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節 拿下法裏奧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445
  被抓了現行,法裏奧話可說。

  神像這東西,發現一個二個或者更多個,其實都沒問題。

  法裏奧的倒黴在於是一船的神像,量變成為質變,事情嚴重了。

  見他沮喪的樣子,吉哈德暗地裏鬆了一口氣。

  在他看來,經濟問題,除非是掀開華人灰色清關,由於數額巨大,才是大問題,否則一般的經濟問題,都是小問題。

  奧斯曼帝國的曆史,按人類生命劃分,已是人到中年,政局平穩,普遍失去了進取的銳氣,一味守成,漸漸腐朽。

  與歐洲人的戰爭,為什麽總是過不了維也納一線?

  沒什麽精神動力了!

  官場吏治腐敗,地方官幾乎是無官不貪。

  要是拿經濟問題去捉法裏奧,是下策!

  他會不服,吉哈德宦海沉浮,太清楚一點了,如果說“中間人”是海關的白手套,那麽法裏奧同樣是某位朝廷大員的白手套,放這裏摟錢,拿到的錢不是他的,他要進貢的,吉哈德知道是朝中的某位元帥。

  這樣的大人物,位高權重,莫說吉哈德得罪不起他,就連朝廷處置他也得思之再三。

  在一個封建社會裏,經濟問題從來都不是大問題,成為問題的話,那是因為他得罪人,對方找借口來整他而已。

  上策則是政治問題,比方說法裏奧陽奉陰違,組織小團體,對抗朝廷,違背朝廷的政治路線,此乃朝廷大忌!

  朝廷可以容許他貪汙,但絕對不會放一個與朝廷三心二意的人在那個位置上。

  這方麵拿捏法裏奧,他的後台將無話可說,還得早早與他劃分界線。

  可惜,法裏奧是貪官,但膽子小,沒有過大的政治野心,吉哈德找不到這方麵的證據。

  至於男女問題?

  別傻了,那時期女人根本沒有人權!

  所以宗教之爭,也是一個重要的空破口。

  奧斯曼帝國實行的是軍政合一政體,同時國家政權必須符合綠教教義,帝國國家元首即哈裏發、素丹、埃米爾等遵循綠教教法治國。

  奧斯曼帝國宗教是唯一的,隻能傳播綠教。

  當然,真正實施起來,法理之外不外人情,不見得那麽地嚴格。

  奧斯曼帝國的仆從軍裏,照樣有信小耶的基督徒、有大量的猶太人,即使在奧斯曼帝國,猶太人照樣信奉猶太教,隻要不公開就行,信沙摩迪食屍鬼大王的黑人,乃至於印度仆從的存在。

  問題在於這是滿滿一船神像!

  所以法裏奧麻煩大了,哪怕他生出一千張嘴來說,也難以自圓其說。

  他可以說是商人的銷售問題,但是如果沒有銷路的話,人家會帶那麽一船神像前來?

  這下齊活了,人證物證俱全。

  表明法裏奧對當地管製不嚴,導致外來宗教流行,已成泛濫,這責任他不背誰來背!

  宗教確實是個極好的借口,法裏奧不得不承擔起這個責任。

  於是扣船、審訊,吉哈德經驗老到,將案件做實,做足證據,連法裏奧也不得不當場簽字,承認事實。

  該死的印度人!

  他心中恨極了印度人,但也隻能歎息自己運氣不好,他已經做足了準備,隻是人算不如天算。

  而城內的印度人聽到此消息,無不歡欣鼓舞的,認定是大神法力無邊,他不是一人橫掃了整座城市的大神嗎,結果大神就讓他完蛋了!

  吉哈德找來了許多印度人來簽名,是的,印度人需要神像,這裏有非常多的神像,所以,一船的神像賣掉沒有問題!

  至於那位倒黴的商人申訴說這是大神神像,很靈驗的,嘿,吉哈德等人哪當他是一回事!

  在檢查組召開的會議上,伊薩姆津津有味地聽著吉哈德對法裏奧的指控,認為印度教在當地流行,表明當地存在著嚴重“瀆神”行為,為了捍衛國教的神聖性、純潔性和連續性,法裏奧負上失察、不作為的罪名,報請伊斯坦布爾方麵進行處置……

  吉哈德沒有多麽地苛責法裏奧,但法裏奧在法奧港城的去職已是板上釘釘。

  宗教在許多國度裏是大問題,國人很難理解一船神像就拿下一個城主,對於中國人來說,宗教是重要的,但在外有皇帝,皇帝是天子,代天而牧,大家都得聽皇帝的話,在內有祖宗,要敬奉祖宗,因此就分薄了對神靈的崇拜,神靈在政治生活中不占關鍵性地位,從來沒有大規模的宗教戰爭。

  但對於外國,宗教的影響力極大,如倭國的一向一揆,就是一向宗與大名掰手腕的戰爭,至於紅毛番,更有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諸國之間狗咬狗得厲害,更不用說奧斯曼帝國。

  吉哈德派出信使,急報伊斯坦布爾,他們也有驛道,類似八百裏加急,以馬匹接力方式傳送信息。

  很快地,伊斯坦布爾回複到來,不出人們所料,法裏奧回伊斯坦布爾述職,委了檢查組副使麥斯歐德為桑賈克貝伊,暫時主管法奧港城行政事務!

  那船神像盡數銷售,著麥斯歐德管好宗教事務,不得有誤。

  這個消息讓伊薩姆深感鬱悶,麥斯歐德居然成為了贏家!他一看也不是好鳥一個,怎麽能夠讓他來提綱管治港城呢?

  看到麥斯歐德意氣風發的樣子,伊薩姆極是不爽。

  大家都在作回伊斯坦布爾的準備,見到他興致不高的樣子,吉哈德瞅個空子,請他來坐談。

  “法澳港城承擔著對外貿易的重要工作,情況不容樂觀,正需要整頓,其實我認為大人是最合適的人選。”伊薩姆熱情地道:“如果大人能夠在此任職,我相信帝國的在這裏的關稅收入一定會比以前更多,麥斯歐德是是代行,我願意推薦大人出任桑賈克貝伊,大人如果有了這份履曆,將來前途光明。”

  吉哈德走專業法官路線,如果有了地方任上地履曆,正如伊薩姆所言,將來前途光明。

  伊薩姆敢出此言,並不狂妄,他來自帝國裏赫赫有名的科普律魯家族,其祖父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是帝國的元老重臣,所以伊薩姆年青就被外放出來任職。

  “你錯了!”吉哈德歎息道:“我要是在位的話,隻怕連稅收都收不上來!”

  “怎麽可能!”伊薩姆驚道。

  “這是事實!”吉哈德說道:“此地各方麵關係錯綜複雜,麵對著上上下下不同的需求,不象法律那樣講一是一,說二是二,我要是執正來做,做不長久的!”

  他沒繼續往下說,伊薩姆深思他的話,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東西。

  他更沒想到是哪怕是睿智的吉哈德,拿印度人開刀看似比較溫柔的方式,沒想到的是惹來的是東方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