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崇禎十四年
作者:可憐的貓      更新:2021-08-04 16:25      字數:3141
  陳諾與張守正約定,隔上一段時間就派人往乞活莊傳遞消息一趟,徐州城方向久久沒來消息,加上陳諾這段時間太忙漸漸將這件事情放在腦後。

  ??時隔近月,張守正居然親自來莊,看他步伐匆匆,麵色沉重,似有心事。

  ??乞活莊一號大院內,也是陳諾住所,前堂幾所房屋已經改造了辦事廳堂,有議事堂,客堂,民政堂和兵事堂兩大堂。

  ??客堂內,布置得典雅大氣,堂內中央還生著一隻大火爐,爐內燒的明亮,室內溫暖如春。陳諾端坐上首,下邊左手邊首位坐著經曆官張守正,右邊首位坐著二叔陳大義,餘下是伍世豪,吳世忠等人。

  ??屋內安靜,沒有人說話,隻有爐內火燒的呼呼聲和紙張翻閱之聲,張守正臉色沉重端坐著,上首的陳諾和伍世豪拿著他帶來的官邸報翻閱,其餘人等皆是大眼瞪小眼,安靜迷惑看著陳諾。

  ??看到陳諾翻閱邸報麵色越發凝重,眾人急得抓耳撓腮,他們都不識字,整個莊內也隻有陳諾和伍世豪認字。

  ??良久,陳諾翻閱完畢,他長歎一口氣向張守正說道:“多虧了張大人拿過來的邸報,未曾想眼下大明局勢這麽危急……”

  ??陳諾失蹤拿著邸報,感到沉甸甸的,他雖來自後世,對明末一些大事很熟悉,但是邸報上麵白紙黑字,親眼看到,仍讓有種觸目驚心之感,仿佛末日籠罩當頭。

  ??下方的伍士豪翻閱完畢,放下向堂內眾人講述起邸報所記載之事,邸報類同後世的報紙,專用於朝廷傳知朝政文書,政治情報,各方戰事新聞文抄。邸報可不是升鬥小民可是看得,都是些達官貴人,讀書人翻閱查看,邸報作用巨大,是消息來源的重要渠道。

  ??崇禎十二年、崇禎十三年期間,相繼發生了一些改變明朝命運的事情,如崇禎十二年孫傳庭因得罪首輔楊嗣昌被彈劾下獄,削去官籍,傅宗龍、熊文燦等人也被逮捕下獄;崇禎十三年兩畿,山東,河南,山陝地區爆發了大麵積的旱災和蝗災,並且還出現了“人相食”的悲慘局麵,加劇了明王朝覆亡的腳步。

  ??進入崇禎十四年,崇禎帝朱由檢親自到南郊祭天,祈求能改變目前大明朝的困頓局麵。但崇禎的一廂情願並不能換來農民起義的終結,反而愈演愈烈。總兵猛如虎追擊張獻忠的部隊一直到黃陵城,結果慘遭大敗,參將劉士傑戰死殉國,張獻忠的部隊開始瘋狂東下。

  ??除了瘋狂的張獻忠之外,還有李自成的部隊,當時李自成已經帶兵進入河南地界,並攻陷了河南,當時福王朱常洵發散千金招募當地豪勇起來對抗農民起義部隊,結果被俘身亡。得知這一消息的崇禎帝,痛心疾首,便發布了一條罪己詔“時事多艱,災異疊見,痛自刻責,停今歲行刑,諸犯俱減”。

  ??但朱姓皇族的命運卻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好轉。

  ??張獻忠攻陷洛陽之後,襄王朱翊銘和貴陽王朱常法全部被殺,李自成攻陷開封,周王朱恭枵聯合巡按禦史高名衡一起進行抵抗,結果打的難解難分。崇禎帝有感皇族在農民動亂中受到的屠戮,決定派駙馬都尉冉興讓拿著國庫內帑的銀兩到河南去撫恤皇族的後裔。

  ??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六月,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等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蝗災。

  ??大明王朝內部糜爛,對外滿洲韃子戰事也慘敗收場,洪承疇聯合八鎮,盡起明軍野戰精銳十三萬兵馬匯集於寧遠,與此時已經立下國號的滿清皇帝黃台吉親領的全國動員的十萬清軍,決戰於鬆山。

  ??此戰兩邊傾盡國力,直接影響雙方國運,生死存亡一戰。

  ??前期明軍還和清軍打得有聲有色,可惜明廷朝政腐敗,各軍矛盾,畏敵如虎,洪承疇指揮不動加之崇禎帝不斷催促急戰,後麵頗多掣肘。明軍糧道被清軍阻斷,被圍鬆山,陽和總兵官楊國柱戰死,吳三桂,王樸等總兵官也紛紛兵潰撤離。

  ??這一仗明軍損失慘重,清軍戰果累累。

  ??清方記載:“計陸地各處斬殺敵兵五萬三千七百八十八名,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駱駝六十六隻,盔甲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其赴海而死,及馬匹盔甲,以數萬計,至杏山南,至塔山,沿海漂蕩,屍如雁鶩。

  ??上神謀其略,破明兵一十三萬。至昏夜,我兵隻誤傷八人,廝卒二人,餘無傷者。是時被圍於鬆山者,惟總督洪承疇,巡撫丘民仰,兵備道張鬥、姚恭、王之楨,通判袁國棟、朱廷榭,同知張為民、嚴繼賢,總兵王廷臣、曹變蛟與祖大壽等,兵不過萬餘,城裏糧絕,我兵複掘外壕困之。”

  ??明援兵十三萬,幾乎全被衝垮,這個時候留在鬆山城中隻有一萬餘人,而且糧食斷絕。戰守都十分困難。

  ??崇禎皇帝下令死守,他說:“鬆山蕞爾,殊優乏糧,督師宜極力死守,虜撫宜乘機出圍,並城中留兵若幹,糧草若幹……”

  ??鬆錦之戰快要拉下帷幕,隻待鬆山和錦州城的陷落,明廷此一敗注定了大明王朝在遼東的局勢已經無力回天。明軍野戰精銳盡失,明王朝的覆滅也在旦夕之間。

  ??陳諾手中的邸報記載著遼東戰事,也有著內地最新剿匪戰事。

  ??今年九月四日,明廷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率川陝總兵賀人龍,李國奇部兩萬官軍,與保定總督楊文嶽部隊匯合,合計三萬大軍主動出擊剿滅李自成,羅汝才部聯軍。

  ??官軍在項城孟家莊遭流賊埋伏,慌亂之間,軍心大亂,官軍抵抗不住,總兵賀人龍和虎大威徑直拉起隊伍逃跑,副總辦李國奇見勢不妙也跟著逃跑。隻剩下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和保定總督楊文嶽陷入重圍,當晚楊文嶽在副將保護下突出重圍,直奔陳州,隻留下了傅宗龍的人馬。

  ??傅宗龍部彈盡糧絕,九月十九日傅宗龍部潰敗,傅宗龍在距離項城八裏的郊外被流賊俘虜,流賊綁縛宗龍於項城下意圖騙開城門。

  ??傅宗龍不屈破口大罵,流賊大怒砍下傅宗龍頭顱,又割下耳鼻。項城之戰的勝利,李自成,羅汝才聯軍奪得官軍大量器械衣甲,並且收納了傅宗龍部大批陝西官兵,聲勢愈盛。

  ??項城之戰後,李自成令人撰寫《九問》、《九勸》諸詞,號召諸盜,勾結饑民,四方雲動。

  ??流賊還瘋狂的對項城,扶溝,商水等地進行了屠殺;與此同時,總兵猛如虎也南陽兵敗戰死,李自成的闖軍部隊一路攻占了許州,長葛,鄢陵等地,河南大部分地區基本宣告失守。

  ??伍世豪講述完,屋內一片沉悶,堂下眾人十分驚恐,崇禎十三年前雖然各地流賊紛起,但是朝廷官軍一直處在優勢,往往是幾百擊潰幾千,幾千就能擊潰幾萬流賊。可是到了崇禎十三年,兩邊戰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蟄伏多年的李自成自商洛山而出進入河南,一下子仿若龍歸大海,眨眼間就掀起了造反浪潮。

  ??今年內外戰事盡皆是敗仗傳來,洛陽城陷福王身死,鬆山和項城之戰慘敗對他們來說衝擊太大了,實在接受不了。

  ??“大明王朝這是怎麽了?沒救了嗎?”堂內眾人心中恐慌疑問著。

  ??陳諾來到大明的崇禎十四年,真可謂是明王朝的重要節點,今年一係列的驚變拉開了明王朝滅亡的大幕,覆滅的禍根已在這一年埋下。

  ??陳諾心中清楚,眼下的大明從根子上已經爛透了,局勢糜爛到無可挽救,他手中緊緊攥著邸報,內心深處感到深深的無力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