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牛二和
作者:可憐的貓      更新:2021-08-04 16:25      字數:3081
  “大人,屬下認為此法不通,困難重重,不建議直接從農戶手裏直接購糧。”

  ??正當陳諾自得時,身側伍士豪一句話給他潑了一頭冷水。

  ??陳諾不悅道:“伍先生為何不納本官的購糧建議?”

  ??“唉……”伍士豪一聲歎息辯解道:“農戶收獲糧食大多都是賣與糧行,而糧行購糧已然成為了農戶賣糧的主要渠道,若是大人私自從農戶手裏直接購糧,定會觸動這些人的根本利益。”

  ??陳諾聞言不屑道:“不就是一群商人嘛,惹了他們又如何?”

  ??伍士豪苦笑道:“現在的大明都是官商結合,官就是商,商就是官,許多大商人都是官員家族子弟,這些商人在朝廷中都有各自靠山,輕易得罪不得。”

  ??“普通商賈就罷了,糧商可是暴利,各地州縣的糧商背後都有官府靠山,或者是士紳官員子弟出麵經營,徐州城勢力盤根錯節,本地官吏、士紳官商、乃至徐州衛所,各地官將也都摻和在一起,這些勢力早就抱成一團,侵占這些人的利益我永安城也未免太過渺小,不……不自量力了。”

  ??伍士豪說到最後有些遲疑,最後還是毫不留情說出來打擊著陳諾,他想勸陳諾打消這個與糧商爭利這個念頭,在他看來陳諾這個想法太瘋狂可怕了。

  ??陳諾一旁聽著,眉頭漸漸緊皺起來,聽伍士豪這麽一解釋,他頓然發覺自己想事情太過天真了。即使在後世也有這類行業壟斷,囤貨居奇的行為,更別說在這明末,壟斷利益已是這些勢力擺在明麵上的事了。

  ??他們掌握了龐大的資源和人脈,哪怕是高居帝位的崇禎皇帝也奈何不得,反而眼睜睜看著他們與國與民爭利,一步步將大明朝拖向深淵。

  ??然而就因為這些人勢力龐大就不能觸動他們的利益了嗎?這不符合陳諾的性格,隨著他基業步步發展壯大,遲早與這些人有著根本的利益衝突。

  ??“大人,您可想清楚了?”伍士豪小心翼翼問道。

  ??呼~

  ??陳諾長吐出一口心中鬱結之氣,朗聲答道:“任何風水浪打也動搖不了本官磐石之心,宵小之輩有何懼之,我意已決,即日起民事堂組織人手四散而出到各村各寨集收糧。”

  ??伍士豪大急勸諫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還望三思啊!”

  ??“不必說了!”陳諾擺手洪聲道:“在我永安城,不論文官武將人人當有大刀闊斧,改革進取之勇氣,豈能畏縮不前,此事本官力主,任何人不得違逆。”

  ??看到陳諾動了怒氣,伍士豪不敢再言,恭聲說道:“大人有命,屬下莫敢不從,此事即可去辦。”

  ??說罷,伍士豪緩緩退出走出倉房外,臨走之前又掉頭看了一眼陳諾,心中情緒複雜,自家大人行事果斷,鋒芒畢露,還真敢與士紳豪強爭利,他對陳諾既有佩服也有畏懼,同時對永安城未來之事心中蒙上了一層憂慮。

  ??隨後伍士豪又自嘲一笑,他算是跟隨自己大人出來的老人,怎麽基業越大身上的擔子子越重反而膽子越小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唄!

  ??伍士豪相信陳諾,也相信自己的一身才幹作為,想到這心魔去除身上頓覺輕鬆,盡心勠力辦事去了。

  ??……

  ??夏日炎炎,徐州西北境夾河村。

  ??驕陽似火,白日天空響晴一片,沒有半點雲彩遮蔽,隻有火辣辣的太陽烘烤這片大地。

  ??這個時代的天氣太過異常,開春以來沒有下過一丁點雨,反而寒氣往後推遲了一段時間。熬到入夏,老天爺還是不肯下雨,照這年景下半年估計沒有多少雨水可下,唯一盼望著冬日裏多下上幾場大雪。

  ??牛二和站在自家麥田上用鬥笠使勁扇著風,想法子驅使著身上的燥熱,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鬥笠扇過來的風熱乎乎的,絲毫不頂用。

  ??牛二和越扇越煩躁,經年的勞作讓他的麵容軀體都是粗糙赤紅一片,三十多歲的他滿臉幹巴巴的褶子擠在一起,活脫脫像個五十歲的老人一樣。

  ??抬眼望去,這是自家的二十畝自耕田地,這是牛二和祖輩流傳下來的家業土地,赤貧如洗的他一生隻能靠這二十畝地過活。

  ??他不耐地將鬥笠往頭上一戴,幸勤勞作起來,麥子已經收割完了,現在主要是捆麥稈,麥稈對農民來說也是寶貝,可以肥田,作飼料,柴火,餓得緊了也可以搗碎了摻和著飯吃。

  ??牛二和和他的婆娘二人捆著麥稈,兩個十幾歲的兒子幹不了重活隻是在田間仔細尋找著掉落的麥粒和遺落的麥稈,一粒一杆分毫不能放過。

  ??良久,終於將這片田的麥稈捆紮完畢,一捆捆堆放在地頭,望著光禿禿的地頭和堆放的麥稈,隻有這個收獲的時候牛二和心中才能稍微獲取一些滿足。

  ??這是他血水潑灑在這片田地耕作的成果,身側兩個兒子瘦小身軀蜷縮著堆放的麥稈之下遮蔽陰涼,莊稼人的生活苦啊,這麽小的稚童們打小就得跟著爹娘去田地裏勞作。

  ??牛二和對身邊婆娘說道:“今天吃頓好的,磨點新收的麥子做麵條給大娃二娃吃。”

  ??兩個孩童聽到歡聲叫了起來,蹦蹦跳跳跟著娘親回家做飯去了,牛二和看著孩子們歡跳的背影眼角帶著笑意。

  ??也隻有在這幾天才可以讓全家人吃上幾頓飽飯。

  ??農民的生計隻能靠著老天爺過活,可這死老爺就不給農民活路,生生的要把人逼死。今年的冬麥因為幹旱又欠收了,得虧去年底下了幾場大雪,不然的話麥田恐怕真就顆粒無收了。他的二十畝地今年夏收共有小麥十石,平均下來每畝糧收也不過五鬥,這個收獲著實可憐得很。

  ??想到這麽點的收成,牛二和心中憋悶不已,不由得對未來一大家子的生活憂慮起來。

  ??莊稼人的飯量本來就大,放開吃的話,這十石麥子僅夠他們這一家子人一年的口糧。可是這哪能隨意吃喝,種地要留種,各種生活花費,最要人命的是納糧當差,賦稅和火耗一畝就要耗費你幾鬥糧。

  ??種種克扣下來,一畝田能餘下一鬥口糧已經是救命糧了。

  ??牛二和細細盤算著,越算越絕望,他發現餘下的糧食支撐不了他全家熬過今年的冬天,難道真要凍餓而死嗎?

  ??至於背井離鄉逃荒別地求生牛二和想都不敢想,不到萬不得已誰會去走那一步,那一步幾乎是條死路。

  ??他起碼還是祖輩拚死守護下來的二十畝田,再怎麽慘那也有條求活的希望。

  ??現在到了夏稅秋糧征銀的時候,隻能給予在這上麵,希望州縣城裏麵的糧店老板們能夠好心提些糧價,給予他們這些莊戶人唯一活命的希望。

  ??自嘉靖年一條鞭法實施後,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並做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農戶們要想繳稅隻能征銀上稅,可莊稼人窮的叮當作響,手頭哪有銀子,要想換銀隻能挑糧去州縣城中去賣。

  ??但是城裏有糧行存在,他們勢力龐大,隨地擺賣或者私相買賣都不允許,要想賣糧換銀隻能讓糧店收購自家的糧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