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283
  索尼死了,留下一封遺書。

  他表示,他盡力保全了族人的生命,保住了香火祭祀,無愧於自己。但有愧於大清,無臉麵去見大汗,亦無臉去見被他害死的譚泰,譚泰確係大清忠臣!

  所以請大家在葬他時,當以紙遮麵,以示無臉去見先大汗們和譚泰。

  他認為前盛京守將碩塞的三條家規極是:一、不用記掛兩國的戰爭,不必為前人報仇,絕不造反!二、好好地活下去,傳承家族;三、信奉領袖,他是菩薩轉世,對我們滿人有存亡接繼的大恩德!

  希望活著的族人遵守這三條家規,現在大明在東南王的引領下,將會無比強大,族人萬萬不可與之為敵,否則乃自尋死路,致他的苦心白費。

  不得不說,索尼的死的在韃靼人中還是引發了激烈的回響,一些人恍然大悟,認為索尼說得有理,也有一些人嗤之以鼻,認為索尼是咎由自取,死得罪有應得。

  好在索尼沒看錯人,他沒找別的造反派,專門找來的瓜爾佳·圖賴醒悟了,變身成為堅定的擁明派!

  他對眾人說道:“千古艱難唯一死,索尼說死就死了,叫我做,我都做不到!”

  圖賴有頭腦,對諸人道:“我們先按兵不動,看情況,觀察上二三年,要是明人象崇禎朝那樣黑暗,我們即行起兵,我圖賴為先鋒!”

  “如果明人真象索尼說講的那樣,變得強大的話,我們還是做順民吧,以保香火與社稷,大家看如何?”圖賴問道。

  他的說話得到了絕大部分韃靼人的擁護,之後數年,當他們看到大明那蒸蒸日上的國勢時,無不慶幸當初沒有采取行動。

  韃靼人當中還是有不少的忠勇之輩,他們不怕死,但要是投身去必敗的事業中,並影響到香火與社稷,他們也會考慮再三。

  索尼就由罪魁禍首變成了大功臣,家人同意並接受了大明對他的追封:一等和順侯,世襲罔替,由子孫襲爵。

  ……

  明清戰爭降下帷幕,中國曆史上最慷慨激昂、吐出怨氣的一場勝利中,漢人笑到了最後,漢民族取勝!

  顏常武功在千秋!

  他厚積薄發,瞅準時機,一舉平定前明大敵後金韃靼人。

  再集社會各階層共識,以其雄才大略製度中國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各階層落力實施,國家穩固,軍力強大,百姓生活富裕。

  禍害中國多年的韃靼人不再為患,他們所在的費阿拉山城作為滿洲文化的根源,成為旅遊勝地,第三道城垣內的居處,裏麵住的是老野豬皮與他的DD舒爾哈奇的家居被複原,遊客們買票參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後人評價:“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此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各民族和諧統一,合為中華民族,民族間不再內耗,並力西進,國外諸族的噩夢到來,他們所驚恐的“黃禍”不遠矣。

  ……

  且說內閣大臣堵胤錫接受了巡視北方的任務,他這人是個實幹家,甚至不等過年,即把他自己手上的公事完結,即行整隊北上,打算在北方過年了。

  他接受了顏常武的委托,重點發展北方經濟,顏常武的態度是經濟發展,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否則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首要是農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種田不易,大家有飯吃,什麽才好說。

  顏常武說得很直白:“大家吃飽飯,別人想唆使他們造反都難!”

  他有雄心,更有大計劃,讓堵胤錫無比振奮,決心大幹一場!

  各地都要發展農工商三業,朝廷的資金有限,其中北方的三個地方被顏常武所看重,分別是東北地區、河南和山東!

  堵胤錫從南京出發,先行河南。

  河南屬中原地區,之前戰亂不堪,但隨著戰爭結束,各地流民返鄉,重新分配田地,官府發給耕牛與種子,再利用冬季冬閑時開挖水利,許多地方一直做到年二十八才收工!

  而河南各地的官員們更在年二十九集中開封,堵胤錫召集他們開大會作動員!

  官一簇簇到來,無人敢不悅影響他們過年,堵胤錫可是中央大員!

  會議借用了開封府新落成的開園名都大酒店的會議室,官員們食宿在此,連開三天的會議。

  堵胤錫對河南的官員們道:“河南是個好地方哪,非常合適發展農業經濟!”

  “按東南王殿下的指示,各地盡量做到糧食自給,一些地方更要成為糧食的基地,比如河南。”

  “河南氣候適宜,有黃河灌溉之利,土地平坦,還有煤鐵,實在是發展農業的上上之選!”堵胤錫給官員們下達任務道:“二年內,河南糧食自給,三年內,糧食可以出省!做不到的官員,一概就地免職!”

  所有的官員齊刷刷地伸直了腰杆!

  現在可不象以前,經濟考核指標是升官保職的關鍵,而且又不能搜刮百姓!

  這官不好當!

  但上麵的大官同樣給大夥兒洗腦,說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幹實事,而且百姓得到好處,自己拿養廉銀時才心安理得。

  話說得確實有道理,比起以前風花雪月,渾渾噩噩的當官,現在的當官有一種滿足感,自己確實是做了貢獻!

  堵胤錫不僅是幹達任務,他帶來了資金,朝廷對於河南農業是有資金傾斜的,投入之大,用一個地方官員的話來說:”朝廷一年對本省農業的投入就相當於崇禎朝十年的投入,不,二十年的投入!”

  對於如何利用好這批資金,堵胤錫與地方官員們及請來的農業專家們對於發展河南農業作了深入的探討。

  決定發展小麥為拳頭產品,兼種旱糧和水稻,種植棉花、芝麻和煙草,還養柞蠶作為經濟作物,作為主糧的補充。

  不僅如此,還要大力發展治煉、煤炭、紡織、卷煙、麵粉、榨油等。

  今冬以之後,做好水利灌溉工程,為農業保駕護航!

  再有,菜籃子工程、醫院、教育、交通運輸等業務都要積極開展!

  這三天的會議非常密集,晚上都在開會,等會議結束後,官員們離開時,滿麵笑容,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