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以糧為天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3-30 10:17      字數:2250
  大順皇帝是懵逼的,剛封了村長家的女兒為貴妃,昨晚舉行了一個盛達的納妃大典,睡到半夜,就被馬蹄聲驚醒。

  當皇帝被拽出被窩的時候,看著圍成一圈的高頭大馬,他內心是崩潰的,這村子裏站滿了戰馬,這不得成千上萬人啊!

  你們是來過境的吧?朕的隊伍才剛剛開戰,哪經得起你們這樣蹂躪?

  想起昨晚左丞相來報,沒錢了,‘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所以村子外負責放哨的‘威遠大將軍開平侯二狗子’竟然因此棄朕而去!

  早知道就同意他加封齊王的要求了,也不至於人家都進了村子連個報信的都沒有!

  冷風一吹,大順皇帝才發覺剛才太激動,忘了自己沒有穿衣服的事情,雖然龍袍是用黃布趕製的龍都是畫上去的,但是至少擋風禦寒不是。

  右丞相去隔壁鄉的戲班去借龍袍去了,不知道這個時候回來沒有。

  大順皇帝抬頭看著馬上的將軍:“你們深夜來此是來投靠朕的麽?朕可以封你們為一字並肩王,跟朕同享江山!你們都是王!”

  曹變蛟一鞭子下去抽的大順皇帝嗷嗷直叫:“護駕!護駕!朕要去西天請如來佛祖!把你們通通都壓在五行山下……天兵天將速速現身,捉拿妖怪邪祟……”

  一團長湊上來:“將軍,這怕不是又是一個瘋子吧?”

  曹變蛟也不能確定:“交給錦衣衛審審,人抓齊了沒有?一個都不能放過!”

  團長撓撓頭:“這幾天有不少人走了,有些人是被脅迫,這些怎麽辦?”

  曹變蛟看看他:“你是不是傻了,跑了讓錦衣衛去抓,脅迫還是自願自然由內閣定奪,咱們隻需要滅其偽國!這就是一個一等功!”

  團長吐槽道:“這一等功也太好掙了吧?這也叫滅國?”

  曹變蛟哈哈一笑:“好掙?你以為好掙,這樣的二傻子哪能這麽好碰到!這是什麽情操?這是他們拿自己的生命給咱們刷功勞,這些都是好人!

  說不定還要賠上九族的性命,要是一年碰到幾個咱們還打什麽仗?上一個就被錦衣衛自己獨吞了!這次有這好事咱們自然要搶先!”

  團長還沒有說話,一邊的錦衣衛過來了:“將軍,偽帝招供了,他沒有瘋。剛剛是裝的!

  根據他交代,他是闖王高祥迎的一個親兵,後來高祥迎被打散之後他就逃到山裏,被這群山民收留。

  因為搶劫殺人習慣了,不願意過這種耕織的苦日子,所以這次趁著大旱他就學著高祥迎的辦法,打算組織流寇也當當皇帝過過癮!”

  曹變蛟敲著馬鞭:“好!過癮!既然是真的,那咱們的功勞就穩了!把這些人都關起來,嚴加看管,等著內閣和錦衣衛的人接收!

  傳令兵,向陛下報捷!複興二年五月二十九日,騎兵第一師曹變蛟帶領騎兵一師全部星夜奔襲,成功搗毀大順偽政權,抓獲其偽皇帝偽皇後以及偽王等……多少人來自?”

  一邊的團長悄悄說道:“324人,將軍,您真的要這樣報啊?陛下看到會怎麽想?這明顯的誇大,算謊報吧?”

  曹變蛟敲敲他的頭:“我做事還用你教,這叫謊報麽!我哪一句是謊報的?哪一個字是謊報的?

  偽王等324人,特給陛下報捷!”

  騎兵第一師的傳令兵立刻製作文書用信鴿傳遞,三天之後,軍部李通收到報捷文書也是莞爾一笑:“直接遞給皇上去吧,我是不去報捷,丟不起那個人!”

  軍部的傳令兵猶豫的問道:“這個用不用‘捷報飛傳’?”

  李通看看他:“不嫌丟人你就去喊啊!”

  軍部的傳令兵想想,他還真丟不起這個人,所謂捷報飛傳意思就是騎上快馬,插著紅旗,一路高呼勝利的消息,飛馬報送皇宮。

  這要是被百姓看到,問問哪裏打的勝仗,結果就是剿滅了一股三四百人的賊寇,到時候確實隻剩笑話了。

  軍部傳令兵把消息遞到皇宮,桂喜接過看了一眼,噗呲笑了,擺擺手:“你下去吧,這種小消息就不要去找陛下請賞了,去內庫領五兩銀子吧!”

  桂喜進了屋子,朱慈烺正在坐著看地圖愁眉不展,桂喜上前:“陛下,曹變蛟打了勝仗呢!這是捷報!”

  朱慈烺愣了一下接過,看到曹變蛟那誇張的捷報:“還滅國,朕看就是剿匪!什麽破事!”

  提筆就在紙條上寫下一個‘滾’字!然後扔給桂喜,繼續看地圖。

  桂喜接過紙條一看,滾?陛下禦筆親書,這個就是陛下的意思了。桂喜走出皇宮:“陛下有旨,傳給曹變蛟將軍:“滾””

  然後消息被送到軍部,李通看後哈哈大笑:“就這麽發回去,陛下有旨!讓他滾!”

  剛笑沒多久,皇宮傳來消息,陛下下旨:凡事官商民戶,獻糧食一萬石者封勳爵,可送一子入講武堂或者太學求學。

  獻糧千石獲得陛下親書‘厚德、忠孝、節義、尚善、福緣、積慶、有餘……’等字其中一幅。

  消息一出,不少百姓聞風而動,不說勳爵爵位了,就是陛下禦筆親書的字,那也是萬金難求的傳家之寶了。

  更何況勳爵還可以讓一子入講武堂和太學讀書,這無疑就是做官的機會在向大家招收。

  不過聖旨特別說明,不許從皇明糧號買糧捐獻,否則視為投機,不僅沒有賞賜還將追究責任。

  除了這個之外,大明開始實行糧票製度,以後買糧食必須憑借銀子和糧票一起才能買糧。

  而糧票則根據一家人口戶數和年齡工作等等日消耗數來賠給糧票。

  大明報紙業發達,印刷的機器和雕版稍微一改,就能用來印刷糧票。

  六月下旬就開始陸續發放糧票,除了堵住買皇明糧號的糧食獻糧的路之外,朱慈烺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囤積居奇,要是跟資本作鬥爭,那多少錢也不夠賠的!

  經過短短一個月的準備,從七月份開始買糧憑糧票全麵施行,朱慈烺再次下發聖旨,找百姓借糧。

  凡事家中有餘糧者,可以賣給朝廷,一石二兩,要麽要現錢,當場支付,要麽要糧食債券,一年後,國家償還二兩二分銀子,兩年後兌換國家償還二兩五分銀子,三年後兌換國家償還二兩九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