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軍人是什麽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4225
  張家嶺的喋血終於讓人們感到了張春不僅隻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這孩子是真的會殺人,此時的張春已經不同於兩年前。如果說兩年前是被迫或者懵懂中殺人,而這次是主動命令殺人。這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而且一殺就是數百人。

  ??一般的家族自己也請了一些武師當護院,一些家丁也都裝備了武器。但是很少有一次性殺這麽多人的,就算是家族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利益之爭,也多半是以武力相威脅,以談判而告終。就算是買通或者勾結土匪辦事,殺的也都是附屬的貧民,傷及本家族的人也很少。

  ??當然土匪殺人,是不能算在大家族頭上的。

  ??平時和張家嶺有些來往的吳家、楊家、劉家和袁家都派老人前來傳話,說小孩子殺孽過重,有違天和。特別是袁家也不再讓袁傳鑒再來張家嶺,反而派人來勸袁芳及早嫁人,免得在張家嶺帶小孩帶成了姑子。

  ??顧明去袁家找老人去提親,畢竟袁芳已經沒有其他親戚了。

  ??袁芳說:“我是我,我的路自己走,你找他們沒用。”

  ??顧明知道袁芳的想法,但是還是依照的傳統的禮節,畢竟顧明自己家裏的老人也是要麵子的。袁家也知道左右不了袁芳,收了顧明的禮,還加了一些添頭讓人給袁芳送了過來。

  ??兩個人的關係也算是正式定了下來。隻是顧明因為顧及到袁芳的名聲,都是早出晚歸,不再像以前一樣偶爾在張家嶺過夜,表麵上還疏遠了一些。

  ??按照朝廷的規矩,殺匪護鄉是地方保甲的功績,應該上報朝廷予以嘉獎。

  ??但是張鳳蘭找辛寶久打了招呼,說這是孩子不懂事,不知道畏懼,請辛寶久“包涵”一點。辛寶久也就按下了,再說光餓死的災民就有數千人,死一些災民不算什麽,張家嶺救的人也是最多,兩相抵消也說得過去。

  ??雲龍鎮,錢糧櫃衙門。

  ??錢糧櫃衙門是吳家和李家出錢重建,因為在大家族重點守衛的地方,雖然這次雲龍鎮再次被燒了一半。但是吳家和楊家的北街,算上一些大商行,都沒有損失。

  ??另外一個土匪沒動的地方是南街百家巷,因為百家巷住的都是官宦人家,家裏都有家丁護院,曆次匪患已經形成了聯防聯保的習慣,土匪們也知道厲害,沒動那裏。

  ??副衙後院的大廳裏,顧明眯著眼睛聽著辛寶久和各家族的族長相互恭維。

  ??辛寶久身形略有些幹瘦,光麵無須,紹興口音。他是師爺出身,按說京山縣令李文貴是他的東家,但是辛寶久卻靠上了顧明,或者說顧明背後的門路。辛寶久請顧明來,是因為百家巷的人看不起這些“土財主”,也不需要這些家族保護,這些人大多也不用交稅。所以一直以來與本土勢力視如陌路,老死不相往來。

  ??辛寶久也沒有太多辦法。

  ??朝廷維新雖然失敗,但是洋務派還是占據了主導地位。朝廷向洋人開戰,這個時候張之洞聯合南部五省推李鴻章為主,進行東南自保,實際上是放棄了北上抗擊洋人,北洋新軍也作壁上觀。皇上與老佛爺出逃,京城失手。李鴻章北上與洋人和談。

  ??辛寶久就迷茫了,不知道要往何方。

  ??可是這些事,大家關心嗎?

  ??沒人關心,各大家族眼睛隻看著眼皮子下麵的利益,虛偽的恭維聲中滿是爾虞我詐。有報紙說洋人與八旗軍開戰,海灘上數萬人觀戰叫好,仿佛殺的不是國人。現在辛寶久算是明白了,隻要洋人不觸犯這些家族的利益,換什麽人當政也沒關係。

  ??辛寶久臉都笑僵了。

  ??而顧明一直閉著眼睛,就算是臉上看不出表情,辛寶久也知道顧明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點了。

  ??“各位家長都在這次匪患中保護了鄉裏平安,居功甚偉,在下一定報請朝廷嘉獎。隻是這一次南下的災民可能是團匪,諸位怎麽看?”辛寶久一句話讓場麵冷了下來。

  ??有一個家長甚至低聲問:“團匪還是毛匪?”

  ??大李家灣是這裏最大的家族,家裏也有幾位在外為官,所以還算知道為什麽義和團變成了團匪。

  ??“辛大人,我想我們這次遇到的不是拳匪,中間沒有遇見打神拳的匪人。先前不是說朝廷要成立地方團練嗎?怎麽出了團匪?”老頭思維還算清晰,但是他知道的太少了。

  ??辛寶久也很難解釋為什麽,隻好顧左右而言它:“朝廷與洋人開戰,敗了,洋人進了京城,老佛爺和皇上西巡去了。李中堂大人主持和談,賠款是免不了的。朝廷恐怕要增稅。”

  ??辛寶久如果不提及利害關係,恐怕場麵依舊是無動於衷。

  ??不過沒想到,眾人依舊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反而各自端起了茶碗喝茶。辛寶久氣樂了,看來他們知道朝廷要增稅就必須求著他們。所以端起了架子。

  ??依舊是李家的家長笑道:“辛大人,這兩年,朝廷又是開班新學,又是搞新軍造槍造炮,沒少收銀子,都是各家出的。莊稼地裏就那麽一點糧食,值不了多少銀子。隻是朝廷支持商戶建廠經商,商戶們門路多,總比我們在地裏刨食強。這連遭匪患,我們那裏還出得起銀子?”

  ??一眾人等都爭相附和。

  ??顧明實在聽不下去了,睜開眼睛一甩袖子拱手道:“辛大人,在下還需要給學生上課,先行一步。”

  ??辛寶久連忙站起來:“顧先生,各保甲都到了,張家的大伢人還小,沒來,還請顧先生代為傳話。”

  ??顧明冷冷地說:“辛大人,話我代為傳到,不過我是雲龍新學的校長,和張家沒什麽關係。不過張大伢隻有十歲,還知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顧明頭也不回地走了。

  ??顧明雖然沒給辛寶久麵子,但是辛寶久還是覺得心裏痛快。

  ??辛寶久沒說什麽。但是下麵卻一片譴責聲。

  ??“這留洋的學生可把張家糟踐壞了,欺負大伢年紀小不懂事,把家都敗光了,全養了泥腿子。到時候還想造反不成?”

  ??“聽說教得大伢把田地都分給了泥腿子,隻收三成的租子,不就是看大伢家裏沒人,這是敗家啊。”

  ??“還給泥腿子的娃娃讀書識字,到時候奴大欺主喔。”

  ??辛寶久看著看著混亂的大廳,渾然生出一種無力感。

  ??張家嶺,張春以自己年紀小拒絕了辛寶久的邀請。他要和護衛隊相處一段時間。

  ??張天這些護衛隊的成員當時還看不出什麽。但是隨著接受的災民和孩子們的增多。他們的心理出現了一些變化,他們開始躲開護衛隊以外的人。哪怕接收過來的河南人並沒有對他們產生什麽異樣的情緒。

  ??軍隊是殺戮機器,但是人不是,軍隊的存在必須有更高的理想才能支撐。否則兵就會變成兵痞,變成和土匪沒什麽區別。這不是金錢和福利待遇能夠代替的,就比如其它家族中的家丁護衛的薪水絕對比張天他們要多。

  ??張天他們還和家丁護衛不同,他們已經接受了兩年的各種知識的灌輸,他們會思考,會想為什麽要殺人。保護一個村莊不用殺這麽多人,而這麽多人是怎麽來的?為什麽他們會活不下去,會逃到湖北來。如此等等。

  ??問題非常多,張春隻能一個一個地回答。

  ??在一問一答中,巡視的目光就不再局限與張家嶺,而是走向了湖北,走向全國。走向了各階層的由來、發展和矛盾。這就不是空間上的問題,而是時間上的,是曆史上的問題。

  ??“軍人不隻是用來鎮壓的工具,軍人更應該是國人,軍人的目標是解決國家的問題。我們現在年紀還小,還算不上軍人,但是作為國人,修身治家齊天下才是我們的目標。軍人的作用是止戈,也就是用最有效的手段停止紛爭,包括武力。你們現在做的就是這些事情。你們殺人是為了救人,當然除了殺人以外還有其他的辦法,就是真心實意地替活著的人多考慮,為他們著想,為他們辦事。你們不能躲在一邊,這是逃避你們的責任。”

  ??此時的張春更加像一個老師。

  ??而現在張家嶺的人也是把張春當成和袁芳一樣的老師看待的。

  ??“為什麽朝廷的兵不是這樣的。”

  ??“因為他們是兵,是當兵吃餉。(http://.)。而你們不是,你們會成為真正的軍人,你們會成為老百姓的軍隊,有理想有目標。他們沒有,沒有理想的兵隻是朝廷的狗。你們不是,你們是主人,你們會成為國家的主人和守護者。”

  ??“我們將來要守護那些到處殺人的災民?”

  ??“是的,災民們到處殺人,因為他們餓,沒吃的,活不下去。這是國家錯了,對不起他們,不是他們的錯。他們為了活著不得不鋌而走險。你們為了守護活著的人而殺死他們,因為你們現在能力還不夠,你們還不能,也無法改變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可以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你們守護的是國家,也包括那些殺人的災民,隻是需要更多的知識,更強大的武力,跟堅韌的品性。”

  ??張春抬頭仰望天空。沉默了好久才說:

  ??“敵人,有時候很難分辨。敵人是針對一個時間段來說的,隨著時間的變化,有時候敵人也會變成朋友。但是對於軍人來說,敵人是現實的威脅,軍人必須解決現實的問題。所以要記住一句話,對敵人要想冬天一樣寒冷,對人民要像春天一樣溫暖。這就是軍人應該有的品性。軍人不是用來欺壓人民的。”

  ??張春講這些話時,袁芳和麗質就在一旁。

  ??袁芳全身的寒毛都豎了起來,因為她已經意識到了,這二十多個孩子將來會變的多麽恐怖。

  ??“這是不是要謀反?”

  ??袁芳在心裏暗自問自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