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人才哪裏來(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5      字數:2942
  第356章 人才哪裏來(2)

  ??劉鼎搖搖頭說道:“其實不需要那麽厲害的,不太懂軍事的也可以啊!”

  ??李怡禾無奈的說道:“那隻有希望佴泰大人多多擔待了。”

  ??劉鼎歎息著說道:“佴泰已經很累了。”

  ??因為感覺到自己明顯力不從心,無法及時處理這麽多繁瑣複雜的政務,佴泰已經多次寫信給劉鼎,隱諱的表示,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劉鼎另擇賢能,統籌鷹揚軍的全部內政,他自己則專心做舒州刺史,將舒州和蘄州兩個地方管理好,為鷹揚軍輸送更多的戰爭資源。

  ??但是他的要求被屢屢拒絕。

  ??不是劉鼎不想答應他,其實劉鼎也知道佴泰的確是油盡燈枯了,繼續下去極有可能將他累壞。可是他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可以全麵替代佴泰的人,隻好無情的讓佴泰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幹著。他在槐樹周圍踱步的同時,將身邊的內政人才全部梳理了一遍,始終還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崔碣和王承顏固然是清官,工作也非常的賣力,但是他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在節度使的位置上,他們從來沒有擔任過朝廷官員,在大局觀方麵,還差那麽一點點,興許鍛煉幾年會更好。郭禹也是有能力的,在朝廷方麵也擔任過官職,熟悉整體的情況,但是他投入鷹揚軍的時間太短了,暫時還不能完全了解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不放心,當然不能立刻提拔。

  ??崔綰、張鐸等人,都是從鎮海軍投過來的,能力有限,擔任刺史一級是沒有問題,更上一級,似乎就有些勉強了。史光璧和高鬱就更加不用說了,他們是鷹揚軍裏麵最年輕的一批人,因為是來自淮西軍,情況特殊,所以他們還需要繼續等待一段時間,等待鷹揚軍全軍上下都接受他們。

  ??盧觀影的忠誠絕對沒有問題,隻是他太年輕了,太容易衝動。年輕人有幹勁,絕對是好事,但是衝動卻要不得,尤其是位置越高,職責越重,衝動帶來的後果就越是嚴重。如果他在節度副使位置上衝動,後果就很嚴重了。盧觀影也有自知之明,暫時是絕對不敢染指這個燙手的熱山芋的。事實上,他目前擔任的常州刺史,就足夠他施展渾身解數了。想要更好的配合劉鼎工作,他還是積累更多的經驗。

  ??說到底,這也是劉鼎的不足之處。要是他本身的內政處理能力強,這個問題是不用這個煩惱的。但是老天沒有完美的人,他在軍事上耀武揚威的同時,就要承受內政方麵的缺陷。同樣的,在戰場上,他能很快的判斷哪個人有沒有軍事才華,可是在內政上,卻沒有這樣的自信。

  ??除了劉鼎自身的能力缺陷之外,鷹揚軍到現在其實也沒有一個完善的行政機構,也是個很大的問題。現在鷹揚軍的基本現狀是,幾個節度使在各自行事,然後根據劉鼎的意思相互進行協調。相互之間的自發的緊密團結,暫時是沒有的。這幾大節度使包括山南東道節度使郭禹、鄂嶽節度使崔碣、鷹揚軍節度副使佴泰、鎮海軍節度使裴易靖、宣歙觀察使張曦均。由於各地的情況不同,個人的水平不同,這中間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偏差,導致各地的發展水平,和他們的能力直接掛鉤,

  ??二十世紀最寶貴的是什麽?

  ??是人才。

  ??這句話用在唐末也是非常合適的,甚至要比二十世紀更加的合適。

  ??在二十世紀,沒有優秀人才的企業,大不了破產,老板淪為乞丐,可是在這個年頭,節度使要是沒有優秀的人才,結果卻是要付出人命的。多少節度使就是因為沒有招收到優秀的人才,又或者是擁有優秀的人才,但是卻沒有好好的發揮其才能,最終成為曆史塵埃的?別的不說,單說一個小小的荊南,在短短的四五年時間裏,就換了多少任的節度使了?每一個新的節度使誕生,都意味著上一個節度使到閻羅王麵前報到去了,怎麽能叫人不緊張?

  ??又比如宣武軍,一個謝瞳,一個敬翔,就足以讓朱溫在如此險惡的中原地區崛起,否則,就算宣武軍的軍事將領再多,沒有糧食和武器裝備的支撐,他們也隻能是流盡最後一滴血。還有那個叫做張全義的人,搞內政的確是一把好手,河陽節度使這麽個小地方,愣是讓他發展成了小洛陽。相比洛陽的一片焦土,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相反的,在淮西軍裏麵,始終沒有這樣的傑出內政人才出現,於是淮西軍命不久矣。又比如李克用,雖然黑鴉軍橫衝直闖,天下無敵,可是境內的內政卻是一塌糊塗,民眾能填飽肚子已經是勉強不錯了。河東軍不是沒有內政人才,李克用的弟弟李克修就是傑出的一個,可是李克用卻猜忌不能用,他白白統治了富饒的河東地區,但是經常要為糧草發愁,也算是一大奇觀了。

  ??艾飛雨和李怡禾一直在琢磨著,如何將鷹揚軍的管理機構,調整到最佳的狀態,卻遲遲沒有成功。鷹揚軍控製的地盤很大,但是劉鼎真實的官銜,卻隻有一個鷹揚軍節度使。他以一個節度使的頭銜,管轄著四個節度使,也算是絕無僅有的了。這也意味著,這是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給鷹揚軍的層級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

  ??劉鼎在鄂州呆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是潛心研究這些問題去了。

  ??最終,經過兩個月的商議,經過劉鼎、艾飛雨、李怡禾、張鐸、崔綰、史光璧、高鬱等人的仔細研究,鷹揚軍頒布了一係列新的製度。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將鷹揚軍節度使升格為大節度使,以便管轄其餘幾個節度使。同時,舒州、黃州等地改稱雷池節度使,以便和之前的鷹揚軍節度使區別。

  ??這樣一來,鷹揚軍節度使下轄山南東道、鄂嶽、雷池、宣歙、鎮海等五個節度使,暫時理順了中間的架構,鷹揚軍節度使也正式從具體的內政事務中脫身出來,處理整體的政策性問題。考慮到來往信息的便捷,劉鼎將鷹揚軍大節度的大本營設置在鄂州。其實,這個位置並不固定,經常隨著劉鼎的東奔西走而變化,除非是等到崔瀣從長安拐賣人口圓滿成功。

  ??想到這一點,劉鼎的心思不由得飛到了興元府。

  ??不知道崔瀣和覃睿兩個,現在怎麽樣了呢?崔瀣的人口拐賣,到底有沒有成功的機會呢?

  ??事實上,現在的覃睿和崔瀣兩個,暫時狀況還算良好。

  ??因為楊複恭的阻撓,覃睿和崔瀣來到興元府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官員去迎接他們,隻有兩個禮部的小吏,安排兩人的食宿。覃睿被暫時冷落,安置在興元府的驛站,這裏非常的荒涼,空無人員,平常隻能見到幾個驛站的臨時官員。興元府本來是非常困頓的,嚴重缺乏物資,驛站一早就關閉了,幸好鷹揚軍送來了物資,驛站才得以重新開張,隻是上麵的蜘蛛網都還沒有來得及清掃呢。

  ??和覃睿的被冷落待遇相比,崔瀣的待遇稍微好了一點,他被安排在臨時驛站居住,而不是原來的驛站。什麽叫臨時驛站?就是在行宮的旁邊隨便找個房子,將崔瀣安頓下來。當然,他倆的到來,興元府還是有反應的,事實上,他們的到來,讓興元府都顯得非常忙碌,到處都是神策軍在調動,似乎在醞釀著刀光劍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