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5 12:24      字數:2457
  “科道風聞奏事不可信,是‘造作並無實據之浮言’!”顏琨斷言道:“此權一給,則新明變前明,重覆黨爭舊轍!”

  朱和坪無奈地道:“我也知道,但是不給的話,出現問題很多!”

  他提到他的難處,一是有多位官員存在種種不法現象,但科道官員沒作糾察,沒起到應有的作用。二是科道官員上疏,要求歸還風聞奏事的權利,附和者眾。

  點著手指頭道:“內閣閣員中包括方士亮、周六一、吳易均認為有理,認為應該恢複科道風聞奏事權利,以節製官員!”

  自三閣員打下,科道官員一邊倒地要求恢複風聞奏事的權利,哪怕是新明任用的科道官員也不例外,可見明朝文官的慣性大得可怕!

  畢竟新明開朝都沒到十五年,有反複是正常的,黨爭惡習不可能一紙詔書就能夠改變。

  朱和坪說起內閣六要員中首輔馬士英、次輔楊天生和老三堵胤錫都不同意給予這個權利,但他們受攻訐很厲害,馬士英被人彈劾他之所以不讚成給科道風聞奏事的權利正是他想保住自己

  不可告人的秘密,包庇他的黨羽,以蒙蔽君王,馬士英正是大明朝最大的貪官,罪不可赦!

  此話是吏科給事中張文華所言,他是新明朝提拔的官員,但對於馬士英殊不客氣,彈章十分尖銳。

  按當時朝製,科道之臣彈劾官員必須有真憑實據,沒有證據的話就被追責。

  於是朝廷問張文華既說首輔是大貪官,可有證據?

  張文華說確切的證據無,他隻有一顆丹心,馬士英黑心!

  聽到朱和坪想打哈欠,真想問張文華是不是想來個比幹剖心去看看心黑還是心紅?他以張文華無憑無據攀咬重臣而重重治罪,將張文華流放東南國,遇赦不得回!

  新明官場會官官相護,放在新明的懲罰是不痛不東南國則分分鍾用勞-動-改-造來教會張文華重新做人。

  朱和坪本想以此嚇阻其他科道官員,然而又有人不怕死地跳將出來,乃戶科給事中蘇威,也是新明才提拔的官員,卻有前明文官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本領,這回他彈劾次輔楊天生。

  彈劾什麽?

  楊天生粗野不文,對朝廷不夠恭敬。

  楊天生結黨營私,他主管大明經濟業務,在他的管轄範圍裏成為獨立王國,強勢無比,針插不進,水潑不入,他把大工程交給他的牌友和酒友承包,從中獲取巨利……

  介個,楊天生被彈劾後,好奇地問馬士英:“蘇威是不是他馬相的人,受他的指使?專門來搞他楊某人?”

  馬士英心中一跳,連忙矢口否認。

  與彈劾馬士英不同,蘇威還是提出了一些證據,隻不過不夠硬朗而已。

  由於楊天生是東南國的皇親國戚,麵子非常大,且需要用他去製約馬士英,因此蘇威以證據不足,擅劾大臣的罪名去職。

  至於堵胤錫,他清名在外,髒水潑不到他的頭上,就彈劾他是屍位素餐,對於官員貪贓枉法之事不理不問,有失為臣之道。

  氣得堵胤錫自請任職都察院,用來監督官員。

  堵胤錫被東南王稱讚是朝臣中最有戰略眼光之人,任職都察院是大才小用,因此對於他的呈請,朱和坪留中不發。

  朱和坪很清楚如果允許科道風聞奏事,勢必會使黨爭重新尖銳化,到時他與他的子孫們就會變成前明中後期的皇帝那樣陷於極度被動,隻能呆看兩邊文官掐架,導致一事無成。

  他並不傻,他對於晚明科道介入黨爭、上下壅蔽的現象極為忌憚。

  現在的形勢隨著人員增加、經濟發民、事務增多而日益複雜,作為統治者必須要考慮科道官員到底是應該據實奏聞還是可以風聞奏事,這是解決黨爭問題的主要內容之一。

  一味禁止科道風聞奏事,似乎會使統治者麵對壓製言路、鉗製士人的巨大壓力;而允許科道風聞奏事,又難免助長黨爭氣焰。因此他覺得需要謹慎地、甚至矯枉過正地對待科道的風聞奏事,同時也試圖找到更準確的信息渠道來取代科道官員的功能。

  科道能否風聞奏事已經成為朝堂之上的一個熱點問題,朱和坪唯有用一個“拖”字訣,現在他想問顏琨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顏琨搖頭道:“我東南國此問題相對不大。”

  “我知道,我知道!”朱和坪喃喃地道。

  在東南國有監察機關用來管理官員,東南國的製度也相對完善,畢竟它是一個新舉的國家,白紙一張任由塗抹,而且東南國的官員更為思緒簡單、廉政高效。

  沒有借鑒,這讓朱和坪很是撓頭。

  “這樣啊,你真可是遇到了難題了!”顏琨說道。

  兩人都在思索,沒有說話。

  太陽暖暖地照下來,寺內黃色的院牆搭配著綠樹,很是耐看,望著山下的玄武湖,名目勝境,掩映如畫。此乃皇家重地,因有水利,玄武湖作為明朝中央政府黃冊的存放地,黃冊乃國家戶口賦役總冊,相當於中央檔案館。

  顏琨呆呆地望著湖泊,突地問:“母後怎麽講?”

  “母後無甚表示,隻說要我去想!”朱和坪雙手一攤地道。

  顏琨肯定地道:“你母後一定有方法,她是想看你的表現!”

  朱和坪驚道:“這樣啊?!”

  “可是她不肯說耶!”朱和坪喪氣地道。

  “沒事,我們一起向母後請教吧!”顏琨安慰他道。

  朱和坪連連點頭道:“那感情好!”

  “不過,在找母後之前,我們得做些工作哦!”顏琨聰明地道。

  “怎麽辦?”朱和坪忙問道。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顏琨說道,朱和坪遂與他商定對策。

  ……

  聽聞皇太孫殿下要開廷議,就俯允科道風聞奏事進行辯論,眾臣子無不振奮,捋起袖子寫章程,擦拳摩掌準備大肝一場。

  而馬士英聽說要開這種廷議,頓時苦笑:廷議上隻怕是一邊倒地要求開啟科道風聞奏事,萬一朱和坪頂不住壓力,同意了言官以風聞言事,那樂子就大了。

  他不敢與堵胤錫溝通,而與楊天生會唔道:“你我已經被言官列為二黨,一曰馬黨,一曰楊黨,言官說我們分立門派,黨爭嚴重,禍害國家,屬於被要打倒的對象!”

  確實,馬士英是個有實權的首輔,禮絕百僚;而楊天生海賊出身,跨海而來,為人強勢。

  兩人明麵上還保持著一團和氣,但手下人已經鬥得不可開交。

  “一旦朝廷允許科道風聞奏事,隻怕你我皆被戮至遍體鱗傷矣,不知楊公可有良策以解此厄?”他問楊天生道。

  楊天生不以為然地道:“書生造反,三年不成,馬相放心好了,他們注定是成不了事的!”

  隻見他不慌不忙,說了一番道理,徹底地安定了馬士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