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說它不尋常
作者:魚年無鉤      更新:2021-08-19 06:32      字數:3674
  17點多,許飛燕終於在張主任的辦公室見到了想見的人。

  韓大路看見許飛燕詫異地問:“許飛燕,你怎麽來了?”

  “沒想到吧?你我火車上邂逅,我說過要來機務段。難道這麽快就忘了‘你和我’的約定?”

  許飛燕故意把“你和我”三個字咬的很重。

  韓大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答非所問:“人生何處不相逢嘛,機務段又不是遊樂園,沒什麽風景可看。”

  許飛燕撅起嘴說:“我來找你不行嗎?小家子氣,不像張主任對我和藹可親!“

  “哈哈,我韓大路成了張主任的反麵教材。”

  “嘚嘚,不和你一般見識,不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想不到你已經是‘紅旗號’司機長了。告訴你個好消息,我被冀東日報社錄用了,將來我要大力宣傳你。”

  韓大路隻能客客氣氣地說:“祝賀你許記者!”

  張主任一聽,有些意外,在《冀東日報》上稿不容易,韓大路居然認識一位美女記者,對於客車運用車間就是天上掉餡餅兒。

  韓大路卻不這樣認為,一個女孩子長年累月拋頭露麵不太好。

  許飛燕看了一眼韓大路,直截了當地說:“韓師傅的想法是一個女孩子拋頭露麵不好,對嗎?”

  韓大路大吃一驚,隻好嘿嘿一笑,岔開話題:“不要自以為是,每個人的心裏都有秘密。”

  張主任一看情況不妙,韓大路這個人要麽對你俯首帖耳,要麽就是狂風暴雨。

  趕忙打圓場:“小許記者,韓大路性子直,不會拐彎抹角,請見諒!”

  “哈哈,我才不和英雄人物計較,我是特想了解火車司機的日常生活……我畢業論文的題目初步定為‘為什麽‘紅旗號’處處可以學?”

  張主任給韓大路使個眼色,讚歎道:“小許記者的選題有創意,韓大路一定會主動配合,讓你充分了解‘紅旗號’的前世今生。”

  當著外人的麵,韓大路不好反駁主任,再者,人家一個女娃兒,為了一篇畢業論文,不辭辛苦來收集素材,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推三阻四,不是韓大路的一貫作風。

  於是,他爽快地答應:“好吧,一切悉聽尊便。”

  許飛燕覺得拿到了尚方寶劍,大大咧咧地表態:“我隻帶耳廣泛聽。至於問題嘛,我當然得打破砂鍋問到底。”

  張主任一看韓大路和許飛燕都在無形中退讓了一步,心裏一喜,說:“小許記者,你來一趟不容易。我請你和韓大路吃頓便飯,怎咱們三個邊吃邊聊。”

  韓大路本來想立刻回家,最近韓通有些叛逆,不太聽姥姥的話,不去吃飯吧,就是不給主任麵子,去吃飯,回家後又不知道給娜娜如何解釋?

  許飛燕一眼看穿了韓大路的心思:“韓師傅懼內,怕出現什麽謠言,我們三人行,你怕嗎?”

  韓大路被許飛燕的激將法激怒了,“我怕什麽,正大光明的吃飯,走就走。”

  許飛燕發出銀鈴般笑聲,隨口吟誦:“積石有玉,列鬆如翠”

  韓大路也不示弱,接上了下兩句:“郎豔獨絕,世無其二。”

  隨即,許飛燕和韓大路相視一笑。

  張主任莫名其妙地看看二人,不知道其中的原委,隻好催促道:“走吧,我們去喂腦袋。”

  三個人肩並肩,往外大街上走,路過的人都把目光投在許飛燕的身上。

  漂亮總是招人側目,許飛燕這朵冀東大學的校花,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引來四麵八方的目光。

  認識韓大路的人有些嫉妒,同樣是火車司機,韓大路總能遇到美女。他也太有女人緣了。

  韓大路對這些不在意,也不渴望周身繞滿青羅扇,最在意柴米油鹽醬醋茶,養家糊口天經地義。

  結婚七八年了,激情已經退去,和李娜在一起,依然相敬如賓,激情時居然有了左手摸右手的感覺。

  一行三人來到鐵南街“利民飯館”,韓大路主動給許飛燕拉板凳。

  入座後,張主任對韓大路和許飛燕說:“你們倆個想吃什麽隨便點,絕對管夠。”

  許飛燕不好意思地說:“張主任,初次見麵,讓您破費,實屬不該,我要一盤炒麵片。”

  韓大路隨口說:“我也要炒麵片,飯一樣,人家好做嘛。”

  張主任不幹了,我請客,你們隻點炒麵,不給我麵子。服務員,請上一個回鍋肉、西紅柿炒雞蛋,紅燒雞塊、酸懶土豆絲,一人一碗米飯,外加一斤二鍋頭。”

  韓大路和許飛燕一看張主任誠心實意,也不好反駁,隻能客隨主便。

  許飛燕不想浪費時間,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盯著韓大路,問:“韓師傅,你能成為‘紅旗號’首任司機長,很激動吧?”

  “哎,你還別說,掛牌的那天真激動,機車披紅掛彩,現場鑼鼓喧天,我們包乘組9人,個個摩拳擦掌。”

  “怎麽,熱情過去了,就像熱戀的人兒步入婚姻殿堂,天長日久,波瀾不驚了?”

  “你一個小姑娘,居然和一個人過來人討論婚姻問題,是不是不妥啊?”

  張主任被韓大路和許飛燕的玩笑逗得哈哈大笑。

  許飛燕一本正經地又問:“韓師傅,‘紅旗號’的標杆作用大嗎?你覺得‘紅旗號’的特征是什麽?”

  韓大路不假思索地回答:“‘紅旗號’不僅僅是一台機車,它是有生命的。‘紅旗號’的前身是一台參加過抗美援朝的2966號蒸汽機車。從抗美援朝戰場回祖國的2966號蒸汽機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多拉快跑,出滿勤、幹滿點毫不含糊。80年代初,2966號蒸汽機車光榮退役,成為2966號內燃機車……如今,2966號電力機車安全行車累計突破10萬公裏,和原來的2966號蒸汽機車、內燃機車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我認為‘紅旗號’不但富有不言自明的標杆作用,而且具有一脈相承的生命特征。”

  張主任對韓大路的回答非常滿意,這個退伍軍人有思想,有主見,是個好苗子。

  許飛燕更是對韓大路的回答點頭稱讚。早上,在客運車間一樓至三樓的牆壁上她詳細了解了“紅旗號”的點點滴滴。

  現在,麵對“紅旗號”主管張主任,麵對“紅旗號”司機長韓大路,許飛燕對“紅旗號”的認識又有所加深。

  張主任插話:“‘紅旗號’的生命就是一種精神,處處可學。‘紅旗號’的故事像他們駕駛的火車一樣,向前,向前。

  這是一台平常而又極不平常的機車。說它平常,是因為它與運行在鐵道線上的其他同類型機車並無二致。

  說它不尋常,是因為這是一台鑲嵌著金光閃閃的一麵紅旗的標杆機車。一麵紅旗和“紅旗號”三個大字的機車,從五十年代向新時代一路走來,曆經蒸汽、內燃、電力變化,從包乘到輪乘,機車質量始終保持全優,機班總結推廣的‘看嗅聽摸’保養方法和‘三勤三到三不簡化’工作法成為了全局機車乘務員確保安全的‘金鑰匙’。”

  飯菜上桌了,聆聽故事的許飛燕意猶未盡,但客隨主便,隻好和兩位工人老大哥一起吃飯。

  張主任不停地勸許飛燕多吃菜,韓大路不客氣,吃的津津有味。

  許飛燕滴酒不沾,一斤酒,二一添作五,張主任和韓大路頻頻碰杯。

  吃飽喝足了,許飛燕又拉開了話匣子:“韓師傅,‘紅旗號’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不尋常’?”

  韓大路有些醉意,思路卻依然清晰,不假思索地回答:“2966號機車乘務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們始終堅持模範機車的示範作用行車育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弘揚和傳播模範機車示範作用的決心從來沒有變。”

  許飛燕不由自主地讚歎:“看來,一以貫之是‘紅旗號’不變的追求。”

  韓大路點點頭,補充道:“第一任司機長牛立功是個業務尖子,工作狂。他經常對兄弟們說,安全成績是個硬道理,安全成績靠什麽來保證,就得靠我們的業務。所以,在他的帶領下,機組成員做到了‘機車狀態百分百掌握、安全平穩百分百控製’的“兩個百分百”。

  張主任如數家珍:“在‘紅旗號’機車的引領下,冀東機務段學**活動開展得蓬勃向上,學**的熱情不斷高漲,學**的內涵也不斷豐富。

  1979年3月,冀東機務段職工劉平帶著妻子在北京看病時經濟出現困難,車間班組的職工踴躍為他捐款,為他解了燃眉之急;

  1980年5月,平時就特別愛“管閑事”的張大彪利用休班的三個下午時間,把一碗泉折返所的露天廁所清理得幹幹淨淨,找來水泥、磚塊把掉落的牆角重新修補,拉來黃土和砂子把地麵重新平整,還把廁所的糞便清理幹淨;

  1981年年8月,冀東機務段職工張桂鵬在冀東市東湖成功救起一名落水兒童,並婉拒了其家人的感謝金;

  1982年至1983年,韓大路曆時380多天,總結提煉出‘韓大路平穩操作法’,在全路得到推廣;

  1984年以來,冀東機務段職工王斌在自己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堅持資助貧困山區的學子,而且從不留姓名;

  1985年冬天,司機韓大路在現車輔修時發現有3個機車齒輪箱油色發黑,當時氣溫有零下20多度,但他二話沒說提著油桶就開始放油,凍得兩手僵硬,保證了機車安全;

  說它不尋常,是因為‘紅旗號’機車幾十年如一日,甘當火車頭中的‘火車頭’,斬獲了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鐵道部等國家級、高官榮譽十幾項。

  ‘紅旗號’司機李耀武家裏孩子患病,妻子沒有工作,家庭經濟十分困難,是名符其實的困難戶,但他從不缺勤、從來不給組織添過麻煩,他說,我慶幸我處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做好本職是我的應當應份。

  此外,在段上開展的向**同誌學習的係列活動中,‘紅旗號’9名乘務員輪番打掃通勤車、上街修理自行車宣傳鐵路安全常識……還通過開展‘愛心互助’誌願活動、‘兩代人一幫一親情互助’等活動進一步拓展‘紅旗號’的外延。

  ‘紅旗號’以點帶麵,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在冀東機務段乃至冀東局開花結果。”

  韓大路和張主任惟妙惟肖的講述,把“紅旗號”的前世今生刻在了許飛燕的腦海裏。

  告別兩位工人老大哥,許飛燕急匆匆地回學校,她要挑燈夜戰,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