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狐狸露出尾巴?
作者:魚年無鉤      更新:2021-10-16 09:15      字數:2217
  張小六怡然自得地走進會議室,一看記者非常漂亮,驚訝地摘下蛤蟆鏡,把頭一揚,垂在腦門前的一縷頭發被甩在頭頂。這是港台電影裏常有的動作。

  他的花襯衣塞在喇叭褲的褲腰裏,金利來皮帶非常顯眼,一雙棕色漆皮高跟鞋鋥光瓦亮。

  “啊,沒想到大記者是個美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張主任趕忙介紹:“這位是冀東日報社的許飛燕記者,這位是煤炭廳規劃發展處的張小六處長。”

  已經起身的許飛燕落落大方地伸出手說道:“張小六處長的大名如雷貫耳。”

  張小六的心裏咯噔一下:“壞了,難道我們的貓膩被記者察覺了?不應該啊?也許她在故弄玄虛。她一個丫頭片子,洞察力淺,隨機應變吧。”

  許飛燕緊盯張小六的眼睛,發現他雖然故作鎮定,目光卻躲躲閃閃,隨口說道:“張處長有什麽心思嗎?我又不是偵探,無需對我設防。”

  “我的媽呀,這個丫頭厲害,看來得好生對付,不可麻痹大意。”

  張小六又把頭一甩,用右手捋了一把頭發,說道:“哎哎,怎麽會,記者乃無冕之王,受人尊敬,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韓大路多次提起過您,一見人怎麽有些出入啊?”

  “啊,我的老班長說我壞話了?”

  “那倒沒有,反而把你跨城了一朵花。”

  張小六把大拇指一翹,順杆爬:“我和韓大路那可是生死之交,如同香港武俠小說中形容的過命兄弟。‘韓張手’就是我兩名號。”

  “這個我知道,他說這幾年見不到你,擔心您被糖衣炮彈打中,倒在改革開放的經濟浪潮中?”

  “哈哈,我一個處長手中沒什麽特權,不會被糖衣炮彈瞄準。”

  “好吧,我們言歸正傳,請您談談小煤窯的事兒。”

  許飛燕做好速記的準備,張小六侃侃而談:“冀東省乃是全國煤炭資源大省,冀東市又是煤炭主產區。157個私人小煤窯分布在冀東礦務局周邊的有57個,大窯礦務局43個,玉屏山礦務局57個,年產煤炭300萬噸,是三個礦務局的五分之一,但是私企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小煤窯周邊的農民就地打工,富澤桑梓,一舉兩得。”

  “張處長,看來,小煤窯作用不小,改革開放就是讓先富起來了的人帶動年收入較低或者處在貧困線下的人也富起來,這個願望能在冀東產煤區率先實現嗎?”

  “不愧是一名名記者,提問題一針見血。煤炭廳目前還沒有做過這方麵的調查研究,共同富裕的命題不需要我們煤炭廳研究解決,你說是不是?”

  許飛燕感受到張小六不像韓大路直來直去。他說話留三分,太過於官方,有時候還雲遮霧罩,令人難以捉摸。

  看來,“衙門的”公差不同於生產一線的幹部和工人,優越感十足,居高臨下慣了。許飛燕初出茅廬。可不吃這一套。

  “那麽,我們聽說小煤窯周邊老百姓上訪煤炭無無序開才,導致田地、房屋、水渠等裂縫下沉,有無此事?”

  張小六何等圓滑,避重就輕地回答:“有,但是不多,這是礦產開采的必然結局,中國有,世界個地也有。”

  “噢,都發生在那些地方,您說具體些嗎?”

  “比如,玉屏山礦務局周圍藏族群眾牛羊圈下沉、裂縫,煤炭廳已經責令周邊小煤窯科學開采,加強開采區作業後的灌漿注水,杜絕雷士問題發生。”

  許飛燕對張小六回答頻頻點頭,一邊的張主任偷偷樂:“嘿,張小六不虧是處長,回答問題遊刃有餘,還把記者的疑惑巧妙解答,無招勝有招,太高明了。”

  “張處長”,明天我想去玉屏山礦務局實地采訪,了解實際情況。這樣我們報道煤炭行業就能有的放矢,真真實實,讓老百姓心服口服,消除謠言。”

  張小六胸有成竹地答應:“這個沒問題,但是我得請示一下廳長,再答複您。您和韓大路熟悉嗎?”

  “可以,我等您的消息。韓大路我認識,我們算是朋友了。”

  “要不這樣,今天晚上我請您和韓大路吃飯。一來我們戰友小聚,二來給您匯報廳長的指示。地點在冀東市‘黃鶴樓’飯點。”

  許飛燕正想找機會見韓大路,張小六就為她見心上人設宴,簡直就是天趕地湊。

  “韓大路若走車,我們就算了,去玉屏山采訪不能耽誤,這是我們領導交代的工作。”

  “哎,我打聽好了,韓大路最近在培訓青工,不走車,一會兒我就去冀東火車站,順便送您回報社。”

  許飛燕一聽,心砰砰跳,表麵上若無其事,隨口答應:“這樣也好,我們走吧。”

  張小六扭頭吩咐:“張主任,去叫車,我要送美記者會報社。”

  “是是是,二位稍等,我馬上安排車。”

  其實張主任和張小六是平級,可是人家的爹現是高官,廳長都得給他三分麵子,張主任就得剛給張處長當孫子。

  不一會兒,一輛德國進口桑塔納停在主樓門口,張小六陪許飛燕上了車。

  車上,張小六說:“後天我陪您去玉屏山礦務局采訪,吃喝拉撒煤炭廳負責。韓大路曾經在銅川線跑過車,我們把請上,可以嗎?”

  許飛燕心裏一喜,這不是好上加好嗎?今天晚上能見到韓大路,後天又能一路同行,難道是天意?

  “太好了,能和‘韓張手’一路同行,不慎榮欣。”

  由於兩人中間有個韓大路的緣故,張小六和許飛燕的共同話題逐漸多了起來。

  言多必失,張小六從許飛燕的話語裏判斷出這個姑娘喜歡韓大路,張小六心裏暗喜:“真是天助我也。”

  等許飛燕下了車,張小六從包裏掏出大哥大,撥通了廳長的電話:“廳長,我張小六啊,關於記者采訪我們的事兒,張主任給您匯報了嗎?”

  “匯報了,多虧你見機行事,這幾天就把這間事兒擺平,那些不良影響一定要消除在萌芽之中。我已經安排人去了玉屏山礦務局,要他們立即把屁股擦趕幹淨,那個敢搞出亂子煤窯立客卡關閉。”

  “好好,廳長,我製動怎麽辦,您人放心,絕對平安無事。”

  張小六掛斷電話,長出一口,暗自思量:“嘿嘿,立刻關閉,真是站著說話腰不疼。每個小煤窯都是相關領導的搖錢樹,都在小煤窯入了幹股,我張小六敢關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