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節 阿部賢六心心念念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477
  德川家綱親審阿部賢六,顏常武則心不在焉拿著“和泉守兼定”名劍把玩。

  劍還有些鋒利,但與東南國日新月異冶煉技術得出來的劍互斫的話,包保斷的是那把所謂的“和泉守兼定”名劍!

  倭國小家子氣,一把垃圾劍也當寶,顏常武深為BS之。

  聽阿部賢六是有問必答,想來是他知道到了這個地步,那是必死無疑,不如求個痛快!

  顏常武覺得有點稀奇,阿部賢六這小子,當初苦求他出兵倭國,待到功成後,他竟然想刺殺自己?

  主要原因竟然是想讓兩中華內亂,將來倭國有機會一登大陸,哪怕現在不行,以後總有機會,這種想法貌似很脫線也,一般人難以理解!

  人才啊!

  顏常武卻很清楚如果沒他神降,保不準真會給倭國登陸成功,給中華帶來彌天大劫。

  現在嘛,我有兩中華大勢在手,什麽魑魅魍魎都不足為患!

  想到這裏,恰好德川家綱詢問他道:“叔父,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顏常武輕描淡寫地道:“此事並不值得什麽深入追究,想我們完蛋的人多了是,遇到就殺,遇不到就算數,哪能想得這麽多!”

  正合德川家綱的心意,如今他班師還朝,準備獎懲大事,不想節外生枝,顏常武不做追究,再好不過。

  於是他吩咐將兩個罪犯還押監牢,等待判決。

  ……

  且說阿部賢六之父阿部忠秋是幕府高級文官,為幕府鞍前馬後地奔走,立下了不少功勞,這次大勝,他非常開心,沒想到一個晴天霹靂下來,他的兒子阿部賢六居然謀逆,欲行刺東南王!

  一時間阿部忠秋眼前一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來通知他的酒井忠勝,阿部賢六也是他看著大的,知書識禮,風度翩翩,很不錯的一個孩子,這次他敢於向明國請援,坐快船回來報信,都表明他是幕府的忠實臣子,豈料竟敢做出這樣的事情!

  阿部忠秋嘶啞著嗓子道:“臣有罪,願以臣本身一切贖罪,請……”

  酒井忠勝搖頭道:“你不必多說,他這是行刺東南王,將軍必要給東南王殿下一個交代,判處阿部賢六斬立決,現在將軍在接見臣民,你暫不用向他請罪,先去見你兒子最後一麵吧!”

  這是給他的一個恩典,否則立即推出斬首即可,阿部忠秋一個大鞠躬道:“罪臣謝將軍厚恩,謝東南王厚恩,謝謝酒井君!”

  他給兒子準備了一份豐厚的飯菜去給兒子送行,去到牢房裏,阿部賢六並沒受苦,泰然自若地坐在牢中。

  “兒子,你為何!”阿部忠秋老淚縱橫!

  如果阿部賢六沒做這樣的大事,以他的功勞,在倭國青雲直上不在話下,阿部忠秋將會後繼有人。

  “有的事情,總有人去做的!”阿部賢六從容地道。

  旁邊有人監視,阿部忠秋不能多說什麽,唯有取出飯菜,讓兒子吃過他人生的最後一餐,再與他依依惜別。

  阿部賢六叩地跪拜父親,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不能再膝下盡孝矣!

  時間並不長,送別父親,阿部賢六倍感傷感,但他不後悔!

  別人都說他瘋了,但他說自己是個明白人,是倭人中睜眼看世界的不多的明白人!

  倭國地小人多,一場大的災難就能夠讓整個國家的民眾陷入饑饉中。

  阿部賢六不愁吃不愁穿,但他卻知道倭民們終日操勞,許多人一天隻能吃一頓飯,甚至要餓肚子!

  想想連倭皇晚餐隻有一條小魚,還得留下骨頭去煲湯,倭皇尚且如此,其他人好得到哪去。

  中華地大物博,本來陸上的大明已經夠讓人羨慕了,而海上中華更讓人眼紅,尤其是海上中華之土澳,地大物博人少,簡直是人間天堂。

  如果倭國能夠得到土澳大陸,那該多好啊!

  倭國不是不努力過,可惜唐朝時的白江口海戰和豐臣秀吉,連中國土地邊邊都沒摸到,就被打了回倭島。

  對比倭國與中華,阿部賢六深深地為自己苦難的祖國而痛心疾首。

  古代聖人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阿部賢六讀得書多、見識多,就目前形勢他認為,倭國的土地已經沒有什麽前途,未來隻能在大陸!

  但要登上大陸,不容易……且不說海上中華的大艦隊,陸上中華的軍力雄厚,滅掉韃靼人,還敢出擊漠南,兵鋒之盛,如同朱重八與朱老四,這兩位皇帝正是吊打外族的雄主,今天的大明東南王與他們比起來,絲毫沒有遜色多少。

  他下達敕令曰:“大明北方,皆為明土,直到北冰洋!”

  這條敕令一下達,可憐倭人占據庫頁島的土地皆為非法,不得不撤退,回歸倭國,多年經營一場空。

  本來,倭國北海道挨近大陸的庫頁島,隻隔一個宗穀海峽,倭人上島經營還是很方便。那裏的地方並不好,冬天嚴寒漫長,夏季短暫,不算是大陸地區,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土地,東南王的部屬硬生生說這是大明的土地,非常離譜的是威脅倭人的卻是東南國的艦隊!

  由於倭國的鎖國政策,幕府沒有支持在庫頁島上倭民的聲索,強逼他們退回北海道,大明在庫頁島上勒石記錄,他們稱之為“種島”,就是在島上種下國碑,顯示所有權。

  如果給大明東南王雄霸兩中華再來多三十年的統治,人心向背,阿部賢六認為,大明東南王是一代雄主,有他在,有他打下的基礎,倭國占據大陸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小。

  阿部賢六曾到達東南國遊學,據他所知,東南國國人來自大明各地,五湖四海,起初都說自己是什麽我是閩省人、粵人、山東人、河北人……幾年下來,都說自己是東南國人,或者是中國人、中華人、大明東南國人等等,國家的觀念就此形成,不因自己身處什麽海島而改變!

  阿部賢六正在思忖著,一群人魚貫而入,進入了他的牢房,當中一人,捧著一個托盤,上麵有條繩索。

  為首官員宣讀了幕府大將軍的諭令,由於阿部賢六謀刺大明東南王,犯了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大將軍念其以往有功,改為絞立決!

  四人一擁而上,請阿部賢六上路!

  即便是人生的最後一刻,阿部賢六沒失體麵,從容赴死!

  ……

  監刑的人當中有幾個明軍軍官,當中一位叫安清之,正是與阿部賢六一道坐船去江戶報信的人,他回去後,見著楊天生,匯報了行刑經過,阿部賢六已被處死,同時阿部忠秋被一罷到底,幕府保留了他的石高,但讓他告老還鄉,不再任用。

  “此事到此為止!”楊天生說道。

  安清之進言道:“大人,倭人當中存在對我大陸覬覦之輩,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