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渡江北上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1-08-12 05:45      字數:4042
  1857年的夏季攻勢規模遠比三個月前的春季攻勢更加龐大,三個月前林哲率軍西征,雖然動用的部隊不少,但是一開始參戰部隊隻有數萬人而已,進攻方向也隻有一個。¢£頂¢£¢£¢£,..

  ??但是現在的夏季攻勢,卻四個方向同時開打,中華軍幾乎所有主力部隊和大部分的協防師都是參與其中。

  ??為此最高統帥部的各部門是提前準備了足足兩個月,部隊休整訓練不提,更重要的還是各種軍需物資的囤積,比如糧食、馬匹所需要的飼料,還有更加重要的彈藥。

  ??隨著中華軍內的火炮數量以及步槍數量的進一步增加,對彈藥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中華軍作戰對火器極為依賴,一旦彈藥供應不及時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所以戰前囤積準備大量的彈藥是非常必要的。

  ??一切準備妥當後,六月九號,林哲下發詔令,宣布組建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第五軍五大軍級司令部,分別負責各自方向的作戰任務。

  ??隨著中華軍的規模持續擴大,軍級指揮部的建立也就在情理之中,實際上年初的時候,中華軍的數量持續增加,就應該組建比師級部隊更加高級的指揮機構了,但是那時候由於林哲是親自統帥西征部隊,而且主力盡數匯集在西征部隊裏,所以此事就放緩了。

  ??但是如今中華軍分散各地,雖然主力部隊依舊是依靠那幾個師的皇家陸軍,但是協防軍的數量卻是相當多。以往都是由皇家陸軍步兵師的師長負責統帥這些協防師。

  ??而現在,林哲要做的就是把這種情況正式確定下來。這才有了五個軍級指揮部的成立。

  ??其中第一軍轄有第一師、第三師,第二協防師。第九協防師,第十四協防師,另有第二騎兵團,目前駐紮南京一帶,後續進軍蘇北的主要作戰力量,由第三師師長施清瑄擔任軍長。

  ??第二軍轄有第二師、第一協防師、第十三協防師,另有第一騎兵團,目前駐紮於安徽長江北岸的和州以及太平府一帶,負責向皖北方向進攻。並執行戰略防守任務,防範皖北的陳玉成進犯東麵。由第二師師長林安飛擔任軍長。

  ??第三軍轄有第十師、第八協防師、目前駐紮在福建福寧府一帶,負責福建一省乃至後續進軍廣東的戰略任務,由第十師師長陳雲陶擔任軍長。

  ??第四軍轄有第四師、第三協防師、第十一協防師、目前駐紮在寧國府以及池州府的銅陵等地,後續西征的主要戰力,由第四師師長徐言青兼任軍長。

  ??第五軍轄有第五師、第十協防師、第十二協防師,第五騎兵團,目前駐紮鎮江、丹陽一帶,主攻負責防備揚州之敵。後續蘇北戰事中的主力部隊。由第五師師長沈馳雲擔任軍長。

  ??除了這五個軍外,還有部分統帥部直轄部隊,包括剛編練尚未成軍,駐防於南京控衛皇室的主要力量:近衛師。 有駐防在上海這個中華帝國重要城市的第七步兵師。

  ??另外還有駐紮在蘇州、無錫一帶的第四協防師,駐紮在鬆江,嘉興一帶的第五協防師。駐紮在上海,太倉州一帶的第六協防師。駐紮在杭州、湖州一帶的第七協防師,駐紮在浙江金華府、處州府等浙江西南地區的第十五協防師。

  ??上述五個軍以及其他部隊。一共是七個皇家陸軍步兵師,三個騎兵團,一個皇家近衛師,十五個協防師,總兵力大約在十二萬人左右,而參與到四個方向上的一線戰鬥兵力大約有九萬五千人,另外有兩萬五千人駐防在後方各個重要城市,比如上海、蘇州、杭州。

  ??從這個兵力分配比例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為了夏季攻勢,中華軍已經是抽調了所有能夠抽調的力量參戰。

  ??如此龐大規模的戰役,自然不允許出現任何的時代,為了激勵高級將領的士氣,大戰之前,林哲一一接見他們,言語中除了常規噓寒問暖這些籠絡手段外,他也是對這些高級將領暗示,一旦作戰立功,那麽他林哲絕對不會吝嗇王爵厚祿。

  ??帶著林哲的任命,林安飛、徐言青、陳雲陶、沈馳雲各自奔赴戰區,而在南京,一場規模浩大的出征儀式也是在六月十二號舉行。

  ??這是一場規模並不比定都大典的閱兵儀式多少的閱兵儀式,唯一不同的是,定都大典的閱兵式上,這些士兵參加完閱兵式後就回了營房,而今天,他們接受了林哲的檢閱後將會直接奔赴前線參加戰鬥。

  ??呂道寶身穿著他的雙排扣軍官禮服,盡管炎熱的天氣讓他後背出了汗,但是他騎在馬上依舊昂首挺胸,控製著胯下的戰馬腳步平穩的向前。

  ??他去年在第四師服役的時候,以少尉副連長的身份跟隨第四師參加了一係列戰事,由於表現突出而快速晉升,去年拿下杭州後他就被晉升為中尉連長,年初又被晉升為上尉。

  ??五月全軍大休整期間,他被從第四師調往第一師,擔任第一師第三步兵團下屬第三營的營長,軍銜也順勢晉升為少校。

  ??雖然呂道寶的晉升速度非常快,但是這在中華軍裏並不是特殊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現象,中華軍的軍官數量一直都是跟不上部隊的擴張步伐,哪怕是隨營學堂改陸軍軍官學校,招生規模更大後依舊沒能改變這種局麵。

  ??這裏頭主要是因為中華軍的擴張速度太快,現在的中華軍兵力上要比舉旗之前多上一倍,這就意味著需要的軍官也多一倍,這短時間內你讓軍訓部那裏找到那麽多的軍官啊?

  ??所以隻能是對現有的軍官提拔再提拔,尤其是那些有著戰鬥經驗的軍官的晉升速度更是和坐火箭一樣,相當多去年還是副連長。連長的基礎軍官已經是快速成長為營長,團長等中級軍官。

  ??呂道寶就是其中一個幸運兒。今年的他不過二十二歲,麵孔上還可以發現他的稚嫩。然而穿上軍裝禮服的展現出來的堅毅,都無一表明他是一個合格的軍官。

  ??隨著大軍繼續前進,呂道寶的部隊不用多久就靠近了閱兵高台,呂道寶抬頭已經可以看見高台上被數十名高級將官們圍繞著的林哲,

  ??盡管已經參軍好幾年,但呂道寶實際上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看見林哲,隻見上麵的林哲穿著特有的龍紋軍裝大禮服,騎在馬上的他豎起軍刀,向著他的大軍還軍禮。

  ??這就是帝國的皇帝。數千萬百姓需要膜拜的統治者,這就是包括自己在內,十餘萬將士為其效忠的統帥。

  ??呂道寶的視線沒有移開哪怕一瞬間,一直都是向林哲行注目禮,等他的隊形經過林哲所在的高台下時,隻見他刷的一聲抽出了腰間的指揮刀,於此同時,他麾下的士兵們越是齊齊托起了上了刺刀的步槍。

  ??此時,王呂道看向林哲。口中大喊著:“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士兵們大聲齊喊著:“戰無不勝!”

  ??高台上的林哲居高臨下,坐在馬背上的他輕揚手中的指揮刀,做出回禮的姿態。

  ??目光堅定。腳步穩重,口中一遍又一遍喊著中華帝國戰無不勝,呂道寶彷佛感覺自己有了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在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那就是如果需要。那麽他將為林哲奉上所有的忠誠和犧牲

  ??一遍又一遍的口號後,呂道寶已經騎著馬逐漸遠去。呂道寶雖然還想要回頭再看一眼,隻看一眼自己的統帥和皇帝,不過他還是強忍著沒有回頭,而是催動著馬匹和自己的部隊繼續前進,他們的方向是出城直抵長江邊,然後在海軍眾多戰艦的掩護下渡過長江抵達江北。

  ??為了掩護第一軍高達三萬將士的渡江,海軍方麵匯集了大量戰艦和運輸船隻,無數戰艦在江邊一字排開,數十門艦載重型艦載的炮口對向長江北岸,準備打擊可能出現的清軍。

  ??而數以百計的各種竹筏、木筏、木船則是搭載了眾多的士兵以及各種物資開始渡江!

  ??盡管渡江過程中沒有出現清軍來搗亂,但是整個渡江依舊持續了整整三天的時間,之所以這三萬人在沒有受到任何阻攔的情況下還花了足足三天時間,是因為第一軍的渡江不僅僅是三萬人跑過去就可以,同時還得帶上大量的裝備,輜重。

  ??光光是為了把那三十多門十二磅野戰炮,八門三十二磅臼炮,四門六十四磅臼炮運輸過江,就不是個輕易事,這些可都是好幾噸重的大家夥,上船下船都是極為麻煩。

  ??此外第一軍攜帶的糧食非常多,考慮到江北地區的農業生產破壞嚴重,同時也是有情報顯示清軍為了防守蘇北地區,對揚州城外的其他蘇北地區實施了大規模的堅壁清野,派兵破壞了大量尚未收獲的莊稼。

  ??而皖北地區由於太平軍和撚軍肆虐,也不用指望能夠在野外獲得大量糧食。

  ??要知道人是鐵飯是鋼,沒槍沒炮打不打得贏不,但是手裏沒糧肯定是要餓死的,再者中華軍的夥食供應素來豐厚,皇家陸軍的士兵們可都是管飽的,就算是協防軍的士兵,也是一天三餐,頓頓幹飯。

  ??如此一來,對糧食的需求量就非常大的,恐怕很難因糧於敵!

  ??正是因為考慮到渡江北上的部隊很難就地獲得糧食上的補給,所以第一軍出征是需要帶著大量軍糧一起北上。

  ??而順利渡江後,第一軍軍長施清瑄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就是統帥大軍沿江東進揚州,而海軍部的戰艦也是一路伴隨,確保可以隨時為第一軍提供艦炮火力支援。

  ??等第一軍抵達揚州後,那麽一場規模浩大,預計參戰人數高達七八萬人的大規模會戰就會在揚州展開。(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