最後一重疑慮依然是存在的。

  ??現在就是最終試探的時候。(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