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熟悉的打法
作者:可憐的貓      更新:2022-04-26 17:08      字數:2642
  這一下子小袁營眾賊輕甲和無甲的優勢凸顯出來,加之他們馬術嫻熟,特別是逃跑早有心得,一溜煙兒的煙塵滾滾,早就躥出去了好遠。

  那十幾名清兵看到南蠻如此不堪一擊,不免生出了輕蔑之心,領頭一軍官一聲呐喊,清兵們策馬追了上去。

  但是清兵們越追就發現,逃跑的這夥南蠻實在狡猾無比,好像逃跑對這夥南蠻來說是家常便飯,熟稔得很,這讓他們的追擊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這支清兵依舊死咬著不放,他們追擊速度不及,但是人皆雙馬,可以換乘,這夥南蠻的戰馬遲早有乏力的時候,到時候他們追上去一定要砍下這夥狡猾南蠻的人頭。

  “於爺,狗日的韃子還在追我們?怎麽辦?”逃跑中一賊緊張向後看,隻見身後的清兵大呼怪叫著追擊,他驚慌對於三喊道。

  於三頭也不回,隻是蒙頭策馬狂奔,他叫道:“還能怎麽辦?打都打不過,跑就對了。”

  就這樣雙方一逃一追,也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小袁營眾賊的戰馬漸漸開始乏力,身後的清兵顯然追出了真火,依舊死咬著不放。

  小袁營眾賊正無奈慌亂間,隻見前方出現了一支隊伍,他們看到狂喜,那是他們自家的大隊伍。

  迎麵的小袁營大隊人馬也發現了於三等人哨探的存在,同時也發現了在於三他們身後追擊的清兵。

  小袁營七掌家董君巧臉色鐵青,看於三他們逃回來不到二十人,麵帶驚慌之色,很顯然,他們三十人被十幾人的韃子打敗了。

  現在不是責難於三等人的時候,董君巧脆聲下令道:“馬隊分兩翼出擊,別叫這支韃子給跑了。”

  很快一支精銳騎兵從隊伍中策馬狂奔而出,直朝著於三等人身後追擊的清兵兩翼包抄過來。

  對麵的清兵看到小袁營的龐大的隊伍,他們自然不傻早早停止追擊向後撤退,但是他們追擊太猛,加上小袁營的騎兵行動更快,順利包抄這支清兵的兩翼,將他們的後路斷了。

  這支清兵臨危不亂,趁著小袁營騎兵沒有徹底合圍,集中全力打通後路,他們抵近小袁營騎兵瘋狂射箭。

  小袁營眾賊顯然沒有料到這韃子的弓箭又凶又狠,好不容易圍堵的後路居然硬生生被清兵的利箭射垮了,被清兵們順利逃出。

  看到韃子跑了,袁正倫焦急道:“韃子要跑了,我們快追!”說著他就要催動戰馬,卻被董君巧拉住了韁繩。

  董君巧臉色凝重道:“袁大哥,這夥韃子不簡單,為免傷亡我們不要再追了,讓他們逃就逃了吧。”

  袁正倫恨聲道:“窩囊啊!我們這麽多人居然都留不下這十幾個韃子。”

  董君巧將逃回來狼狽的於三叫到跟前來,仔細詢問他之前碰到清兵發生的戰況,於三也不敢馬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說完小袁營眾賊都陷入了沉默,這韃子果然難纏,於三他們都沒能與韃子近身搏殺,僅僅是一輪互射就敗下陣來。

  董君巧沉凝道:“現在為止,可以看出韃子的戰力不俗,一是他們裝備精良,甲胄極厚,二是他們弓強箭利,這韃子的弓箭殺傷力實在厲害。”

  袁正倫擔憂出聲道:“韃子要都是這樣的,那我們還怎麽打這個仗?”

  董君巧搖首道:“看這支韃子身披雙甲,行軍作戰舉止不俗,顯然是韃子軍中最為精銳的人馬,這樣的精兵估計很少,大家夥倒也不用擔心。”

  董君巧神色堅定道:“整頓兵馬,繼續前進,這海州城我董君巧要定了,韃子的首級我也收定了。”

  ……

  小袁營的人馬順利近抵到海州城下,而此時的海州城早已被清兵禍害得一塌糊塗,城垣塌陷,房屋損毀,街道民宅內四處可見被殺害的百姓屍體。

  攻破海州城是滿洲正紅旗一牛錄和蒙古鑲紅一牛錄,兩牛錄合兵六百多人。而清早與小袁營接戰的正是滿洲正紅旗馬甲精銳。

  這支馬甲哨探回轉海州城後就將小袁營的情況告知牛錄章京,但是滿洲和蒙古兩個牛錄章京都是滿不在意的態度。

  聽馬甲哨探描述,依他們想法認為,這不過是一支明國境內的土匪流寇。

  當他們聽說這支土匪流寇居然到了海州城下,這支清兵當下怒不可遏,滿洲清兵留駐城池,由蒙古鑲紅旗清兵出戰,擊潰城外的這支土匪流寇。

  城外的小袁營早已列陣,小袁營雖是流賊,但是也比尋常官兵強得多了,他們列陣而戰,於海州城正麵迎擊清兵。

  “韃子出來了!”三掌家袁正倫出聲道,隻見一支清兵從海州城而出。

  袁正倫看向董君巧道:“小七,這仗該怎麽打?”

  他是三掌家,論資曆和地位都比七掌家董君巧高,可董君巧是小袁營中數一數二的頭號戰將,不僅會操練兵馬,還有精習戰陣迎敵,對敵謀略高超。所以袁正倫平日裏最信服董君巧,現在強敵在前,他也願意聽從董君巧的安排。

  董君巧很快做出決斷:“韃子兵少,袁大哥,你和我分領兩部輪番迎戰。”

  經過清早試探之戰,董君巧對清兵的戰力提上了心,若是將他們小袁營千人馬隊盡數壓上,以優勢兵力打垮韃子最好,打不垮則後果嚴重。

  整個馬隊一潰,後麵的步卒大隊沒有騎兵支應,全軍潰敗顯而易見。

  所以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將馬隊分作兩部,哪怕一部敗了另一部也能很快接應而上,給前麵的馬隊留下喘息和整頓的時間。

  清軍鑲紅旗蒙古騎兵很是囂張,他們率先發出進攻。

  小袁營率先迎敵的是袁正倫的本部馬隊,雖然他的馬隊有五百人,但有近半是馬兵,這些馬兵可以在馬上騎乘但不會劈砍。

  真正的騎兵標準是能騎馬,也能在馬上劈砍,進行搏殺,稱之為精騎;而在馬術嫻熟,能在馬上劈砍和騎射的,這種騎兵稱呼為驍騎。

  袁正倫的五百馬隊有近半是騎兵會馬上劈砍,內中馬上騎射的驍騎也有百人。

  對麵迎戰的鑲紅旗蒙古騎兵有戰兵兩百都是騎兵,這些蒙古人天生都在馬背上長大,俱會馬上騎射。

  鑲紅旗蒙古騎兵人數雖少,但論起實質戰力可比小袁營強多了,小袁營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數。

  袁正倫身先士卒率領麾下騎兵迎敵,他張著他的十二力開元強弓,身後上百驍騎也都紛紛張弓搭箭,大多數人都使用小稍弓,隻有少部分精悍驍騎使著八到十力強弓。

  對麵如雷的馬蹄聲,蒙古韃子咆哮衝來,個個張牙舞爪,凶神惡煞,這些身披鑲紅色棉甲的蒙古韃子馬術十分精湛,他們純以雙腿控馬,踩在馬鐙上身體左折右旋,張弓射箭。

  雙方隔數十步衝掠,互相咆哮射出一波箭雨,立時雙方慘叫聲響起,不少人被射落下馬,也有些人的馬匹中箭,疼痛起來將馬上騎事甩落下來,一個不注意就被自己或者友軍的馬匹踩踏成一灘肉泥。

  蒙古韃子有甲且騎射精湛,然而他們的馬弓也都是輕弓,箭矢短輕,箭簇細窄,拋射距離長但殺傷力太弱。

  小袁營眾賊氣勢大振,這才是他們熟悉的騎戰打法,像清早那批韃子的重弓大箭實在可怕得緊,給他們留下了心理陰影。

  很快雙方互相衝掠而過,使用馬刀馬叉等武器近戰搏殺。

  “繼續殺!”袁正倫持著挑刀豪強奮發,身後眾賊也都士氣大漲,吼叫著繼續跟著調轉戰馬衝殺。

  剛才那波衝掠交戰,他們斬獲頗豐,傳聞中一個個韃子被他們射殺打落下馬,他們的士氣得到極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