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獻計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8-11 14:52      字數:6624
  總的說來,大秦鹹寧七年的河中漢家故地,基本上已算是大秦治下,胡人在北地肆虐數百年,漢家百姓困苦流離,備受欺壓,到了這個時候,民心思安,一旦歸為漢人治下,民心立附,加之河中風議頻傳,更加速了這個過程。

  ??所以,短短半載間,即便戰事未歇,但此時你若在河中諸府縣街麵鄉野任抓個百姓過來一問,是想為金人治下,還是歸為秦人屬地,對方多數不會猶豫什麽,在胡人手下當條吃飽喝足的狗,不如餓死在漢人地界之上,起碼死後見了祖宗,也可理直氣壯的說一聲,自己就算死,也是個堂堂正正的人。

  ??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便為天命,古今皆然,其中道理,不須細述,而此時的結果便是,河中在這半載間,便以令人震驚的速度穩固了下來,且各處沒有誤了農時,情勢就更好幾分。

  ??而河中府縣,對於女真人恨之入骨者,不在少數,征兵之事也進行的分外順遂,河中漢家兒郎,來蟹州投軍者,絡繹不絕,到得鹹寧七年四月末的時候,征兵已近尾聲。

  ??隨趙石北上河中的五萬偏師,間中屢有折損,但到得鹹寧七年四月末尾時,卻已成十萬大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現如今河中新降之地,還供養不了如許大軍,得靠潼關糧草接濟才成,不過隨著時日推移,雖無節度使之名,卻有河中節度使之實的趙石,就地征糧,將不再是什麽問題。

  ??可以說,此時情勢,有利有弊,對於趙石來說,成敗也許就在一念之間。

  ??而這個春天,在趙石而言,卻也分外繁忙,多少大事,懸而未決,多少疑慮,積在心頭,不過可喜的是,終於是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太原依舊沒什麽動靜,探馬來去,太原矢軍已陸續集結,卻隻在太原附近術動,看上去,沒有多少南來決戰的意思。

  ??趙石可不認為,是自己將金人打的怕了,一定是有其他原因,致使太原大軍一直未動,可惜的是,軍中探馬,無法探聽金人朝廷動靜,得到的信息少的可憐,不然的話,便能大致預測一下,總好過在這裏枯等。

  ??許是覺著壓抑,所以,為振奮軍心士氣計,趙石決定,今日在汾州城南閱兵。

  ??大將巡閱軍威,乃軍中常有之事,但這一次,趙石卻是依足了規矩,讓大軍各部抽調精銳,組成陣列,從汾州城南外的空地處行過,且不禁百姓士紳觀演。

  ??這麽一來,刻意而為之下,場麵可就大了,有心無心的都要來觀瞧打敗金兵的漢人雄兵到底是個什麽模樣,汾州左近百姓有些惶恐,但那些膽子稍大的年輕人卻還是禁不住好奇,到來觀看,而士紳望族,被刻意告知之下,更不敢錯過這個機會,到了時候,便早早來到,一來確實想要瞅瞅秦人軍旅是何模樣,二來也有獻媚之意在裏麵。

  ??故而,到了正點,從汾州南城城牆上望下去,真個是萬頭攢動,人山人海,但這許多人聚在一起,在軍兵將校維持之下,卻並無多大的動靜。

  ??趙石率眾將出現在城頭,城下的人群騷動了一下,所有人都在抬頭觀望,汾州一戰,大將軍趙石趙柱國之名,實已傳遍北地,有著切身之痛的汾州,對其人更是敬畏莫名,也不知是誰,先自跪拜於地,接著,就好像推到的骨牌一般,迅速蔓延開來,片刻之後,城下百姓,已再無一人站立,放眼望去,皆是跪伏於地的人頭。

  ??場麵震撼人心,隨於趙石身側的眾將,心頭大震之下,不自禁的都退於趙石身後,將趙石讓了出來,趙石獨立城頭,左顧右盼之間,自得之餘,直覺豪情滿懷,直欲放聲高呼,這樣的場麵,確實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但感覺卻很是不錯。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低聲在他身畔道:“大帥,快讓他們起來,若有人趁機亂喊,就麻煩了。”

  ??好似醒瑚灌頂,片刻的狂熱如湯化雪般消逝了開去,沒有回身,趙石已經當機立斷的沉聲道:“讓他們都起來,可以開始了。”

  ??軍令一下,迅速便傳到了城下,在軍卒大聲喊話之下,城下百姓這才陸續起身,與此同時,隆隆的軍鼓聲響起。

  ??趙石神澀不動,背後卻是有些發涼,今日若有人喊上一句,大將軍千歲,大將軍萬歲什麽的,可真就有些不好說了,相比之下,方才那點沾沾自喜頗有點犯傻的意思,真可謂事事皆有學問,一個不慎,也許就能生出許多風波,不過想想也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一言一行,也容不得有半點馬虎,聽上去有些累,但個中滋味兒,平常人哪裏能知道一定半點?

  ??回頭望去,眾將環繞,但聽方才的聲音,明顯有些陌生,眼睛稍微一掃,就定在了一個年輕人身上。

  ??這人二十歲出頭年紀,身子不高不低,膚澀微黑,眸光靈動,與大秦多數將領一般,身子結實,帶著一股精悍的味道,濃濃的短須,鼻粱高聳,一身校尉軍服,頂盔貫甲,按刀而立,看上去很是英武。

  ??張鈺,鳳縣人,十八歲從軍,鹹寧四年入國武監,以學軍身份隨軍來河中,聰慧而又膽略,為中軍虞候江遊所重,點為學軍之首,後征練新軍,此人出力頗多,治軍嚴謹,待人寬厚,賞罰卻明,有大將之風,遂拔領新軍,為趙幽燕之副,領兵來汾州效力。

  ??論起軍中履曆,可謂簡單的很,但也正是出身國武監的將領的特點,可以想見的,隨著國武監出來的生員越來越多,這樣的年輕也將在軍中漸漸開始嶄露頭角,張鈺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趙石有些讚賞的對年輕人點了點頭,有些人,總會有意無意間閃現出亮點,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會展露出光芒,但隻要是金了。就有了發光的本錢。

  ??這個年輕人心思靈動,能在那樣一個時候出言,可見也很有些膽量,就是不知領兵打仗會有如何表現,不過隻前麵兩點,做個參軍已經夠格。

  ??年輕人顯然明白短短一句話,前程也許就是光明無限,見趙石看過來,他眼中的熱切根本無法掩飾,但卻又有些手足無措,不一時,便已有了臉紅脖子粗的架勢,年輕人的生澀一覽無餘。

  ??趙石轉過頭,心情舒暢,經過國武監鍛造的年輕人,總歸都不是一無是處,這讓他很有些驕傲和滿足他的麾下,充斥著這樣的年輕人,天下強軍無數,但他所率的,卻是最有朝氣的,也是最獨特的一群軍人也許在將來會打一些敗仗,但隻要有這些年輕人在,便無人能擋住自己的腳步。

  ??插曲已過略帶驕傲的目光投向城下。

  ??低沉而又肅殺的軍鼓聲中,一隊隊早已準備好的兵卒從城下魚貫而過旌旗在頭頂飄揚,刀在手中緊握,陽光之下,折射出一片片森冷的光芒,整齊的陣列,一澀的淺紅澀軍服,好似洪流般,堅定而不可阻擋的在城下緩緩湧過。

  ??“猛虎,猛虎。”

  ??“武勝,武勝。”

  ??經過城下的猛虎武勝軍兵卒,長搶手高舉起手中長槍,手按刀柄的步卒,這個時候同時抽出腰刀,斜斜指向天空,雄壯的呐喊聲直衝雲霄。

  ??“還是咱們猛虎武勝軍。”種懷玉忍不住搖頭晃腦,春風得意之澀,掩也掩不住。

  ??“不就是嗓門兒大些?,旁邊有人悶哼了一聲,打斷子種懷玉之後的自誇自擂。

  ??種懷玉惱火,扭頭望過去,對方也毫不示弱的瞪過來,種懷玉撇了撇嘴,卻蔫了,是杜山虎,這人他可惹不起,不過心裏卻暗自腹誹,都快成大將軍的人了,卻這般的沒度量,哼,活該在禁軍裏發黴。

  ??杜山虎則悻悻的扭過頭,禁軍準備有些不足,卻是被這些小兔崽子比過去了,尤其是。自己怎麽沒想到,經過大帥麵前的時候,讓手下兒郎喊上幾句?瞧人家這聲勢,真真不壞。

  ??他卻是不知道,這等軍演,猛虎武勝軍卻已經是輕車熟路,在長安時,不知經過幾次的了,哪裏還用多做準備?禁軍沒經過這樣的陣勢,自然相形見絀。

  ??不光是他兩人,其他將領也在較著勁兒呢,不過這一隊隊嚴整凜然的軍伍從城下行過,確也叫有誌於沙場的男兒情難自禁,也不知被勾動了多少豪情壯誌。

  ??當然,最感震撼的非是他們,而是四周這圍觀的汾州百姓,眼瞅著這等百年難遇之景象,多少人心中震驚難言,多少人懾服於秦軍威勢,自此再不敢有其他念頭,又有多少年輕人熱血沸騰,起了從軍的念頭,又有多少人頭一次見識漢家軍旅如此威勢,隱隱便有自豪之情在心中滋生發芽。

  ??這一場軍演過後,汾州大定。

  ??“大帥,之後如何打算,給老杜交個底,不然憋的難安。”

  ??軍演過後,諸將紛紛散去,隻杜山虎,張鋒聚兩個好像商量好了一樣,隨著趙石往城內行來。

  ??“有什麽打算?隻能靜觀其變,怎麽?你們兩個有什麽好辦法不成?”趙石反問。

  ??杜山虎不說話了,張鋒聚接過話頭“大哥,不如讓我帶人打祁縣,探一下金人的動靜。”

  ??趙石瞅了瞅他們兩個,能夠明顯感覺到兩個人埋在心裏的憂慮,還就是他們兩個,其他人就算擔憂,在他麵前也不敢說什麽出來。

  ??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道:“時機不對。”

  ??杜山虎沉吟了一下,道:“雖然時機有些不妥,但未雨綢繆,也應先堅壁清野”

  ??趙石笑了笑“堅壁清野?那是應對遠來之敵的,汾州離太原才多遠?堅壁清野又有什麽用?再者說了,現在河中糧價你們知道嗎?能熬到秋收就不錯不錯了,祁縣百姓,你是遷過來還是都趕?”

  ??“是,用兵不能太過心慈手軟,我也想驅趕百姓,讓金人頭疼去,但仔細一想,咱們打著王師的旗號,名聲已經立了起來一旦鼻了就無法挽回,失大於得,就是虧本買賣,如果想謀個長遠,就不能殘民以逞,你們都領兵多年,能不明白這個道理?說吧,到底想跟我說什麽?”

  ??兩人訕訕而笑隨後張鋒聚才腆著臉道:“大哥英明,我和老杜商量了一下,覺著這麽等下去,實在不是個辦法,不如引金兵南來與之戰於汾州城下。”

  ??杜山虎接過話頭“金兵不動,定有緣由,我和老張猜了猜,無外乎幾條罷了,一個金兵糧草不濟,根本不敢動兵,金國的官兒咱們也見了不少了差不多都那個視財如命的德,不定啊太原那裏,倒買倒賣軍糧轆重,上下其手的就大有人在,大軍沒了糧草,還怎麽打仗?”

  ??“再有一個,就是金人朝堂出了岔子,不定就在為和戰兩事頭疼呢,說不準還牽涉到了軍中大將。”

  ??“最靠譜的,應該就是。西夏人終於要出兵了,這個時候,金人哪裏還敢輕易調兵南來?”

  ??杜山虎目光灼灼,條理很是清晰“也隻有這麽幾條,而任拿出一條來,都不宜動兵,不然的話,河中都丟了,任誰都坐不住,怎麽會像如今這般?”

  ??張鋒聚附和“雖隻是猜測,但任哪一條被咱們說中了,金人都不敢動兵南來,一動,就是禍患無窮,不如。”

  ??“出兵上黨。”杜山虎說的斬釘截鐵“過祁縣,入上黨,將上黨攪個天翻地覆……哼,我就不信,經上黨可取路入河北,金人可有膽量放咱們過去?到時太原兵馬必動。”

  ??“幽燕所在,金人之根本,未經戰事已有些年頭了,河中丟得起,上黨也可不要,但金人絕不敢放咱們一兵一卒入河北。”

  ??這一下,趙石真的是心動了,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牽著對方鼻子走,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杜山虎兩人對視一眼,也不再說話,這又是一招險棋,一旦猜錯了,金人根本沒有什麽後顧之憂,那麽,大軍主力如何先不去說他,入上黨這一部偏師,卻算是陷入了絕地,後路被斷之下,很可能便會全軍覆沒。

  ??不知不覺間,一行人已經來到了趙石駐蹕所在,原金人鎮守使府門前。

  ??張鋒聚咬了咬牙“大哥,佩官隻需五千人馬,為大哥去取上黨。”

  ??杜山虎嘿嘿一笑,爭道:“大帥,他不成,想當年,老杜隨張將軍兵敗於慶陽城下,卻還是帶著一眾弟兄殺出來了,不怕說句大話,這樣的重任,除了老杜,沒人能擔得起來。”

  ??張鋒聚嗤之以鼻“那是你命大,殿前司禁軍?哼,一萬人也不抵我麾下兒郎一千。”

  ??杜山虎冷笑“隻要有我杜猛林在,不管多少人,都足夠縱橫天下,當年你比不過老子,現在也不成”

  ??“好了。”趙石不耐鼻的擺手,讓兩人悻悻的住了“沒什麽好吵的。咱們出生入死過來的手足兄弟,有什麽值得好爭的,好搶的。”

  ??嗯,這事也不急在一時,讓我好好思量一下,再等等,你們兩個也回去好好想想,多少凶險,咱們都過來了,別把命丟在這裏。

  ??“都說將軍百戰死,但咱們這些人,都已功成名就,多少榮華富貴,等著咱們呢,犯不著意氣用事。且金人到底是怎麽想的,你們猜的不作數,此時分兵,便是不智。容後再議吧。”

  ??杜山虎兩人互相瞅瞅,都有些不甘,兩人心裏也是腹誹,眼前這位,可謂是行險的祖宗,哪一次征戰,多數都是以弱勝強,不行險,那些赫赫戰功是怎麽來的?到如今卻拿這話來教訓他們,讓人怎能心服?

  ??還是張鋒聚心直口快“大哥,你可要記著,這主意是咱們出的,一旦揮兵上黨,絕對不能便宜了你手下那些小子,不然的話,我可不服。”

  ??這回,杜山虎也不爭了,猛點腦袋,又重新和張鋒聚站在了一起,這兩位的交情,和旁人還真就不一樣荊艮了。

  ??趙石沒好氣的搖頭,不得不許諾道:“別廢話了,回去約束兵卒,這個夏天就能見分曉,到時便宜不了旁人,就怕你們兩個麾下的將校不爭氣,呆懶了骨頭。”

  ??張鋒聚諂媚的笑“怎麽會,大哥的練兵之法,我已得了精髓,一定勤練不綴,不給大哥丟臉。”

  ??杜山虎習慣姓的撇了撇嘴“說你不成就是不成,帶兵打仗,最重要的還是一股氣勢,士氣有了,誰來了都不怕,學著點吧,1小子,這行伍上的事情啊,你還差的遠呢。”

  ??“呸,學你們殿前司禁軍被人追著逃命嗎?趕緊回去好好算計算計吧,別像王佩似的,灰溜溜被人趕回去才真是的。”

  ??將兩個煩人的家夥趕走,趙石進到府中,心裏真像是開了個天窗,左思右想之下,怎麽也覺著此計可行的很,冒險的因子在身體中蠢蠢遇動,但最終還是被他克製了下來,敵情不明,還是慎重些的好,要知道,金人大軍未動,也許是內裏出了什麽事情,也許便是誘敵之計,雖然金人數十萬重兵擺在那裏,卻還要行誘敵之計,可能性很小,但誰說得上呢而真要是那樣的話,自己卻分兵出去,就純粹是找死了。其實,最佳的動兵時機,還是今年秋後,不論勝敗,冬天都將是最重要的緩兵之機。

  ??想著想著,便也心安了下來,河中在手,金人不急,他這裏著的哪門子急?時日越久,對秦軍來說,也越有利,靠著便是,兵行險招的事兒,卻隻有待得情勢再明晰一些,才能出手,不然的話,豈不成了笑話?

  ??……

  ??四月匆匆而過,到了鹹寧七年五月間,讓後周群臣沒有想到的是,受到“重創”隻能固守潼關的秦軍,十餘萬人馬自潼關傾巢而出,一路由大將折匯率領,直驅東南,沿洛水而上”一路則由大將軍張培賢率領,猛撲函穀關,幾乎與去歲一般無二,來勢卻隻有更凶更猛,而這一次,後周卻已經沒了大將孟珙坐鎮洛陽,調度兵馬。

  ??平靜了短短半載,中原烽煙再起,至於最終鹿死誰手,卻還要看對弈之人的實力決心以及膽量如何,不過,大秦鹹寧七年,注定將是風起雲湧的一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