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苦中作樂(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1-08-10 03:02      字數:2827
  第158章 苦中作樂(2)

  ??火冒三丈的顏覺酈立刻下令,嚴禁談論三聲巨響和地道坍陷的話題,結果反而弄得士兵們心底下更加狐疑,無形中對桐城竟然有了一些恐懼感。桐城的城牆會突然拔高兩丈,又有雷神的幫助,他們怎麽個攻打法?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在身上佩戴鬼畫符,以化解來自桐城的危險。

  ??桐城既然不能強攻,又不能挖地道,顏覺酈決定采取圍困的辦法。這對於士氣有點低沉的淮西軍來說,算是比較好的選擇。依靠兵力上的優勢,淮西軍可以將桐城團團的圍困起來,切斷桐城和外麵的聯係,等桐城內的守軍士氣低落,乃至逐漸崩潰以後,才發動雷鳴般的攻擊。到那個時候,成功的幾率比較大。

  ??經過一天的部署,顏覺酈指揮淮西軍將桐城全部包圍起來,在南門、西門和北門都安排了大量的兵力。在西門發現了保信軍挖掘的壕溝以後,顏覺酈下令在其餘的三個門外挖掘同樣的壕溝,不給桐城保信軍出來反擊的機會。一切準備就緒以後,顏覺酈躊躇滿誌的認為,隻要圍上兩三個月,桐城內的抵抗意誌肯定會消失的,到那個時候,桐城就會像熟透的桃子,乖乖的落在他的手中。

  ??在調遣軍隊長時間圍困桐城的同時,顏覺酈還派遣軍隊進攻皖口城和懷寧,斷絕他們對桐城的增援。盧瑭和張佶自然承擔了這兩個“重任”,顏覺酈要他們率領左路軍和右路軍,分別攻略皖口城和懷寧。結果,從這兩個方麵反饋回來的消息,都不是非常樂觀,他們在這兩個地方都遭遇了極大的阻力。

  ??盧瑭率領的淮西軍,在向皖口城前進的路上,就遭受了不明軍隊的襲擊,損失了三百多人,隨後,在進攻皖口城的時候,又遇到了激烈的抵抗,戰鬥持續了三四天的時間,誰也不知道皖口城哪裏來的軍隊,而且是超過千人的軍隊,結果大意之下,盧瑭指揮的淮西軍左路軍損失了一千五百多人。本來盧瑭的部隊,在桐城下麵已經受到了重創,士氣普遍比較低迷,本來希望通過洗掠皖口城來提升士氣,結果遇到堅強的抵抗之後,士氣下降的更厲害。

  ??根據情報顯示,在皖口城激烈反抗淮西軍的,乃是勇字營的官兵,帶兵之人,正是楊璧鱗。勇字營離開了桐城之後,在皖口城進行自我整頓,以楊璧鱗、楊佛午和楊鷺颯等“三楊”為首的軍官,和忠於貝然清的軍官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辯,最終大家和平分手,分道揚鑣。有部分和貝然清關係密切的士兵選擇投奔廬州,投奔貝禮翊的麾下,但是他們隻帶走了不到兩百人,其餘的勇字營官兵,都願意留在舒州,因為大部分的官兵都覺得,舒州要比廬州更加的安全,起碼舒州的霸主劉鼎表現的要比林度和貝禮翊都更加的強勢,讓他們看到了強者的風采。

  ??最後,勇字營剩下的士兵,大約有六百人左右,本來貝然清強迫他們投降淮西軍,已經是莫大的恥辱,他們帶著這股深深的仇恨,本來就打算殺入桐城去,和罡字營、忠字營的同伴們一起戰鬥,但是他們還沒有出動,盧瑭率領的淮西軍就到來了,於是,楊璧鱗帶著勇字營的官兵,首先襲擊了盧瑭的部隊,跟著又將皖口城的幫會都組織起來,共同對抗淮西軍。皖口城是三不管的地區,匯集了非常多的流亡強盜,這些人的戰鬥力不在正規軍之下,楊璧鱗將他們組織起來以後,皖口城的守軍頓時增加到差不多一千六百人。盧瑭在他們的麵前,自然討不了好去,連續的拉鋸戰過後,盧瑭不得不選擇撤退。

  ??同樣,在進軍懷寧城的時候,淮西軍也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韋國勇坐鎮懷寧,重新募集了上千名的壯丁,準備了強****箭。舒州的百姓聽說淮西軍又來了,都顯得非常的憤怒,他們在佴泰和諸葛斌的動員下,組織了數千名的民夫幫助守城。林詩梓也出現在了懷寧城的城牆上,視察部隊,鼓勵大家勇敢戰鬥。懷寧的城牆經過半年的加固,高度已經超過了六丈,部分城牆甚至超過了七丈,又有了這麽多的壯丁,可謂是固若金湯。

  ??張佶率領的淮西軍,背後不遠就是桐城,他擔心劉鼎會突然放棄桐城,從背後殺出,前後夾擊他,到時候,立功的人是顏覺酈,被消滅的卻是他張佶。這種買賣做不來,所以張佶極力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即使在進攻懷寧的時候,也時刻提防桐城的劉鼎。連續進攻了兩三天之後,淮西軍沒有能夠攻占懷寧,他不敢繼續逗留,於是在懷寧周圍搜刮了一番,就悄悄的撤走了。

  ??因為要圍困桐城,顏覺酈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兵力來攻打皖口城和懷寧城,雖然對盧瑭和張佶的行為都不滿意,但是也隻能暫時容忍,下令張佶和盧瑭兩人的部隊也參與了圍攻,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將桐城的包圍圈構織的更加的嚴密。

  ??從光啟元年閏三月的下旬開始,桐城的戰鬥就進入了圍困狀態,劉鼎和三千人左右的保信軍被圍困在桐城,但是和外界的聯係並沒有完全隔絕,悄悄在天空來往的信鴿,溝通了他和韋國勇、董瀾之間的聯係。韋國勇帶領懷寧城的軍隊,時不時的對桐城西門的淮西軍發動襲擊,讓他們無法安心的圍困桐城。同時,在顏覺酈察覺不到的地方,舒州水軍開始悄悄的集結到楊葉洲,龍歌和馬躍率領的龍戰士,都加強了登陸戰的臨時訓練。

  ??在桐城裏麵,劉鼎隨即對淮西軍的圍困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應。在被圍困的日子裏,總要做點什麽,才能避免士兵的精神過分集中在敵人的圍困上,減輕被圍困的壓力。對於守城的一方來說,保持士兵的士氣和活力,乃是頭等大事,否則,士氣的慢慢衰退,將會導致戰鬥力嚴重削弱。在劉鼎的倡議下,桐城內的保信軍官兵,組織了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以維持較高的士氣和活力。

  ??蹴鞠似乎是大多數士兵的選擇,城內的士兵組織了多支的蹴鞠隊,沒有戰鬥任務的時候,就展開各種各樣的比賽。蹴鞠其實就是現代足球的雛形。《史記》和《戰國策》最早記錄了足球運動的情況。《史記》和《戰國策》記載都表明,在當時的齊國故都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成熟的遊樂方式,而且在民間廣為盛行。齊宣王於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斷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曆史時期,在齊國故都臨淄城足球活動就已廣泛開展。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民間盛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

  ??秦統一六國後,蹴鞠運動一度沉寂。西漢建立後,又複興盛。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西京雜記》上就記載: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把父親劉太公接到長安城的未央宮養老,吃穿用度極盡豪華,終日看歌舞伎樂。但他卻並不滿意,終日悶悶不樂。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殺牛之輩,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離不開鬥雞、蹴鞠。於是,劉邦就下了一道聖旨,在長安城東百裏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住到新城,劉太公和劉溫也遷住到那裏,又開始“鬥雞、蹴鞠為歡”,這才心滿意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