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2-05 21:05      字數:2293
  出了軍部,朱慈烺又拐到內閣這邊,反正就是門對門。

  因為如果戰略變動,那麽衛所遷移的事情也需要重新計劃,衛所雖然不歸內閣管,但是這麽大的人員流動還是要知會內閣一聲的。

  朱慈烺到的時候,內閣這邊正在開會,朱慈烺摸摸鼻子,這幫人是不是天天除了開會就沒有事情幹了?

  朱慈烺來了那自然是坐在主位上,賽伯溫為他講了一下這次會議的內容。

  這次會議是關於徭役問題的,今年的徭役按照聖旨是停了,但是今年這些工程還是要幹的。

  沒有徭役征發,工程建設該用什麽章程,還有就是錢款撥付等等問題都需要商議。

  朱慈烺坐在那裏聽著他們討論,這些人說的主要是怎麽安排夥食,怎麽安排住宿,怎麽分配幹活等等。

  聽了一會朱慈烺開口說道:“朕覺得你們雖然已經停了徭役,但是做事還是按照用徭役的思想。

  朕覺得,這些工程可以分為三類,一個是核心保密工程、一個是重點控製工程,一個是一般工程。

  核心保密工程自然不用說了,要由軍隊或者生產建設兵團負責建設,京營改製的幾個生產兵團,現在負責的通州新城、宛平新城還有京津道路工程。

  其中京津道路是重點控製工程,但是兩個新城的建設則隻能算是一般性工程。

  所以以後生產建設兵團負責核心保密工程,皇明建設會再成立幾個建設公司內閣也可以成立幾個建築公司,主要負責重點工程的建設。

  因為這些工程涉及國計民生,例如國家重點國道,重要河流大壩等等。

  這些工程一個是要用到大量的人力,機械,要求工匠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甚至要有路橋專家,水利專家參建,一般的民間建築公司沒有這個實力。

  而除了這兩類之外的一般性工程,完全可以交給民間公司來負責,到時候內閣隻需要做好驗收工作。

  統計司對於驗收就非常有經驗,到時候錦衣衛也會跟進監督。

  這樣既能調動民間的人力物力也能使得更多的百姓得到實惠。

  當然統計司需要按照他們的工程進度和質量給他們撥付資金。要按時撥付!

  建設部那邊也要做好相應的規劃分類,其中內閣成立的建設公司,也要獨立結算,自負盈虧。

  能者上庸者下,不要怕失敗,也不要怕公司破產,就是要形成優勝劣汰的機製。

  獨立的結算有利於他們自己決定人力物力調配。

  內閣要做的是多監督,這種複雜且專業的事情,盡量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這個事情要做好長期化的準備,以後大明能不用徭役就盡量不用徭役,免農稅,免徭役會成為常態。

  所以你們不要隻想著一時的方便,要做好長遠打算。”

  朱慈烺說了一大堆,算是給以後的徭役製度定下基調。

  其實內閣也不是沒有人想到這樣,但是徭役隻免了一年,內閣不敢過多的投錢,現在皇上定下後麵的基調,他們也就敢放手施為了。

  說完這個時候朱慈烺接著說道:“除了這個之外,今年大明的戰略將會進行重大調整,首先北方不在發動大規模的戰爭,西南地區也會停止用兵。

  今年大明的衝突點隻有兩個,北方勒拿河流域,衝突規模十萬以內,大明會在那裏投入四個師的兵力。

  第二個可能的衝突點就是高原區域,不過那邊戰爭規模僅僅是一個師。

  除了這兩個點之外,其他地區都會保持穩定,預計大琉球之戰會在一月底結束。

  所以今年大明會啟動兩個方向的墾殖計劃。一個是繼續對北方進行墾殖,今年計劃再遷移二十個衛所。

  而東南對大琉球也會遷移二十個衛所。

  除了衛所之外,內閣也要執行好鼓勵移民政策,除了免費發放的土地之外,百姓獲得土地的方式也要多樣化。

  其中北方因為地廣人稀,土地隻能收獲一季,所以地價底一點,南方地區土地收成好,地價高一點。

  不管南北都允許以實物抵稅,不管是糧食還是其餘特產都可以用來抵價購買土地。”

  朱慈烺之所以單獨把這個拿出來說一下,正是以為,那邊因為道路交通不便,不少百姓自幾開墾的土地,沒有人去收糧食,他們也離聚居區遠,根本無力把糧食拉到聚居區去賣。

  導致今年有北方百姓守著糧食幹瞪眼,缺衣缺鹽。

  如果不能讓百姓得到實惠得到好處,那怎麽鼓勵更多的百姓北上墾荒呢?

  賽伯溫跟幾位眼神交流了一下,皇上好戰,能聽進去權不發動北方戰爭和西南戰爭就已經很不錯了。

  朱慈烺見他們都不說話:“有什麽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提出來,或者有什麽其他問題也可以趁著朕在這問一問。”

  賽伯溫拱手:“陛下高瞻遠矚,臣等歎服,隻是這移民要持續多久,共移居多少人?”

  朱慈烺敲著桌子:“這個自然要一直持續,一直到大明百姓不管關內關外每人都能分到二十畝以上的耕地為止。”

  賽伯溫看了看朱慈烺:“但是殿下,現在不少地方都出現用工缺口,要是繼續移民,百姓都有了土地耕種,那誰還願意出來做工呢?”

  朱慈烺當時就卡在那裏,他光想著改變百姓沒地的問題,用工這一塊他還真麽有想過。

  朱慈烺皺眉思考著:“用工缺口嚴重麽?”

  賽伯溫想了想:“目前用工缺口主要是體現在局部工程多工廠多的地方,例如鬆江府那邊,京津地區和永平府那邊。其餘地方還不明顯。

  但是如果繼續加大移民力度,加上徭役改為募工製度後,用工缺口會進一步加劇,到時候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肯定不願意在進城務工。

  這個問題,短期內可能不會凸顯,但是時間長了之後,這個問題必然影響到大明的各項事物。”

  朱慈烺敲著桌子:“百姓之所以不願意去務工,除了對土地的依賴之外,是不是因為務工的工錢不高呢?

  我們不能因為沒有百姓願意務工就不給百姓分地把他們趕到城裏吧?

  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明掌握大量的草場,耕牛不缺之後,同樣的土地用到的農民會更少。

  而工廠裏機器的使用同一個工人能幹的活更多,這樣一加一減,工人就會多起來了。”