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風雨京畿
作者:巡洋艦      更新:2021-08-10 10:38      字數:3938
  清政斧的維新改革進入到第四個月,帝後兩黨的矛盾進一步加深。隨著袁世凱投機光緒的帝黨陣營,不到二十天時間時間便成功的分了榮祿的兵權,掌控了半個燕京城防務。帝後兩黨的權利爭鬥由此麵臨全麵激化。

  ??光緒本沒指望鬥過慈禧,給康有為等維新派成員們的密令中已經充分顯示他的恐懼,但意外的是,袁世凱的個人能力非常強,不到二十天便取得了燕京城一半的兵權,令帝後兩黨在燕京的軍事力量達到平衡。這樣一來,光緒就不用再害怕慈禧武力逼宮了,可以繼續推行變法維新。

  ??然而,這次真的惹火了慈禧。對於權力看得比命還重的慈禧,絕對不允許有人去碰她的權利。

  ??慈禧一方麵多次召見袁世凱,對他施加影響力,但是袁世凱態度曖昧,牆頭草一般即迎合慈禧又安撫光緒,利用慈禧和光緒對他的拉攏趁機往上爬。

  ??另一方麵,慈禧召王辰浩進京,麵授機宜。慈禧從心裏忌憚王辰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北洋陸軍幹預燕京防務,但眼下袁世凱態度不明,榮祿掌控的京軍不是袁世凱的對手,因此慈禧不得不求助於王辰浩保衛京畿以防萬一。

  ??王辰浩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進京,頓時引起了各方震動。

  ??作為清帝國最有實力的封疆大吏,王辰浩不但掌握著清帝國最精銳的三十萬北洋陸軍,而且掌握著全部海軍力量,更是把持著清政斧的財政命脈。名義上清政斧是中國的統治者,實際上以王辰浩的實力,他才是真正的話事人。

  ??包括慈禧在內的清政斧實權派,此時此刻已經無法控製王辰浩了,他們所期盼的隻是王辰浩不要造反,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忍讓。

  ??“恭喜大人,太後這個時候招大人進京,加官進爵是不可少了。”

  ??慈禧詔令王辰浩進京,加官進爵以示籠絡是免不了的,王辰浩的一幹手下們頓時送上恭賀。

  ??王辰浩對於加官進爵已經沒什麽感覺了,對他來說,左手強兵悍將右手金銀鈔票,雙腳一跺,整個中華大地都會顫三顫,皇帝也沒他威風。

  ??不過,王辰浩站在他的手下們的立場上,能夠體會得到他們的心情,於是微笑道:“但願這次慈禧不會小家子氣。”

  ??阮忠樞說道:“這次涉及到帝後對權利中樞的爭奪,慈禧太後手裏隻有一個榮祿,而光緒皇帝病急亂投醫倒是誤打誤撞的弄來袁世凱,倒也歪打正著的勉強應付。京畿防務上,帝後兩黨勢均力敵,因此大人的態度就成為雙方成敗的關鍵。卑職以為,以慈禧太後的精明,這回肯定不會小家子氣,連升三級不是問題。”

  ??張楓這時說道:“我看關鍵應該讓大人進軍機處才行,這是朝廷最後的權利機關,以大人目前的實力,成為軍機大臣才是名副其實,名正言順。”

  ??眾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議論不休,大多數人都把心思放在了加官進爵上麵,渾然沒有意識到王辰浩這時候進京的危險。

  ??隻有剛剛南洋回來的王士珍最為謹慎,看到了這次進京的風險。

  ??“大人,這個時候還是不要進京為妙,讓帝後兩黨自己去鬥個你死我活,大人隻需要坐鎮直隸,嚴控京畿四周,不管誰輸誰贏,最後都少不得大人出來穩定大局。”

  ??王士珍的表情很是謹慎,從他的目光中,王辰浩似乎看到了些什麽。

  ??“士珍有話直說便是。”

  ??王士珍轉圈瞅了瞅,大廳內都是王辰浩的嫡係成員,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於是便說出了他的擔心。

  ??“大人,這次進京您恐怕有危險。”

  ??王士珍的一句話,頓時令整個大廳內的喜悅氣氛冷卻了下來。

  ??王辰浩卻是饒有興致的看向王士珍,問道:“士珍,說說你的看法。”

  ??“是!”王士珍領命,於是說道:“卑職以為,表麵上看,帝後兩黨內訌,拉攏大人之勢明顯。然而,帝後兩黨內訌已經到了準備兵戎相見的時候了。這時候大人進京,不論支持哪一方,都會遭到另一方的忌恨。而大人的實力足以左右朝局,不論支持哪一方,都是決定姓的勝利,這樣一來,另外一方必敗無疑,這狗急了可是要跳牆的。”

  ??大廳內的眾人都是聰明之人,一點就透,紛紛擔心起來。

  ??王辰浩不得不佩服王士珍想得深刻,經王士珍這麽一說,王辰浩也不敢大意。

  ??阮忠樞說道:“士珍的擔憂在理,但若大人不進京,恐落人把柄。”

  ??王辰浩於是說道:“進京是必須的,到時候隻要多帶些護衛便是!”

  ??王士珍說道:“護衛恐怕不夠,需派出軍隊進駐京畿,以策萬全。”

  ??張楓說道:“派軍隊進入京畿,恐怕不妥吧?這還不如不去呢?”

  ??一直旁觀的楊士驤這時突然說道:“如果帝後兩黨雙方任何一方狗急跳牆,就算大人的護衛再精銳,也是猛虎架不住群狼,派出軍隊進入京畿才可能在必要之時保證大人的安全。”

  ??張楓反問楊士驤,道:“可如果朝廷給大人扣上謀反的屎盆子,這對大人的名聲損害太大。”

  ??阮忠樞也附和道:“是呀,這就好比賭博,前麵咱們贏了十幾把,可隻要輸一把可就全輸回去了。不值當的。”

  ??楊士驤微微一笑,顯出老謀深算的神情,說道:“阮大人說的在理兒,隻是我說的派軍隊進駐京畿是名正言順的。”

  ??“名正言順?”

  ??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王辰浩倒是猜到了楊士驤的話中之意,突然笑道:“士驤是說讓我們找個派兵的借口!”

  ??眾人恍然大悟,隻見楊士驤衝著王辰浩一拱手,笑道:“還是大人英明!”

  ??這一馬屁拍得恰到好處,眾人紛紛暗讚楊士驤不愧是小諸葛,端的是精明。

  ??王辰浩笑道:“士驤肯定有了計策,就說出來吧!”

  ??楊士驤領命,於是說道:“職下以為,四九城不過六萬城防軍,榮祿握有三萬,袁世凱握有三萬。京城禁衛軍名為三萬,實際缺額嚴重,兵力不足三千,而且還是八旗老爺兵,可以忽略不計。榮祿和袁世凱握著的城防軍也有缺額、缺械,雖然不像禁衛軍缺額那麽誇張,但也就四萬左右的綠營兵和練軍,軍械不夠北洋陸軍一個旅。大人進京,不管支持哪方,隻需要調兩個師分別駐紮袁世凱的南苑大營和榮祿的北苑大營附近即可,令其不敢妄動。”

  ??張楓問道:“北洋陸軍的戰鬥力自然不在話下,對付他們小菜一碟。隻是我們用什麽借口呢?”

  ??楊士驤說道:“很簡單。當初光緒令大人訓練新軍,規定北洋陸軍八鎮練成後需要進行檢驗。現在兩年之期已過,因為戰爭之故而推後,現在大人隻需要打著演習檢驗為名即可。”

  ??王士珍這時問道:“可是,朝廷若是問演習為何要在京畿附近,如何應對?”

  ??楊士驤回答道:“大人是國防大臣,可令演習科目為保衛首都即可。”

  ??王辰浩點點頭,說道:“眼下我們跟俄國之間必有一戰,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我們的陸軍總兵力不如俄軍的多,可以假設初期俄軍大舉入侵,我軍不敵退守京城做最後的抵抗。這樣他們就沒話說了,同時,這也是對俄國示弱,麻痹俄國陸軍的同時,也告訴國人,我們在陸軍力量上還不及俄軍,需要勵精圖治,可以為我們下一步擴軍打好輿論基礎。”

  ??阮忠樞道:“大人所言甚是,既能暗中威懾帝後兩黨,令他們不敢對大人輕舉妄動。又能借助宣傳俄國威脅論,堵住列強們和國內反對人士們的嘴,為我們今後的擴軍備戰掃清障礙。此謂一箭雙雕。”

  ??隨後,王辰浩又聽取了眾人的一番意見和建議,做到萬無一失後,王辰浩才宣布奉召進京。

  ??李幼儀和洛希爾二女也纏著要跟著一起進京,但王辰浩都給拒絕了,囑托二女在家照看好女兒。

  ??洛希爾已經在三個月前正式嫁給王辰浩,成為王辰浩的二夫人。由於李幼儀是超品誥命夫人,因此在她之後嫁給王辰浩的女人不得舉行大型婚慶儀式。但洛希爾比較特殊,作為政治聯姻,美國政斧對此很看重,他們希望通過洛希爾來影響王辰浩親美,而王辰浩短時間內還得美國政斧合作,因此經過協商後,在天津美租界舉行了婚禮。清政斧雖然不滿,但是清律上沒有規定娶外國女子舉行外國婚禮,因此算是讓王辰浩鑽了空子,最終雙方都有麵子有台階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美國政斧卻從中耍了手段,在美國的報紙上,大肆報道了王辰浩跟洛希爾的婚禮,唯獨忽略了王辰浩的第一夫人李幼儀,造成大多數美國人在很多年以後依然隻知道王辰浩的夫人是洛希爾,而不知道李幼儀其人。甚至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把李幼儀當成是王辰浩的情人看待。

  ??這樣一來,在太平洋兩岸就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而這種說法因為中美兩國政斧都因為政治關係,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態度,造成此後很多年裏,關於李幼儀和洛希爾誰是王辰浩的原配夫人的說辭一直爭論不休。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