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材小用 不相往來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7-31 11:10      字數:3279
  陳三和楊成子的活也不少,慢慢的仁馨堂的來人多了,他們這擺在邊上的攤子,自然是知道的人多了,得知楊成子是茅山道士,通陰徹陽,原本太平無事的小鎮,一下子就多了很多陰陽之事。

  為什麽呢?

  主要以前廟吉鎮沒有厲害的道士,算命先生倒是常有,真碰上什麽神神鬼鬼的事,那算命先生不頂用啊。

  沒有厲害道士,那便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希望邪事趕緊過去,實在扛不過了才會上山去請道士下山的。

  這有了厲害道士便不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別說神神鬼鬼的,但凡有個什麽不對勁的,那是想都不想趕緊來找楊成子。

  楊成子比陳三好說話,若是沒事他也不收銀子。

  占了時間,又不收銀子,因為這事他被陳三叨叨了很久,每次楊成子也隻是笑道“都是鄰裏街坊的,抬頭不見低頭見,沒什麽事你收人銀子,像話麽?”

  事不少,可大多都是小事,畫兩張驅邪化煞的符就能擺平,簡單的很,用陳馨的話說,大材小用了。

  大事也有,兩人也沒少爬屋頂,隻是這屋頂陳三沒那麽想趴了。

  一來他和陳馨已經成親,那事是一點沒少做,一爬屋頂,但凡屋裏的姑娘穿的少點,他滿腦子都是陳馨光著身子嬌媚喘息的模樣,實在是不適合他們捉鬼殺妖的氣氛。

  二來,在餘景鎮上,陳三和楊成子趴屋頂趴到了那一家子臭氣熏天的活死人,姑娘沒看著,生生把兩人給趴吐了,之後每每上屋頂之前,鼻子前邊總覺得有那味在飄散過來,可把陳三給惡心的。

  說是這麽說,可真要有什麽妖物鬼物的,屋頂該趴還得趴,就在小柳兒和她娘住進仁馨堂沒半個月,鎮西邊的老常家便遇上了事。

  說起來他們家還和常青鬆帶點血親,隻是這親並沒有那麽親,已經是上兩輩的事了,十多年前主家還和常青鬆因為買賣的事鬧過不愉快,總之在當時,原本就不怎麽親的關係,鬧得更是僵的很。

  但也過去那麽多年了,常玉和她爹常青鬆提起老常家來找楊成子的時候,她爹還特意囑咐了幾句楊成子,應該是釋懷了。

  常大福是常青鬆的堂弟,原來並不住在廟吉鎮上,所以兩人雖是遠親,可並不相熟,快三十歲的時候拖家帶口的搬到了廟吉鎮上,說是來投靠常青鬆的,那時候常青鬆的買賣已經有了起色,又是親戚,自然得幫他一把。

  常青鬆為人直爽,有那個聰明勁來彎彎繞繞,可性子擺在那,繞不起來,為人也仗義,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堂弟來投靠他,想來想去做個夥計小掌櫃似乎不合適,便把他幾乎穩賺不賠的買賣,手把手教給了常大福。

  這買賣便是賣茶葉,開茶莊,這個買賣說是一本萬利也不為過,就是因為幾乎不會賠銀子,所以他才放心的教給了常大福,望其學會這茶葉買賣的路數之後,能在廟吉鎮上養家糊口,混口飯吃。

  若是賠了怕是會被長一輩的說閑話,想都想得出有多難聽,所以常青鬆沒打算教他其他會賠銀子的買賣,免得遭這口舌之災。

  兩三個月後,常大福便自立門戶做起了茶莊,賣茶葉的買賣,虧是不會虧的,常青鬆不虧,他便不會虧。

  常青鬆讓常大福在自己的茶莊裏當了兩三個月的掌櫃,摸清了進貨出貨的路數和一些買賣竅門,說白了,白送銀子給常大福。

  可常青鬆是爽快,他也把這堂弟當成自己人,教會你本事,你憑自己本事能在鎮上立足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可常大福這人和常青鬆那是大不一樣。

  花言巧語,巧言令色,臉皮比陳三厚不說,彎彎繞繞的腸子配上他的性子就讓其變成了一個非常讓人討厭的人,討好你的時候還看不出來,可若是有什麽目的,或是翻臉了,那醜態是著實讓人受不了。

  常大福自己開了茶莊,近一年的時間,銀子掙了不少,都置上田地了,還打算在鎮上蓋建府院,一家老小的日子過得風風火火。

  平日裏沒少往常青鬆的府上跑,有時候來說說話,有時候來托常青鬆辦事,還不是他自己的事,是茶莊裏客人的事,美其名曰是他的朋友,而且這朋友還不少。

  常大福倒也把堂兄家當成自己家,幾乎每次來都是兩手空空。

  常青鬆自然是不差那些東西,可這些東西是禮儀,若是沒事串個門也就算了,有事來還不帶東西這可有點說不過去了。

  可常青鬆也是個買賣人,這些小事自然是不會放在麵上,時間久了,多多少少會有那麽一些想法。

  更讓他受不了的是這常大福不懂規矩,托其辦事,那事若是好辦,辦了便辦了,也算是給他一個麵子。

  可辦事花出去的銀子,他常大福是支支吾吾,拖拖拉拉,十次能賴他五六次,這誰還願意幫他辦事。

  沒好處就算了,自己還白搭銀子算是個什麽名堂,慢慢的常青鬆也開始推諉了起來,堂弟求他辦的事,沒那麽好辦了。

  要說隻是這種事,大不了推了,還落得個清閑,不至於傷了兄弟之情,畢竟也不是他們自己的事,關係並不大。

  可有一件事是著實傷了常青鬆的心,加上平日裏多多少少的積怨,兩堂兄弟大大的吵了一架。

  更氣得是那常大福一家,不止常大福,那一家子,他娘,他媳婦,和他那是踏著常府門口指著鼻子罵,罵得話難聽不說,把常青鬆在廟吉鎮上的名聲都給罵臭了。

  最後實在是沒轍了,常青鬆便在自家常府門口和常大福一大家子鬧掰了,那是老死不相往來,還讓家丁報了官,這事都在鎮上傳了好久。

  隻是不明事理的人大多都是道聽途說,加之常青鬆家大業大,免不了讓人看上去是他欺負了來投靠的堂弟,不都是銀子多的橫麽,誰還見過沒銀子能橫得起來的,可偏偏這常大福就是。

  要說這事也隻能說是常大福命裏掛不住銀子。

  茶莊的買賣做了快一年,常青鬆等於是白送了他許多銀子,可偏偏遇上了,這茶莊的茶葉都不是本地的,都是外地去收過來的。

  收也不是他自己去收,有大的茶莊派人去收,小的茶莊給些銀子便並在一起采買了,有走水路的,也有走陸路的,區別在哪呢?

  水路那是花得起銀子的大茶莊走的,得雇商船,要的銀子不少,是陸路的好幾倍,攤到這些小茶莊的本錢上,要多出好幾百兩銀子。

  銀子是多出了,好處自然是有,第一個好處就是快,要比陸路快上個把月不止,可買賣人多是人精,快有什麽用,早些天上路不就完了麽,所以這個好處並不算特別的明顯。

  第二個好處就是穩,水路少有劫道的,而且船上都有旗號,還雇了打手,一般的小船要來劫貨那是不可能的,也沒人要去劫茶葉的,金子銀子還差不多,也不好分辨,劫了花得掉,若是茶葉,還得轉手賣了。

  一下子賣不賣的掉不說,那些買賣人又不傻,來路不明的誰敢要,還一船,被官府查到了,那是要砍頭的,所以除了很大的水患天災,這貨可比陸路穩當多了。

  水路是好,可走陸路的人也不少,自然是因為銀子出的少,一年掙不到三五百兩的,進個貨,路費花了一大半,這種情況便有很多小茶莊冒著銀貨兩虧的風險,幾家拚在一起走那陸路拿貨。

  也不是他們自己去拿貨,派人去那茶葉產地,雇當地的鏢局將茶葉押回來,有習武之人押送,這才敢冒這風險去拿貨。

  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常大福前腳剛買了數畝田地,那茶葉就被人半道上給劫了,聽說是山賊劫的,估摸著不知道是茶葉,鏢師死了兩個,剩下三個受了傷逃了,總之這鏢丟了。

  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些買賣人算盤打的再精總歸也是有百密一疏的時候。

  常大福一夥找茶莊押鏢有個特點,貨物押到了再給鏢銀,沒到貨之前鏢局是收不到銀子的,隻是象征性的給些定銀,鏢師路上吃住用。

  想的是挺好,一來萬一被劫了道,他們就不用白給銀子,貨丟了還能討要說法,二來,兩地相隔甚遠,去的人帶那麽多銀票也不安全,三來銀子在自己手上放心,放在茶莊裏還能周轉周轉。

  鏢局也是認了,這活一年得有個兩三趟,而且銀子給的不少,他們也認了,隻是拿張鏢契讓他們畫上押,上頭寫明了貨到再給銀子,到時候貨到了,再問他們討要銀子,一直以來也都是這麽做的。

  可等這茶葉真的被劫了,幾個小茶莊都傻了眼,派人去那鏢局討要說法,一來一去的耽擱了倆月不說,人家鏢局來了個陰招,壓根不認!

  那死了傷了的鏢師他們自認倒黴了,可這鏢是壓根不認,反正也沒有交鏢銀,賠個屁銀子,那鏢契不拿出來不就完了麽,兩邊都有自己的琢磨,誰認誰賠去,蠻橫的很。

  和外人他常大福是不敢怎麽樣的,人家不認他們也沒辦法,銀貨兩虧,虧得他是哭爹喊娘,本來問題不大,可這不是剛買了田地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