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家宴
作者:夜帝2021      更新:2021-08-02 23:03      字數:2761
  坎坎即將離開。

  ??無論怎麽看,這次離別,給介非還是帶來了一些衝擊。畢竟他們還年輕,對這些壓在心頭的情感,還不能很好的駕馭自己對離別的感受。

  ??但他們既然是修行者,心裏更清楚,自性的完成,僅憑一腔熱血遠遠不夠,而是要在萬千紅塵中曆練、打磨、淬火。這個過程,是奠定他們修行之路和修為層階必經之路,而且,隻能一個人去完成。

  ??素澤邦特意安排了一次晚宴。

  ??這樣的餞別,素澤邦把素府能夠表達的都表達出來了。一個是為了素有容,女兒要返回學院,不知下次見麵又到什麽時候。關鍵的是,這次女兒對介非表現出來的些許心緒,已經清楚的表明,兩個人未來的情感曆程即將拉開序幕。

  ??當聽到介非就是道極學院未來的道者後,他更是對介非讚賞有加。隻要女兒自己願意,他絕對不會有絲毫反對的。

  ??飯桌上,素澤邦對著介非說:“這一路上注意安全,你既不能讓你的妹妹有掉一根汗毛,也不能讓我的女兒有什麽三長兩短。不然的話,老夫可決不答應。”

  ??素有容一下子就臉紅了,她嬌羞地看著一桌子人,嗔怪地說:“爹,你說什麽呢?”

  ??介非心裏是甜蜜的,可他這一刻也趕到脖子上,耳根處,發紅也發燙,他微微頷首道:“請素老爺放心,一路上照顧好他們,是我的責任,絕不會有半點閃失。”

  ??對麵的素無簡似乎更加高興,他有意無意地看著燕雲荷說:“有情人終成眷屬,多好的事情啊,早知道這樣,我是不是也該去道極學院啊。”

  ??素有容有些不知所措了,她瞪著哥哥素無簡,硬是說不出一句話。

  ??素澤邦一聽這句話,指著素無簡說:“你胡說什麽!道極學院有你妹妹即可,你湊什麽熱鬧,素府就沒事幹了嗎?”

  ??素無簡自討沒趣,低下頭看著眼前杯盞,說:“說說還不行嗎……”

  ??素澤邦見素無簡弱下去了,就不再看他。

  ??坎坎則盯著介非,再看看素有容,臉上綻放出深有意味的笑容。可看到燕雲荷,他不由心裏一歎。

  ??這個世界上,很多奇怪的事情,就是這麽存在的。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些苦澀,你要當著別人最快樂的時刻來獨自品嚐。

  ??這時,素澤邦轉頭朝向大家,端起酒杯,說:“這是素府最好的廚子給大家準備的晚宴,口味不對、招待不周處,請見諒!”

  ??素有容聽到這句話,差點笑出了聲,她偷偷地看了一眼燕雲荷,燕雲荷也因為這句話含笑看著她,兩個人自然很想說:“桌上的這些菜,還有我們的功勞呢。”

  ??素澤邦不知道兩個人的小心機,接著說:“今日之後,我大宋道極學院又將新增幾名修行者。這對大宋國,還是大宋百姓,都將是一件好事。老夫恭祝你們一路順風,來,幹!”

  ??眾人舉杯,說了聲“幹”,都各自喝完。

  ??素澤邦看著坎坎的表情有些異樣,以為他是見生,便說:“您是第一次來素府,就和介非他們一樣,別見外,吃好喝好,啊。”

  ??坎坎從素澤邦的話裏,隱隱聽得出來,對方已經看出自己的心緒了,著足以證明自己的修為境界遠非他所想的那樣,這更加重了坎坎對燕雲荷依依難舍的心緒。

  ??他暗暗深呼吸,很快調節好心情,恭敬地對著素澤邦說:“素府聲譽滿過東陸九州,在下不過是一名遊走四方的浪子,能得素府老爺如此招待,內心多少誠惶誠恐,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素澤邦大氣地笑笑:“無妨無妨,隨意點就好。”

  ??介非自然很懂此刻的坎坎,他的猶疑和不舍,在燕雲荷麵前,什麽也不是,他也相信,燕雲荷不是故意的,可畢竟讓坎坎甚是受傷。

  ??坎坎與燕雲荷之間隔著素無簡,燕雲荷也時時感受到一股清新溫和的氣息,自坎坎這邊傳了過來。

  ??想起坎坎曾經叫她“疏桐”,想起她曾有那麽一刻,像是走近夢境一樣看到的一些事情,她的內心是迷惑的。

  ??也就在這一刻,她暗暗對自己說:“無論你是誰,我們有過怎樣的過往,我都是要弄清楚的。”

  ??這時,坎坎的臉轉了過來,剛好看到介非關切的眼神,坎坎心裏莫名地感動,不由朝著介非點點頭。

  ??介非想了想說:“你這次回去,再來道極學院,將會繞個大彎子,我還是那句話,回去一趟後,趕緊回來,我們道極學院見。”

  ??坎坎笑笑:“那是自然。而且,我還可以肯定地說,我不會比你們遲到學院的。”

  ??燕雲荷聽著坎坎的話,慢慢地夾著桌上的菜,心裏再也不能平靜。

  ??介非點點頭,忽然想到,人在很多時候都是矛盾的。他自己對素有容內心的接納的,然而等到把兩個人的關係進步到複雜的情感糾葛之中時,他又有一些驚慌失措。對燕雲荷,那是因為時間太久了,他更希望燕雲荷是他的妹妹,可當坎坎出現的時候,這個理所當然地感覺,忽然讓他有一些失落。麵對坎坎地離開,他又悵然若失,像是一個可以寄存兄弟情深的生命,又將要離開自己,是以不舍之中夾雜了一些苦澀。

  ??想來,從道極第一紀以來,直至大宋朝立國以來,就有關於自性的種種疑問,無論是詩詞歌賦、章句小楷的特征,還是書畫風流、音律奔放的風格,都在問天理和人欲的外部對峙。

  ??甚至在各名家的文集裏、筆墨裏、音律中,都處處充斥著本體性矛盾的不可調和。

  ??這就是大宋帝國的氣度和胸懷所在。

  ??這是對這些問題的探討、理解和感受,讓大宋帝國在精神文化的創造上,遠遠地走在了北荒大地、南蠻之野、南海浮島等周邊各民族之上,也使東陸九州處處散發著別樣的風采。

  ??這似乎讓修行界各派修行者,懂得了外界的不可憑依,不可假借,人們熱衷於暢論修行者對世人、外界、遭際、罹難的內在超越,其實,並非是修行者對世界的遺忘,而是對整個人生、世上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的探究和質疑。

  ??這也是介非必須去麵對的。

  ??當然,這也是素有容、坎坎、燕雲荷,以及東陸九州修行界每名修行者必須去麵對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