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以不變應萬變(下)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8      字數:2695
  項成賢的發言還沒有結束,他本人也漸漸進入了狀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照我看,最穩妥的法子就是這樣。隻怕高侍郎之流人物又要問,穩妥在哪裏?那我就再多說幾句,免得高侍郎之流犯糊塗......”

  ??正道人士們很配合的哄笑了幾聲,高長江再次被氣得回到人群裏去。

  ??項成賢仿佛沒看見,隻管發言道:“吾輩大可再反過來想,若將災異歸咎於東宮失德,所以應當另立太子。假如天子真采納此言,照此辦理,換其他皇子入主東宮,然後呢?

  ??今後如果不再出現災異還好,自然天下太平,可是誰敢保證不再出現災異?康監正你這裝神弄鬼的敢用項上人頭來保證麽?如果還是出現災異,又當如何?

  ??根據康監正的道理,出了災異就靠換太子來禳補消弭,再出現災異難道還要再換太子?或者再換回來?

  ??如此一來,連連更替東宮,國本豈不成了兒戲一般,這難道就是諸公所期望見到的不成?兩相比較起來,對錯且不論,穩固東宮現狀顯然比倉皇另立太子要穩妥!”

  ??項成賢這段話說完,眾大臣陷入了沉思之中。這些話很淺顯易懂,沒有聽不明白的,但背後隱藏的邏輯卻要品一品。

  ??奸邪那邊最大的優勢,莫過於欽天監康監正了。無論如何,在對天象災異的闡釋方麵,在場人中沒人可以抗衡。

  ??但項大禦史(方應物)卻繞開了具體天象災異避而不談,不去爭論災異如何解釋。隻說遇到災異之事後怎麽辦的問題,也算是巧妙的揚長避短了。

  ??按照項成賢的提議。應該維持現狀不變,正道人士當然樂見其成了。或許天子需要的根本不是對災異的解釋。而是麵對天災時怎麽自欺欺人,獲得心理安慰。

  ??最後項大禦史總結道:“故而一動不如一靜,無法爭論明白時,最穩妥的舉動就是維持現狀,不要亂了陣腳。這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道理!”

  ??眾人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朝房裏不再安靜了,不過暫時無人站出來與項成賢爭論。一時想不到更好的爭辯邏輯,同時還知道項成賢背後是威懾力十足的方應物——這才是幕後大黑手,所以不得不謹慎幾分。

  ??項大禦史正得意四顧。忽然瞥見方應物又招了招手,於是連忙移動過去,俯首帖耳的聆聽教導。此後項成賢再起身時,沒有回到原來位置,卻來到萬首輔麵前,登時又將別人目光吸引了過來。

  ??卻見項大禦史抱拳道:“下官聽說,首輔老大人上疏力主另立太子,所以才有天子下詔廷議?老大人你年近七十,怎的還如此輕浮急躁? 老成謀國四個字。真就如此之難?”

  ??有人暗暗讚歎,不愧是方應物的密友,果然也是個有膽量的人物,竟然當麵向首輔挑釁!雖然他說的這些話。九成九還是方應物指使。

  ??項成賢找上萬安,就是要將萬安從幕後扯到台前,迫使萬安表態。畢竟萬安才是另一方的首領人物。高長江康監正等人不過是台前木偶而已。

  ??但萬首輔並不想與項成賢辯論,一是自重身份。二是沒有必要,其實在萬安心裏。在意的不是如何當場反應,也不是如何辯倒項禦史的言論,那沒有太大意義。

  ??說一千道一萬,最後說了算的是天子。所以萬首輔在意的是,天子知道了項成賢這些言論後會怎麽想?

  ??以他的經驗,天子說不定真會欣賞項成賢這些充滿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得過且過”精神的發言,天子本人就是這樣的懶散性子。

  ??如果天子真采納了所謂的“以不變應萬變”策略,那另立太子的野心就徹底落空了......萬安憂心忡忡的想道。

  ??更可恨的是,廷議需要匯總為奏疏,正常情況下他還可以通過文字遊戲來稍微彌補,把項成賢(方應物)的言論打壓下去,這是首輔的特權。

  ??但這次還有方應物在旁邊充當書記,東廠也會根據方應物的記錄上密疏,彼此對照之下,若自己的文字遊戲弄巧成拙就更不妙了。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萬安十分惱火,他竟然有點無計可施的感覺,這實在太令人厭惡了!想來想去,於今之計或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挑起天子和大臣的矛盾。

  ??激化矛盾之後,讓天子賭氣之下聽不進任何大臣的勸諫,甚至逆反心理發作起來,偏要反其道而行。就像上次百官叩闕諍諫之後,天子負氣的表現。

  ??有了主意,萬安才開了口,不過沒有理睬項成賢這個小人物,隻對群臣道:“還有一件事情,天子垂詢過老夫,而老夫覺得與今日廷議也不是沒有關係,所以與諸君提一提。”

  ??萬首輔也不缺捧場之人,便有人應聲道:“閣老有話但講,我等洗耳恭聽。”萬安便示意道:“聖上欲將邵妃進位為貴妃,其意堅決,諸君以為如何?”

  ??“這怎麽可以?”立即有人很吃驚的出聲道,這態度顯然是堅決反對的。隨後他又補充道:“太子生母如今尚未獲封,邵妃何德何能,焉敢逾越在前?”

  ??這個說法,獲得了多數人的讚同。後宮妃子不是不可以晉封為貴妃,但是在當前這個特殊的時間,他們不能接受邵妃進位貴妃!這其中緣故詳細說起來,也挺複雜。

  ??首先,就像前麵所說的,當今太子朱祐樘生母也隻是妃子封號,而邵妃進位為貴妃後,其皇子朱祐杬出身豈不壓了太子一頭?

  ??尤其是在朱祐杬企圖取代朱祐樘為太子的敏感時期,將邵妃晉封為貴妃,簡直就是綱常紊亂尊卑無序。

  ??其次,在國本之爭的關鍵時刻,邵妃突然晉封為貴妃,很容易給天下人一個錯誤的信號,仿佛是為了立她的皇子為東宮做準備似的。所有支持太子的人都不願看到這個信號,更不接受這種試探。

  ??第三,貴妃隻比皇後低一級,邵妃如果變成邵貴妃,那麽再進一步就是皇後了,以天子對邵妃的恩寵,這不是不可能。

  ??更何況天子有過廢後先例,焉知不會重演舊事?一旦邵妃成了皇後,那子憑母貴,其皇子立為太子豈不名正言順了?

  ??瞧著群情憤激的場麵,萬安笑而不語。盡管鬧罷,惹惱了天子才好,每個男人都會有幫心愛女人出氣的情懷。(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