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輪乘製”說來就來
作者:魚年無鉤      更新:2021-11-04 12:26      字數:2248
  隨著鐵路機車牽引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針對日益增長的運輸工作需要,冀東機務段堅持眼睛向內挖掘潛力,通過改革沿襲已久的機車“包乘製”為“輪乘製”。

  蒸汽時代的“包乘製”是三班倒,3名司機、3名副司機、3司爐,共9人包乘一台機車。

  火車牽引跨入內燃、電力時代,3名司機、3名副司機,共6人包乘一台機車。一個包乘組,人工下降了33%,機務部門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無論蒸汽時代9人包乘一台機車,還是內燃、電力時代6人包保一台機車。在牽引轄區運行、退乘後機車保養等工作,需要包乘組集體負責,相當於“包產到戶”,大家對機車保養愛護有加。

  實行“輪乘製”,火車司機沒有了固定機車,當班遇到那台機車,就駕駛那台機車完成牽引任務。

  冀東機務段決定2699“紅旗號”機車肩負起“輪乘製”改革試點工作。

  韓大路從刀棱山回到機務段,心懷忐忑,接受了“輪乘製”試點工作任務。

  韓大路心想:“我是全國勞模,又是‘紅旗號’機車司機長。如果我不帶頭肩負起輪乘製試點改革實驗工作,別人會用什麽眼光看我這個勞模。前車輦開路,後車不沾泥。幹就要就幹好,沒什麽可怕的。”

  韓大路就是如此,在生活中從善如流,在工作上完全服從,是他一貫的追求。

  令他頗感遺憾的是原來“紅旗號”包乘組的6名兄弟再也不能朝夕相處了,見麵的機會少了。

  不過,大家還在一個段、一個車間,低頭不見抬頭見。

  韓大路與兄弟們相約,每個季度想方設法聚會一次,除敘舊和交流駕駛經驗,得暢暢快快喝酒吃肉。

  其實,兄弟們不怕吃苦,最擔心收入降低。大家習慣了“包乘製”精心伺候自己的機車,如同熟悉一匹千裏馬的習性,運行途中機車“感冒發燒”處理起來輕車熟路。

  可是,“輪乘製”孟紮紮地讓司機駕一台不熟悉的機車擔負牽引任務,大家心裏沒有底。

  韓大路他們的質疑不無道理,在這場機務乘務交路的改革中,冀東機務人麵臨著機車運用、整備、檢修上的巨大挑戰。

  在“輪乘製”改革實驗工作培訓班上,牛立功書記語重心長,“司機同誌們,我段“輪乘製”實驗改革醞釀了半年。在全路我們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隊伍。我們要通過思想認識上從‘火中取栗’到‘主動適應’。凡事都有頭一次,就像大姑娘上轎……我段司機隊伍是一支能打勝仗的團隊,我堅信我段的“輪乘製”改革實驗工作一定能成功。

  司機朋友們,民以食為天。實行‘輪乘製’改革,段財務部門提前對機車運行長大交路報酬進行了科學測算,大家的收入隻會提高,絕對不會降低。火車牽引事業的改革發展要科學決策,更要體現多勞多得,獎勤罰懶,想方設法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機車運營效率,不影響司機輪乘休息,卻能保證機車時刻運行。我可以負責人地告訴大家,你們的收入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在教室裏響起。

  待掌聲平息,牛書記麵帶微笑,繼續講:“我曾經也是一名乘務員,對乘務工作不陌生。下麵有我的好哥們、我的師傅、我的良師益友。你們積極報名參加第一批‘輪乘製’工作實點培訓,就是積極投身於機務改革工作,是我學習的榜樣。改革需要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大家用實際行動為冀東機務段的改革發展添磚加瓦。我代表段黨委和行政感謝各位!我衷心祝願這次培訓班圓滿成功,祝願兄弟們取得好成績!”

  由於培訓工作準備充分,教材“量身定做,冀東機務段‘輪乘製’改革工作前奏,從“事前培訓”到“全麵加強”,安全管理上從“優質整合”到“精細管理”,順利推進了這一突破性的發展。

  1992年11月1日,冀東機務段所擔當的冀東線旅客列車中有13對直通萬水,乘務交路的延伸引起了乘務方式的改變。

  韓大路駕駛的“紅旗號”機車肩負起冀東機務段首趟“輪乘製”改革牽引任務。

  事實勝於雄辯。

  輪乘製、長交路還帶來了很多變化。

  “人不定車、車不定人”的輪乘製提升了職工學習業務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冀東機務段經過研究、篩選,最終,采用了長短交路結合的輪乘製乘務方式和長交路兩司機執乘方式。

  這種乘務製度的優勢非常明顯,機車在庫內不需倒車,人員便於調整,機車走行公裏和乘務人員勞動時間比較均衡。

  與傳統“包乘製”相比,“輪乘製”既減少人員,同時還可以形成良好的競爭機製,充分調動了全段機車乘務員的工作積極性,運輸生產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因為乘務員業務與故障處理能力決定著安全成績,進而決定個人收入;職工立足長遠、服務大局的意識增強了。機車交路延伸增加了工作任務,同時內部分配上也相對增加了靈活度,對超勞乘務員有分配傾斜,職工的抱怨少了,計較少了,工作的積極性有了提升;幹部的協調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增強了。

  “輪乘製”需要管理幹部下現場督促檢查,解決現場問題,既錘煉了幹部隊伍的作風,又提高了幹部現場管理能力。

  1993年1月1日,冀東機務段機車、乘務交路優化調整方案全麵實施。

  鐵路運輸生產是以機務段為支點,“包乘製”短交路效率比較低。

  “輪乘製”長交路實施後,機車集中整備,一台機車牽引一列車直通目的地300公裏,打破了以前運行不足150公裏的瓶頸。

  以前,“包乘製”退乘後,當班司機、副司機得保養完機車才能下班回家休息。

  如今,車間成立了專業機車整備小組,全方位負責機車日常保養維護。

  司機把火車開進機務段,一聲“拜拜”,哼著小曲兒回家養精蓄銳,實現了賽過“活神仙”的夢想。

  韓大路的“紅旗號”機車在“包乘製”改革實驗工作中功不可沒,得到了全段上下一致好評。

  更令韓大興奮的是兒子韓通將於3月1日起在冀東機務段實習火車司機。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韓家第二代火車司機的人生該如何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