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1.祝家祖孫的矛盾
作者:仙者之魚      更新:2021-08-05 17:20      字數:3697
  中秋之後,黃書琅在望江樓舉辦中秋詩會,用買來的詩挑戰陳潁的事已經是眾所周知,黃書琅不但因此斷絕了文人晉身之路,黃家也對外宣布將黃書琅這樣悖逆恣狂,敗壞文風之人逐出宗族,以儆效尤。黃書琅落得個如此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了,至於黃家這隻真正的“黃鼠狼”,且待來日,自有其下場。

  ??陳潁一首《水調歌頭》傳出,再一次轟動了整個江南文壇,眾多文人墨客將之奉為神作,紛紛表示此詞一出,其餘中秋詞盡黯然失色矣。不但文人趨之若鶩,秦淮河還有瘦西湖上的歌女花魁也為之折服,讓江南之人見到了兩岸齊唱“水調歌”的盛景。

  ??而著名文抄公陳潁在中秋後的第二天,已經動身前往開封,他跑南邊去待了兩個月,祝老爺子都寫信來催問了,也是該去一趟了。

  ??……

  ??開封,祝府,一老一小兩人正在客廳對弈。

  ??“陳小子,這次中秋你又是好大的陣仗啊,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就是給惹事兒精啊,走到哪裏都能遇到麻煩,還鬧出極大的動靜。”

  ??陳潁無奈道:“老爺子,我也不想啊,但是總有麻煩找上門,我不得不反擊罷了。”

  ??祝澤泉道:“不遭人妒是庸才,麻煩多豈不是正說明了你的不平凡。”

  ??陳潁笑道:“老爺子您倒是很會寬慰人嘛。”

  ??兩人繼續下棋,一時間看起來有來有往的。

  ??祝澤泉突然道:“陳小子,你這兩個月隻顧著遊山玩水了罷,怎麽這棋藝還是稀爛,一點兒長進的沒有啊。”

  ??陳潁道:“老爺子,您不許我用棋譜和您下棋,不就是想虐我出氣嘛,索性我就爛棋爛出,這叫作‘從善如流’,爭取寬大處理。”

  ??祝澤泉被陳潁逗得一樂,抬手落下一子道:“又贏了,沒意思,不下了不下了。

  ??陳小子,幹脆你別搞什麽遊學了,跑來跑去的多累啊,就跟我留在官學讀書,豈不美哉。”

  ??陳潁歉意道:“多謝老爺子美意,但我還是想出去多看看不同的風景,見識一下各家風采。‘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書要讀,路也是要行的。”

  ??祝老爺子撇嘴道:“小年輕就是沉不住氣,想一出是一出,事前不作思慮,事後悔然喟歎。老頭子我是怕你看花了眼,迷暈了頭。

  ??外麵那些學院有什麽可見識的,跟著老頭子我專心讀書做學問不好嗎,莫不是陳小子你看不上我這府學。

  ??世人都覺得官學多是蔭生,不務正業將官學搞得烏煙瘴氣,不是個讀書的好去處,其他地方的官學或許是如此,但老頭子我這裏,絕對是清清靜靜,真正做學問的地方。”

  ??這些陳潁自然是知道的,不然他也不會答應祝老爺子掛名在官學裏。祝老爺子也稱得上是學政裏的一朵奇葩了,其他的學政不過就任個三年左右,甚至有些被點做學政隻是去打個過場,添一筆資曆,占個老師的名頭,收一些門生,為進一步升遷做準備,就好比原著裏元春封妃後賈政被皇上點為學政,這種明顯就是去混資曆的。

  ??但祝老爺子這個學政已經做了二十餘載了,曾經太上皇幾度升他的官他都堅辭不受,隻願一心做學問,搞教育。這才是真正的道德大儒,陳潁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而且應天府書院原身是南都學社、睢陽書院,並不是由官府直接創辦的官學。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趙匡胤應天順時,將太祖的發跡之地宋州改為應天府,並將睢陽書院賜額為“應天府書院”;更是在宋仁宗時被設為南京國子監。

  ??應天府書院曆任院長都是經世大儒,德高望重者方能擔任,書院裏文風濃厚,鮮有勾權結勢之事發生,與其他官學大不相同。

  ??陳潁忙道:“老爺子您別生氣啊,我自然是知道您這府學與別處不同,要是其他那些官學,我家老爺子也不會同意我以官學學子的身份去參加秋闈。

  ??隻是我向來耐不住千篇一律的平淡日子,要讓我規規矩矩地待在一個地方每日讀書,三兩月或許還可以,日子一長我就覺著枯燥無味,無法進益了。因為這才想著要去遊學,性子使然,絕對沒有對府學不敬的意思。”

  ??祝老爺子歎了口氣道:“你倒是跟我那孫女兒如出一轍,要說讀書那是極有天賦的,我和你外祖父在你們這樣大的時候那可比不過你們。隻可惜就是不願意跟著我好好讀書做學問,總想著研究那些新奇的事物,到底是年輕人,靜不下心啊。

  ??徐雲成那小子倒是個能靜心讀書的,天賦也還算不錯,隻可惜被董淳給耽誤了,以後成就怕也有限。”

  ??後麵這半句話陳潁就不好接了,畢竟徐雲成的事跟他有關係。如今徐雲成已經跟著祝老爺子去了應天府書院專心讀書去了。雖然董淳做局幫他攢的人脈斷了大半,但還少數依然欣賞徐雲成的性情和學識,再加上如今跟著祝老爺子讀書,隻要他不犯糊塗又走歪路,以後成就必是不會低的。

  ??陳潁道:“老爺子,我們年輕人正是有朝氣的時候,又沒什麽閱曆,肯定沒法和您這種早已遍嚐人生百味的老前輩一樣能靜下心來鑽研學問,等我們出去闖一闖,看過一些風景之後,心性自然也就沉穩下來了。”

  ??祝老爺子笑道:“你小子倒是會給自己找借口。”

  ??陳潁道:“老爺子,這不是借口。讀書是很重要,這毋庸置疑,但光是讀書明理是不行的,還得會用,能夠將書裏的東西變成能為我所用的東西,那才叫真正地把書讀好了,這不是安安靜靜待在屋子裏捧著書本刻苦鑽研就能做到的,得走出房間,到外麵去看,去嚐試著運用書裏的知識和道理,會用了,書也就讀好了。”

  ??“難怪陳養正那老家夥說你不光行事迥異於常人,偏還有一番自己的說道,老頭子我今日算是見著了。但你那套說辭聽上去有道理,實際上卻是行不通的,總不能讀了《素問》就要親自去行醫治病,若是如此你一生又能讀幾本書。你這路走偏了啊。”

  ??陳潁道:“老爺子,我還年輕呢,有些事總要讓我去試試才知道可不可行,而且有外祖父和您在,我走些彎路又怕什麽,就得趁著年輕多去闖一闖,嚐試一下自己心中的路,即使犯了錯、走岔了路也有您們幫我糾正。”

  ??……

  ??晚間,陳潁留宿在祝府,雖然有些奇怪祝老爺子今日脾氣格外的大,與上次見麵大有不同,但想到是自己南下遊玩,遲遲不至在先,再加上自己的那番見解與祝老爺子讀書做學問的道義相悖,也難怪祝老爺子脾氣不好。一路舟車勞頓,陳潁躺在床上沒想多久便沉沉睡去。

  ??而另一處的祝澤泉卻久久不能入睡,今日午間與陳潁的談話著實讓他有些生氣,但生氣的根源還不在此處。

  ??六月府試結束後,祝澤泉見了陳潁,十分欣賞,答應了陳鏡的拉攏,允諾祝家會支持陳潁,此後還在信中向陳鏡提議,要讓他孫女兒和陳潁接觸接觸,若是兩個孩子有緣,將來能在一起也是極好的。

  ??就在前幾日,他正與長子商議待陳潁來後讓兩個小輩見一見,多接觸接觸,偏就被他孫女兒闖進來聽到了。也怪他自己,見這個孫女兒甚是聰穎,又自小沒了母親便格外疼愛一些,因此養成了個隨性不羈的男兒性子,再加上爺孫倆平日經常一起讀書、下棋,他那孫女兒向來都是直入書房的,不想這次正商議與她有關的事卻被她撞見了。

  ??祝夢嵐猛然聽到向來疼愛自己的爺爺居然在跟她父親商量著讓她去和陳潁接觸,而且還有結姻的打算,她一時無法接受,陳潁的大名她自然是有所了解的,“神童”“天縱之才”這些標簽便是陳潁的,但她一直覺得陳潁沒什麽了不起的,若她是個男兒身定然比陳潁強多了。可現在疼愛她的爺爺卻想讓她和一個她一直不服氣的人接觸,甚至聯姻。她直接衝進屋裏表示自己不同意。

  ??於是爺孫倆第一次鬧了別扭,祝澤泉覺得孫女兒有些太不懂事了,話說得有些重,結果祝夢嵐就賭氣跑去了家廟裏,在佛前給她那亡母抄經祈福,直到現在也沒回祝家,就是為了同祝澤泉賭氣。

  ??祝澤泉也沒去接孫女兒回來,他還是很看好自己的孫女兒和陳潁的,畢竟兩個人的性情很是相像,肯定能合得來,他覺得自己孫女兒就是一時的頑劣叛逆,過段時間也就想通了。

  ??然而還沒等到孫女兒想通回府,他就又被陳潁對於讀書的怪異見解以及那股不聽勸的倔勁兒給氣到了,他才發現,兩人何止是像,不但都愛標新立異,鼓搗新奇的事物,還有那倔勁兒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也就是祝老爺子今天白日裏脾氣不是很好的原因所在。當然,這些陳潁是一無所知的,他還滿以為祝老爺子是因為他的話才生氣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