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陳餘借齊兵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4      字數:2584
  話說大夏天子封建諸侯,封張耳為代王。代王張耳率趙軍回到趙國後,卻不去就國,而是任命自己的兒子張敖為代國丞相,代替自己管理代國三郡。

  ??因為趙國新立,趙王歇孱弱可欺,所以張耳謂趙王及趙國百官言,欲留趙國輔佐趙王。

  ??時在南皮的陳餘聽聞張耳被封為代王,雖然心裏酸澀,但也無可奈何。陳餘心想著張耳就國代王,那麽趙國缺少主事之人,趙王肯定會派人奉引自己回去主政。

  ??左等右等,卻不曾想到代王張耳如此無恥,自己是一國之王,還霸著趙國相國之位不放。陳餘於是勃然大怒,籌謀著如何奪回趙國的大權。

  ??張耳,大梁人也。張耳少時被革去大梁名籍,逃亡外黃縣。外黃縣富人有女甚美,嫁於庸碌之家,後離家出走,投奔其父故交。其父故交素知張耳,乃謂此女曰“汝欲求賢夫,從嫁張耳。”女聽從之。乃請決離,嫁於張耳。

  ??張耳乃脫離遊民之身,女之家厚奉張耳,張耳以故致千裏客,聲名鵲起,乃為魏國招為外黃令,由此賢名遠播。

  ??陳餘者,亦大梁人也,好儒術,數遊趙苦陘縣。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陳餘非庸人也。陳餘與張耳兩人相交甚密,相與為刎頸之交。

  ??秦滅魏數歲,已聞此兩人魏之名士,懸賞通緝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張耳、陳餘乃變名姓,俱逃往陳縣,求職為裏監門衛。

  ??陳涉起義蘄,至入陳縣,率兵數萬。張耳、陳餘上來謁見陳涉。陳涉及左右生平數聞張耳、陳餘之賢,見即大喜。

  ??陳餘乃說陳王曰“大王舉梁、楚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河北也。臣曾遊趙地,知其豪傑及地形,願請兵北略趙地。”於是陳王以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趙地。

  ??軍至邯鄲。張耳、陳餘乃說武臣曰“將軍今以三千人下趙數十城,獨居河北。且陳王聽讒,將軍定趙後還報,恐不脫於禍,將軍不如自立為趙王。”武臣乃聽之,遂自立為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趙王使將軍韓廣略燕,李良略常山,張黶略上黨。韓廣至燕,燕人因立廣為燕王。

  ??李良已定常山,還報,趙王複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阻井陘道,未能前。李良乃還邯鄲,請增兵。未至,道遇趙王妹出遊,從者百餘騎。李良望見,以為趙王,伏拜道旁。王妹醉,使騎士謝李良。李良素自貴,惱羞成怒,遣人追殺王妹於道中,李良乃遂將兵襲邯鄲。

  ??邯鄲不備,竟殺武臣、邵騷。張耳、陳餘得脫。收趙兵,得數萬人。乃立故趙公子趙歇為趙王,居信都。李良進兵信都擊張耳與陳餘,陳餘敗李良,李良走歸章邯。

  ??章邯引兵至邯鄲。張耳與趙王歇逃入钜鹿城,秦將王離圍之。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钜鹿北。王離兵食多,急攻钜鹿。張耳數使人召陳餘,陳餘自度兵少,恐不敵,不敢進。守數月,張耳大怒,怨陳餘。

  ??當是時,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陳餘旁,未敢擊秦。及項羽引兵敗章邯軍。諸侯軍乃敢擊圍钜鹿秦軍,遂虜王離。

  ??於是趙王歇、張耳乃得出钜鹿,謝諸侯。張耳與陳餘相見,張耳責備陳餘以不肯救趙,陳餘怒而辭大將軍印,張耳乃佩陳餘將印,收其麾下。陳餘獨與麾下數百人至黃河邊南皮縣打漁為生。趙王歇複居信都。

  ??張耳率趙軍從項羽諸侯入關。有夏元年二月,天子封建天下,立諸侯王,張耳雅遊,人多為之言,天子乃分趙立張耳為代王。

  ??陳餘客多說項羽曰“陳餘、張耳一體有功於趙。”項羽以陳餘不從入關,聞其在南皮,即以南皮等三縣以封之。

  ??陳餘常謂左右曰“張耳與陳餘一體有功於趙也,今張耳王,吾獨侯,此不公。”

  ??有夏元年五月,齊國丞相田榮篡齊,後又發大兵攻濟北國,六月田榮率齊軍攻破博陽,殺田安,濟北國亡。

  ??陳餘聽聞田榮篡齊,又攻殺濟北王田安,於是遣部將夏說前往齊都臨淄城謁見遊說齊王田榮,爭取齊國支持自己。

  ??夏說謁見齊王田榮曰“拜見大王。”

  ??“貴使免禮,貴使前來所為何事?”田榮大概也明白夏說來此所為何事的。

  ??“當是時,諸侯叛秦,大王與我家將軍兩肇趙齊,大夏天子封建諸王,獨不封大王與我家將軍為王。此不公也。”夏說聲情並茂,失聲痛斥道。

  ??“今大王撥亂反正,代齊而王,又覆滅偽王田安,聲威正隆,我家將軍願為齊之附屬。懇請大王發大兵進趙地,驅逐竊攝趙國的代王張耳,還趙國之清明,我家將軍願永世為齊國北麵之屏蔽。”夏說說完,齊王田榮大笑著稱大善,真是郎情妾意,一拍即合。

  ??於是田榮令齊相田橫領齊兵十萬北上南皮,助陳餘反攻趙國。

  ??陳餘亦悉起三縣兵,得萬人,以夏說為護軍,戚原、李左車(李牧之子)為裨將。再會合齊軍田橫後一起西進,十一萬大軍浩浩蕩蕩沿著漳水西進,旗幟遮天蔽日。

  ??張耳則將趙隊布置在大陸澤東北邊的堯山邑,欲依靠漳水和大陸澤的水係抵禦齊軍的進攻。

  ??兩軍沿漳水對峙月餘,陳餘召集諸將議事,商討方略。

  ??“敵我相持月餘,諸君有何破敵之策教我?”陳餘問道。

  ??“張耳之兵皆將軍故將,現有齊兵欺淩方才全力抵抗,將軍隻需讓齊軍退軍百裏,再以說客誘之,必成。”李左車回道。

  ??如李左車所料,趙軍眾將皆感念陳餘舊情,此時聽命代王張耳行事,全因齊軍壓境。等陳餘說服齊軍退軍後,趙軍眾將紛紛倒戈相向。

  ??“代為代,趙為趙,既已為兩國,何必再攝趙政。”趙國將士皆怨言道。

  ??張耳見人心所向,於是帶著親善的數千士卒逃回了代國。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