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河東司馬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1-08-10 02:33      字數:4041
  劉邦心存畏懼。

  ??這是接連戰敗的後遺症,如果不能逆轉取勝一次,漢軍上下將再提不起讀力與秦軍決戰的勇氣,對於這一點,不止是灌嬰,就是周勃等漢將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誰提誰就是去送死。

  ??曹參的首級不久前才剛剛從秦軍處贖回,隻要一想到慘死的曹參,漢軍諸將就徹底的沒了聲息。

  ??君子報仇,十年未晚。

  ??在具體不明李原是否真的生病不起的情況下,劉邦和張良決定等一等,先派出一隊使者前往與秦國地界接壤的諸侯處遊說一番,最好讓一個替死鬼先試一試秦軍的虛實。

  ??而這個關健的人選,劉邦與眾謀士一番思量之後,將目標投放到占領了河東郡的殷王司馬卯身上,為了能夠說服成功,劉邦派去前往遊說司馬卯的人選,也足夠的有份量。

  ??張耳。

  ??這一位趙地昔曰的大豪,現在淪落到為他人打工的境地。

  ??如此天差地別,實在怪不得別人,要怪隻能怪他氣量太小,不能容人。

  ??無奈失了封地的廢諸侯王張耳轉輾投奔到劉邦的麾下,對於這位名人的到來,劉邦再一次表現出了禮賢下士的仁厚之風,這讓受盡了冷落的張耳感動萬分。這次,聽說劉邦有事相求,張耳急忙跑了過來,連聲應允下來。

  ??河東郡。

  ??朝歌……

  ??這座商代最後的都城位於大河以北,太行山的東麓。在經過了西周、東周的漫長歲月後,昔曰的國都已經淪為了普普通通的一座郡城。現在,它是殷王司馬卯的治所。

  ??去歲。

  ??司馬卯應項羽之邀,協同出兵增援河南王申陽,結果增援部隊到了雒陽,卻被項莊、申陽給敗了個一幹二淨。

  ??羞怒之下,司馬卯點齊了河東郡兵馬,準備配合鍾離昧的楚軍與韓信的秦軍在河東展開一場大戰。隨後又因為鍾離昧的自行脫離、陳餘趙軍的南下而不得不終止。而在見識了大勢力諸侯動咎萬人的規模後,司馬卯在最近一年裏,開始在河東郡大肆征兵,試圖從一個配角一躍成為主角。

  ??在擴充兵員的同時,司馬卯也將擴張的矛頭指向了西北方的晉陽一帶,這裏的鬼方、樓煩等部落被秦軍多次打擊,已經不足為患,而秦軍因為有大河相阻,又加上兵力不足,無法對晉陽一帶長期固守,這倒便宜了司馬卯趁虛而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隨著樓煩、鬼方部落的瓦解,一些不願北遷草原的小部落為了生存,開始以雇傭兵的方式為諸侯作戰。

  ??樓煩猛士的大量加入,讓司馬卯底氣漸漸足了起來,為了對付高額的雇傭費用,司馬卯在河東郡一帶橫征暴斂,讓河東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逃難。這種田地荒蕪、村莊無有人煙的情況,與河南地一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張耳從郢都出發,一路假扮商賈向北,經過秦國治下的河南地,然後渡過大河進入河東郡內,見到的情景可謂截然不同。

  ??河南一帶,生機勃勃。

  ??河北一帶,卻是死氣沉沉。

  ??作為堅定的反秦中堅份子,張耳也不禁心中對司馬卯存了不滿,一見司馬卯的麵,張耳即不客氣的質問道:“殷王,耳這一路來,見到河東一帶的百姓逃亡河西、河南的有很多,不知是否確實?又究竟有多少流民離難?”

  ??司馬卯被張耳這麽一說,臉上又羞又怒,方才聽說是漢王劉邦派來使者,他很是高興的擺下酒宴,卻不想張耳如此不識相,還擺大諸侯的架子教訓人。

  ??“咄,不知先生是為漢王使者而來,還是為百姓教訓本王而來?”司馬卯沉默了好一陣才答非所問道,跟著臉也隨之陰沉下來。

  ??對於治下一片蕭條的景象,沉浸於實力擴張中的司馬卯其實並不在意,在他看來,在唯實力生存的這個亂世,隻要有軍隊,就有一口飯吃。河東郡荒廢了,還有其他富庶的地方可供洗劫。

  ??張耳被司馬卯一句“先生”說的一愣,好半天才始明白過來,自己在司馬卯的眼裏,已經不是什麽常山王,也不是項羽看重的大諸侯重要人物了。

  ??“殷王,耳自然是為漢王使節而來,漢王臨行之時囑咐,有一個秦國的重要情報要與殷王分享——!”恢複到正常狀態的張耳頓了一下,低聲說道。

  ??“什麽情報?”司馬卯哼了一聲,不以為然道。劉邦的為人仗義,他也聽得一二,不過,說到秦國司馬卯就有些神情不自然起來。

  ??司馬卯最近,也有自己的煩惱。

  ??這煩惱,不是其他,而是來自於其家族內部的態度。

  ??河東司馬世家。

  ??是一個傳承三百餘年的大族,在過去的一年裏,司馬卯就是司馬家族現在地位最顯赫的子弟,不過,隨著另一個姓司馬的人的崛起,司馬卯發現,自己對家族的掌控力和影響力正在慢慢的減弱。

  ??司馬印,這個一直以來默默無離的同輩旁支堂弟,逐漸在秦國站穩了腳步,並且開始在家族內部贏得話語權。

  ??一些被壓製不得誌的司馬世家子弟,在司馬印的影響下,選擇脫離河東郡,前往大河以西的關中尋找發展的機會。

  ??這種家族內部裂變的情況,讓身為司馬家族最高權力層的司馬卯感到了威脅。

  ??“漢王有確切的消息,秦國的神武侯李原身患重病,無法處理朝事,現在秦國內部危機重重,群龍無首,殷王若是有意,可以從晉陽一帶向西,渡過大河進攻富庶的高奴、臨夏一帶,這種劫掠行動隻要足夠隱秘,一次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張耳湊近司馬卯跟前,放低了聲音和姿態勸諫道。

  ??“劫掠關中,漢王怎麽不去攻打武關,這要是能複奪漢中,對秦國的打擊豈不更大?”司馬卯睨眼掃了張耳一眼,說道。

  ??誰也不是笨蛋。

  ??司馬卯對於秦軍的實力有一定的了解,就算李原重病,秦軍中的韓信、王離、蘇角等大將也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應付的。

  ??“漢中郡連番征戰,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漢王就算打下了,又能怎樣?而關中的高奴、臨夏郡則不同,這裏不僅是秦國的產糧地,更是出產青銅礦的地方,殷王要是能擾的秦人不得安寧,暴秦的曰子就要難過許多。”張耳又道。

  ??“暴秦如何,與我司馬卯何關?先生要真的想高舉大旗,何不去彭城遊說霸王?”司馬卯搖頭道。

  ??“殷王說笑了,以霸王的脾氣,要是攻打秦國的話,我們作壁上觀就可以了,又何必費那個功夫,不過,現在霸王的心思,用在了平定楚地和齊地的英布、田橫勢力上,殷王這次要是能將秦國的後方一舉破壞,相信霸王一定會重重的賞賜你的,在各路諸侯的眼裏,殷王你也不再是河東郡一地的小諸侯了。”張耳笑答道。

  ??舌辯功夫。

  ??張耳也是一個大家。

  ??司馬卯與他交鋒,結果可想而知。

  ??成為大的諸侯,這是司馬卯心底的夢想,而削弱秦國的國力,就等於是在與司馬印的競爭中,贏得了先機。

  ??在一番思索之後,司馬卯意動了。

  ??從晉陽渡河到高奴、臨夏,隻需要在大河的平緩地段尋一處可以渡河的地點就可以了,這樣的臨時渡河地,對於生活在大河兩岸的樓煩人來說,就如同家常便飯一般。

  ??秦新曆三年,九月。

  ??殷王司馬卯點齊河東軍三萬眾,從太行山脈的壺關一帶進入汾河流域,然後又一路沿著呂梁山腹地的溝壑通道向西,最後在雲中郡的南部一帶集結,司馬卯的入侵讓關中北部的形勢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負責上郡一帶駐防任務的秦軍隸屬邊軍部隊,已經升任偏將軍的蒙虎在得知了河東異常情況後,迅速的召集麾下人馬備戰,同時,急差斥候往鹹陽和九原送信,報上河東軍來犯的緊急情報。

  ??九原郡。

  ??鎮守秦國北疆的大將王離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艸練手下的新卒,在徹底的融入到秦軍序列之後,邊軍一直以來兵員緊缺的情況得到緩解,鹹陽完善的傅籍征兵係統在初步的挑選之後,將適合騎戰的士卒統一分配到九原和隴西一帶,從而讓秦國的騎軍部隊能夠得到持續不繼的新鮮血液的補充。

  ??“大將軍,這司馬卯是不是吃錯藥了,竟然敢來我進犯我關中?”得到又有戰事的消息,閑得發慌的猛將蘇角興衝衝的跑到王離跟前請令。

  ??“司馬卯的膽子確實不小,看他的架式,是想猛撈一把,蘇將軍,這次你的任務,是率本部騎兵從九原南下,攻取雁門關,切斷河東軍的後路。”王離從案幾上取過快馬從鹹陽送來的急報,交到蘇角的手裏。

  ??“李侯痊愈了,這太好了,我蘇角一定不負重托,讓河東軍一個個有來無回?”蘇角神情驚訝,迭聲道。

  ??“李侯身體還在恢複,這次作戰交給我們邊軍來執行了,河西高奴方麵,蒙少將軍負責抵擋河東軍正麵,汝這一支奇兵可千萬不能挫了我大秦的銳氣。”王離有些不放心的囑咐道。

  ??“大將軍且放心,這次我老蘇絕對令行禁止,不做那貪功之事。”蘇角朗聲作答,取了虎符將令急急回去準備。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