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會師城下
作者:寒風拂劍      更新:2021-08-10 07:16      字數:3434
  第592章 會師城下

  ??濟南城現如今基本上除了義軍之外,沒剩下幾個百姓了,深州遭屠城的消息讓老百姓都嚇壞了,蒙古人的凶殘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故此不但濟南府的老百姓出逃了,恩州(現山東武城縣)德州的老百姓也都裹挾了一些細軟之物,一路逃往了京東腹地,頓時讓通往南方的道路上人滿為患。

  ??京東的老百姓想不通,他們為何如此多災多難,當年金軍南下的時候,就禍害他們老祖宗不輕,這二十多年來,金國盤剝日緊,京東各地義軍蜂擁而起,京東就此就沒安生過幾天時間,老百姓隻想好好種地,能有飯吃就知足了,可是往往他們剛剛種下糧食,還不待成熟,便又打起了仗,結果他們隻好逃難,躲避兵禍,等他們回到原來的土地上的時候,種下的糧食早已沒有了,這麽一來二去,老百姓也不願種地了,反正種下也收不了,種了也是白種,索性有力氣的就去投軍,管跟著誰,隻要能吃飯活命就成,沒力氣的隻能逃難,結果讓京東的人口越來越少,許多地方的土地都撂荒成了荒地。

  ??高懷遠領兵出徐州進入到滕州之後,便行動緩慢了下來,道路上滿滿都是南下避難的百姓,這些百姓各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一路上又得不到食物的供給,以至於許多人走著走著便倒在了路上,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餓死。

  ??當看到道路上出現了一支大軍之後,這些難民不知詳情,趕緊紛紛走避,但是當他們看清楚來者乃是大宋官軍的時候,這才膽大了一些,有些人湊到路旁,跪在地上哀求官軍賞他們一口吃的。

  ??如此慘狀讓北上的宋軍官兵無不各個心悸,看著不斷倒斃在路旁的餓殍,不由得讓人嗟歎落淚。

  ??高懷遠不忍看著如此多的難民就這麽活活餓死在逃難的道路上,下令在沿途開設賑濟的粥棚,施粥給這些難民,但是他也不敢將大量軍糧拿出來施粥使用,畢竟這次他們北上所攜兵糧數量有限,假如都給了這些難民的話,那麽他們到了前線,就要餓著肚子打仗了,這仗不用打也知道會是什麽結果,高懷遠還沒有蠢到愛心大泛濫的程度,隻能撥出少量的軍糧,稍加振撫,不能保證讓每個難民都吃飽吃好,隻能確保他們有一口稀粥喝,不至於在餓死在路上。

  ??眼看著這麽多難民如此淒慘,高懷遠知道僅憑自己眼下的力量,是不足以賑濟這麽多難民的,所以一路出了滕州之後,他便立即寫奏章給朝廷,請朝廷快快調撥南方府庫的糧食北運,並在楚州、徐州、宿遷等地設置安置點,接收安置這些難民,待到北方平定之後,再遣返他們,同時他著令萊蕪縣的飛虎軍也設置難民安置點,接收安置難民,給予賑濟,還著令劉成義盡可能拿出多一些糧食,在沂州設置大型安置點,盡可能多的接收難民,提供食物給他們。

  ??這些難民這些年受苦太多了,恐怕連曆史都不曾記錄過他們的苦難,假如今日高懷遠不親自率軍前來的話,恐怕也不會知道京東的老百姓居然已經苦到了這種程度,現在全軍上下,對於這次出兵北上,都再也沒有了異議。

  ??高懷遠多次在軍中給將士們闡明,京東乃是大宋舊土,這裏生活的老百姓都是大宋遺民,也都是同根同源同樣血脈的兄弟,他們此次就是要去拯救這些難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唯有穩定了京東的局勢之後,這些老百姓才能得以安身立命,如此長時間的宣傳,讓全軍上下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必須要去擊退蒙古軍,才能拯救黎民蒼生於水火之中。

  ??當然,單憑這一種心理上的宣傳還是不夠的,高懷遠還以軍功鼓勵士氣,鼓舞軍中將士陣前建功,為自己以後的富貴榮華去拚爭,理想不能當飯吃,最實惠的還是軍功,這些將士們當兵為了什麽?一個是為了有飯吃,有餉錢拿,另一個就是希望能通過軍功,有朝一日出人頭地,隻要軍中能賞罰分明,誰說宋人就天生懦弱了?打起仗來不怕死的大有人在,這也是這次他們得以順利剿滅李全的重要原因。

  ??大軍越往北走,難民數量越多,以至於行軍的速度也越來越慢,高懷遠掐指一算,他們離開徐州已經十天時間了,卻隻走到了曲阜以北,假如再這麽慢吞吞的走下去的話,他擔心不待他們走到冀州城,冀州就被蒙古人攻破了。

  ??一旦冀州一丟,那麽京東門戶便被蒙古人洞開,接下來蒙古大軍可以攻打德州,還可以南下攻打恩州抑或是長驅直入攻打濟南府,如此一來,再想將蒙古人趕出京東,到時候恐怕僅憑他手頭上這點人馬,加上所有飛虎軍的兵馬,都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了,半年的時限是他自己定下的,到時候京東不穩,他難辭其咎呀!

  ??於是高懷遠再也不敢怠慢,著令大軍加速趕赴濟南府,隻留下少量輔兵沿途賑濟難民,如此一來才提高了行軍的速度。

  ??這次他領兵出戰,總共帶來了四萬兵馬,除了殿前司和步軍司的兵馬之外,還抽調了一批鎮江府的兵馬,同時還帶上了付大全率領的七千飛虎軍,除此之外,還臨時編入了這段時間投降宋軍的李全軍舊部之中的五千精壯之士,才湊足了四萬大軍,假如這次他們抵達冀州城,不能擊退蒙古軍的話,那麽再從國內調兵,恐怕就來不及了。

  ??所以這一戰想要打勝並不容易,高懷遠在徐州的時候就和手下諸將商討了無數次應對的辦法,基本上現在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了。

  ??在宋軍的大隊人馬之中,出現了大量的一種式樣奇特的車輛,這種車前麵和一個側麵有厚實的木板,上麵行軍之時可以裝載物資,大一些的以騾馬牽引,小型的也可由兵卒拖拉,這種車子式樣以前不多見,不仔細琢磨的話,肯定以為這不過是未完工的一輛板車罷了。

  ??而高懷遠卻知道,此物將是他們克製敵軍騎兵的東西,不過眼下很少人知道它的實際用途。

  ??濟南府的彭義斌望眼欲穿,就在他幾乎又要覺得被朝廷愚弄的時候,有人來報,說濟南府以南出現了一支宋軍,人數大致在五千人左右。

  ??彭義斌先是一喜,接著便又是一陣失望,喜的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總算是將宋軍盼來了,失望的是宋軍隻來了五千人,對於圍困冀州城的三萬蒙古軍來說,實在是太少了一些,他幾次帶兵數萬,去解救冀州城,都被蒙古軍所敗,難不成宋軍有三頭六臂,能以一當十不成?

  ??但是好歹人家來了,他也不能失禮,他眼下腿上有傷,不利於行,隻能派出手下副將石崇貴代他出濟南府迎接這支宋軍,而他堅持著讓人用擔架將他抬到了濟南府南門等候宋軍的到來。

  ??趙府堂一路趕到濟南府,為後麵的大軍打前站,雖然兵馬不多,但是跪在護聖軍乃是高懷遠最嫡係的兵馬,其精銳程度乃是在宋軍之中首屈一指的,無論是裝備還是士氣,都超出彭義斌的義軍很多,當石崇貴領著三千義軍在濟南府城外十裏迎住了他們的時候,看罷了這支宋軍的情況之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現在明白了為何宋軍這次能一舉將李全剿滅了,因為這次他見到的宋軍實在是大大超乎了他的預料,隻見這支宋軍從遠處開來的時候,隊伍整齊劃一,旗幡招展,老遠就散發出一股悍然的殺氣,他們這些義軍也算是久經戰場之人,隻看了一眼,便能感覺到這支宋軍的強悍,如此軍容不但是他們軍中從來沒有見過的,即便是當年和金軍開戰,仆散安貞的花帽軍也未有如此陣容。

  ??假如軍隊僅僅是列隊的話,估計不少軍隊都能排列出很漂亮的陣型,但是唯有這種凜然的殺氣,卻隻有真正的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才能擁有,再看看這支宋軍,自從出現在他們眼前,到一直走到他們麵前,全軍上下一點雜音都聽不到,隻能聽到他們邁出腳步的時候,落地發出的整齊轟響。

  ??“駐!”隨著軍中一聲喝令,全軍隨即一起停了下來,隊伍卻一絲未亂,隨即一匹戰馬便從隊伍之中衝了出來,徑自直奔迎接他們的彭義斌軍前。

  ??“我乃大宋殿前司護聖軍統製李孝天,不知貴軍何人乃是主將,請出列答話!”來的這員宋將在石崇貴麵前十丈之地一拉馬韁,戰馬立即便停了下來。

  ??石崇貴不由得暗自讚許,將源兵魂,隻看看這個宋將的氣勢,就能看出這支宋軍的於眾不同之處,雖然這支宋軍隻有五千兵馬左右,但是給人產生的壓力卻遠超過幾萬義軍,石崇貴不由得開始相信,這支宋軍可能真的能解冀州之圍也說不定。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