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上)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8      字數:2535
  方應物拉著項成賢,絮絮叨叨說了一會兒。眾人不免心癢好奇,伸長了脖子很想聽到什麽,但方應物聲音很低,外人聽不清楚。

  ??不少人想到剛才萬安與方應物的對答,於是又看向萬安。此時首輔老大人的臉色極其難看,陰沉的像是要滴出墨水似的。能忍住沒有當場發作,就已經是修養甚佳了......

  ??姑且不說方應物是否真有那麽大威力,是否能力挽狂瀾,隻說方應物前頭剛答應萬安不發言,後麵就使出這樣的花招,萬安這首輔的臉麵往哪裏放?又與當眾被戲耍有什麽兩樣?

  ??這時候,項成賢昂首闊步的回來了,重新站在了康監正對麵,吸引了幾乎所有目光。人人都知道,項大禦史此時好比薑子牙下昆侖、孫悟空出方寸山,大概要進入“學藝下山大殺特殺”的狀態了。

  ??而在角落那裏,大太監汪直捏著扇柄,在方應物頭上連連敲打,口中訓斥道:“你隻是個書吏,朝廷大事也是你能插手的?給我老實些!”

  ??方應物捂著額頭,眼眸閃爍著憤怒的光芒,當然也僅限於眼神。汪芷強忍著笑意,側頭轉向朝房中間,搖著扇子繼續觀看朝臣爭鬥大戲。

  ??項成賢指了指周圍,對康監正道:“在這朝房裏,隻怕有半數人反對你的說法。你這些閉門造車的歪理邪說連人心都不能說服,還敢妄言什麽天命?”

  ??“我以為......”康監正冷笑幾聲,正要開口反駁。

  ??但項成賢突然提高嗓門,大喝一聲道:“奸賊閉口!你不過是欽天監監正而已。今天僥幸站在此地,隻是讓你陳述災異天象而已!此乃你之本分。之外國家大事豈容你再多嘴!”

  ??所見所聽,眾人忽而覺得。項成賢的氣勢陡然與剛才有所不同了,言行舉止隱隱約約有點某人的影子。或許是錯覺罷,很多人想道。

  ??康監正被項成賢夾槍帶棒的攻擊一通,也說不出別的什麽。因為項成賢說的不算錯,廷議名單範圍有大有小,涉及官員大都是閣部院範圍,欽天監這樣邊緣衙門一般沒資格參加,今天隻是情況特殊。

  ??關於這一點,就連己方大臣也不便出來爭辯。故而康監正隻氣極反笑道:“甚好,我倒要看看,你項禦史有什麽高見!”

  ??項成賢先反諷了一句道:“本官不似於你,隻有高見,沒有實用。”

  ??隨後項大禦史甩下康監正,顧左右侃侃而談:“泰山震動到底響應什麽,諸公皆爭持不下。但在下以為,高談闊論、誇誇其談沒有意義,最重要的是做事。是用實際行動解決問題!”

  ??有人很捧場的問道:“如何解決問題?”項成賢便高深莫測的答道:“以不變應萬變。”

  ??眾人知道項大禦史這話必定是從方應物那裏學來的,絕不是無的放矢或者故弄玄虛。可是仔細想了想,都沒有參透其中意思。便有人很耐心的再問道:“何為以不變應萬變?”

  ??項成賢又答道:“關於泰山地震以及東宮國本之事,天子詔許我等在此廷議。但諸公爭持不下,一時三刻之間也難以有結果,如此廷議有什麽用處?又何以奏報天子?以在下一些淺見。遇到兩難的時候,不輕舉妄動為上策。譬如今日此時。”

  ??先前被方應物打擊過的工部侍郎高長江又出來喝道:“廢話連篇,空洞無用!如果閣下隻有這點道理。還是早早下去為好,免得貽笑大方!”

  ??“高大人何必著急,請聽在下慢慢道來。”項成賢瞥了一眼高侍郎,不為所動的繼續說:“何謂不輕舉妄動?

  ??都說這泰山地震應在東宮,有人說應當另立太子,有人覺得應當穩固太子之位,那麽在僵持時候,最穩妥的法子就是暫且維持現狀。”

  ??高侍郎譏笑道:“說來說去,還是露出馬腳。你隻說維持現狀好,好的道理在哪裏?難不成順了你的心思就好?”

  ??項成賢很刻薄的諷刺道:“以高大人的見識,自然看不到維持現狀的好處,所以高大人還是去修修園林殿宇好了,不要隨便在國事上多言。”

  ??然後不再給高侍郎插嘴機會,項成賢加快了語速說:“天意莫測,吾輩凡人不容易弄清楚,爭論不休難以彼此說服,不妨再等等看,先維持東宮不變,然後再看天象如何。

  ??如果天象仍然連連示警,還繼續出現元旦墜星、或者泰山震動這樣的災異之事,那說明維持東宮值得商榷,到時候再論是否應當另立太子也不遲!

  ??如果暫且穩固東宮之位後,天象就此平息,沒有大災異出現,那便可以說明穩固東宮是對的,你們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奸邪還是息了另立太子之心為好!”

  ??盡管項成賢的話還沒有說完,若在其他普通集會上,隻怕正道一方眾人要立刻叫好喝彩了。但此地是朝房廷議現場,大臣們不便太失態,不過心裏的激賞是難以言表的。

  ??項成賢之語來自哪裏不言而喻,不愧是方應物,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甭管有理沒理是不是強詞奪理,至少邏輯上嚴密完整,可以另辟蹊徑的封死對方言路!

  ??他們正道人士為什麽要爭國本?為什麽反對邵宸妃皇子為儲君?難道說現太子就一定比邵宸妃皇子英明神武?

  ??除去維護綱常正統這些因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讓萬安之流奸邪繼續荼毒朝堂!因為萬安是支持邵宸妃皇子,如果這個皇子未來登基,那萬安勢力依舊會繼續把持廟堂,這絕對是天下正人君子所不希望看到的!

  ??許多大臣們嘴上不說,心裏也明白,當今聖上幾乎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想讓天子幡然醒悟難如登天。唯一希望在於,將來與萬安不睦的現太子登基,到那時才好刷新政治,徹底根除奸邪流毒!

  ??自從廷議開始後,他們一直壓抑到現在,這才算是見到了一絲正義獲勝的曙光!不錯,可以像方應物那樣理直氣壯的說,他們就代表著正義!(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