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苦中作樂(3)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2      字數:3112
  第158章 苦中作樂(3)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戰國時期,足球是城市下層人民喜愛的娛樂活動,到了西漢初年,足球也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桓寬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鬥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觀看蹴鞠運動。《漢書》記載,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以鬥雞、蹴鞠比賽為內容的“雞鞠之會”,寵臣董賢的家中還專門養了會踢球的“鞠客”(類似於今天的球星)。可見,在西漢時期,足球活動的社會麵更為擴大了。

  ??由於蹴鞠運動的興盛,漢代還出現了研究這項運動的專著,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班固在寫《漢書藝文誌》時,把《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屬於軍事訓練的兵技巧類,可惜後來失傳了。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因足球而名垂史冊的人,不過他的經曆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於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球製作技術也有所改進。唐代在製球工藝上有兩大改進:一是把用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二是把球殼內塞毛發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個發明。

  ??唐代的球體輕了,可以踢高。球門就設在兩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稱為“絡網為門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漢代是直接對抗分隊比賽,“僻脫承便,蓋象兵戍”。雙方隊員身體接觸就象打仗一樣。唐代分隊比賽,已不是直接對抗,而是中間隔著球門,雙方各在一側,以射門“數多者勝”。從足球技術來說,是一種發展:而間接對抗,從體力訓練來說,卻是足球運動的一個退步。

  ??由於球體輕了,又無激烈的奔跑和爭奪,唐代開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門的,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稱為“白打”。唐代詩人王建有一首《宮詞》說在寒食節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為樂。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當時球門是“樹兩修竹,絡網於上,以門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唐代不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術還很高超。

  ??不僅皇帝宮中有這樣的習俗活動,民間也有。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說,“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可見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也說明了踢球習俗的普遍。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詩人陸遊在《春晚感亭》詩中描寫過這個情景:“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又《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詩句。

  ??有比賽就有球星。當時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麽人呢?他們可不是什麽專業的蹴鞠選手,而是街邊隨處可見的惡少年,俗稱的流氓小混混。唐代的各個皇帝,都非常喜歡蹴鞠運動,後宮嬪妃們也相當喜歡,隻有楊貴妃是例外,因為她體形比較豐腴,跑動的時候容易出汗,但是楊貴妃很喜歡看別人進行蹴鞠遊戲,身邊的宮女們也多半是蹴鞠高手。

  ??越是荒謬的皇帝,對蹴鞠就越是沉迷,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個“勤政樓”去居高臨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這場景可真夠諷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氣重了不少。當然,也不隻是他一個人如此,等到幾代之後的唐僖宗,自己就變成了一個惡少年,親自蹴鞠鬥雞,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溫逼迫著從長安搬遷到洛陽的路上,六軍都跑光了,隻剩下一批神策軍或者惡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著他,可見感情深厚。

  ??中唐以後的軍隊當中,本來就有不少是惡少年,平日間就在街上蹴鞠鬥雞賭博的。舒州保信軍裏麵,也有不少這樣的惡少年,他們原本都是舒州當地的流氓小混混,隻是為了出人頭地,榮華富貴才參加軍隊的,現在重新操回老本行,自然是個個興奮異常,對城外的圍困也就不怎麽在意了。

  ??在正常訓練和作息之餘,能夠參與蹴鞠運動,又或者是觀看蹴鞠運動,對士兵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的鼓舞。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劉鼎還煞有其事的按照現代的足夠比賽,設定了比賽規程,鼓勵大家積極參加蹴鞠運動。最後獲得勝利的三支隊伍,都可以獲得豐厚的獎賞。劉鼎甚至許諾,獲勝的三支隊伍,將會得到他親自頒發的一個獎杯:一個精美的瓷器上麵,刻印著所有隊員的名字。

  ??劉鼎甚至還悄悄的讓人在城內開下盤口,進行最原始的賭球活動,那些不能親自參與蹴鞠比賽的士兵,於是又有了新的樂趣。桐城內一個女人都沒有,**成了奢望,於是賭博橫行,賭球比賭博顯然要有趣得多,於是很多人都將自己的薪金拿出來,參與賭球活動。在短短的兩三天時間裏,劉鼎就回收了超過兩千貫的資金,這些資金很快又成為比賽的獎勵,於是大家的心思,都集中到了蹴鞠比賽上。當然,這裏麵的內幕,是極少人知道的,在外人的麵前,劉鼎絕對是童叟無欺。

  ??一時間,被圍困的桐城內部,喝彩聲此起彼伏,賭球運動也是如火如荼,城外的淮西軍偶爾聽到,還以為城內發生了動亂,都眼巴巴的等著看桐城的好戲,甚至連顏覺酈都走到大營的外麵觀看,等待劉鼎的人頭被扔出來。但是很可惜,當喝彩聲消失了以後,一切又恢複了正常,桐城還是桐城,還是可以讓他砰的頭破血流的桐城。

  ??被劉鼎修改過之後的蹴鞠運動,對抗更加的激烈,團隊之間的協作也更加的緊密,賭球能夠贏得的獎勵也越來越豐厚,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賭球之人,那些不喜歡嫖賭的士兵,也漸漸的被激烈的賭球運動所吸引,使得這項運動慢慢的發展成一項產業,在以後的保信軍裏麵慢慢的發展壯大。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蹴鞠畢竟需要比較大的場地,而且比賽時間也長,同時能夠參與的人不多,大多數人都隻能看熱鬧,無法達到讓每個人都鍛煉身體的目的,為了讓更多的人都能夠親自參與,另外一項體育運動很快興起,那就是角力。

  ??角力其實就是摔跤,比賽隻需要不大的場地,甚至不需要正式的場地,人人可以參與。和蹴鞠相比,角力顯然更加軍事化,尤其是在混戰的時候,角力的技術也經常用到,熟悉角力的技術,在戰場上可以給自己增加幾分保命的措施。而且角力的對抗,遠遠要比蹴鞠激烈,也有利於鍛煉戰士們的勇氣和毅力。

  ??為此,劉鼎專門修改了比賽規則,其實那時候也沒有什麽具體的規則,除了不能往要害的地方招呼之外,別的什麽都不限製。這一點,已經有點像兩個人打架了,隻是不能生死相搏而已。在這些問題上,劉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設計一個合理的比賽規程,這些自然有盧觀影來完善,他顯然要比劉鼎更加積極於製定各項詳細的規則,仿佛這些已經成為了他的哀嚎。當然,如同蹴鞠運動一樣,角力比賽也少不了博彩業的身影。不喜歡賭球的人,可以去賭角力,不喜歡角力的,可以去賭拳擊或者是自由散打。

  ??反正劉鼎隻需要提個大概的意思,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有盧觀影聰明的小腦袋搞定,於是拳擊和自由散打也紛紛登場。劉鼎的基本的原則就是更加激烈,同時更加直接,更加有利於士兵的勇氣和意誌培養,溫柔斯文在角力比賽中是沒有市場的,尤其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分分鍾都要見血,沒有勇氣的人,是無法站到擂台上麵去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