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284
  不讓一帆在虜海!

  東南艦隊一路迤邐北上,一路猛烈打擊北虜沿海地區,攻擊港口、哨所、城市、村鎮,仗著船堅炮利,所到之處,盡情嗨啊,嗨得不得了啊!

  摧毀城市村鎮哨所,攔截海上目標。

  海麵上,一艘漁船被截停,兩個漁民是父子,用一口純正的北地漢話哀求道:“官爺,我們是大明的良民,我們是為了生活!”

  “奉東南府執政官之命,所有的未經東南府同意的在北虜海上的船隻一概擊沉,人員一概帶走!”

  東南艦上,父子兩看著自家漁船著火,他們再度哀求道:“我們想回家,家中老少……”

  水兵們對他道:“你們要感謝你們是漢人,否則你們連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去到東南府,東南府會賠償你們一條新漁艦,重新開始生活,我們東南府船多得是!”另一個水兵道。

  是的,那麽父子看到了東南艦追上一條有韃子的商船,韃子在船上吡牙裂嘴的,手執利刀,結果東南艦話不多說一句,立即開火,將商船擊沉在海中間。

  “可是我們的家人還在他們那裏。”父子倆急得給水兵們跪下了。

  “他們會倒黴,但這是媽祖娘娘的旨意!”水兵們無情地道。

  東南艦隊大掠北虜沿海,不讓一帆在虜海!

  錦州軍分兩部分,大多數軍人都被運輸艦運回台灣,但大部分將領們卻沒走,他們去開心!

  確實開心,看到敵人海邊城市在重炮的攻擊下分崩離析,看到了曾經凶焰萬丈的北虜兵被陸戰隊員打死,他們的城市煙塵高起,韃子家人在哭泣!

  而錦州軍則在笑,狂笑,笑到流眼淚。

  曾幾何時,他們疲於奔命,他們受盡屈辱,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同袍和自己的親人死去。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今天,同樣的命運落在了韃子們的頭上,他們也會死亡,也會哭泣!

  韃子們見到東南軍上來,也試圖反抗,但是密集火槍陣之前,他們根本反抗無力,亂槍撂倒,如若不倒,再加一槍!

  東南艦隊打中了北虜的要害,他們的人太少了!

  搞不好,北虜控製區域內的人口總數不及東南府的總人數了!

  上岸的東南軍根本不與大隊韃子交戰,他們專找北虜的薄弱之處進行攻擊,燒殺搶掠。

  至於不上岸的東南艦隊,在大炮的射程內,他們想挑誰就挑誰!

  北虜一來重兵集結在鬆山不敢離開,二來要力保他們的盛京怕給東南軍大舉登陸給破了,其餘地方根本防不勝防。

  各處示警,幾乎讓諸韃子恨得牙齒都咬碎了!

  他們把大明北方當成自家的後花園,東南艦隊也讓他們品嚐到這一滋味。

  “我們有三萬多人口被掠,三千二百我們的兵被殺!”金帳內,啟心郎索尼沉痛匯報著情況,讓一眾大酋無比地憤怒!

  三千二百個韃子兵被殺,不是小數目,如果集結起來,對付二萬明軍都不成問題。

  韃子以三百丁為一個牛錄,三千二百個韃子被殺,就是十一個牛錄,要知道老野豬皮當初造反的時候,也不過是四十個牛錄!

  東南艦隊東敲一下,西打一下,韃子兵損失的數目就達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地步。

  北虜處於東南軍想打他們任打,他們卻動不了在海上的東南艦隊一根汗毛。

  沒船,沒炮,怎麽打!

  好在黃台吉能屈能伸,下達三道旨意。

  一是所有的船隻統統進入內河裏,以保存他們不多的船和會水的人;

  二是離海三十裏內地方民眾盡移入內陸,亦即遷界令。

  三要佟養性組織人力,力求在大炮和火槍上突破,仿製紅衣大炮和東南府的燧發槍,但此乃臨急抱佛腳之舉,來不及派上用場。

  迫不得已的對策,諸大酋無比的惱怒與痛恨,他們何嚐遇到如此憋屈的時候!

  伴隨著命令下達,韃子將船隻移走,人口遷移到內陸,自然是怨聲載道,畢竟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

  不僅歸順的漢人有意見,韃子內部的意見更大,畢竟他們占了沿海經濟的大頭,例如漢人打漁收獲都得低價賣給他們,再高價賣出,這一進一出,一些韃子不勞而獲,賺了大頭。

  沿海地區多有肥田,也不能再經營,這些肥田肯定是韃子們占有的,損失不小。

  不過胳臂扭不過大腿,自然命令得到了徹底的貫徹,海邊至內陸三十裏地一片荒涼,民眾都移走了,晚上時的地界仿似鬼域一般!

  黃台吉派了兩支萬人騎兵大隊,分別由多爾袞與濟爾哈朗率領,伺機而動,一旦東南軍進入內陸,那就給予他們痛擊!

  可惜他們失望了,東南軍雖然鬧得很凶,卻聰明地不會遠離艦隊的視線,反正臊皮北虜足夠了!

  眼看著沒有好處,東南艦隊也就消停下來,除了留下十條巡航艦繼續襲擾北虜之外,其餘艦隻返回台灣。

  再過覺華島,何可綱找到了左良玉請求道:“能否挽救鬆山的軍隊?”

  鬆山,有洪承疇等人被圍著,差不多是明朝軍隊最後一點骨血了。

  “不行!”左良玉一口拒絕道,他解釋道:“北虜先前無備,遂有錦州突圍,但鬆山乃敵必重兵集結,我們兵少,無法破除敵人重圍,即使是我們能打,真要出戰,那是渾河之戰的重演!”

  “如果鬆山失守,那麽朝廷也就完了!”何可綱長長歎息道。

  他失望而去,左良玉則撇撇嘴,心忖道:“朝廷要是不完蛋,我東南府怎麽可能崛起,領袖怎麽能夠登大位,勞資怎麽能夠封爵!”

  對比大明與東南府,左良玉更喜歡東南府,他在東南軍當軍官,覺得十分舒心,生活簡單!

  東南府從不拖欠軍餉,待遇豐厚,軍人專心打仗,其餘的什麽都不用理,更不用擔心什麽文官!

  在東南府,軍隊的待遇高過文官,而且文官也不能幹預軍務,不象明朝,一個四品的知府都敢不鳥二品的總兵,袁承煥是文官,竟然敢斬有尚方寶劍的武將毛文龍,事後還輕鬆過關。

  這是一種夢寐以求的生活,左良玉是絕對不會去保大明的,他與其他人一道,坐看大明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