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327
  .,

  在封建王朝中,君王的慷慨是難得的美德。

  君王收天下供養為已用,要滿足自己窮奢極欲,衣食住行無一不美,衣服是最頂級的絲綢,食物要精,而且必須鋪張浪費,以示皇家氣派,住是花費的大頭,要修建宮室之美,不是天宮,勝似天宮,行則前呼後擁,無數臣子相隨,動用人力財力無數。

  還有大量的身邊人要照顧,老婆、小老婆們和兒孫們,七大姑八大姨的,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大批文臣武將嗷嗷待哺,資源是有限的,給了他們,還能有多少分給老百姓?

  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顏常武卻能夠兩者兼顧,他兩中華政權實行嚴格的稅收製度,不象可憐的明朝皇帝收不上稅,東南國乃至於新明的稅吏如虎似狼。他又搞自營---例如煙草專賣,還動用黃金武警部隊在兩中華大搞黃金白銀,大力發展經濟,鼓勵生育和消費,實現了收入的良性循環。

  如此政權得到了海量的銀元,不僅滿足了身邊人的需要,還能夠分潤天下,民眾大收其利。

  譬如東南亞是離島的環境,不象新明是東麵臨海,西邊高山大漠,北麵是冬將軍統治的西伯利亞,南邊是瘴氣密布的熱帶雨林,這樣封閉環境正好搞大一統,而東南亞各海島天生就有分離的傾向。

  如朱真真所言,顏常武用台灣的財富征服了東南亞,還將東南亞的大量財富留給了他的臣民,要贏得臣民的心,沒有什麽比慷慨的賞賜更有效的手段了!

  顏常武與朱真真言笑兮兮,兩人吃過早餐,稍事休息,王府總管來稟報說車隊已經準備好了,於是夫妻倆宣布擺駕靈穀寺還願。

  靈穀寺位於南京紫金山東南坡下,始建於天監十三年,為公元514年,現在是1656年,迄今已過千年,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誌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初名為開善寺。

  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穀禪寺”,並封其為為“天下第一禪林”,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其實在南京的名寺不少,有棲霞寺、雞鳴寺、宏覺寺、定林寺等,都是曆史悠久的名寺,香火很旺,不過靈穀寺有朱元璋的親賜寺名,就脫穎而出,隱約有成為老朱家家寺的趨勢。

  監國公主朱真真曾到靈穀寺進香,當時由於新明國內局勢不穩,海外通訊不暢通,顏常武久沒聲息送回來,結果是謠言滿天飛!

  當然不會是好話,哪怕顏常武軍勢赫赫,朱真真向臣民給予他們好處,照樣說顏常武是大海賊、亂世奸雄,是活曹操,恨不得他早點灰飛煙滅。

  讓朱真真心煩意亂,在靈穀寺內她向佛祖誠心祈禱後,在掣簽時中了一個上上簽!

  她將此簽示眾,並表明待顏常武回國後與他一起到靈穀寺還願。

  顏常武勝利歸來,就在回來的第二天,夫妻倆到靈穀寺上香。

  顏常武與朱真真坐上馬車而行,自然是暢通無阻,從獅子山的東南王府到得紫金山有十公裏,馬車速度僅一個小時的事兒.

  到得山下,隻見紫金山上的樹已開花,紅的、紫的、白的和成片的綠色鑲嵌在一起,將整片山坡點綴得多姿多彩。

  雖然南京很發達,但紫金山有王氣,不作大開發,原野上褐色的土地和綠色的莊稼,在夏日中也是爽心悅目。那莊稼地之間,炊煙繚繞雞犬相聞,人間煙火讓山水景色更加親和,叫人輕鬆,顯示出朱明王朝的太平。

  到得山腳下,顏常武與朱真真下了馬車,坐上滑竿,讓人抬上山。

  本來敬佛宜在山腳下自行走上山,以示心誠,但顏常武夫妻非一般人,不必遵照此規矩。

  道路已經戒備,但山腳下都是人,顯然今天求神的人很多,寺廟少不得又是日進鬥金。

  聽聞至尊要來上香,南京的普羅大眾也來趁熱鬧,待會兒的話,顏常武的腦海裏不禁浮現出一個場景……人們拿著手機和相機劈裏啪啦一陣亂照,就是人頭擁擁,大人看人頭,小孩子看屁股,好多的人,中國特色!

  人多好啊,紅朝太祖說過人多好辦事!

  他倒也是興致勃勃,欣賞路邊的花樹、身後的原野,與其是求佛,倒不如是遊玩。

  到達了靈穀寺,果然好一座大叢林,寺院建築肅穆,出迎的僧侶寶相莊嚴,倒有一番氣派。

  無奈寺外的一些景致有違觀瞻,小販不少,有賣吃食的,還有還有公然擺攤賣香燭和一些所謂開光飾物。這些東西給遊人提供了方便,同時也是寺廟經營的商業活動……果然什麽宗教一到中國就變樣了,其它寺廟也好不了多少,想上高香的話你沒錢想都別想!

  顏常武記得印度錫克族的金廟,那裏有免費餐吃,進金廟參拜的人都有得吃。

  中國寺廟伸手也有好處,那就是中國很少宗教狂信徒,少了宗教上的麻煩,有利於朝廷的統治。

  見顏常武東張西望,朱真真怕他不高興,解釋道:“有人提議把這裏都給封鎖了不讓經營,我說給小民多一條來錢的路子不好麽,就沒禁止他們!”

  顏常武點頭道:“促進經濟繁榮,是我們的一條根本路線方針!”

  路線方針?!

  朱真真莞爾一笑,對他的話聽之任之。

  靈穀寺的高僧們身穿大紅僧袍,列隊歡迎至尊的到來。

  他們合什道:“阿彌陀佛!”

  顏常武與朱真真也合什回禮道:“大師們吉祥,阿彌陀佛!”

  一進殿宇大門,門廳裏首先是一個木箱,上麵寫著:“捐善款鍍金身,結善緣修來世。”

  顏常武一伸手,一把金幣就落在他手掌上,還掉了幾枚在地上,發出清脆的叮當聲。

  顏常武把金幣投進木箱中像投硬幣一般“叮叮咚咚”丟進去,旁邊的和尚聽得響,合十道:“善哉、善哉。”

  大殿內僧侶於兩旁侍立,隻聞香氣但不見上香,這是等顏常武與朱真真上頭注香,侍從與僧侶忙著點香,準備上高香,用檀香所製,粗大無比似兒臂。

  顏常武自然不用他動手的,他看著眾人動作,問伴駕的靈穀寺方丈釋靈覺大和尚道:“孤是否需要叩拜?”

  此話極有深意,頓時滿殿寂然,大家的目光都望向釋靈覺,讓他如芒刺在背,冷汗真冒!

  他牙齒一咬,說道:“王爺不必拜,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好!好!”顏常武也就接過香來,沒有佛前跪下,而是當空鞠躬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