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給農民實惠
作者:巡洋艦      更新:2021-08-10 10:38      字數:3880
  陽春三月剛過,北方大地陸續從冬眠中清醒過來,各地農民們忙著進入春播時間。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北方的農民們獲得了一項政斧專項財政補貼。

  ??王辰浩升任直隸總督後,為了提高政績,壯大自己在民間的影響力,決定為老百姓辦些實事兒。基於“民以食為天”的古訓,老百姓對於王辰浩的個人崇拜還僅限於形式主義和意識形態上,因此為了加深對老百姓的影響力,王辰浩決定從老百姓最看重的糧食上麵著手。

  ??沒有什麽事情比提高老百姓種地的畝產量更能夠獲得他們的擁護。而提高畝產量,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便是給農作物施肥。國際上的化肥已經出現半個世紀了,列強國家們憑借化肥技術,在他們有限的土地上種植糧食,提高糧食產量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不過,問題隨之而來。列強國家的化肥生產還處於初級階段,僅僅做到了磷肥、尿素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氮肥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處於探索階段,而且列強生產的化肥價格高,中國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隨著京津唐工業基地內的各大工業項目的陸續建設完成,北洋化肥廠的一係列化肥生產線下線投產。除了生產當前國際上主流化肥尿素和磷肥外,北洋科技兩位德籍化學家德國化學家哈伯(F.Haber)與博施(C.Bosch)合作創立了“哈伯-博施”氨合成法解決了氮肥大規模生產的技術問題,其中哈伯讀力完成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氯化鉀和轉化為硫酸鉀的方法,而硫酸鉀即為農作物所必須的鉀肥。

  ??這樣,北洋科技重工率先完成了農作物三要素氮、磷、鉀肥的大規模工業合成化生產項目。隨後北洋化肥廠便立即組建了相關生產線,開始生產氮肥、磷肥、鉀肥和尿素等。

  ??北洋化肥廠生產的這幾種化肥,成本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但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還是有些貴。同時,傳統的老百姓並不認同化肥,認為農家肥更好,因此北洋化肥廠從投產開始,幾個月沒有賣出去一袋化肥。

  ??針對這種情況,王辰浩於是製定出一係列措施,即打開化肥銷售市場,為北洋化肥廠賺得利潤,又要令老百姓們獲得實際實惠。

  ??首先,王辰浩以直隸總督的身份向直隸省各地發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員向當地老百姓提供農業貸款,貸款項目包括老百姓耕地所需農具的出售、出租,老百姓購買當年的農作物種子,以及佃戶償還地主所需的相關費用。

  ??接著,關於貸款利息問題。王辰浩明確下達政令,但凡購買並使用北洋化肥廠生產的化肥的農戶,當年不產生利息,次年按照前五年平均畝產量的增加量部分,抽取10%作為利息。如果次年畝產量低於前五年平均水平,則不收取利息。

  ??對於拒絕購買北洋化肥廠生產的化肥,亦或者購買後不使用化肥進行施肥的農戶,利息為4喱。

  ??老百姓是很難償付4喱的利息的,相比較前者而言,政斧的貸款條件等於變相的將老百姓種地的風險改由政斧來承擔,老百姓當然高興了,因此政令一下,老百姓們紛紛向當地政斧貸款種地,同時領取各種化肥,並且保證按照貸款合同規定,在自己的地裏使用化肥。

  ??為了保證化肥在民間的順利推行和科學使用,王辰浩令北洋科技生物實驗室相關專家,以及北洋化肥廠技術員工組成調查團,調查團行走於直隸省各地,監督和幫助當地農民合理施肥,幫助提升直隸省的糧食產量。

  ??按照農工商總長周複的年度報告,1897年直隸省人口兩千萬,糧食總產量六百萬噸,人均三百公斤,處於勉強溫飽狀態。

  ??提高直隸省的糧食產量位居重中之重,於是王辰浩給周複下達了1898年的工作任務,要求他完成一千萬噸糧食的生產任務。

  ??周複一聽王辰浩讓他完成一千萬噸糧食的生產任務,頓時變成了苦瓜臉。周複在李鴻章幕府二十幾年,對於直隸省的糧食產量知之甚詳。自大滿清入主中原以來,再風調雨順的年景也沒有超過七百萬噸糧食的時候。

  ??“大人,這一千萬噸糧食是不是太多了,卑職恐難完成。”

  ??看著周複也有不行的時候,王辰浩頓時就樂了。

  ??“周大人勿須擔心!以前直隸省沒有超過七百萬噸的紀錄,是因為農民不知道化肥的重要姓。同樣都種玉米,美國人一畝地能打三百斤糧食,而我們的一畝地也就百十來斤的產量,還得指望老天爺照顧。究其根源,美國人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產量,加上科學管理才有這個產量。咱們現在也用上了化肥,不指望一下子就達到美國人的種地水平,但提升四成產量還是有把握的。如果管理得當,及時控製住病蟲害,以及水利工程跟上的話,翻一番翻兩番都不是問題。”

  ??周複還是苦著臉,在他看來,王辰浩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糧食的事情,哪裏是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反正王辰浩動動嘴皮子就給周複定下了計劃指標,實際行動還得周複自己進行。辦好了,那是王辰浩領導有方,辦砸了責任都是周複的。

  ??周複心中滿腹牢搔,但是王辰浩一點兒都不鬆口,周複也不敢反對,隻好硬著頭皮接下來任務。

  ??“大人,卑職以為,應該調動老百姓種地的積極姓。卑職建議在老百姓的貸款種地問題上,如果畝產量能夠翻一番,則免除其貸款一半的利息。如果畝產量翻兩番,則全部免除其貸款利息。大人以為如何?”

  ??王辰浩滿意的點點頭,笑道:“周大人就是有點子!這樣一來,不愁老百姓不賣力種地打糧了。還是那句話,我隻看結果,至於中間的過程,周大人可自行斟酌。”

  ??周複頓時鬆口氣,還好王辰浩沒有勒緊韁繩,否則一點兒靈活權利都沒有的話,那事情就不好辦了。

  ??不過,王辰浩又重點強調道:“俄國人還在不斷增兵遠東,這場戰爭不可避免,我們必須要儲備足夠的糧食。除了直隸省的糧食產量要提升之外,我們還有一個儲備一千萬噸糧食的戰略計劃。”

  ??周複點頭道:“阮大人已經跟卑職談過了。卑職計劃在軍糧城糧庫基礎上,興建一批大型糧倉,用以儲備糧食。”

  ??接著,周複帶著疑惑問道:“大人,我北洋陸軍不過三十幾萬人,把海軍將士們都算上,一年十五萬噸糧食就足夠了。為何要儲備一千萬噸戰備糧呢?”

  ??“你覺得浪費了?”

  ??周複搖搖頭,道:“糧食沒有浪費之說,不用可以轉售出去。隻是儲備這麽多糧食,恐怕會壓住大量的流動資金。”

  ??王辰浩點點頭,明白周複的擔憂。

  ??“你隻看到了一麵!”

  ??王辰浩笑了笑,接著說道:“既然中俄戰爭不可避免,那麽一旦戰爭打響,將是一場空前的戰爭。俄國擁有數百萬陸軍和龐大的海軍,如果不一下子打疼了俄國人,讓俄國人不敢再來挑釁中國,那這場戰爭就會像俄土戰爭一樣打上幾百年,永不休止。大戰一起,少則一年半載,多則幾年,糧食作為戰略物資勢必大規模漲價,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一千萬噸糧食對於我們的軍隊來說可以吃上幾十年,但是平均到四億人口上,也就個把個月而已。”

  ??周複當即明白了王辰浩的意思,原來王辰浩是有著更長遠的戰略部署。周複也是開明之人,對王辰浩未雨綢繆早作打算佩服不已。

  ??隻是,儲備一千萬噸糧食談何容易。按照大米每噸三十龍幣的價格計算,一千萬噸就要耗費三億龍幣。以直隸省當前的財政,周複頓時搖搖頭。

  ??“大人,直隸省財政恐怕難以支撐。”

  ??王辰浩擺擺手,笑道:“這個周大人不必擔心,直隸省財政赤字的部分,我會想辦法補充的!”

  ??周複知道王辰浩有錢,但是三億龍幣也不是那麽好承擔的。

  ??“大人,直隸省的財政跟您個人的財產還是分開的好,否則將來跟朝廷沒法算清這筆賬了。”

  ??王辰浩知道周複的好意。清政斧各個行省的督撫都隻能擔任兩年,兩年一換地方。一般來說,督撫封疆們都不會自己掏腰包來彌補財政虧空,因為兩年後換人時,這筆錢就白扔了。

  ??像李鴻章坐擁直隸總督二十多年沒動地方,隻是一個特例。王辰浩能否坐穩了直隸總督的位置,這點兒並不能打包票。如果朝廷執意調走王辰浩的話,除非王辰浩造反,否則就得聽命。

  ??王辰浩不是沒有想過這一點,但他最終還是認為朝廷不敢輕易調走他,因此也就放心大膽了。

  ??此時此刻的王辰浩,腦海裏回蕩著一句經典的話:人生最悲哀的兩件事是,一人死了,錢還沒花完;二人沒死呢,錢花完了。王辰浩手裏的資金已經滾到二十億美元了,他不擔心第二件悲哀的事情。

  ??他似乎體會到為何美國第一首富卡內基將他的資產用作慈善事業了,或許也是基於第一件悲哀的事情。但王辰浩不會像卡內基那樣捐獻給慈善事業,王辰浩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希望他的錢能夠幫助自己的國家實現工業化,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起來,不再挨欺負。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