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5-13 12:11      字數:2455
  第二天上午九時,在宗座宮的偏殿上,教皇亞曆山大七世破天荒地接見了奧斯曼帝國的使節艾西木·帕夏,上一次奧斯曼帝國的使節到達宗座宮,已是年代久遠,都記不起來了。

  亞曆山大七世曾說過“我們”,所以會見時,他與七個紅衣主教一起見艾西木·帕夏。

  教座高居聖座,正對著奧斯曼來使,七位紅衣主教在他的兩側,左四右三,稍側對著奧斯曼來使。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然而艾西木·帕夏代表蘇丹陛下向教皇陛下致敬,教皇微一點頭,卻不言語,自有一位紅衣主教出來代他向蘇丹陛下問好。

  哪怕是敵對,互相致敬問好這是禮儀所在,大家畢竟還是體麵人家嘛。

  至於教皇不答話,不是他高傲,是雙方不對等,如果蘇丹陛下到來,那麽教皇會親自與他說話嘀。

  外交禮儀,一舉一動,都有章程,主要看雙方的地位和國力如何,換作是大明使臣到達朝鮮的平壤,朝鮮王要出城相迎!

  艾西木·帕夏再以個人名義向教皇問安,還向諸位紅衣主教致意後,大家互相介紹彼此身份。

  他微一定神,觀察情況,不由得心涼了半截。

  教皇背後是一個大大的十字架,裝飾普通,並不奢華,所在的偏殿麵積也小。

  接見的地方有講究,顯而易見的越大越是豪華場所是客人越有麵子。

  如果是在正殿,還有更多的人一起接見,那事情就比較妥當,不會爭執,畢竟大家要顏麵。

  比方說素卜哈·帕夏在馬德裏覲見西班牙國王,就在王宮正殿,結果大家一團和氣,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此間偏殿上教皇與紅衣主教是頂層人物,沒有多餘的人,方便爭執。不會把難堪的場麵傳出去。

  教皇高深莫測,不置可否。

  紅衣主教海廷加和另外三個主教毫不掩飾地目露凶光,宛如鷹隼般地盯著他。

  這四位主教,明顯的與奧斯曼人有仇,一旦找到機會,他們就會撲上前去,把他撕成碎片。

  另兩位紅衣主教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應該是牆頭草,兩邊倒,看哪邊勢大就向哪邊,或者隻聽教皇說什麽就是什麽,不用指望他們會為奧斯曼人出力。

  唯有方才代聖座向蘇丹致敬的羅本紅衣主教向他微一頜首,表示歡迎。

  看目前情形,反對的力量居多。

  僅一個來自威尼斯的羅本紅衣主教對他友善,但即使是羅本主教,也不可能為他站台,與其他四位主教對陣,一對四,成功機率低且不算,羅本主教越是出麵,越是糟糕,別的主教甚至不用與他辯論是非曲直,專攻羅本主教屁股坐歪了---你一個羅馬教廷的紅衣主教,居然為異教徒這樣說話,居心何在!

  這點羅本主教不可能沒想到,不用指望羅本主教,全靠艾西木·帕夏自行發揮,說服殿上諸人。

  說些什麽好呢?

  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絕非普通人,對於他所講的內容應該很清楚,按一般的方法,想要說服他們是難上加難,必須另辟蹊徑。

  艾西木·帕夏,這位奧斯曼帝國一流的智者,腦袋裏高速運轉,迅速地想著破局之策。

  電閃石火間,他想到了一個方法,也是之前想好的對策之一,為了說服當權者,他曾經推導出一些對策。

  因此他沒有展開長篇大論,而是向教皇請示道:“陛下,下臣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教皇點點頭,他旁邊的首席樞機主教博拉魯茲主教說道:“請講!”

  “為方便講故事,我帶來了一本書,放在外麵,叫做《三國演義》,是中國人羅貫中先生寫的,翻譯成為了拉丁文。裏麵有份地圖,是三國的形勢圖,這本書是大明禮部公開編輯出版的

  正本,請陛下允許把這本書拿進來!”艾西木·帕夏請求道。

  教皇沒有答應他的請求,而是說道:“去圖書館裏取來這本《三國演義》”

  原來教皇也有《三國演義》!

  書取來了,交給艾西木·帕夏,他翻了翻書,正與他帶來的書一模一樣,也有圖,頓時心中大定。

  於是他先說了一下《三國演義》是什麽,他沒有看書,而是直接講出來!

  “中國東漢末年,先是黃巾軍造反,天下大亂,之後各路將軍紛紛上場……”艾西木·帕夏以最精煉的語言歸納出《三國演義》的故事脈絡,被旁邊的書記員記下來,後來傳出去,中國人也認為這麽一個歪果仁歸納得好!

  艾西木·帕夏所講的《三國演義》,來自教皇,他應該看過這本書,但其餘的紅衣主教,可能一半人以上沒看過,因此大家都在聽他講故事。

  僅是講故事,沒有涉及到時政,且得到教皇的允許,所以大家聽著他講,看他能弄出什麽花樣來。

  他講到了赤壁之戰,三分天下,魏、蜀、吳!

  他講到了曹丕篡漢,夷陵之戰,蜀國打吳國,結果戰敗!

  他又講到了劉備死後,諸葛亮立劉禪為帝,因感劉備知遇之恩,全力輔佐幼主。魏國曹丕得知,有伐漢之意,司馬懿獻五路下西川之策,諸葛亮坐鎮成都,安居平五路,又派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修好。此後蜀吳兩國再未交兵。

  艾西木·帕夏把《三國演義》中的三國地圖向大家展示,然後他放出了勝負手。

  “蜀吳兩國結盟,共抗魏國,方能保住國家!”艾西木·帕夏朗聲道:“現在中國人大舉西征,他們就是魏國,我國就是蜀國,而歐洲則是吳國,隻有蜀吳兩國結盟,共抗魏國,才能保住兩國天下,同樣地,隻有我國與歐洲諸國結盟,才能夠戰勝中國人,保住我們兩方!”

  正等著你來!

  紅衣主教海廷加第一個跳將出來道:“閣下好大的膽子,居然認為我們在基督的指引下,都不是中國人的對手,你太小看我們了!”

  他揚言道:“隻要我們願意,在papa的號召下,我們的勇士將會在全歐洲崛起,把一切異教徒打敗!”

  艾西木·帕夏正色道:“我絕無不敬之意,但我請問閣下,自征服1453年,我國攻下君士坦丁堡,已經二百年了,現在的歐洲疆域如何,請閣下說說看!”

  海廷加不由得一窒,這可拿不出來上台麵說啊。

  至今雖然奧斯曼人的對歐洲的進攻態勢已經消耗殆盡,哪怕奧斯曼人把主力從歐洲抽調回到小亞細亞,歐洲地區的力量空虛,可白皮依舊不敢大舉進攻,收複失地!

  不過海廷加自然不會給艾西木·帕夏難倒,這裏可是他的主場!

  海廷加正待說些什麽時,首席樞機主教博拉魯茲說道:“papa有聖論!”

  於是大家靜聽教皇說道:“奧斯曼使臣說的故事非常精彩,這本《三國演義》送給你了,你可以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