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節 好簽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343
  .,

  夫妻一體,顏常武既然沒拜,朱真真也沒有叩拜。

  從此,顏常武與朱真真到任何佛寺都不叩拜!

  新明史書記載得明明白白,曰:上幸靈穀寺,至佛像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僧釋靈覺曰:“不拜?”問其故,曰:“現在佛不拜過去佛!”上微笑而頷之,遂以為定製。

  不過,顏常武與朱真真到天後宮即媽祖娘娘麵前,可是五體投地,大禮參拜!

  這樣一來,無形中道教就蓋過了佛教一頭。

  此事傳出去之後,有人罵顏常武飛揚跋扈,竟敢蓋佛教一頭。

  但更多的人對顏常武是敬畏,誰人敢在佛祖老大麵前不拜,他是獨一份兒,能不敬畏他嗎?!

  又有高僧大德到靈穀寺怒責釋靈覺,問曰:“上為現在佛?可是貴寺自封?”

  此話有陷阱,若說是,則釋靈覺一個凡俗中的和尚有什麽資格來封佛?

  若不是,顏常武是假的!

  釋靈覺辯稱曰:“上待子民如萬家生佛,是否?”

  來人不能答,若說不是,就有昧著良心說話了,因為顏常武對待子民確實勝過以前的君王,以前君王多是盤剝而沒有給予,給好處給子民的君王真的不多。

  當然還有關鍵一點,說顏常武不是萬家生佛的話,就怕他派官兵上門也!

  既然他是個海賊頭,賊頭最不怕的就是搞事,連不可一世的東林黨都被他連根撥起,他還怕什麽!

  於是顏常武成了現在佛!

  參拜完畢,顏常武哈哈一笑道:“孤之渾家在這裏抽了一根上上簽,現在也讓孤來碰碰運氣。”

  釋靈覺不動聲色地道:“來呀,上簽筒!”

  僧侶奉上簽筒,那簽筒被人摸得多了,變得油光滑亮,經顏常武的親衛檢查後傳到他的手裏。

  顏常武搖動簽筒,一根簽跳出來。

  親衛撿簽,當眾念道:“七寶浮圖塔,高峰頂上安,眾人皆仰望,莫作等閑看。”

  “此簽怎解?”顏常武問道。

  “上上大吉!”釋靈覺解簽道:“七寶浮圖塔——就像出現了用美麗寶石做成的佛塔般地,似乎會有非常好的事情。高峰頂上安——因為能改用放眼萬事的立場,可以得到周圍的人們的信賴吧。眾人皆仰望——合乎正道的行為,能被很多人的認同及鼓勵。莫作等閑看——不用隨便的態度看事情,用正確的心思會招來更多的好的結果。”

  釋靈覺含笑道:“王爺的願望:會充分地實現的。”

  “好,好,承方丈貴言”顏常武欣然道。

  朱真真感慨地道:“靈穀寺的簽還是很靈的,當時王爺攻打奧斯曼,前線的信息不順暢,本宮上次就在這裏抽的簽,叫做‘楊柳遇春時,殘花發舊枝,重重霜雪裏,黃金色更輝’,說得一點都不錯啊!”

  “好簽!”顏常武讚賞道,旁邊諸人紛紛說這對夫妻倆運氣不錯,旁有一個小沙彌就是服侍釋靈覺的小和尚在暗暗偷笑。

  他知道老和尚把簽筒裏的簽,全部換成了上上大吉之簽,能不好嗎!

  釋靈覺一副大德高僧的樣子,卻是犯了戒律,出家人不應打誑語,但他知道顏常武也知道他做了手腳,可是釋靈覺心中篤定,他知道顏常武是不會揭穿他的,因為顏常武需要這根好簽!

  顏常武上過香,領了簽,正事已畢,就在釋靈覺引導下參觀靈穀寺。

  他們目前所在的是無梁殿,因殿內供奉無量壽佛而得名。由於這座殿是磚石拱券結構,不用梁木,所以俗稱“無梁殿“。

  無梁殿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大殿的東西長53.8米,殿前露台寬敞,麵闊5間,進深3間。殿頂是重簷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個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築結構改變了中國古建築梁柱結合框架式的建築傳統。整座建築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磚砌造而成,代表了中國建築史上的極高成就!

  大雄寶殿東跨院的正廳為玄奘法師紀念堂,裏麵陳放著六麵七級飛簷桃角檀香寶塔一座,塔內安放著玄奘法師的部分頂骨。

  玄奘,通稱三藏法師,就是孫悟空的師傅,唐朝高僧,唯識宗的的創始人之一,與鳩摩羅什、真帝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把印度佛經傳到東土。

  據文獻記載,玄奘法師圓寂於西安,葬於興教寺塔,黃巢起義時遭盜而捐殘。後來宋朝天禧寺和尚法政,在陝西終南山紫閣寺得玄奘法師頂骨,遂供奉於靈穀寺。

  參拜了三藏法師,各處隨喜,靈穀寺的寺匾額是朱元璋所賜,並敕封寺名“靈穀禪寺”,顏常武瞻仰過朱和尚的禦筆,到放生池、金剛殿、天王殿、五方殿、毗盧殿、觀音閣等殿堂。

  放眼望去,靈穀寺規模很大,占地500餘畝,殿堂重重,氣象萬千。

  顏常武非常高興,吩咐道:“本王捐香火費十萬銀元,助貴寺給諸佛與菩薩重塑金身!”

  諸大和尚大禮奉上,感謝至尊的慷慨。

  釋靈覺求顏常武賜字,顏常武笑道:“放著本王身邊的書法大家不上而本王上,就殆笑大方了!”

  他對朱真真道:“公主來吧!”

  “寫什麽好呢?”朱真真見著旁邊的戴維先生,知道這個雞蛋人的國學水平足以當進士,就問他道。

  戴維先生不假思索地道:“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

  “好,太好了!”所有的人認為意境悠遠,遂一致稱好。

  於是朱真真著奉上文房四寶,一揮而就。

  她的字跡行如流水,雖是女流之輩,卻是從容大方,銀鉤鐵劃,字字驚心動魄,如園中之花,無處不發。

  寫畢,她寫上奉東南王意,宋國公獻辭,作為朱家的女孫她來寫書,於是三人齊下印章,這副對聯就在朱元璋匾額所在的門的左右安家了。

  此門既有朱元璋匾額,又有監國公主的對聯,於是門不常開,隻有年初一與年十五以及迎聖旨、天使和新主持正位裏才開!

  參拜完成,顏常武一行下山,他們坐上馬車,準備離開,這時,山上的警戒線撤除,看到山下的民眾向著靈穀寺瘋狂跑去,有的人跑得慌張的,連鞋子都給跑沒了,有的人摔倒了,R爬起來繼續衝。

  他們發出的一片嘈雜聲如同趕集,哪怕廟宇中的和尚念經和木魚聲也蓋不過他們的聲音,讓廟宇失去了方才那種空靈……反而像是過節的大街上敲鑼打鼓的伴奏。

  “我靠,山上有金撿啊!”顏常武感慨地道:“噢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