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魯省怎麽能沒有藍翔?
作者:荊南小六      更新:2021-08-14 12:31      字數:2951
  武定國打算辦書院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廣大讀書人,都有點心動的感覺。

  ??你想想啊,武定國可是當朝天子眼前的肱骨重臣,能夠拜在武定國的門下,將來的出路還會差嗎?

  ??看看那些武定國從瀟湘省帶來的記名弟子就知道了,一個個手裏都有本事,被官衙,海盜,朝廷六部,等等勢力,搶著要。

  ??尤其是,武定國的弟子不用去拚那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考試,隻要是武定國弟子,前途是一片光明的。這可讓不少讀書無望的書生們心動極了。

  ??雖然說這些讀書人思想動機上有點不純,想要走捷徑,可是,誰叫武定國自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呢?他自己本身就是沒有通過科舉考試出身的封疆大吏,並且身上還帶有濃厚的商人氣息。

  ??朝廷裏麵的那些大官們,佩服武定國本事的同時,也會拿武定國的學曆說事。區區一個秀才而已。

  ??這就像是後世的一群博士生,在麵對一個高職畢業的同事一樣,雖然他很有本事,然而他就是一個高職畢業而已。

  ??關於學曆這方麵,一直是武定國的一個硬傷。武定國不是沒想過要去考個功名,不過,他這個時候去考,人家考官肯定不敢讓武定國落榜,即便是武定國的確有實力,別人也會說,武定國是靠著權勢拿到的學曆,怎麽都說不清。

  ??“所以,辦書院這件事,還是需要師伯您來牽頭呀,我這學曆不能服眾的。掌門人的事情也不要說了,區區一個秀才而已,說出去丟人……”

  ??武定國勸著張老夫子,這個學校校長的事情,武定國是想當的,然而學曆不能服眾,隻好退而求其次,當一個教導主任了。書院山長一職,隻有張老夫子能夠勝任。

  ??“唉,老夫一大把年紀了,還能活幾年哦,山長一職實在是……”

  ??張老夫子麵露難色,想要推辭,他這個歲數了,一心隻想著退休,不然也不會找到武定國,想把掌門人的位置傳給他。奈何武定國這個學曆問題,真是讓他頭疼不已。

  ??從本領上來說,武定國盡得史嵐清河蕭毓秀的真傳,並且還有所發展,完全足夠當這個掌門。然而從學曆上,尤其是從儒家經典的學問上麵,那就真的不夠看了。世界上不缺乏帶著有色眼鏡挑刺的人,一個學派的掌門人,必須要有讓人無話可說的完美。

  ??“哎呀,外公,您就別推辭了,師兄他即便是想來當這個山長,他也沒時間呀,您看看他多忙啊……”

  ??“唉,也是……那好吧,老夫就厚著臉皮,擔任這個山長了。”

  ??李文秀開口勸說,張老夫子才勉強點頭答應了。李文秀倒是沒說錯,武定國身為封疆大吏,自然沒辦法長時間的來教學,能掛個名就不錯了。或許,等到武定國老了,退休了,也能像史嵐清一樣,到書院來當山長,那個時候,武定國估計名望地位,就足以服眾了。

  ??“對了,師兄,書院叫什麽名字呢?一定要取一個響亮的名字才好。”

  ??李文秀好奇心大起,抬起頭問武定國。

  ??書院名字這東西,非常重要,事關一個學校名氣的問題。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古時候齊國的一座書院,開在了國都城門(稷門)的旁邊,你若是取一個“齊國臨淄稷門書院”言簡意賅,但是讓人覺得,你就是個普通的野雞學校而已。

  ??然而,你若是取名字叫做“稷下學宮”,哎喲喂,這感覺立刻就拔高了好幾個檔次了。實在不行,你取一個齊國國立大學都好聽一點。

  ??就像是一個叫做李二狗的人,改名字叫做李嘯天一樣了。

  ??“我是這麽想的,我希望這所書院裏麵的所有學子,都能像藍天白雲裏麵的鳥兒一樣,自由的翱翔,學術自由,思想自由,辯證討論,就像是當年的稷下學宮一樣,百家爭鳴。”

  ??“哦,所以說,師兄是取名‘稷下書院’嗎?嗯!挺好的!”

  ??“不!我想取名叫做‘藍翔’書院!”

  ??武定國斬釘截鐵的肯定到,就叫“藍翔”書院!話說魯省怎麽能沒有藍翔呢?後世名字那麽響亮的招牌,不能到武定國這裏就不算數了吧。藍翔書院,多好聽的名字啊……

  ??武定國陶醉在取名字的巨大成功感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身邊的人那滿頭的冷汗和黑線。

  ??“藍翔”書院?什麽稀奇古怪的名字……武定國取名字有病的這個頑疾,已經到了無藥可治的地步了。

  ??就連李文秀和張老夫子都是一臉的尷尬。雖然早就聽說武定國取名字的本事不咋地,可沒想到居然這麽驚世駭俗,真是刷新了三觀下限了喂。

  ??“嗯,稷下書院,好名字好名字啊,承前啟後,繼承先賢遺誌,我看這個名字可以。”

  ??“對對,就是啊,武侯爺所取的這個‘稷下書院’當真是取得好啊,那麽就這麽定了吧,就叫做稷下書院了”

  ??大家選擇性的忽略了武定國的想法,哪怕武定國一直在辯解,我取的名字是藍翔書院,不是稷下書院。

  ??就這樣,張老夫子提筆寫下“稷下書院”四個大字,然後張鬆濤立刻拿去找工匠刻成石碑,幾位夫人也開始組織人手,籌建書院的事宜了。

  ??沒人管武定國,他一個人鬱悶的在書桌上畫圈圈。

  ??實際上,武定國也不是什麽都沒做,反而,他做了一件特別大的事情——修貢院。

  ??什麽是貢院呢?也就是古代讀書人考功名的地方。

  ??魯省因為連續的旱災,再加上糧荒,兵亂等事情,已經是缺席了一次科舉考試了。按照古代四年一屆的科舉規矩,下次再開的時候,就要等到三年後了。這對於魯省的讀書人,或者說北方的讀書人,其實很不公平。

  ??於是,武定國特意請旨,希望皇帝能在北方開一場恩科,也就是臨時增加的一次科舉選拔考試。給這些錯過了考試的讀書人一個機會。

  ??皇帝的批複很快發了下來,準許了武定國的請求。隨即,武定國便開始大幹了起來。這樣的舉動,讓武定國贏得了不少讀書人的支持。

  ??千萬別小看了這些讀書人的支持,他們雖然占總人口比例不多,但是對於消息閉塞的古代社會,這些讀書人就是朝廷政策宣講的喉舌。他們在家鄉裏麵的威望很重,武定國要推廣他的新政,還少不了這些讀書人的幫忙。

  ??再說了,現在黃河修不了,總得給那些收攏起來的亂民一點事幹,白吃糧食不幹活,武定國還沒那麽好心。

  ??修貢院,修書院,這都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的工程建設項目。其中,尤其是水利工程項目,是武定國重點主抓的內容。畢竟抗旱作物,也不是完全能夠不需要水的。他得一步一步的完善灌溉水利係統,最終達到,每個縣都有自己產糧的區域,減輕海上運輸的壓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