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屯田問題,無意布局
作者:獨秀守常      更新:2021-08-11 13:19      字數:3494
  張燕挑了挑眉,這倒是個問題,眼下時機還不到,一旦劉宏身死,雒陽失控,自己才能完全自主行事。

  ??這時,鍾繇在一旁嘿聲道:“李、劉兩家所占份額不小,他們被籍沒家產後,在鹽池的份額全由郡府接收,使君可以太守之名加強管製,則雖無官營之名,卻有官營之實。”

  ??張燕咧了咧嘴,這個辦法不錯。鍾繇說的隱晦,但實際上就是要借助太守的名頭,先強行管控了鹽池再說,

  ??而且對於今後鹽池的官營和私營,他也沒想好。單獨官營的弊端不小,產量會縮減,私營問題更大。他想到了後世的鹽引,事實上後世也沒有完全官營,隻是合營。

  ??不過無論如何,鹽池他是誌在必得,縱然與那些世家為敵,也在所不惜。

  ??看著天色漸黑,他揮了揮手:“走!去壺關看看。”

  ??壺關。

  ??隻見壺關城高六丈,兩側盡是巍巍群山,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戰略要地啊!

  ??“咦,那怎麽還有一片田?”

  ??張燕轉了話題,指著那一片荒地道:“這一片方圓數十裏,極為平整,便作為屯田之地罷。”

  ??屯田最好的效果是集中一片進行,既便於管理,也不至於與其他自耕地混亂,這一塊地方倒是很適合,大多土地荒蕪,少數的自耕地也便於遷移。

  ??不過看到這麽大片荒地還沒有整理,張燕不由皺起了眉頭。

  ??他的政令已經下去近一個月,按說下麵早該行動了,如今這裏怎麽還全無動靜?

  ??“元常,這都郵是誰來做的?”

  ??“主公,你忘記了,還沒有派人來做呢?所以現在沒有都郵了。”鍾繇麵色看不出喜怒。

  ??哎,張燕心裏真的苦,沒有人才儲備的悲哀,讓楊鳳和鞠義從黑山過來。這壺關天險之地,須有一員大將鎮守,目前非鞠義不可。張燕就是當著壺關守將的麵說的,絲毫沒有在乎他的感受。

  ??“那個,你叫什麽名字?”張燕突然問道壺關守將。

  ??“回太守,小將名叫淳於躍。”

  ??“額,淳於瓊是你什麽人?”張燕聽到淳於這個姓氏還是很好奇的。

  ??“正是叔父,難道大人認識我叔父?”

  ??“不認識,不認識!”張燕急忙否認,開玩笑,自己怎麽會認識那個醉鬼?

  ??實際上是張燕被羅灌水給誤導了。淳於瓊可是袁紹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不僅僅是袁紹的發小這麽簡單。正因為糧草重要,所以才交給袁紹最信任的人來把守。

  ??至於曹操成功襲擊了烏巢,實在是意外加上有許攸這個叛徒才導致的。

  ??也許能籠絡一下淳於瓊?

  ??“淳於躍,你這個壺關守將別幹了,去當個都郵怎麽樣?以後就專門管鹽池!”

  ??淳於躍其實是拒絕的,因為壺關險要,所以叔父才推薦自己來壺關守城,到時候天時有變,待價而沽。但是鬼知道什麽時候才天時有變?所以,淳於躍淪陷在了白花花的鹽裏。這都是錢啊,隻要歸自己管,到時候還不是自己想貪汙多少是多少?於是淳於躍急忙道:“多謝大人提拔。”

  ??“嗯,你當須謹記。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重典法。”

  ??張燕沉吟了下,又道:“五部督郵作為督察之吏,是郡府的五柄出鞘利劍,必須要淩厲,且要從郡府的層麵來看待和處置事務,正如眼下我們剛在上黨打開局麵,各項政令初步下達,就必須要用重手段震懾地方!所以,樹立督郵巡查諸縣的權威,使政令迅速暢通,是你當前的任務。”

  ??淳於躍麵色蒼白的點了點頭。這波節奏不對啊,怎麽是都郵?不是管鹽嗎?淳於躍感覺自己好像犯了一個大錯誤,確實,以後袁紹在壺關死了不止五萬兵馬。

  ??……

  ??張燕開始在上黨郡潛心發展。以期待著自己戰略第二步走,拿下太原郡。目前目標很遙遠。不過,快了。

  ??在掃清豪強、度田編戶、徹底掌控了上黨郡之後,張燕迅速走出了第二步,強軍、屯田、發明,軍事、農業和技術齊頭並進。

  ??軍事是張燕立足亂世的根本,而他的精兵戰略更是少不了操練,為此他將在黑山製定的詳細的士兵操練條律推廣到了上黨。

  ??條律規定,士兵每日黎明卯時和黃昏酉時進行奔跑越野,鍛煉體力和奔襲能力。每日上午辰時和下午申時進行陣戰操練和騎射,練習旗鼓號令和兵種配合,包括攻城和野戰,尤其是旗鼓號令,全軍統一,以避免將領陣亡或輪換將領後的指揮混亂。巳時、午時和入夜後練習急行軍就餐、學軍規、誦軍紀和休息。午後未時,則到附近縣鄉幫助百姓和老弱孤寡挑水、打掃,拉近軍民關係。

  ??除了操練外,士兵每個月有三天休息和探親假,實行輪休,戰時取消。

  ??為了鼓勵青壯踴躍參軍,激勵將士奮勇殺敵,張燕減輕了軍戶的賦稅,凡七口以下人家,有一人入伍者賦稅減半,兩人入伍者賦稅全免,富戶豪強和大口之家則不在此例。

  ??同時,張燕在郡下各縣設立專屬住宅,專門安置殉國將士的遺孀孤寡。

  ??這一舉措,直接為他收攏了軍心,將士們無不對他誓死擁戴,少了後顧之憂,作戰更是勇猛,從幾次零星的戰鬥中就能明顯反映出來。

  ??不過,在提高軍戶待遇的同時,張燕也提高了參軍入伍的準入資格,凡是新兵入伍經曆三個月操練不合格、而又無一技之長者,便遣送原籍繼續種田,或作為郡府、縣府、鄉亭的巡捕和護衛。

  ??與此同時,張燕嚴申“三要九禁”軍令,尤其是違反了九禁的,斬殺不饒,與臨陣逃脫者同,並取消其家眷享有的軍戶待遇。這個處罰可謂極為嚴厲了,那些士兵無不肅然,幾個月來沒有一個膽敢違紀的。

  ??張燕對此很滿意,他要的是精兵,可掌控的精兵,可縱橫馳騁的精兵,而不是冗兵和亂兵,看似聲勢浩大,虛耗糧草卻沒多少戰鬥力,反而為禍百姓,自壞根基。

  ??除了軍事訓練外,張燕在上黨郡開始全麵屯田墾荒。

  ??屯田最早始於漢武帝在西域屯田,是安頓流民,統一墾種,獲得糧食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三國曹魏率先強大的基礎。

  ??張燕早就知道屯田,但他隻是聞其名而不知其然,直到與棗邸經過一番交流,他才知道,屯田也不是那麽簡單。

  ??屯田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強迫百姓屯田,第二種是招募屯田。張燕同樣把棗邸給召喚來了。黑山的田已經被開發的差不多了。棗邸已經沒有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了。所以棗邸來到上黨後,給張燕提出了新的屯田方法,至於在黑山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想要在上黨實行,還是算了吧。

  ??張燕自然不會強迫百姓,他采取的是招募屯田。

  ??接著便是組織屯田,屯戶主要來自那些從豪強庇護下收回來的佃農、賊寇俘虜、受罰的罪囚和一些自願參與的尋常百姓,並采取一種近乎軍事化的管製,以五十人或百人為一屯,由屯官發放工具和種子,集體勞作,接受監管。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收成分配,棗邸提出了三種分配方式供張燕選擇:

  ??第一種是勞役屯田,每年的屯田收成除了供屯戶食用外,全部交官。

  ??第二種是分成屯田,每年收成之後,分成收租,使用官牛的,官六民四;使用私牛的,對半分,即百姓留一半,上交官府一半。

  ??他采取了第一種和第二種方式。

  ??第一種勞役方式是針對賊寇俘虜和受處罰的罪囚,他們隻有無償進行一年至三年的勞役屯田,才能轉為正常屯田。

  ??對於尋常屯戶,則采取第二種方式,按比例分最為合理,可以激發屯戶的積極性,即便後世的很多領域仍然都是采用這種分成模式。

  ??不過針對棗邸的提議,張燕又放寬了分成條件,將比例定為使用官牛者,官民對分,使用私牛者,官四民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