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頓起的波瀾
作者:白湖灣      更新:2021-08-11 22:35      字數:3319
  已經是極限了,實在是爆不動了,還有兩天就從戈壁灘回去,之後再戰。

  ??----------------------------------------------------------------------------------------

  ??白鶴給馬雲兩人帶來的震撼遠遠不止臉上寫滿的震驚二字。

  ??從越過石廟鬆嶺開始。

  ??兩人已經完全被在白鶴的所見所聞震驚了。

  ??盡管報紙和新聞上有關白鶴的報道連篇累牘,但是親眼所見跟停留在紙麵和圖片上的效果是完全兩樣的情況。即使是見慣了美國高樓大廈和日本現代都市化城市的蔡崇信,也為眼前所看到的東西所吃驚。

  ??假如共和國的城市都是這種建設和發展速度的話,恐怕國際上所說的在幾十年內中國就將超越美國的傳言很快即能變成現實,而不會被許多人稱之為中國版的童話故事。

  ??因為赤裸裸的現實擺在麵前比任何東西都要重要,眼前的白鶴就是如此,不親臨此地,你永遠都從電視和報紙上感覺不到這個地方的熱情和如同在夢中一般的巨變。

  ??距離當初黃鉞成帶人來調研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足夠白鶴各方麵的建設往前推動一大步,在於冰7月份正式進駐白鶴主持工作以來。白鶴區的基礎公路網已經完成了初步工作,現在已經實現完全貫通。

  ??新的白鶴大道也已經竣工,現在隻有路兩旁的商業大樓還在繼續進行建設。

  ??自從中央發布關於設立白鶴新經濟特區以來。湧入白鶴的人口幾乎每天都在增加。

  ??正當於冰和胡德平有些措手不及的時候,張文林及時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由張晨親自操刀,完全仿照以後國內幾個大城市頒布施行的人才引進計劃。

  ??白鶴新區的設立注定白鶴將會成為一個移民性的城市,這是誰也阻擋不了和改變不了的。

  ??當初深圳特區的設立,早就讓國人看清楚了新興起來的城市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當國家正式宣布設立經濟特區之後,大多數敢於拓荒的年輕人心裏其實都存著一份紮根白鶴的想法。

  ??畢竟作為改革開放近二十年後唯一一個被中央認可,自行發起改革。探索出一條嶄新的改革之路的新經濟特區,白鶴的未來如何已經擺在那裏了。隻要稍微明白一點的人都會去賭上一次。

  ??其實白鶴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這是一場豪賭。

  ??老張家是最早進行下注的人,可以說張晨和張文林父子盡管一開始在白鶴村推行村村通改革方案的時候,既有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最終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但是在那個時候其實他們就是在進行一場豪賭。

  ??現在白鶴村撤銷,由中央設立經濟特區。盡管開辟了農村自行進行探索自下而上的經濟改革的先例,但是現在賭局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大了。下注的人從老張家變成了所有參與到白鶴發展進程中的建設者,甚至國家。

  ??事實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場賭局從國家公開承認開始,就是必勝的局麵。

  ??所以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白鶴經濟新區獲得的投資額已經累計超過了十個億,這對於一個剛剛設立不過兩個月的經濟特區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但是對白鶴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十幾家大型企業對白鶴的考察,目前雖然沒有正式確定將會在白鶴開設分部,但是已經初步達成了合作的意向。

  ??隻是令於冰和胡德平很糾結的是。這些企業都看重了張灣社區的那一塊地,也就是現在被張晨的白湖灣集團控製的張灣社區被湖水環繞的那一大片。

  ??結果很顯然,在白湖灣集團已經掌握土地使用權的前提下,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商量的事情。

  ??而且現在張灣社區的條件是整個白鶴最優越的,無論是土地的ongoing還是產業的規劃,都是最合理的。

  ??經過早期的維持居住舒適性而進行的規劃。現在整個張灣還沒有被大力開發的商用土地並不多。

  ??除了當初村裏考慮到張灣以後的發展,特意預留的靠近張灣社區不遠的幾塊土壤質量並不好。不適合進行產業種植,但是卻不妨礙進行商業建築的備用土地以外,就隻剩下張灣社區後麵的白湖灣環湖區了。

  ??自從環白湖灣高速公路修建好以後,張晨就給這塊地取了一個名字。

  ??叫做月半彎湖畔。

  ??因為這一片三麵環湖,整體呈現出被湖水環繞的格局,麵積也夠大,將來如果作為商業區進行建設的話,肯定是一道靚麗的城市天際線。

  ??再加上當初在張灣社區兩側的湖灣預留的土地可以大麵積建設居住地,整個白鶴村的老村址和銜接的李灣、劉楊、以及臨近江濱的毛領,容納五十萬人口絕對綽綽有餘。

  ??甚至如果規劃得科學合理的話,再多一點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張灣這一帶的綠化麵積可是高達百分之六十的。

  ??將來發展商業的話,早期用來發展大棚種植產業和花卉園林種植的土地完全可以撤銷轉移到周邊的地區,從而實現產業化轉移。

  ??現在已經漸漸開始有了這個趨勢了。

  ??上個月就出現了社區整體跟國內一家大型的生產企業簽訂搬遷合同的情況,雖然一早就預料到了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這種情況不可避免會發生,但是誰也沒有預料到會如此迅速。

  ??現在的張壩公路已經改名為白鶴西大道,壩頭這一側的被稱為白鶴東大道。

  ??因為這是白鶴最早一條貫通整個白鶴區的高級別公路,也見證了白鶴由村到區的發展過程,所以在經過區委投票時,張壩公路被正式一分為二。

  ??以白鶴區政府所在的白鶴大道為界限,白鶴大道以西到張灣一側,被稱為白鶴西大道,白鶴大道以東,一直到石廟社區,甚至以後極有可能會拓展到更遠的地方,被稱為白鶴東大道。

  ??整條路都被拓寬至十米寬,雖然算不上是宏偉的工程,但是這一條道路對白鶴人的意義卻非常大。

  ??沿著白鶴東西大道,馬雲和蔡崇信一路從石廟到張灣社區,眼睛就沒有歇過。

  ??無論是兩側整齊劃一的商業住宅小區,還是精致的居民別墅樓,都令人歎為觀止,甚至激動不已,尤其是蔡崇信,很難想象在國內一個以前並無任何出彩之處的小地方,竟然能見到絲毫不遜色於美國一些極其發達的社區才能看到的景象。

  ??完整的社區規劃和布局,最重要的是,在社區之外,還有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綠化防護帶和景觀大道。

  ??社區和社區中間,完全不是雜亂無章的荒野地帶,而是一塊塊齊整、或茂密、或現代化、或龐大的農林產業園區。

  ??現代化的大棚種植產業基地、花卉培育和實驗基地,甚至還能看到一座高級別的高校研究院所。

  ??還沒等兩人看完。

  ??那個從百城就一路帶他們下來的出租車司機就已經打了一個大拐彎,從一片綠油油的防護林帶中間一穿而過,進入了一片比之前前麵見到的,還要整齊和令人豔羨的居民社區。

  ??遠遠從公路上看過去就看得到社區的一棟樓頂端豎立著“張灣社區,白鶴改革排頭兵”字樣的標識牌。

  ??“這就是張灣?這也太好了吧!馬總,你在杭城見過這麽漂亮的社區沒有?”

  ??馬雲搖了搖頭,兩人已經徹底麻木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