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春色
作者:寒風拂劍      更新:2021-08-10 07:16      字數:8857
  第591章 春色

  ??高懷遠這會兒才注意到了秋桐,昨晚他隻顧著忙於書寫呈給趙昀的奏章,絲毫沒有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情,現在回想一下,才想起來,昨晚其實秋桐也一夜沒睡,一直在照顧他,於是心中暗自生出了一種愧疚的感覺,微微的歎了一口氣。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呀!他這麽長時間過來,當然也發現了秋桐的變化,柳兒曾經在他麵前多次提及讓他納秋桐入高家,哪怕是將正妻的位置讓給她也成,但是高懷遠念及柳兒為他受了那麽多苦,一次次的拒絕了柳兒的提議,這次柳兒鼓動秋桐隨他一起出征,其實他心中很清楚柳兒這是在暗中撮合他和秋桐的事情,肯定是想著他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男人,不可能幾個月都不想男女之事,讓秋桐留在他的身邊,就是想趁著這次他出征期間,成全了他和秋桐的事情。

  ??而他最終雖然無奈之下,接受了秋桐留在他軍中的這個事實,但是卻一直都嚴守著他們之間的男女之防,從未對秋桐流露出任何的情意,處處警惕自己,始終對秋桐敬而遠之,如此已經漸漸的習慣了秋桐在他身邊,但卻從來沒有非分之想過。

  ??但是這不代表他就完全感受不到秋桐的思想,這段時間一來,秋桐越來越收斂了脾氣,絕少再在沒人的時候出言刻薄的頂撞於他,而且變得越來越沉默,默默的照料著他的起居生活,不時秋桐會用一種深情的目光注視著他,這讓高懷遠有時候很不自在。

  ??這個時代其實有點錢或者權的男人,哪個不是都娶的有三妻四妾,對於秋桐的歸宿問題,高懷遠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有時候想想幹脆收了秋桐入房也就罷了,反正柳兒也支持他,而且這個時代的製度和道德觀念也允許他這麽做,加上他也看出了秋桐對他的情意,這麽做其實無甚不可。

  ??但是轉念一想,就又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他骨子裏麵還是現代人的思想,一夫一妻製的觀念早已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秋桐這個女孩子雖然也著實不錯,很附和他的口味,但是他總覺得這麽做,對不起柳兒,柳兒從小就照顧他,為他吃盡了苦頭,不管他是個傻子也好,還是個窮光蛋也好,始終都不離不棄的跟在他的身邊,默默的為他做事,支持著他,現如今他能有今天,可以說柳兒是功不可沒的。

  ??雖然柳兒不能生育,擔高懷遠覺得這也不是他另尋新歡的借口,女人的心思他其實很清楚,不管她多大方,都不可能希望自己的男人被另外的女人分享,他實在不忍讓柳兒傷心,覺得這麽做對柳兒實在不夠公平,她已經為他付出了所有,僅僅憑著這個理由,就另尋新歡,高懷遠覺得做不出來這種事情,所以他盡可能的回避秋桐對他的示愛。

  ??但是今天當他看到秋桐為他熬夜熬得有些紅腫的眼睛,卻又有點動搖了起來,秋桐現如今同樣也對他情根深種了,這一點他可以看得出來,他不敢說自己一定是這天底下最好的男人,但是他也知道,假若讓秋桐再去移情別戀,喜歡上別的男人的話,恐怕是難上加難,自己如此不念及秋桐的感受,難道就對秋桐公平嗎?

  ??畢竟秋桐年紀也不小了,放在後世的話,倒也還好說,但是放在這個時代,秋桐已經算是大齡女青年了,假如這麽拖下去的話,豈不等於耽誤了秋桐一生的幸福了嗎?

  ??高懷遠歎息了一聲之後,對秋桐報以歉意的微笑道:“看來師妹也是一夜未睡呀!真是辛苦你了!我剛才招呼你,是想要讓人去叫書吏過來,替我抄寫修改一下這份奏章,你也一夜未睡了,還是先去休息一下吧!”

  ??秋桐對高懷遠今天的表現有些詫異,這麽長時間以來,高懷遠很少在她麵前說話這麽溫柔過,聽罷了之後讓她覺得心中一暖,也很開心,覺得自己這一夜的辛苦總算是有所回報了,所以也就不覺得委屈了。

  ??“師兄也該休息一下了,李全現在已經被討滅了,淮東基本上已經平定,師兄用不著如此辛苦,也該適當的休息休息了!”秋桐看到高懷遠一夜之間寫出了厚厚一疊奏章,心知這樣的事情消耗的腦力,比上陣打仗還要辛苦,再看看高懷遠熬得通紅的雙眼,於是有些心疼的勸高懷遠道。

  ??高懷遠點頭道:“多謝師妹關心,我這是身在其中,不得不關心這些事情呀!說起來李全已經平定,但是這也隻是個開始,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時不我待呀!”

  ??高懷遠搖著頭便又把話題扯到了眼下的政務上。

  ??“飯要一口一口吃嘛!你這麽不顧身體,要是嫂子知道的話,定不會放心你的!連我也看著心疼!”秋桐接口道,不知不覺之中,便流露出了她對高懷遠的擔心。

  ??高懷遠聽罷之後望向秋桐,可是偏偏目光落在了秋桐的胸脯上,秋桐晚上在沒有外人的時候,會卸掉自己的男人妝,恢複成原來的麵目,而且她也習慣了高懷遠對她的無視,晚上沒人的時候便將衣服裏麵緊緊纏繞胸部的布條解開,讓胸口的雙丸放鬆一下透透氣,昨晚她瞌睡壞了,坐在外麵的椅子上不知不覺睡著了,一聽到高懷遠招呼她,趕緊便起身走入了房間。

  ??高懷遠可是幾個月沒有進過女色了,當看到秋桐胸口春光乍現的驚豔一幕之後,身體微微一震,鼻血差點噴薄而出,趕緊移開視線說道:“我就是這麽一種人,一旦忙起來,就忘了一切了!嗬嗬!以後我會注意的!一會兒我還要召集諸將議事,先出去洗漱一下,你也先去休息休息吧!”

  ??說罷之後逃也般的走出了書房,在院子裏麵深深的呼吸了一下新鮮的空氣,想要將剛才看到的那一幕給忘掉,可是驚鴻一瞥之下,那一幕卻深深的印入到了他的腦海之中,胸中一陣燥熱,搖搖頭心道,這麽下去可不是個辦法,秋桐現在越來越在他麵前表現出了女兒態,看來還是要盡早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他又不好提出來,畢竟秋桐並沒有直接說出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提出這件事,再說了,直接回絕一個女孩子的愛意,那是非常煞風景而且非常傷人的一件事,高懷遠還真有些不忍傷害秋桐!

  ??秋桐看著急吼吼跑出去的高懷遠,微微皺眉小聲嘟囔道:“真是個沒心沒肺的家夥,你難道真的看不出我對你的心意嗎?”

  ??說著她低頭去整理桌子上的高懷遠所寫的奏章,眼角的餘光忽然間看到了自己的胸口,當即微微驚呼了一聲,趕緊捂住了自己的領口,慌亂的把胸口的那抹春色給掩住,粉麵一下便被臊得通紅了起來。

  ??她一下就想明白了高懷遠為何急匆匆的逃出去了,這家夥定是看到了她胸口的這一幕春光了,一想到自己最隱秘的要害之處被高懷遠看到,秋桐就覺得心跳不停的加速了起來,這讓她可怎麽辦呀!假如這家夥不答應娶她的話,她還怎麽嫁人呀!

  ??不行!一定要嫁給這家夥,反正身體也快被這家夥看光了,不能白白便宜了這個家夥了!秋桐一邊收拾自己的衣服,一邊暗自咬牙切齒的下定決心。

  ??高懷遠簡單吃了一點東西之後,吩咐一個親信的書吏將他昨晚寫的奏章重新抄寫一遍,順便再幫著他修改一下措辭,省的一片白話文交給趙昀,讓趙昀這個知識分子恥笑他。

  ??秋桐早晨之後便沒有露麵,高懷遠腦海中又閃現出了秋桐胸口的春光乍現的那一幕,不覺間荷爾蒙有點加速分泌,趕緊將思想調整一下,落在當前的公事上麵,他估摸著秋桐可能也發現了她自己胸口的不雅,搞不好這會兒也正在害羞,不好意思出來見他,於是也不招呼她了,徑自帶了李若虎一起到了前堂。

  ??徐州城這幾天在高懷遠他們一眾的打理下,已經歸於平穩,該振撫的也振撫了,該處理的也處理了,並且臨時找了一些徐州城的讀書人,暫時負責處理一些地方政務,他和諸將基本上已經可以抽出身來,專心眼下的事情了。

  ??諸將習慣性的一早就來高懷遠的臨時帥府聽候吩咐,早早的便在前堂聚齊,正等候高懷遠的出來。

  ??“參見大帥!”眾人一看到高懷遠從後麵走出來,兩眼還充滿了血絲,就都猜出他又是一夜沒睡,心中不由得都十分敬佩,心道高懷遠雖然已經立下了大功,但是還一點也不懈怠,如此勤勉的做事,這種人眼下在南宋還真是不多見了,於是趕緊紛紛抱拳給高懷遠見禮。

  ??“免禮!都坐下說話吧!你們來的正好!華將軍,劉大勇那邊情況如何了?”高懷遠擺擺手在帥案之後坐下,眾將也都分列於兩側,在凳子上坐了下來。

  ??“啟稟大帥,劉大勇結束了鹽城之戰後,便立即率軍朝徐州趕過來了!眼下他們估計已經到了邳州,再有兩日估計可以到達!”華嶽這次出兵其實充當的是高懷遠的副手,許多事情高懷遠都讓華嶽代他去做了。

  ??“還是有點慢了點!不過這也算是不錯了!前兩天下雨,估計路上不再好走,待到他到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動身了!

  ??周俊,付大全何時領兵趕到徐州?你可已經有消息了嗎?”高懷遠一邊點頭,一邊轉頭對周俊問道。

  ??周俊趕緊起身答道:“啟稟大帥,付大全已經領兵出沭陽,朝這邊急趕,估計今天晚上可能會趕到這裏!”

  ??高懷遠這就放心了,點點頭道:“可以,你盡快帶你的人接管徐州城,這裏地勢重要,要嚴防金軍不甘心,趁著我們出兵之際,攻打這裏,你要多留心一點,多多增派斥候,在碭山一線監視金軍的活動,多派一些細作,去應天府查探金國的動向,做到提前有所準備才行!徐州城你留下五千精兵,再在降兵之中招兩千精壯之士,補充一下兵力,你以後就暫時駐守徐州城,不要大意了!同時還要監督降兵們,盡快疏通運河,至於糧食的問題,我已經寫好了奏章,奏請當今聖上調撥糧食朝這邊發運,確保今年秋收之前,你們這裏不會有糧食的短缺!”

  ??周俊趕緊點頭答應,躬身接令之後退回列中坐下,現在他也當自己是宋軍中的一員,一起來聽高懷遠的吩咐。

  ??“眼下我們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假如糧草再不能運至這裏的話,恐怕就要耽誤我們的出兵行程了,華將軍你派人再去催一下,讓糧草盡快轉運過來,假若耽擱了本帥的大事的話,糧草官自己就提著頭來見我好了!”高懷遠接著對華嶽說道。

  ??華嶽再次起身答應了下來,高懷遠曆來做事要求令行禁止雷厲風行,他在徐州一破,就派人去楚州和揚州以及鎮江府督辦糧草,為出兵冀州做好準備,現在離他最後要求的期限還有三天,他不許有任何人耽擱了他的出兵大計。

  ??“趙府堂聽令!”高懷遠接著點到了趙府堂的名字。

  ??趙府堂趕緊起身道:“末將在!”

  ??“徐州城已經打下七天了,估計著軍中將士也該休息的差不多了,你今天就將手頭的防務給周將軍交接一下,明天一早,你先帶五千先鋒,先行趕往濟南府,和彭義斌軍接洽一下,我隨後便帶大軍趕往濟南!”高懷遠隨即對趙府堂下令道。

  ??趙府堂微微一愣,不是他不願意接令,現在打仗他不怕,怕的是現在李全已經討平了,其實高懷遠這次出兵也就達到了目的,如此繼續北上的話,怕朝廷那邊有人不樂意,背後說高懷遠儹越,那麽對於他們這些將領來說,就不是好事了,現在武將們被文官壓製時間長了,不由得就有點害怕文官會動不動說三道四。

  ??看到趙府堂愣神,高懷遠便知道他在想什麽,而且其它宋軍將領也都有點吃驚,於是笑道:“難不成你趙府堂不敢北上去碰碰蒙古軍嗎?”

  ??趙府堂一聽這個,就不幹了,馬上叫道:“大帥誤會了,我姓趙的是什麽人,大帥最清楚,上陣殺敵豈會害怕,不就是蒙古軍嗎?末將豈會害怕他們!末將得令便是!明日定會立即出發!”

  ??高懷遠點點頭表示滿意,華嶽提醒他道:“大帥,現如今李全新滅,我們繼續發兵北上,是否要等到官家同意之後再發兵呢?要不然的話……”

  ??高懷遠馬上截斷了華嶽的話頭,搖頭道:“拖不得了,此事自有本官擔當,蒙古軍已經南下很長時間了,包圍冀州城已經多月,假如冀州一失,蒙古人便可以直逼京東腹地,德州也就危險了!

  ??以彭義斌和**的戰力,恐怕難以阻擋蒙古大軍長驅直入,而我們此次北伐並非隻為了討滅李全,控製整個京東乃是此次我們北上的最終目的,豈容蒙古人此時染指京東,故此時不我待,將在外君明有所不受,不能再等下去了!

  ??我已經寫好奏章,對聖上闡明了此次北上的目的,料想聖上能體諒我等苦心,應該不會阻攔我們北上抗擊蒙古軍的,此事自有我來擔當,假如有事的話,責任在我,不在你等身上!

  ??不管這次朝廷如何決定,都不能動搖我北上的決心,三天之後,劉大勇和軍糧一到,我們便立即開拔,此次北上我們不是攻打城池,隨軍器械便少了許多,我們必須在十天之內,趕到濟南,和彭義斌合兵一處,解冀州之圍!”

  ??大堂中諸將立即轟然應命,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打算和蒙古軍去一較高下,經過數月時間和李全軍的鏖戰之後,這些將領們現在各個都信心倍增,而且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眼下他們各自都積累了不少的戰功,如此再去冀州和蒙古人幹一場,見識見識蒙古人到底有何厲害,到時候得勝回師的時候,估計賞賜絕對是少不了的!

  ??第二天一早,趙府堂便點齊了殿前司護聖軍五千兵馬,拜別了高懷遠等人,率軍出了徐州,一路朝著濟南府方向趕去。

  ??這次出兵之前,高懷遠已經提前和身在濟南府養傷的彭義斌進行了聯絡,彭義斌這幾個月仗打的很苦,在蒙古軍包圍冀州城之後,他數次發兵想要解冀州之圍,但是最終在孛魯的反擊之下,都功虧一簣,連他也身負重傷,險些在冀州城南丟了性命。

  ??現在他的軍中士氣低落,已經開始出現了逃兵的現象,而且損兵折將之下,兵力已經出現了不足,而他的盟友**也自顧不暇,無力出兵解冀州之圍,飛虎軍更是在幫著宋軍對付李全,彭義斌現在有些孤木難支了。

  ??彭義斌現在可以說急需援助,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器械,都需要有人幫忙,而朝廷的兵馬這次出奇的爭氣,居然三個多月時間便討滅了李全,現如今居然主動提出要派兵來援,這讓彭義斌大為驚詫,不由得大喜過望了起來。

  ??彭義斌這個人是個忠義之人,雖然他生於金國轄地之中,但是他的祖上卻一直都當自己是宋人,彭義斌自幼便受祖上教導,盼望著有朝一日宋軍能重新奪回京東乃至整個中原,後來劉二祖在京東起事,他便立即糾集了幾百鄉鄰,投入劉二祖手下反金。

  ??後來劉二祖兵敗身死之後,他又從郝定繼續抗金,郝定建立了天齊政權,改元順天,但是郝定後來也被仆散安貞擊敗,被俘身亡,他無奈之下,領兵投奔了李全。

  ??本來他還是很佩服李全的,跟著李全南征北戰打了不少的勝仗,但是後來他發現李全這個人狼子野心,倒行逆施,悍然發動楚州兵變,逐朝廷官員,殺朝廷命官,還傳令他跟著一起做反,彭義斌不從,這才領兵聯係了周邊不少紅襖軍叛離了李全。

  ??其實彭義斌很願意朝廷強勢一些,收複京東一帶,怎奈以前史彌遠當權,處處采取避讓的政策,以至於眼看著京東已經不受金國控製了,卻還沒有能收複京東,著實讓彭義斌感到失望。

  ??而現如今朝廷發生了大變,史彌遠一黨居然被當今官家發動兵變,一舉幹掉,當即便換了一番氣象,不到幾個月時間,便發兵討剿李全,看來這次朝廷是改換了作風,要徹底將京東收回控製權了。

  ??所以彭義斌在病榻上很高興,當即派人快馬給高懷遠回複消息,請高懷遠速速率軍北上增援於他,盡快解冀州城之圍。

  ??不過彭義斌身邊有人勸告彭義斌,說這次朝廷發兵討剿李全,別趁機來這裏,再奪了彭義斌的兵權了,勸彭義斌最好隻接受朝廷的糧秣、器甲的支援,自己解決北邊的事情。

  ??但是這個勸告之人當即便被彭義斌給趕了出去,彭義斌大罵道:“我等乃是大宋子民,雖然是憑借咱們自己,打下了這份田地,但是這兩年來,朝廷也算是待我不薄,多次調撥糧餉,援助我軍!

  ??再說京東本乃是大宋舊土,現如今朝廷發大軍來助我等,救冀州弟兄於危難之中,我豈有拒絕之理?好歹現在我也乃是朝廷所授命官,豈有不聽朝廷之理?

  ??我彭義斌豈是李全之輩,隻想著自己坐大?你當我是什麽人?給我立即退下,再敢多言,看我不立即將你綁了送交朝廷處置!來人,將他給我趕出去!”

  ??結果勸告彭義斌的人落了一個灰頭土臉,被趕出了彭義斌的住處,其餘人等一看,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畢竟眼下他們情況不妙,朝廷派兵來援他們,也是好事,李全現在都被朝廷打得落花流水了,他們也當初叛離李全,不正是因為李全這個人太過囂張了嗎?

  ??假如宋軍過來之後,要收編他們的話,他們也認了,畢竟現在他們還是義軍,算是草頭將軍,假如朝廷收編了他們的話,他們好歹也都是正兒八經的命官了!以後也不會吃了上頓沒下頓了,月月還有餉錢拿,比起現在起碼日子好過一些!

  ??所以彭義斌軍中上下,對於宋軍來濟南,也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都期盼著朝廷速速派兵過來支援他們。

  ??再說汴梁城中的金主完顏守緒,當他看罷了歸德府鎮守赤魯都的奏折之後,憤然將奏折摔在了龍案上麵,怒道:“南朝欺我太甚,朕自從登基一來,一直想要交好他們,現如今他們卻又奪我徐州,實在是不可理喻!徐州乃是我大金屬地,陸付同已經歸順我朝,可宋軍還是攻占了徐州,實在是欺人太甚了!我豈能容他們如此得寸進尺!來人,傳旨告訴赤魯都,讓他集結兵馬,速速將徐州給我奪還回來!假如再這麽下去的話,他們恐怕就要打到我們眼皮底下了!”

  ??聽罷了完顏守緒聖旨之後,有大臣趕緊便出言勸誡道:“陛下息怒,此事事關重大,陛下還需從長計議,現如今蒙古軍尚在猛攻西夏國,對我朝威脅日緊,我朝重兵皆移師西北,現在國中兵力已經不足,雖然南朝欺人太甚不假,但是現在實不易再和南朝冒然再起刀兵,此次微臣聽聞,南朝官軍勢盛,短短數月便將李全剿滅,而陸付同乃是李全舊部,宋軍攻打於他,也情有可原!

  ??假若陛下震怒之下,發兵攻打徐州的話,難保不會引來南朝調集大軍北上,到時候豈不正中鐵木真的下懷?而現如今微臣還聽聞蒙古大軍在孛魯率領之下,正在攻打紅襖賊的冀州城,意圖染指京東一帶,而宋軍一旦解決了李全之後,說不定會北上救援彭賊,也正好牽製了蒙古大軍,使宋蒙交惡。

  ??故此徐州之失事小,抗擊蒙古大軍事大,還望陛下能收回成命,莫要此時再生事端!以至於激怒南朝,使我們又陷入腹背受敵之中!”

  ??假如曆史上說完顏守緒是個亡國之君的話,恐怕是有失偏頗了,要說金國的滅亡,真正的罪魁禍首,恐怕是要算到前幾任的皇帝身上,特別是金宣宗完顏珣,才是真正的亡國之君,而完顏守緒這個人還可以說是個明君,而且是頗有能力的哪一種明君,隻可惜的是他出聲和上台太晚了一些,以至於在他登基之後,接手的確實一個超級爛的大爛攤子,金國在前幾任皇帝的折騰下,已經可以說是積重難返,讓完顏守緒背了個黑鍋罷了。

  ??完顏守緒剛才失態那是因為震怒所致,當聽罷了手下大臣的勸誡之後,他當即便冷靜了下來,他也是個明白人,現在當然清楚不能和南宋交惡,惹毛了南宋,現在的南宋當家的那位也是新上台不久的年輕皇帝,從他登基短短兩年時間,便將朝中掌控大權的史彌遠一黨誅除這件事上看,這個南宋掌權的皇帝就不是個安分人,假若現在他發兵攻打徐州的話,保不定真的會惹的那個南宋皇帝勃然大怒,調集大軍來攻金國,要是這樣的話,那麽金國也就徹底完蛋了,在宋蒙夾擊之下,他怎麽也不可能扛得住兩強夾擊,大金國覆滅也就在眼前了。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完顏守緒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幸好是大臣出言相勸,要不然的話,他一衝動派兵去攻打徐州的話,這次可能就惹出大麻煩了,所以完顏守緒趕緊便收回了成命,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眼看著徐州被大宋奪去了。

  ??不過這個虧吃雖然是吃了,但是也不能徹底白吃才行,完顏守緒於是派出一個大臣當使臣,出使南宋,要求麵見南宋皇帝趙昀,走一下禮數,權充大方一點,將徐州讓給南宋,盡可能的向南宋示好,最好能拖著南宋幫他抵禦蒙古大軍。

  ??其實完顏守緒恐怕是大金國最明白的人了,他這麽多年以來,已經深知鐵木真的殘忍,從鐵木真成為大汗之後,這麽多年一來,南征北戰滅了數十個國家,所過之處幾乎是赤地千裏,殺的人有多少已經不能計數了,假如讓鐵木真滅了大金國之後,以鐵木真的貪婪,絕不會放過肥羊一般的南宋的,金國一滅,也就該輪到南宋倒黴了,唇亡齒寒的這個道理他很想讓南宋朝廷明白,這個時候唯有他們聯合起來,才有一線可能抵禦住蒙古大軍南侵,否則的話,大家恐怕遲早都要一起玩兒完。

  ??完顏守緒連連叮囑了使臣不少話,讓時辰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見一麵南宋皇帝,爭取和南宋朝廷達成和解,千萬莫要讓南宋趁著他們落魄的機會,再在他們背後插一刀了。

  ??而使臣答應了之後,便帶上了扈從,一路出了汴梁城,朝著臨安方向走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