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59.縣試開始
作者:仙者之魚      更新:2021-08-05 17:20      字數:3376
  陳潁拿到蘇州寄來的信,本以為是妙玉來信,滿懷期待的打開後,才知道是岫煙寫來的信。

  ??信裏並無噓寒問暖,溫馨家常,隻說了一件事:元宵節時妙玉收到了陳潁的禮物,歡喜感動不已。時時帶在身邊想了就取出來看看。還準備繡一隻香囊當作給陳潁的生日禮物。

  ??結果被妙玉的師父慧安師太撞見了,責令妙玉將禮物丟掉,也不許妙玉繡香囊給陳潁。向來敬重師父的妙玉因為這不合理的要求第一次頂撞了慧安師太,哭腫了眼睛也倔強不從,不願丟了陳潁送的禮物。

  ??妙玉不願割舍,便被慧安師太關在院裏不許外出,每日早課晚課,念經禮佛。還時時盯著不許她聯係陳潁。就連岫煙跟著妙玉讀書習字的事也中斷了。

  ??最後還是妙玉央求了好久才被慧安同意見岫煙一麵。

  ??這些事便是兩人見麵後妙玉告訴岫煙的,讓岫煙轉述給陳潁。

  ??看完信,陳潁憤怒有之,但更多的是欣慰和感動。

  ??妙玉被慧安一手養大,最是敬重師父,但為了他卻能頂撞師父,倔強不屈。還準備親手做女紅給他,表明在妙玉心裏他的份量很重。這讓陳潁對妙玉還俗的事更有信心。

  ??妙玉為了他頂撞師父是不是不孝?陳潁覺得不是。

  ??這事從一開始就是慧安不講理,她一直抵觸潁川陳氏,在看到妙玉越來越親近陳潁後,更是想方設法地想阻斷兩人。無非就是不想妙玉還俗,想讓她一生青燈古佛,留在她身邊。

  ??慧安最後同意妙玉和岫煙見麵,陳潁料想應該是慧安準備帶著妙玉離開蘇州了,以此斷絕兩人的聯係,時日一長,陳潁自然就將妙玉忘到一邊兒了,妙玉也必然能在她的教導下清心靜修。

  ??然而陳潁不是慧安想的那種薄情公子哥兒,一段時間沒了聯係便會拋到一邊兒;妙玉也不想慧安以為的乖乖女,她已經開始反抗慧安的無理要求,以後也不可能順從,她讓岫煙傳信,就是猜到了師父的打算,急切地想讓陳潁知道她的心意。

  ??對於慧安曾經受了什麽傷,心裏有什麽怨恨,陳潁本來不打算理會的,畢竟那是上一輩人的恩怨糾葛。但慧安要將自己對陳家的厭惡強加到妙玉身上,陳潁便不可能再容忍了。

  ??如今看來這慧安很可能心裏有些扭曲了。

  ??陳潁喚來竹硯,先問了問這幾日賑災之事籌備的如何了。

  ??竹硯恭敬回道:“爺,這幾日鄭家老爺子都安排的很周全,爺您都將醜話說在前頭了,那些家族也不敢陽奉陰違,都很幹脆地拿了出來。

  ??各家所出物資銀錢俱已登記造冊,船隊今日便可連夜北上,將物資送到災民手裏。”

  ??陳潁點了點頭道:“做得不錯,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竹硯摸著頭嘿嘿笑道:“不辛苦的爺,看著那些棉衣米糧,我就想到好多百姓能活下命來,我心裏就高興。”

  ??竹硯是梅蘭鬆竹四個裏最憨直的,但是四個人中陳潁最喜愛他,便是因為他這份樸實的良善。

  ??“我有件事要你去辦,又要辛苦你一趟了。”

  ??“爺有事就吩咐,竹硯義不容辭。”

  ??陳潁道:“你暗中去查一下當年慧安師太的父兄所犯之事,弄清楚勾結的是哪位,順便再查查慧安師太有沒有接觸過對方。”

  ??本來陳潁是不想去摻合長輩當年的事情,但慧安如今做的有些過分了。

  ??不管怎樣,當年是她父親和兄長反叛陳家,失敗後身死。她本來也要被牽連受到懲戒的,但是陳家放了她一條生路。

  ??她心中一直有怨氣也便罷了,偏還有強加到妙玉身上,妄圖以養恩綁架妙玉,讓她和陳家割裂。這便不可饒恕。

  ??“對了,你先安排幾個女護衛去到表小姐身邊護衛周全,不用掩藏身份,光明正大的就好。如果慧安師太要離開蘇州也不用阻攔,讓她們隻管跟著表小姐就好。”

  ??“知道了爺,我這就去辦。”

  ??陳潁現寫了一封寬慰妙玉的信,讓竹硯吩咐去蘇州的女護衛親自交到妙玉手中。一直以來估計妙玉的感受,陳潁沒怎麽搭理慧安,但現在陳潁要展現出自己的態度,讓慧安明白誰才是爺。

  ??她父兄本就是陳家的下屬,還是反叛的,她一個戴罪之身的奴才卻妄圖左右主子的事,那就揭開她的麵具,讓她直麵心底的醜惡。

  ??陳潁得到消息後很想去蘇州,但他明白,一個成功的上位者必須在任何情況下保持理智。

  ??此時他去蘇州隻會讓妙玉在他和師父之間兩相為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隻有待竹硯查探清楚,將事實、證據擺到慧安麵前打醒她,讓她主動放開對妙玉的控製。

  ??三日後就要下場縣試了,陳潁決定先靜下心來科考。

  ??二月初二,龍抬頭。今天也是縣試開場的日子。

  ??一大早,秦可卿便為陳潁收拾好了考籃,一共三層,一層是考試用具,一層是換洗衣服,還有一層是幹糧點心等充饑之物。

  ??“這些點心都是爺愛吃的,爺記得吃。奴婢祝爺一舉奪魁。”

  ??陳潁對秦可卿笑了笑道:“那就承你吉言,走了。”

  ??陳潁又分別去跟外祖父和父親請安,最後哄好了鬧著要送哥哥去貢院的陳沁,才出發去貢院帶著梅筆與族中四位參加縣試的族人一同乘車前往貢院。

  ??到了貢院,外麵已是人山人海,都是些前來送考生的親人,或是考生的書童家仆。這些人基本上天不亮就來此占個地方等著了。

  ??號房人雖眾多,但都自覺地留出一條道,好讓考生順利穿過人群到貢院門口。

  ??門口處有兩個衙役檢查著考生的考引,考籃,幹糧點心,換洗衣服都要一一翻看,甚至還要把點心切碎看看裏麵有沒有夾帶。科考之嚴格,可見一斑。

  ??待到陳潁幾人入內時,那兩個衙役看到幾人不凡的衣著,還有考籃上是的陳家標識,隻略微查驗了一番就放行了,甚至為首的陳潁根本就沒被檢查,兩個衙差恭敬地讓其進內。

  ??陳潁的考棚比較靠前,離恭房很遠,並不是傳說中的臭號。進了號房,陳潁將考籃裏的文房三寶一一取出擺好,考生是不許自行攜帶紙張入號房的。

  ??等了約有兩刻鍾,便聽到外邊響起鳴鼓聲,這就是開考了。一眾考官們各司其職,衙役小吏們往各個號房發放答題用的紙張。

  ??一應發放完畢,確認無誤後,便是公布試題了。隨著三聲鑼響,便有衙役兵差高舉貼著考題的木牌,在各個號房間穿梭。

  ??陳潁閉目凝神,深深呼出一口氣,摒除雜念,鋪紙研墨,靜心等待衙役前來展示考題。

  ??縱是前世經曆過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考試,現在的陳潁也無比緊張。今天是他兩世為人第一次參加科舉,他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開端。

  ??一陣腳步聲傳來,在他號房外停下。陳潁抬頭,便看到一個魁梧的兵差麵無表情的舉著木牌,木牌上麵貼著本場考試的試題,陳潁仔細將試題記錄在紙上,又同木牌上的核對了一遍,然後示意兵差自己記好試題了。

  ??待兵差走後,陳潁沒急著動筆,開始在腦海裏構思,填補,編織出一份答卷的雛形後,陳潁提筆在草稿紙上作答考題。

  ??良久後,陳潁呼出一口氣,揉了揉發酸的右手手腕,沒急著去謄抄答卷,而是在爐子上燒了熱水,拿出考籃裏的點心,就這熱水吃了些。

  ??吃罷後陳潁略做整理,又休息了一番,才鋪紙研墨,提筆將草稿紙上的內容謄抄到答卷上。

  ??PS:在火車上,網絡時有時無的,查點資料都好難,環境也有些吵,影響碼字,我太難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